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尧舜

尧舜(上古贤明君主)

圣人帝王

尧舜简介

尧舜生平:尧、舜都是远古部落联盟的圣王。尧,20岁胜任部落联盟首领,90岁让位于舜,开创禅让制先河。舜,姓姚,名重华,是继尧之后部落联盟的又一位首领,年迈时将王位传于禹。尧、舜两人因大公无私,先后禅让天下,受后人尊敬,一并被列入帝王之中。

历史评价:尧和舜都是备受儒家推崇的帝王。尧的仁德、舜的至孝,是儒家理论学说的典范。孟子曾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万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儒家对舜的至孝更是极力推崇,倡导众生向舜学习,做一个至善至孝的人间赤子。有关两位帝王的事迹,在千百年历史传诵,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尧舜大事记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尧咨询四岳,选舜为其继任人。尧对舜考核三年后,令舜摄政。尧去世后,舜继位,史称禅让。

人物关系

尧舜传记

尧帝盛名 让位于舜

据历史记载,帝喾有两个儿子——挚和尧,帝喾死后将王位传给儿子挚,但挚昏庸无能,失去民心,而尧仁德爱民,深受族众爱戴。因此部落众人纷纷离开挚,投奔尧。挚无奈,只得将王位传给尧。

尧即位后,定都平阳,开始治理天下。尧不但善于治理天下,还能知人善任,懂得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投奔。例如,尧知道和氏、羲氏懂天文,就命两人根据日月星辰变化,制定出了相应的历法。

▲尧像

▲舜像

▲河北唐县尧帝石像

▲圭印,尧用来发号施令的信物

尧还善于接纳他人意见。他曾设立谏鼓。百姓如有冤情,可直接击鼓进言。另外,他还设谤木,让百姓直接批评君王。他说:“我治理天下,要爱民护民。若是有人挨饿,就是我的过失;若是有人受冻,亦是我的过错;若是有人被冤枉,更是我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对百姓关心备至,百姓们也十分拥戴他。

尧同样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君主。在位期间,共工、驩兜、鲧、三苗等部落蓄意造反。尧得知后,立即率军前往征讨。短短数月后,他们就会被击败,天下重归安定。关于此事,《尚书·舜典》曾载:“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尧在位数十年,天下昌明,百姓安乐。但岁月不饶人,尧已近年迈,他决定为部落选一个仁德的首领。

▲巢父、许由交谈铜像

尧听说巢父是贤德之士,就去请他来接替自己的位置,巢父却不愿为王,为了躲避尧,到颍水河畔的一棵大树上定居。尧又去找贤士许由,许由也不愿做官,躲避到山里。尧不气馁,继续拜访,希望能打动许由。许由为了表示自己不愿出仕的决心,跑到河边清洗自己的耳朵,尧这才离开。

不久,尧对四方诸侯之长四岳说:“我做了40多年的王,身体每况愈下,希望你们能为天下推举出一位新的王。”四岳听后,向尧推荐舜。

舜出身贫寒。其父瞽叟是个盲人,母亲早年过世,瞽叟为舜找了个继母。继母生有一子,名为象。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却将关系处理的十分融洽,展现了他良好的品德。

尧曾听说过舜的名声,今又听部众们举荐,便认定了舜来继承王位。尧为了进一步考察舜的品行,把娥皇和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舜。

▲山东沂南北寨村出土的尧舜禅让画像石

▲舜画像

舜迎娶娥皇和女英后,与二人相敬如宾,且将婆媳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深受尧赞赏。尧决定重用舜,让其参政,舜没有辜负尧的期望,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品格。历史曾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商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凡是舜耕种过的地方,都会兴起礼让之风,都会变得繁荣起来。尧看后心中十分高兴,赐予舜很多财物,并出钱为其修缮住所。

瞽叟和象看到舜被赐予诸多财物,心中嫉妒不已,于是两人决定杀死舜,夺取舜的财物。一天,瞽叟让舜去修补房顶,自己却在下面放火烧屋。烈火熊熊,眼看就要烧到舜,舜随机应变,将两个斗笠当作翅膀,跳下房舍,这才幸免于难。瞽叟还不死心,又让舜去挖井,等舜挖得足够深时,自己和象一起向井中填土,企图将舜活埋。幸好舜早就做了准备,暗中在井旁挖了一条通道,在里面躲避才逃过一难。瞽叟和象以为舜死了,高兴万分,两人就如何分配舜的财物问题临时做出决定,瞽叟占取牛羊,象占取一把古琴,并纳娥皇、女英为妻。

就在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的时候,舜却突然出现在两人面前,瞽叟十分害怕,无颜以对,,象则表现出一副淡定的模样,还大言不惭地说:“我思舜而郁陶。”舜听后,并没有说什么,仍一如当初地孝敬父母,重视与象的兄弟情分。

舜的诸多做法,受到了尧的高度认可。尧便召开部落联盟会议,举行禅位大典,将王位禅让给舜。

▲丹朱(生卒年不详),尧帝之子

▲舜与二妃

清明一生 命丧苍梧

舜当政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举措,百姓们纷纷赞颂舜的恩德,国家一片安宁祥和。28年后,尧离开人世,舜亲自为尧守孝三年,并将王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则到南河之南定居,过上隐士的生活。

但老百姓却不愿意,四方诸侯没有愿意拥戴丹朱为王,天下百姓也没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见民意难违,就重新归来,继承王位。

尧离世后,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先前尧曾提拔的禹、伯夷、弃、皋陶等人,职务并不明确,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任命禹为司空,负责治理天下水土;伯夷为秩官,负责礼仪;弃为后稷,负责国家农业生产;皋陶为士,负责掌管刑法。另外,还采取了官员考核制度,每过三年就要考核政绩,有功者赏,有罪者罚。经过一番整顿,国家各项工作的效率越来越高,人们生活越来越好。

岁月流逝,舜已是白发苍苍,他决定选出下任君王,一些部落头目推荐他的儿子商均,他却认为商均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就没有同意,而是决定将王位传给禹。当时,禹在部落中已有很高声望,特别是成功平定水患,使禹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极点,舜欲将王位传给禹,也算是众望所归。

不久,舜召开部落会议,称自己去世后特由禹来接任君王之位。舜做完这些后,到南方巡守,不料身染重病,死在苍梧之野,被人葬于九嶷山下。娥皇和女英见舜久久不归,心急如焚,两人千里寻夫,当走到九嶷山时,看到舜的坟墓,伤心欲绝,双眼流出红色的眼泪,染得竹子一片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