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尉迟迥

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

尉迟迥简介

尉迟迥:尉迟迥(516~580年),字薄居罗,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赠太傅尉迟俟兜之子。尉迟迥为人慷慨,敬士人,有文武才干,很受宇文泰信任。后迎娶了西魏文帝女儿金明公主。宇文泰欲攻打蜀郡,只有尉迟迥赞成,并且率军取蜀,因此拜为益州刺史。尉迟迥执法严明,受蜀人敬重。北周初期,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封蜀公。宣帝初期,为相州总管。580年宣帝去世后,杨坚令其回到长安。尉迟迥却北连突厥,南结陈,奉赵王招少子为主,拒杨坚。关东诸州响应。集兵数十万。杨坚令韦孝宽率军出击,尉迟迥兵败自杀。

尉迟迥传记——

尉迟迥,鲜卑族人,北周大将。尉迟迥出身武川镇军人集团,其母是宇文泰的亲姐姐,尉迟迥和弟弟尉迟纲都是宇文氏定鼎立国颇为依赖的亲戚。尉迟迥曾领一军平定四川,为北周开疆拓土做出巨大贡献,功业之隆,与平陇西的独孤信、灭梁主萧绎的于谨、定汉中的达奚武、夺随郡的杨忠齐名。

◎尉迟迥像

趁势而为起风云

公元534年,尉迟迥出任宇文泰帐内大都督,即亲信武士。此时宇文泰刚刚迎来西迁的北魏孝武帝,建立西魏。西魏政权东有高欢之逼,西有陇右之乱,南边氐人蠢蠢欲动,北面曹泥、刘丰生、可朱浑元等人首鼠两端。宇文泰为巩固统治,着力培植亲族子弟和外家亲戚,尉迟迥在这样的形势下迎娶了魏金明公主并获封侯爵。此年,春风得意的尉迟迥刚满十八岁。

这个年轻人有幸在六镇起义的大劫难中存活下来,人生在舅舅的栽培中逐渐起步。但他却像大多数富家子弟一样,虽然目睹了父辈的艰辛,感性经历却没有转化为理性思考,除了个别天纵英才,他们大多在顺境中形成过于乐观的心态。其实,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远的有秦二世,近些的有刘禅和刘聪,或者尉迟迥多活四十年,还能看到宿敌杨坚的儿子——杨广的败亡。很不幸,从之后的人生轨迹来看,尉迟迥也有着过于乐观的性格。

历史的时针走到公元537年,西魏第一次迎来生死存亡的考验:东魏连续两次发起猛烈攻势,企图把西魏掐死在摇篮中。尉迟迥作为亲卫武士,参与了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但是很遗憾,青年尉迟迥没有太多机会展示能力。此时西魏的统兵大将,都是跟随宇文泰一同起兵的老骨干。从攻拔弘农的战斗序列可以看出,十二个大将分别是李弼、独孤信、梁御、赵贵、于谨、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侯莫陈崇、李远、达奚武,这些人或是老资格,或是在宇文泰平定关中时立下大功。尉迟迥的作为,史书记载得很简单:“从太祖复弘农,破沙苑,皆有功。”

稍后数年,尉迟迥一直悠闲地呆在大后方关中,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而此时,西魏帝国的局势,乃至整个北中国的局势,都已悄然生变。

公元538年,和所有暴发户一样,宇文泰集团打赢了小关和沙苑两次战役,自信心空前膨胀,贸然出兵洛阳企图进一步扩大战果。西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率前锋杀进洛阳,打响东西魏河桥之战,西魏惨败!随即又爆发第一次玉壁之战和邙山之战,这两战西魏一胜一负,特别是邙山之战再度惨败,损兵七万,宇文泰手中的鲜卑族兵士丧失殆尽。而东魏也在战争中尝尽了苦头,第一次玉壁之战打掉了高欢的锐气,邙山之战也打得惊险万分,东魏速灭西魏的目标受阻。

这时北中国的形势可以简单概括为:东强西弱,但相持不下。

相持不下则必寻求变化。公元544年,因邙山之战致鲜卑族人丧失过多,宇文泰决定从关中和陇西汉人豪强中征发兵员。同时,鉴于国力贫弱,宇文泰重用苏绰开始施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兴事则必用人,西魏政府开始大规模选择优秀人才。

闲居无事的尉迟迥,眼睁睁看着前方的将领们建功立业,不免有些焦虑。但身为贵族,掌握着政治资源优势,一旦机会来了,最先受益的,自然是创造机会的贵族本身。

公元545年,二十九岁的尉迟迥官拜侍中,同时军职由帅都督连升三级变为骠骑大将军,爵位由侯升为郡公。南北朝军职系统繁杂,有实职和散秩之分,如骠骑大将军,如不加领军将军的实职,则是与爵位类似的身份标志。尉迟迥这次升职关键在于侍中,侍中是门下省长官,职责是陪伴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同时还要来回传递皇帝、丞相的意见,类似秘书。在皇帝做傀儡、丞相掌实权的模式下,侍中的职责变了味,主要是监视皇帝。

由此可看出两重意义:一是由卫兵升为秘书,在现代即为提干,这是参与政治的质的跨越;二是直接替丞相监视皇帝,心腹地位更加稳固。

舅舅一力栽培,尉迟迥也不负所望,在这一位置上展现了良好的能力素质。四年后,宇文泰决定在更加重要的岗位上考验年轻的外甥。

公元549年,尉迟迥改任尚书左仆射,同时加领军将军。史书中尉迟迥这四年的表现阙如,但是从稍后的任命来反推,尉迟迥表现必然不俗。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此时宇文泰已经四十一岁,自己的儿子们都还幼小,子侄辈只有一个宇文护能担大任,多树心腹、选择亲族人才已经不容忽视了,所以表现不错的尉迟迥进入了视野之内。

尚书左仆射是尚书省的副职领导,而尚书省是全国最高政令机构。尉迟迥一举成为国家中枢机关的重要领导,同时还由散官将军变成了统兵大将,军政兼举,这是一步了不起的跨越。

对有能力的人来说,提供一个平台就能够出人头地。当了大官,尉迟迥更加为人所知。一贯惜墨如金的《周书》终于肯多给尉迟迥几个字:“通敏有干能,虽任兼文武,颇允时望。”

命运莫测,人世复杂。成就功业,除了出身,还要有恰当的时运和足够的能力。给机会,无能力,有时对个人反倒是坏事,如和宇文泰竞争失败的侯莫陈悦,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不给机会,只有能力,也不见得是好事,如急功冒进的名将王思政。只有二者相加,或许才能成功。此时的尉迟迥,可以说既有机会,也有能力。于是他施展所能,把飘忽而过的机会牢牢抓住,谱就一幅壮丽的画卷。

公元553年,梁朝内部生变,西魏政权有意南征,尉迟迥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机遇。

回顾西魏形势,立国十八年来,在强敌进攻和四方扰乱的情况下,宇文泰集团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熬过了最初的艰难,已渐成规模,与北齐、南梁鼎足三分。此时东魏丞相高欢已病逝,次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南方的梁朝,正陷入一片内乱,皇帝萧衍在侯景之乱中病饿而死,他的独眼龙儿子萧绎在江陵即位。

宇文泰不甘心偏居一隅,打出关中、统一北方乃至全国的雄心始终未曾改变。但是北齐国力、军力无不强过西魏,贸然出兵攻伐讨不到好处。于是,宇文泰的目光转向了南方。此时,萧衍的儿孙们为争夺皇位大打出手,武陵王萧纪举蜀中之众侵逼江陵,梁元帝萧绎请求西魏出兵救援。天大的好事送上门,宇文泰立即举行朝议,商量对梁的军事行动。不料群臣所见非一,原因不外乎强敌北齐虎视眈眈,引而不发,决不可轻易动兵。同时,蜀中地势险要,如果一战不利,国势必然大坏。

尉迟迥力排众议,认为萧纪主力已经全部东下江陵,正应乘虚攻取。宇文泰一生敢为人所不敢为,外甥的意见很对他的胃口,于是拍板伐蜀,以尉迟迥为主将,率领大军,克日南进。尉迟迥信心满满,一心想让梁朝群丑在大西魏的雄师劲旅面前瑟瑟发抖!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雄师劲旅,仅有兵一万二千、马匹一万。不过这不是宇文泰小气,毕竟他还要把主力放在国内,随时准备防备东边的死敌——北齐。

成就大事,大概有两种情况很难得。一是白手起家,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古今以此为多,就大家熟知的人物而论,前有汉高祖刘邦,后有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取天下。二是更上层楼,在前人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如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这两种情况,前者是开基创业,后者是发扬光大,情况不同,但对人来说,都需要非同寻常的眼光和能力。

尉迟迥显然是后者。

西魏前期对南梁并未有太大动作,主要是因为东魏压力太大,南梁也不是善茬。直到侯景乱梁后,西魏才趁乱进攻梁朝,相继吃掉随郡、汉中。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梁朝的江陵、四川都有相当军事力量,西魏一直没能扩大战果。现在江陵、四川两方火并,西魏军只要抓住四川一顿打,进而便能扼制上游威胁江南,真可谓一步走好天地宽广!尉迟迥南面而视,他明白,自己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尉迟迥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上,都是武川镇军人集团的中生代。西魏军中的统兵大将如六柱国于谨、独孤信、李弼、李虎、侯莫陈崇、赵贵,仍是年富力强。尉迟迥此次单独带兵征战,实在是莫大的机遇,一旦成功,有舅舅的照顾,进阶荣身,扬名立业,自是不在话下。

这只是个人的新起点。站在国家的新起点上,尉迟迥可以更自信。

首先,己方的情况很好。一则外敌威胁减弱,北齐正忙着攻打北方的柔然。二则西魏军队经过改制,府兵制更趋完善和成熟,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况且梁军越发腐朽,西魏军有很大胜算。

其次,敌方的情况很差。梁武帝付以宗室诸王兵权,导致诸王各拥大州强兵,梁武末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地方与中央相颉颃,诸王之间也互相觊觎。梁武帝被围困在台城时,各地勤王兵马互相观望,逗留不进,特别是武陵王萧纪,拒不出兵救援亲生父亲。到了梁元帝萧绎在江陵即位,萧纪又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萧绎的法统,并自立为梁帝。

有鉴于此,尉迟迥甚至做好了有征无战的打算。

公元553年三月,尉迟迥率军自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南下进入蜀中。散关是关中西面的门户,向西直通陇右(甘肃南部),向南则有通往蜀中的一条天然孔道,其线路基本与现在的宝成铁路吻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散关,为秦蜀之噤喉……关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汉高祖刘邦北取关中,走的是陈仓故道;西汉末年公孙述出四川欲进图关中,与刘秀在散关大战;曹操平定汉中,从陈仓出散关;诸葛亮北伐,仍是出散关攻陈仓。

出散关南下的第一站是汉中。一年前,西魏派遣大将王雄、达奚武拿下了汉中,没有了汉中的战略蔽护,入蜀更加容易。

当年四月,西魏军进抵蜀中雄关剑阁。自剑阁以南的梁军守备力量,分别屯驻在剑阁、安州(两处都在今四川剑阁附近)和潼州(今四川绵竹),三城军队都属梁州刺史杨乾运统辖。因为了解到杨乾运痛心梁朝内讧,不愿再为萧纪卖命,西魏提前做了策反工作,大军到时,杨乾运命令三地守军投降。西魏军兵不血刃地进入了潼州,稍事休整后便直逼成都。

走之前尉迟迥留了个心眼。他令长史叱罗协率数千兵力镇守潼州。按理说,杨乾运投降,蜀北已无战事,留下个偏禆将官,保证地方治安就足够了。何苦在本就不多的兵力中,又抽出一部来。关于尉迟迥的考虑,史书无载。但事实证明,尉迟迥的这一步绝非闲棋。蜀北靠近陇南的地方,山川延绵,大大小小的氐人部落隐藏其中。这群人自五胡十六国以来就桀骜不驯,时不时谋乱造反,屡打而不死。要保障蜀北安全,留兵镇守是必须的。

果不其然,尉迟迥大军前脚刚走,后脚就发生变乱。潼州后方氐人酋长赵雄杰,发动郡民反抗西魏军,集结乡兵三万余人攻潼州。叱罗协不负尉迟迥重托,他应对沉稳,处置得当,率数千留守部队击溃赵雄杰。在稍后的时间里,叱罗协依然很好地完成了后方守备任务。被打散的氐族蛮人时不时扰乱生事,叱罗协便坚持武力镇压,直到打服为止,有力保证了后方安全。

◎尉迟迥平蜀示意图

就这样,尉迟迥得以继续专心进攻成都。消息传到萧纪军中,萧纪这个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的纨绔子弟顿时慌了神,连带着全军都军心涣散。进退不得,怎么办?萧纪最后给出了答案:派谯淹、赵拔扈等率兵三万回救蜀中。随军出征的成都守将萧捴(音总)的儿子萧济,挂念父亲安危,也请命回救。

没想到这个决定,却进一步导致梁军军心溃散!为何?一则蜀军将士的家眷全在成都,不回去救大本营,一心攻打人家江陵干什么?二则西魏军以逸待劳,不全军压回去,只靠谯淹、萧济能打赢吗?

六月,西魏大军进抵成都城下,尉迟迥指挥全军四面围攻。蜀中和西峡前线的萧纪本部军心更乱。此时萧纪军队的精锐东下进攻江陵,留守成都不足万人,怎能抵挡西魏的虎狼之师?守将萧捴闭关不敢出战,等待援军到来。

关于四川的攻守,历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打四川重点是外围,一旦突入成都平原则四川必败。纵观古今历史,成都作为四川的首府,从未发挥出像长安、洛阳、建康那样的堡垒作用,敌人兵临城下,成都非破即降。例如两汉之交,刘秀破公孙述,成都城下一战而定胜负;三国邓艾入蜀,成都不战而降;东晋桓温灭成汉,刘裕灭谯纵,兵过涪水成都便望风归降。此时尉迟迥虽然稍稍遇到一些麻烦,但既有成例在先,拿下成都还是颇有把握。

这样的信心,也弥漫至全军。随军出征的给事黄门侍郎李棠,自告奋勇入城劝降,结果萧捴不吃这一套,逼迫李棠供出尉迟迥军中虚实。李棠不答,被杀。

不久,成都城迎来第一波援军——谯淹部三万人到达。

伐蜀以来,尉迟迥第一次遇到挑战。兵法云:十则围之,倍则攻之。尉迟迥全军不过一万多人,包围成都本来就颇显不足。现在敌军援兵多达三万,如何处之?危急之中,尉迟迥令部将元珍、乙弗亚以轻骑兵逆击谯淹,自己则继续围城。

事实证明尉迟迥没错。西魏军长年与东魏北齐作战,百战之余,战斗力极其强悍。而蜀中萧纪的部队,自梁立国以来几乎没有经历大战。战斗力高下立判。同时,谯淹数百里奔袭,早已是强弩之末。西魏军以逸待劳,充分发挥轻骑兵的速度优势,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猛攻,三下五除二就将三万援军击溃。谯淹投降了!

萧捴在城中坐不住了,外援断绝,死守也不是办法,怎么办?好在萧捴本人不似萧纪那样缺乏勇气,他派兵出城挑战。绝地反击,令人敬重,不过毕竟实力悬殊,萧捴又连战连败。相持五十多天后,成都崩溃,萧捴奉萧纪的儿子以及文武百官出城投降。此时第二波援军萧济才刚刚到达成都,见势不妙,萧济索性破罐破摔,反戈降魏。

数百里外的萧纪,前不能突破西峡,后方老窝又被端掉,惶惧不知所为,致使军中大乱。萧绎军乘势进击,擒杀萧纪。至此,蜀中萧纪势力土崩瓦解,尉迟迥乘势收服全蜀。消息传到长安,西魏上下一片欢腾,宇文泰封尉迟迥为宁蜀公,付以蜀中军政大权。

收取全蜀的意义,不论怎么拔高都不为过:

第一是扩大了版图,进一步改善了战略生存空间。

第二是增强了国力。西魏治下,除关中经济条件稍好外,其余陇右、晋南、代北、豫西等地,要么被东魏冲击得稀碎,要么是西域贫瘠之地,国家一直穷得要命。《隋唐嘉话》载:西魏俘虏一东魏士兵,互相庆贺抓到一名将军,只因其身着缣帛,这是西魏军中将军才能穿得起的东西。可见其穷。蜀中号称天府之国,人力物力都很丰厚,得之自然大补。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占据蜀中,为日后平定南方、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蜀地位居长江上游,从战略形势而言,扼上游而制下游,具有天然优势。东晋在江南立国,先后两次收复四川,为的就是巩固上游国防。其后二十多年隋灭陈,一大优势就是蜀中在握,而陈朝疆土局促,无法与之抗衡。

事实上,关于占领和经营蜀中,宇文泰有全套成熟的计划。公元551年至公元555年,西魏分三步展开行动:公元551年,王雄、达奚武攻取汉中;公元553年,尉迟迥拿下全蜀;公元555年,西魏又命崔猷主持开凿汉中到蜀中五百多里的道路,以便加强对蜀中的控制和物资输送。这些行动,用兵规模不大,占用西魏的精力也不大,相比东魏北齐动辄皇帝、丞相南征北战声势逼人,西魏这种闷声发大财的做法,更显得务实而高效。这也是西魏北周后来居上,超越北齐的重要原因。

而尉迟迥,正是推动这一过程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中规中矩的表现,顺利实现了西魏的政治军事意图,不仅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也以独领一军平定一方的功勋,跻身武川军人集团第一方阵,成为帝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尉迟迥在成都镇守约两年后,被征还朝。关中上空阴云笼罩,一场重大的政治变革和权力更迭正在酝酿之中。离开平静的蜀中,突然置身奔涌的政治潮流中,尉迟迥的政治能力受到了空前考验。

公元556年三月,五十一岁的宇文泰感觉到自己身体有所异样,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这是关系国家正常运转和满朝文武切身利益的大事,群臣自然积极参言,在立长还是立嫡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此事几经周折,宇文泰最后决定立年纪较小的嫡子宇文觉为世子。在此之前,宇文泰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三件大事:一是派柱国大将军于谨率兵五万攻灭梁元帝萧绎;二是复周礼,设六官;三是赐鲜卑姓。这三件事,进一步巩固了鲜卑族政权的统治,同时也无疑更加确立了宇文氏在武川镇诸姓中的领袖地位。

公元556年十月,宇文泰在出巡途中病情恶化,还未返回长安就溘然长逝,遗命晋封中山公宇文护为柱国大将军,领衔群臣总知政事。次年,宇文护即拥戴宇文觉废黜西魏恭帝,正式建立北周。如前面所说,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亲侄子,是宇文泰家族中年纪较长、具有相当能力的后辈人物。宇文泰这样安排后事,无非是想让宇文护帮助年幼的宇文觉理政,防止诸老臣夺权和西魏元氏皇族反攻倒算。但是以长辅幼,长易侵幼,二元化的班子,不由不让人产生联想。一时间,帝国风云变幻,各股政治势力纷纷浮出水面,试图在新的权力格局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尉迟迥这一阶段没有太多动作。目睹仅比自己大一岁的宇文护在重臣老将的威势之下左支右绌,他选择了明哲保身,在纷乱的政局中缄口不言。事实上,这种不乱趟政治混水的做法,放在名臣良将身上,于国于家都是件好事。

然而置身政治漩涡,就算尉迟迥存心谦退,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朝中政治斗争牵连。尉迟迥的弟弟尉迟纲,一直总领皇宫禁兵,宇文护与孝闵帝宇文觉发生冲突后,尉迟纲倒向宇文护,一同废掉宇文觉,改立宇文泰长庶子宇文毓为帝,是为世宗明帝。兄弟相连,尉迟迥本人虽不站队,但弟弟的行为给他打上了鲜明的政治标签。与此同时,曾经跟随尉迟迥伐蜀的长史叱罗协,投入宇文护门下成为心腹。种种政治勾连,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周初的政治斗争异常残酷,孝闵帝、明帝皆被宇文护废杀;开国元老,六大柱国中的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被宇文护所杀;十二大将军中的杨忠被刻意贬斥,陇西大族李远一门被杀,关中汉人大族多被排挤在权力圈的外围。周武帝宇文邕上台后,上演宫廷政变刺杀宇文护,随即屠杀其亲族、心腹、党羽,其中就包括曾经被尉迟迥举荐治理蜀中的辛昂。

这样的形势也使北周的发展受到一些影响。公元564年,宇文护发兵二十万进攻北齐,尉迟迥此战担纲先锋,率十万大军围攻洛阳。但由于战前内部意见不统一,准备工作仓促,兵力展开后动作迟缓,军中诸将都多少有些轻敌,北齐援军便趁大雾绕过周军,从洛阳西面发起突袭,周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惨败而归。北周建国以来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战役,因为政治原因失利了。这也成为周武帝日后清算宇文护集团的口实之一。

好在尉迟迥不出头、不站队,周武帝掌权后一意东伐北齐,政变范围没有进一步扩大,尉迟家没有被过多追究。但从蛛丝马迹之中仍可发现,尉迟迥在宇文护被杀后也遭到一定牵连。公元576年,周武帝第二次发动灭齐之战,尉迟迥的名字再次出现在诸军序列中,但已降为齐王宇文宪的部属。

武帝时代的尉迟迥,就这样一直不明不白,不左不右,位置尴尬。说他和宇文护有关联,但是他从未出头公开支持。说他和宇文护没有结党,但影影绰绰总是撇不清关系。观古今兴废,政治和权术的关系令人纠结。许多历史人物善于在政治的夹缝中生存,用权术经营人生。上上人物为之,虽逆势而为,亦可有所成就,如高欢之流。若人物平庸,则不免身、名受累。从政治形势来说,尉迟迥把准了政治走向,选择了与国俱荣而非择人而事。从权术角度来说,在两股势力的斗争中,他显然有定力但无定术,最终受到影响。

公元577年,北周大军攻陷北齐首都邺城。次年,周武帝宇文邕暴病身亡。对宇文护集团的清算随着周武帝的去世逐渐淡化,尉迟迥的境遇得以改善。公元578年,六十二岁的尉迟迥因为资历老、功劳多,再加上是外家亲戚,被任命为相州总管。

有必要分析一下这时的权力格局。周宣帝仓促即位,面对武帝留下的政治遗产,他选择了用愚蠢而激烈的手段对待功臣宿将。齐王宇文宪、徐州总管王轨、并州总管宇文神举、秦州总管宇文孝伯等周武帝的心腹重臣,均为周宣帝所杀。这些人除了齐王宇文宪因为雄武杰出,是被猜忌致死,其余都是政治立场太过鲜明而招致杀身之祸。这种过于暴戾的权力运作,往往需要强有力的君主,才可保证国家在大规模洗牌后仍能正常运转。但才智平庸的周宣帝宇文赟没有这个本事。朝中各股政治势力都心存观望,拭目以待,这种形势必然会给国家带来不良影响。起于宇文护时代的武川军事贵族离心化于此更趋加速。

尉迟迥再次选择中立,他远远躲开政治中心,安然在邺城观望。当然他这么干也是有所凭恃的。他和侄子尉迟勤分别管辖相州和青州,区域大致包括现在的冀中、冀南、豫北、鲁中、胶东。这是原北齐的核心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宣帝用亲近外戚镇守相、青,意图是加强对北齐故地的控制。尉迟迥俨然是实际上的齐王,无论朝中如何变化,作为举足轻重的实力派,总不会失利。

但是这次,他的选择没有跟上形势。

公元580年,周宣帝暴病身亡,年仅二十一岁,随后北周形势急转直下。杨坚勾结宣帝近臣刘昉、郑译,假称宣帝遗命辅政。随后,借口为宣帝会葬,诱捕在外的诸王,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毕王宇文贤等宗室王迅速被处死。杨坚忌惮尉迟迥的实力,于是又借口会葬大行皇帝,命尉迟迥本人前往长安。

尉迟迥如梦初醒,短短两年,他把自己推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朝中各股势力与宇文氏离心,他此前也有所察觉,之所以一直观望,是没想到宣帝死得这么快。

与长安会葬命令一同到达的还有令韦孝宽代替尉迟迥任相州总管的命令。朝中诸王已诛,局面不可挽回,尉迟迥决定起兵对抗杨坚。

公元580年六月,尉迟迥奉赵王宇文招的儿子为主,杀了杨坚派来的使者,登邺城大会文武,声讨奸臣杨坚,号召天下忠臣起兵讨逆。青州总管尉迟勤举兵响应,两处合兵,众号数十万人。一时间北齐故地总管多有响应,支持尉迟迥的地区以邺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南到河阳、荥阳、汴州(河南开封)、徐州一线,西至晋州,北达定州(今河北定县),东至大海,声势极其浩大。然而尉迟迥最想拉过来的两个地方,却反而支持杨坚。

幽州和并州!这两州一在正北一在正西,总管李穆、于翼都是能征惯战的功臣宿将,且地居险要,特别是李穆的并州直扼关中,有天然地利之便。高欢当年历次攻关中,都是以并州为基地。如果发并州之兵,配合相州兵渡黄河,胜算必然更大。但是李穆和于翼却出乎意料地声明支持杨坚。尉迟迥没办法,于是分偏师攻幽州和并州,结连突厥牵制幽州;然后以主力大军屯驻河阳,准备西取洛阳,威逼关中。

不久之后,勋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分别趁乱起兵,声援尉迟迥,史称“三方之乱”。

至此,尉迟迥起兵的大势终于布成,但其致命破绽也同时显露无疑。

邺城无险可守!

综观此时形势,虽然北齐故地一片狼烟,但核心的变乱区仍是相州。相比周齐争霸时的形势,尉迟迥没有并、晋二州,先失地利。相州的治所邺城地扼南北要冲,却没有山川大河可为屏障,从晋州、并州、幽州或是洛阳四个方向进攻,都有长驱直下之势。

有鉴于此,杨坚以韦孝宽为元帅,率兵十万渡黄河攻河阳,另遣杨素攻荥阳。荥阳守将宇文胄是北周宗室,此人早年曾被东魏俘虏,因为年幼没有被杀,阉了之后便放回了西魏。可怜这位宗室虽有忠心,用兵却无所长,被隋朝第一名将杨素擒杀。

河阳方面同样形势不妙。尉迟迥儿子尉迟惇的十万主力没能阻止韦孝宽。韦孝宽是西魏北周最负盛名的将军之一,早在北魏末年关中万俟丑奴之乱时,他就随军征战;东西魏对峙时,他在玉壁城打出了经典的防守之战;北周灭北齐,他则献上了平齐三策。五十多年传奇戎马生涯,让这位老将成为军队的台柱级人物。相比之下,尉迟惇无疑太过稚嫩。

大战首先在河阳打响。尉迟惇率主力防守河阳,十万大军布阵二十里。韦孝宽组织部队渡黄河,尉迟惇令本军稍微后撤,想趁韦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不会不知道,两百年前,前秦与东晋在淝水大战,晋军就是在渡河时趁秦军后撤准备半渡而击,一举大败秦军。韦孝宽不等全军渡河,趁对阵敌军后移,突然纵兵奋击,尉迟惇前军一乱,更刹不住阵势,后移变成了溃退,登时大败。韦孝宽乘胜进攻,追奔尉迟惇败军,尉迟惇狼奔豖突,逃回邺城。韦孝宽一路追击,当年八月,杀到邺城之下。

尉迟迥收合军队,集结十三万兵力,在邺城城南与韦孝宽军大战。尉迟迥虽已六十四岁,仍能披甲上马,率自己的一万亲卫军“黄龙兵”上阵搏杀。这一万兵中有一千人是尉迟迥从关中带过来的鲜卑兵,战斗力非常强悍。主帅临阵,尉迟迥军士气大振,城下一战,打退了韦孝宽的进攻。邺城里的老百姓为了看热闹,纷纷爬上城头观战,时不时给两军喝彩。

正在战事胶着之际,韦孝宽的行军长史李询,也就是并州总管李穆的亲侄子,和将军宇文忻商量,这么拼下去,不见得能打得过尉迟迥,不如想想奇谋。韦孝宽打仗从来不拘一格,便放手让两人去安排。

于是,宇文忻带着一小队轻骑兵绕到尉军后面,人手一弓对着城头的老百姓一顿狂射,老百姓吓得哇哇大叫,纷纷往城下跑。喧闹声传到两军阵上,韦孝宽心领神会,立即整兵突击。尉军不明白怎么回事,以为背后城破,慌乱之下手足无措,被韦军打败,退入城中,随即又如水银泻地一败不可收拾——邺城被打破了!

◎尉迟迥叛乱示意图

尉迟迥被逼到了最后时刻。煌煌兵势在北齐故地轰然而起,没想到竟如一团虚火,轻易被长安城中那个阴谋家扑灭。时也命也,少年得志,扬威蜀中,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到此全成画饼。或许属于自己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眼见韦军士兵围逼上来,尉迟迥引刀自尽!

没过多久,尉迟迥的亲族、余部被各个击破,王谦、司马消难也被杨坚扫平。声势浩大的三方之乱宣告失败。

回顾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不过才短短六十八天。为何败得如此彻底?只能说尉迟迥在军事和政治两个层面都有失误。

政治上的失误是关键。杨坚发动政变,诛戮宇文氏宗室,尉迟迥起兵反对,政治上是得分的。然而万万不该奉赵王宇文招的儿子为主。打着拥护周朝的旗号,自己却另立新主,虽然只是形式,然而却留给各地实力派以犹豫的口实:你这么干,到底是为了讨伐杨坚还是想另立皇帝?如果尉迟迥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坚持政治正确,想必会争取到更多支持。

军事上,困守邺城是失策。杨坚新夺大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关系都在打理中,为尉迟迥计之,以地方对抗中央,理当快刀斩乱麻,迅速进攻长安、控制中央。否则时间拖得越久,代表中央的杨坚获取的力量就越多。然而从尉迟迥的部署来看,重心显然在邺城,河阳尉迟惇部十万大军,最多起到了第一层防线的作用。固然,邺城无险可守,双方都看到了这一致命破绽,尉迟迥集中力量固守无可厚非。然而正因如此,杨坚得以从容选将调兵,拣要害直接下手。本有可能演变成战略对抗的一场战争,打成了一次主力对决。杨坚赌的是一场战斗的胜败,尉迟迥押上的则是全部身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杨坚是以小搏大,尉迟迥却是以大搏小。胜负之数,其实战前已然决定。

然而这也只是表面原因,无外乎谁的计谋更高,谁的军队更强。把眼光放得远一些,尉迟迥之败的背后,实则有更深刻的历史动因。

杨坚以外戚身份,无一兵一卒而政变成功,如此剧烈的变化,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宇文氏定鼎立国,依靠的是武川镇军人集团,起兵之初,宇文氏、独孤氏、贺拔氏、尉迟氏、侯莫陈氏、李氏等,都有自己的部曲,宇文泰凭借个人杰出的领袖能力,成为武川镇集团的首领,最终化家为国。论其本质,西魏北周实则是一个类似股份制的大杂烩政权。

宇文泰是继北魏孝文帝元宏、前秦苻坚之后,推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最后一个关键人物,历史贡献不容否认。但面对五胡十六国以来胡汉差异所造成的巨大历史惯性,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确立法统后,宇文氏开始对武川镇其他大族进行翦削,这一方面强化了宇文氏的绝对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则无疑造成武川勋贵阶层的离心。周武帝杀宇文护,其他政策或有改易,但强宇文氏而弱其他大族的大方针始终没变。同时,宇文氏政权一力强调鲜卑族贵族的统治地位,对汉人力量刻意压制。这些相沿以行的政策,导致宇文氏统治基础逐步弱化。例如并州总管李穆,其人是北周创业元老,于宇文泰有生死之恩。杨坚夺权后,他居然直言周德已衰。其他坚定支持杨坚的人,于凯、于翼兄弟是北周开国元老、柱国大将军于谨的儿子,平定王谦的梁睿是元老梁御的儿子,窦炽是宇文氏的亲家,攻陷邺城的宇文忻则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宇文贵的儿子。恰恰是这些最该对北周朝有感情的人,关键时刻改旗易帜,原因不外乎宇文氏皇族已视他们如外人。令狐德棻批评李穆、于翼变节不忠,认为如果李穆举并州支持尉迟迥,或许能取得胜利。他看到了军事上的形势,却看不到在分配国家权力的道路上,宇文氏越走越孤独。得不到鲜卑勋贵和汉人的广泛支持,一旦有人起而反对,宇文氏脆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北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王朝,在其事业刚刚走到顶点时,却猝然中止,政权一夜之间改姓易主,宇文氏一族也迅速凋零,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历来王朝覆灭,一般是因为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或有强敌侵略。然而这些因素北周全没出现,追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北周统治基础逐步狭窄化所致。具体说,就是宇文氏不注重团结,对支撑其统治的宗室势力、关陇政治集团势力、关中汉人土著势力连续分化打压,使得皇室越来越缺乏力量来源,最终失去了对政权的掌控。而这些分化打压,在西魏北周的许多名臣大将身上都有所体现。他们个人的悲惨命运汇成了北周国家悲剧的洪流,让宇文氏在猛然回头时,才惊觉历史的潮流已无可抗拒。

而尉迟迥晚年起兵反抗杨坚篡周,最终却兵败人亡。成王败寇。从与国俱兴的贵族,沦落为家破人亡的失败者,尉迟迥可谓是周隋鼎革的典型牺牲品。

大势如此,不论尉迟迥真的拥护宇文氏,还是意图夺权,在民族融合、关陇贵族重新洗牌的大背景下,起兵反抗代表天下人望的杨坚,只能是逆势而为。纵使政治正确,军事强大,幸而成功,也只是历史短暂的回潮。一个王朝黯然谢幕,尉迟迥作为北周的最后一颗魁星,用毕生的光荣和梦想为它奏响了送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