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四维

张四维(明朝内阁首辅)

张四维简介

张四维:张四维出生于山西盐商世家,嘉靖三十二年进士,他通古博今,计谋高明,被誉为“真博物君子”。后因熟悉边防事务,促成明廷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所器重。历任翰林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初年,张四维在张居正的引荐下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极力支持张居正的一切政令主张和改革措施。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他代为内阁首辅,却又力反张居正的改革措施,起用一些反对派人士,以迎合时议,收拢人心。

张四维传记——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嘉靖五年(1526 年)出生于山西蒲州风陵乡(今山西省临汾市芮城县)的 一个盐商世家。他的父亲张允龄,早年即外出经商,足迹遍天下,其舅父王崇古官居兵部尚书、陕西总督,而且善谈兵事,张四维受其影响,从小就对边防事务有所了解。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张四维参加乡试,以第二名中举。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考中进士,因其文章、书法兼优,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张四维升为翰林院编修。并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和四十四年(1565 年)两次充任会试同考官,后参与过重抄《永乐大典》。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张四维闭门读书,穷诣博览,颇有成就。他代袁文荣起草策士文牍,因通古博今,计谋高明,被誉为“真博物君子”。

隆庆元年(1567 年),《永乐大典》副本录成,张四维升为右春坊右中元。在充任穆宗朱载室的经筵日讲官时,他尽心答对,多所发挥,皇帝非常满意。同年,张四维主持顺天乡试,不久升为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隆庆三年(1569年),高拱掌管吏部,以张四维熟知边防事务为由,破格提拔他为翰林院学士,升任吏部右侍郎,并参与朝政。

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纠纷而投奔明朝,俺答举兵向明朝要人,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王崇古将此事上奏朝廷,朝议纷纷,相持不决。张四维竭力支持高拱、张居正同鞑靼首领俺答和好的主张,促使和议成功,双边重开贡市。首辅高拱随即提升他为吏部左侍郎。任吏部左侍郎时,因高拱想将四辅臣中的殷士儋排挤出内阁,改由张四维取而代之,于是双方各遣各派的言官互相参劾。结果,张四维和殷士儋都被迫辞职。

隆庆六年(1572年) 春,因皇太子朱翊钧出阁上学,高拱借机将张四维召回充任东宫侍班官,协力詹事府,后即掌管府事兼教庶吉士。不久,穆宗朱载屋驾崩,张居正拉拢太监冯保将高拱驱逐回籍,代为首辅。张四维只得再次引疾回家。

万历二年(1574年),张四维通过向张居正不断的馈遗,加上与神宗朱翊钧的外公(慈圣皇太后的父亲)李伟相结为内援,被神宗召回掌管詹事府事,充任《世宗实录》副总裁。

万历三年(1575 年)三月,张居正为了改革大计,奏请增置阁臣,并引荐张四维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人阁参预机务。张居正主持国事之初,吏治败坏,国库空虚,内忧外患,危机重重。张四维极力支持张居正的一切政令主张和改革措施,积极推行“- 条鞭法”赋税制度,裁汰冗员,减少支出,巩固边防等,并且取得成效。

万历四年(1576 年),张四维充任重修《会典》总裁官。次年主持会试,《世宗实录》修成后,加封太子太保,晋文渊阁大学士。

万历六年(1578年)春,张四维主持神宗婚礼,加封少保,晋武英殿大学士。

万历八年(1580 年),张四维一品满考, 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

万历十年(1582 年)六月,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继为首辅,累官加至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执政时,以严刑峻法治理朝事,在雷厉风行的改革中结怨甚多。反对张居正的人在张居正死后与宦官内外勾结,致使朝议鼎沸。加上神宗一直记恨张居正的威势,想加以报复。张四维迎合神宗朱翊钧的意思,讨好取宠,乘神宗生子之际,上奏皇帝放宽政策,荡涤繁苛,施惠天下,并将受张居正排挤或罢官的重要人物予以复职。不久,张四维的门生李植与言官共同上疏揭发冯保罪状,神宗震怒,将冯保及其党羽都逐出京师,使朝事大变。

万历十一年(1583 年),张四维因父亲去世,回籍奔丧。刚到家,后母胡夫人及两弟又相继去世,张四维悲痛交集。

万历十三年(1585 年)十月,张四维服丧将满时,病逝于家中。神宗为之辍朝一日,赠太师,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