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领导人)

传奇科学家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男,1706年1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1790年4月17日去世。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名。

本杰明·富兰克林传记——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1706年1月17日出生于北美波士顿一个制造肥皂和蜡烛为生的小手工业者的家中。他的父亲没什么学问,却很注重孩子的教育。

alt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从小喜欢读书,5岁就偷偷躲着家人看书了。父母盼望他长大当一位牧师,在他8岁时把他送进了文法学校。后来,因为家庭负担太重,怕将来没钱供他上大学,又转学到写算学校去学习。富兰克林写字成绩很好,算术却毫无起色。10岁时不得不退学回家帮忙。虽然他的学校生活结束了,但他的学习并没有结束,无论环境怎样困难,工作怎样繁忙,他都努力自学。退学在家期间,他把父亲的藏书读了一遍,还用自己攒的钱买书。

父亲看富兰克林爱书如命,12岁那年,就叫他到哥哥的印刷厂去当学徒。当学徒一直到21岁才合同期满,学徒期间除了膳食和衣服外没有其它报酬。富兰克林聪明好学,到那儿不久就成了哥哥的得力助手。他还认识了一些藏书人,为了在第二天就能归还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他经常彻夜阅读。后来,为了省下钱买书,就跟哥哥把伙食费要去,自己做饭吃。

1721年,富兰克林的哥哥创办一份《新英格兰报》,并自任主编。富兰克林负责排字、校对、印刷、装订。富兰克林由于经常读报,耳濡目染,感到手痒,便偷偷地以化名“赛连丝·杜威特”去投稿,没想到他的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他的哥哥觉得这位名为“赛连丝·杜威特”的女士太有才华了,便写信约她见面。谁知,几天后给退了回来,因为地址和人名都是富兰克林胡编的,当然找不到人。

富兰克林的哥哥丝毫没有骨肉情长,不仅对弟弟吹毛求疵,还时常打骂。17岁的富兰克林再也忍耐不下去,便偷偷跑到费城,在那儿的一家印刷厂里,他很快就成为一个有名的印刷工人。费城州长从富兰克林当船长的姐夫那里知道富兰克林非常能干,便答应帮助他在费城开一家像样的印刷厂,并叫他到伦敦去购买机器,谁知当富兰克林到达英国后,费城州长却收回了承诺。18岁的富兰克林只好孤身漂泊,在那里靠自己的印刷手艺寻求维持生活的出路。

1726年10月,富兰克林回到美国,为了开展民众启蒙工作,他创办了许多文教团体和公共福利事业。

1731年,他开办了自己的印刷厂,并利用自己拥有的藏书,筹办了费城图书馆,这是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1736年,富兰克林正式参与政治,他被聘为宾州议会秘书,并一直连任到1751年。此后他做出一系列的贡献:1737年富兰克林创立了第一个救火队;1751年又用募捐的办法办了一所公共医院;1753年他任美洲副邮务总长,这期间他注意减低邮费,加速邮递,使美洲邮政业大为改观。

富兰克林40岁之前,集中精力创办了一些公共福利和文化教育事业,在1754年以后政治又迫使他把科学仪器放在一边。这中间只有七八年的时间能够利用来从事科研,但在这几年内,他却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富兰克林开始做第一次电学实验时,科学界对静电现象还了解不多。他从实验中解决了当时电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莱顿瓶的作用原理(莱顿瓶能容电、放电,大大促进了电学实验)。他还利用充电体之间静电的吸力和斥力的作用制造了电轮,这实际上是个不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明,这个发明预示着现代化电动机械的出现。

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从未获得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这虽然是试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冷嘲热讽,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7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等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著作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他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克林并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

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作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于是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于将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世界各地。富兰克林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数学方面,他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这两种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尚为学者称道;在热学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可以节省3/4的燃料,被称为“富兰克林炉”;在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戴上这种眼镜既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也可看清远处的东西。他和剑桥大学的哈特莱共同利用醚的蒸发得到零下25℃的低温,创造了蒸发致冷的理论。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18世纪50年代,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日益尖锐,富兰克林最先把美利坚合众国的大联合思想灌输给殖民地人民。也许,你不知道美国第一次大陆会议的提议人也是他,如果没有他的智慧,没有因为他的智慧而带给人们的信心,那么,这次会议究竟能产生什么效果还是一件很有疑问的事情。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用了不少时间去从事社会活动。富兰克林特别重视教育,他兴办图书馆、组织和创立多个协会都是为了提高各阶层人的文化素质。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从1757~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70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重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富兰克林说:“我们从前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项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做。”富兰克林的最后一个冬天是在亲人环护中度过的。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去,那时,他的孙子谭波尔和本杰明正陪在他的身边。4月21日,费城人民为他举行了葬礼,两万多人参加了出殡队伍,为富兰克林的逝世服丧一个月以示哀悼。富兰克林就这样走完了他人生路上的84度春秋,静静地躺在教堂院子里的墓穴中,第一块墓碑立于富兰克林逝世时,碑文是: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块墓碑是群众为他后立的,碑文是: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两句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件辉煌的事业。

名人名言

我有幸得知,这不是一个落下的太阳,而是升起的太阳。

——富兰克林

命运变化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无损智者大雅。

——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