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仲景

张仲景(医圣)

中华医圣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生平:张仲景(约150至154 ~ 约215至219),名机,字仲景,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特殊,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历史评价: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是中医界的一位奇才。他写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从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它的影响也远远超越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时至今日,日本中医界还经常使用张仲景方。张仲景立志为医,医德高尚,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省南阳,人们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并修建了张仲景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奠定了中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大医学家。

张仲景大事记

161年 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205年 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210年 写成《伤寒杂病论》。

285年 在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人物关系

张仲景传记

乱世立志

▲张仲景画像

张仲景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小时候他就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161年,他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开始学习医术。

张伯祖是当时一位有名的医家,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深得百姓尊重。张仲景学医时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叫苦叫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张仲景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他便超越自己的老师成为当地有名的医生。

▲国画张仲景行医

▲张仲景救人图

撰写医书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要求张仲景也要入仕为官。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汉灵帝时(168~188年),举孝廉,进入官场。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19年),张仲景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他在为官之余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社会,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前来,自己端坐于大堂之上,挨个仔细地为群众诊治。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这也表达了人们对张仲景的敬仰。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广肆流行,前后达五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只知道赚昧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仲景非常气愤,对这些人痛加斥责,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 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河南南阳医圣故里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做不成,有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210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16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因劳累,他于不久之后去世。 但直到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冬至饺子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告老还乡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雪花纷飞,寒风刺骨。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衣不遮体,面黄肌瘦,酷寒的天气使得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样子非常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为其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就要到尽头了。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去世的那天恰逢是冬至日。

▲河南南阳医圣祠

▲中国古代医学人物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一挑一担,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很大,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现在很少有人吃了,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现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却很少有人知道饺子与张仲景有关。

▲饺子,纪念张仲景冬至舍药

▲张仲景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