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威海卫保卫战

威海卫保卫战(北洋水师的挽歌)

威海卫保卫战简介

威海卫保卫战:1894年,中日因为朝鲜问题矛盾激化,爆发战争,黄海一战,北洋水军损失较大,并失去了控海权,陷入战略被动;日本欲全歼北洋水师。威海卫保卫战,标志着洋务运动尝试救国的失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惨痛的教训对以后海军的构筑和作战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威海卫保卫战过程分析——

威海卫保卫战档案

交战双方:清朝北洋水师VS日本海军

交战时间: 1894年12月——1895年2月

将帅档案:刘步蟾(1852 ~ 1895年) :福建侯官(今闵侯)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局后学堂驾驶班,曾在英国海军深造,获英海军优等文凭,归国后任北洋水师“镇北"炮舰管带: 1888年任北洋海军铁甲舰“定远"管带,1895 年威海卫海战战败后,拒降,自杀殉国。

投入兵力:清军27艘舰;日军40余艘舰

交战结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历史背景

1894年,中日因为朝鲜问题矛盾激化,爆发战争,黄海一战,北洋水军损失较大,并失去了控海权,陷入战略被动;日本欲全歼北洋水师。

主要过程

1894年11月下旬,日军侵占旅顺后,鉴于渤海湾即将进人冰封期,不利登陆作战,遂决定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一举歼灭北洋海军。日军还为此组建起2。5万余人的“山东作战军”。

而此时的清廷却丝毫没有觉察到日军的意图,集重兵防御奉天、辽阳和京津一带,山东半岛防御十分薄弱。山东半岛上的兵力除了驻扎在威海卫负责拱卫渤海门户的北洋海军基地的大小舰艇27艘、炮台23座、安炮160余门、守军19营外,再有就是在烟台、荣成等处驻扎的军州营了。得知日军的险恶居心后,李鸿章令北洋舰队水陆相依,陆军坚守大小炮台,舰队依托岸上炮台进行抵御。

见北洋舰队已做好准备,日军决定在荣成登陆,由陆路迁回到威海卫侧后抄袭北洋海军。1895年1月20日清晨,日联合舰队护送其“山东作战军"在荣成湾龙须岛登陆,占领了荣成。21日,光绪帝在清流党人的怂恿下,情绪激动,督促丁汝昌率舰队攻击日军,但又要他保护大沽、山海关、威海等地不落入敌手,舰队不得远离。李鸿章也暗示J汝昌以卫港严防为首任。丁汝昌于是按兵不动。25日,日“山东作战军”兵分两路进攻威海卫。南路日军被清总兵孙万龄部2000人阻于桥头以东,北路日军进至鲍家村。28日,山东巡抚李秉衡令戴宗骞率所部协同孙万龄夹击北路日军。然而,由于戴军进展缓慢,致使孙万龄部孤军奋战,力不能敌而退。南路日军乘势占领桥头,逼近温泉,并与北路日军在30日晨夹攻南岸炮台。清军奋勇抗击,丁汝昌率“靖远”等五舰在港内以舰炮火力支援,日军死伤很多。13时,清军南岸炮台失守。2月1日,日军从威海卫西迂回袭击孙万龄部。孙万龄的部将阎得胜临阵脱逃,孙万龄被迫撤退,威海卫城落入日军手中。

2日晨,日军攻占北岸炮台,港内北洋舰队遂陷入日军的海陆包围之中。日伊东佑亨让洋员瑞乃尔向丁汝昌递送劝降书,丁汝昌将降书上交李鸿章以明自己必死的决心。北洋舰队连日遭到日海陆军炮击和鱼雷艇小队的连续入港突袭,“定远"“来远"“靖远”“威远”等舰只先后被击沉、击毁。7日,北洋海军11艘鱼雷艇擅自从北面突围逃跑,遭日舰追击,或搁浅,或被掳。没有掩护的北洋舰队处境更加危急。8日,40余艘日舰排列于威海南口外,势将冲人。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击伤两艘日军舰艇,但“靖远”也被日军陆路炮台发射的炮弹击中。丁汝昌欲与舰同沉,被部下死命救上小船。洋员瑞乃尔等再次劝逼丁汝昌向日军投降,遭到丁汝昌的严词拒绝。

2月10日,丁汝昌为了不使“定远"号和“靖远”号这两艘铁甲舰落人日军之手,下令将其炸沉。当晚,丁汝昌服鸦片自尽。随后右翼总兵刘步蟾、护军统领张文宣、“镇远”号管带杨用霖皆自杀殉国。洋员瑞乃尔、马格禄等怂恿威海营务处候选道牛昶晒在12日假丁汝昌名义向日联合舰队投降,献出剩余舰艇11艘。日军占领刘公岛,威海卫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战争影响

此战标志着洋务运动尝试救国的失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惨痛的教训对以后海军的构筑和作战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战败,只得向日本求和,签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条约又要求中国向日本开放多个中国内陆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庆、苏州与杭州。要求向日本赔款,日本因此获得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中3000万两为清朝换回辽东半岛的费用)。还规定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四个通商口。日本货物在中国内地必须免去内地税。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由于获得台湾殖民地取得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改变了东亚地区由英国和俄国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

而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更深的认识,促使后来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