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徐妙云

徐妙云(明成祖朱棣皇后)

徐妙云简介

徐妙云:徐妙云,公元1383年9月-1402年7月,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三女,初配太祖长子朱标。太子朱标生病去世之后一个人独自寡居深宫,正直年轻的皇太子朱允炆对徐妙云一见倾心,但是徐妙云却心里偷偷深爱着燕王朱棣。1402年7月朱棣率领燕军攻打南京时让徐妙云对野心勃勃的朱棣心灰意冷,就在朱棣包围攻打皇宫的第一天晚上朱允炆知道雄心勃勃的朱棣一心要篡夺自己的皇位并且当天晚上废掉原配马氏皇后册封徐妙云为皇后。

徐妙云传记——

档案:

姓名:徐妙云

生卒年:1362~1407年

籍贯:濠州(今安徽凤阳)

婚配:明成祖朱棣

封号:皇后

谥号:仁孝慈懿成明庄献配天齐圣文

徐妙云,濠州人,父亲徐达为太祖夺取政权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太祖封为魏国公,官至右丞相,位列开国功臣之首。徐氏美丽与聪慧并存,人称“女诸生”,她为朱棣成功夺位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良缘天配,为燕王妃

徐氏生于元朝至正年间,闺名徐妙云,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徐氏自幼文静,爱好读书,所学皆过目不忘,父亲给她讲的历史人物,她都能详确复述。由于父亲的书桌上经常摆放兵书战册,徐氏经常浏览,因此对行兵布阵之法也颇为在行,人称“女诸生”。徐家出了个才女,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朱元璋听说后,亲自召见徐达,满脸亲切地说:“朕与卿布衣之交,患难与共二十年。自古以来,相处较好的君臣往往互相结为亲家,听说卿的长女贤淑,与朕的四子朱棣正好相配,卿看如何?”徐达一听,能够和皇室攀亲,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顿时心花怒放,当即“顿首谢”,应允了这桩婚事。

1376年,十五岁的徐氏嫁给了十七岁的燕王朱棣。大婚当天,徐氏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青质九翟衣,在隆重的典礼之后成为了燕王妃。朱棣“姿貌秀杰,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徐氏一见他,不由得心生爱意。

婚后,徐妃不仅关心体贴丈夫,对公婆更是敬重,谨慎侍奉,令燕王十分满意,婆母马皇后也格外喜爱,常常在公众场合称赞她是朱家的好媳妇。徐妃在马皇后身边生活了四年,马后的言传身教使她深深懂得如何去做一个称职的后妃。

1381年,即洪武十四年三月,根据朱元璋的安排,朱棣被封为藩王,要到他的封地北平(今北京)就藩,徐妃也辞别了马皇后,随丈夫离开了南京。

《皇都积胜图》之承天门

《皇都积胜图》绘于明朝,重现了北京城的繁华面貌,包括正阳门、棋盘街、大明门、承天门、皇宫等范围。图中所见是承天门内外的商业活动,摆摊的小贩成行成市,热闹非凡。

助夫立业,位居中宫

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年仅十岁的皇长孙朱允炆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六年后,朱元璋去世,遗诏令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

朱允炆登基后,开始大力削藩,来捍卫自己的皇位。当时,建文帝的王叔们拥兵自重,其中,最有实力的就是燕王朱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建文帝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协助下,将实力较弱的周王、岷王、湘王、齐王和代王都削除了。之后,朱允炆积蓄力量,准备对驻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下手。

1399年,建文帝密令官员逮捕燕王府的官属。朱棣早已有所防备,得知消息后,先下手为强,在北平起兵反叛,发动“靖难之役”,号称“清君侧”,讨伐建文帝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建文皇帝派李景隆带领朝廷军直扑空虚的北平而来,朝廷军在北平城下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当时,朝廷军有十多万人,而北平城内连老幼孱弱都算上也不及一万,面对敌众我寡的危险局势,徐妃与留守北平的长子朱高炽及守城将官一起谋划,沉着冷静地部署起了守城各项事务。

面对兵临城下的强敌,徐氏先是冷静地在宫中告诉儿子如何应变,交待完后,她来到了前线,号召全体守城将士誓死守城,等待燕王回师。同时,徐氏发动城中将领及士民妻子登城作战,每人发给一副盔甲,城中妇女在徐氏激励下,抛石块、掷瓦砾,徐氏本人更是亲自登城督战。时值农历十月,徐氏命令众人向城墙及城下兵将泼水,寒天地冻之中很快结冰,增加了攻城的难度。李景隆措手不及,望城兴叹。在徐王妃的指挥下,北平守军坚持到了燕王朱棣成功收编宁王军队,回师救援的时候。

这场守城之战,徐氏表现出的智谋胆略,在历代皇后中是极为罕见的,作为一代开国勋臣的女儿,她血液中流淌的机智与英勇被彻底唤醒了。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皇宫里燃起了熊熊大火,在火光中,建文帝不知所踪。

1402年,燕王攻占京师,夺取了皇位。徐氏也随之离开了生活二十一年之久的北平,回到南京。同年十一月,徐妃被册封为皇后,这时她已经四十岁,皇族内部残酷的权力战争已经让她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理政之才,国之贤后

明朝建立之初,太祖鉴于前代后妃干政的历史教训,规定宫外之事,皇后一概不准干预。事实上,要做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不可能完全置宫外之事于不顾,徐后是一个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女人,她在一如既往关心成祖饮食起居、管理好后宫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朝政,她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对丈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朱棣即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朝廷中反对自己的人。徐后读过许多史书,深知治国之道:一在关心百姓的疾苦,二在培养爱护国家人才。她提醒成祖说:“南北之间,连年战争,兵民疲惫不堪,为政应当宽俭,务必要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接着,她建议成祖爱护人才,说:“人才难得。从前伊尹辅佐商汤,姜尚辅佐周武王,这些都是杰出的人才。今日的贤才都是太祖高皇帝培养造就出来的,望陛下在选拔任用时,不要分什么新旧,要一视同仁,一体擢用。”在如何选拔地方长官方面,徐后也有建议,她说:“地方长官贤明与否,关系着一个地方的民生安危,不能仅仅循资历来选拔地方官,对于那些才能突出的人才要破格使用,而那些才能一般的人,也要根据他们的资格来使用,这两种选拔方法同时使用,必然会取得较好效果。”她还告诫成祖要不惜钱财培养人才。徐后在政治上显示出的卓越见识,令成祖十分欣赏,因而,她所提的建议多被采纳。

徐后不仅在治国方面颇有见识,而且对如何当好贤内助也很有见地。徐后在自己做好成祖贤内助的同时,也在想办法帮助那些天子近臣的妻子们做好丈夫的后盾。

徐后看到明成祖操劳国务很是辛苦,十分心疼。一次,见丈夫下朝回宫,徐后便问:“陛下经常和谁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呢?”成祖答道:“六卿理政务,翰林职论思。”于是,她请示成祖批准她召见六卿、翰林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官员们的妻子。在表示了对她们的敬意,赐给她们衣服、钱钞后,徐后说:“做妻子的,侍奉丈夫,不能仅注意饮食起居,还要在事业上有所帮助。朋友之间,有些话可听可不听,夫妻之间说什么就容易接受。我在宫中日夜侍奉皇上,经常和皇上谈论如何以民生为念,让百姓安居乐业,我的不少建议都为皇上采纳,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关心支持丈夫们的工作。”这些大臣们的妻子都非常感动,下决心要做丈夫的好后勤。

后来,徐氏又召见了内阁大臣解缙、黄淮、胡广、杨荣等人的妻子,召见仪式在柔仪殿举行。召见时,徐后对内阁大臣的妻子们表示了亲切的慰问,赐给她们礼物,要求她们体谅丈夫,因为她们的丈夫作为皇帝的秘书和顾问,政务非常繁忙,工作十分辛苦,因此要好好服侍他们,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为朝廷尽忠尽职。内阁大臣和他们的妻子们非常感激成祖及皇后的恩典,皇恩如此浩荡,他们自然更加卖力为成祖效劳了。自此之后,朝廷内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这不能不说是徐后的功劳。

温和仁慈,子之良母

徐皇后为朱棣生有三个儿子,分别为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徐后因人施教。长子高炽,自幼体弱多病,性情温和,沉静好文,为人宽厚,徐后深知其秉性,为了让他将来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徐皇后从小就注意培养他处事果断,大智大勇的能力,并经常教育他要体恤百姓,待人宽厚。

按明制,立嫡为太子,朱高炽顺理成章地被册为燕世子。

朱高炽的性格和他的父亲正好相反,朱棣本性刚毅,不喜欢被礼法拘束,所以他并不喜欢这个世子,总想废长立幼,改立二子高煦。

知子莫若母,徐后认为高煦以后必是暴君,因而主张立高炽为太子,曾屡次向朱棣进言,指出高煦和高燧的性格不好,不但不能重用,还要为他们选择敢于监督劝诫的僚臣。

在徐后的教导下,高炽很通爱民之道。太祖朱元璋健在的时候,曾命他与秦王、晋王、周王等四世子分别检阅皇城卫卒,其他三人很快便检阅完成,回来交令,唯独不见高炽。等他回来后,朱元璋问他:“你为什么回来这么晚?”高炽答道:“早晨天气寒冷,卫卒们正在吃饭,我等他们吃完饭才检阅。”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就故意问他:“古代尧、汤的时候,如果发生水旱灾害,百姓们靠什么生活呢?”朱高炽毫不犹豫地答说:“靠的是圣人恤民之政。”朱元璋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另外,徐后还教给了高炽一些带兵打仗的常识,北平保卫战也有他的功劳。

1404年,朱高炽被正式册为皇太子,即以后的仁宗。

对另外两个儿子,徐皇后也是极为关心体贴。他们的性情比较暴躁,专横,徐后就教育他们要顾大局,兄弟之间要互相照顾,不能任意胡为。正是因为徐后的教导,他们虽然有不臣之心,但在母亲在世时,始终也没有敢胡作非为。

德才兼具,遗作传世

朱棣称帝的第一年,即永乐元年,一部《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这部经书的序言正是徐皇后撰写的。

当时,明朝教育制度和机构已经比较完备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男子学校,女子可读的书很少。为此,徐皇后决定编一部适于女子读的书,于是著成了《内训》二十篇,内训的一开篇便提出了对待子孙的教育要宽严适度,指出“本之以慈爱,临之以严恪。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恪不至于伤恩”,并把自己对子孙教育的经验也写在了书里。另外,她还派人广泛搜集古人的佳言善行,集成一个集子,命名为《劝善书》。这些文字旨在推行针对女性的教育,并倡导修德劝善,在一定程度上,为朱棣赢取了民心。

1407年,即永乐五年,只做了四年皇后的徐氏辞世。临终前,她最后一次劝谏朱棣,希望他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另外,不要骄惯自己的娘家。她还叮嘱太子朱高炽说:“我一直惦记着当年在‘靖难之役’初起时,为守住北平城而应命作战的将士妻子,感念她们的功劳和付出的伤亡。想要趁着皇帝日后北巡的机会,亲自向她们以及她们的家人赠予嘉奖抚恤。只可惜我再也无法完成这个宿愿,这是我此生唯一的恨事。”

徐后的离世,朱棣十分悲恸,赐谥号曰“仁孝”,并决定从此不再立后。同年,他在昌平天寿山营建自己的陵寝。四年后长陵落成,徐皇后安葬在了里面。十五年后,壮心未己的朱棣病逝于征漠北的途中,享年六十五岁,与徐皇后合葬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