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姜伯约

姜伯约(真实的名将)

姜伯约简介

姜伯约:三国在中华文化圈,永远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特别是前段时间《军师联盟》的热映,更是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三国热”。但是大家观念里的三国,跟真实历史里的三国到底有多少差别呢?这里将从姜维(姜伯约)的一生入手,帮大家还原一个更真实的三国英雄!

姜伯约传记——

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话有两层含义。哪两层含义呢?一层含义是说,演义为了文学创作需要,对历史人物进行了重塑,字里行间对刘备集团多有美化,最明显的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了;另一层含义则是说,就创作手法而言,这种美化是过了头的,是有损其文学价值的。

咱们在这儿不空谈文学,主要目的是讲历史,将文学人物和历史原型作比较。在笔者看来,演义对刘备集团的美化,表现最明显的其实不是刘备和诸葛亮,而是另两位——马超和姜维。这两人跟刘备、诸葛亮相比,美化手法如出一辙。“显刘备之长厚”,是说在道德品质上美化刘备,把一个绝世枭雄涂抹成了仁人君子;在这方面,演义同样美化了马超,马超的能力暂且不论,其不忠不义史有明文,但在演义中他却变成了忠臣孝子的典范。“状诸葛之多智”,则是在能力水平上美化了诸葛亮,史书评价诸葛亮,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虽然是设问句,并未肯定,但诸葛亮长于民政,而稍逊军事,更不会未卜先知、占星续命,确是不争的事实。同样,在能力水平方面,演义也美化了姜维姜伯约。

为什么要美化姜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人才凋零,没有能拿出来当标杆的人物。矮子里拔将军,就只能给姜维上点色儿了。若非如此,后二十回还有谁爱看呢?

要说姜维如何被美化,还得先从他的出场说起。

投降很简单

演义中姜维的出场是很惊艳的。毛本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说诸葛亮一出祁山,将夏侯楙团团围困在南安城中,随即定计,假造夏侯楙求救的书信,往诈安定、天水二郡。安定太守崔谅果然中计,不但丢城失地,还被迫投降了汉军,协助攻取南安,生擒夏侯楙。然而计至天水,却被参本郡军事的中郎将姜维看破,他劝说太守马遵将计就计。次一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既显姜维之智,设伏兵以败汉军;又显其勇,大战赵云,不落下风。诸葛亮为了擒获姜维,甚至不惜把曹魏的驸马夏侯楙都给放了回去,行反间计,终于把姜维逼上了绝路。姜维无奈而降,诸葛亮握着他的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就此将姜维引为心腹,并且视同弟子,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小说描写得惊心动魄,但真实的历史远没有那么精彩——或者也足够精彩,但细节俱被湮灭,只剩下一个大致框架了。

根据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姜维就没跟诸葛亮打过仗。我们知道,在建兴六年(228年)上半年的初次北伐中,诸葛亮兵出祁山,杀了魏方一个措手不及,于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主动反魏应汉。说白了,汉军并没有跟这三城守军打过仗,也没有跟始终待在长安的夏侯楙交过锋。不过,得知消息的魏军反应并不慢,在张郃的率领下将守备侧翼街亭的蜀将马谡击败。汉军无奈之下只能主动撤退了。

那么姜维身为天水郡的土著居民,官拜中郎将,参本郡军事,汉军打来之时他是不是在天水郡治冀县城中呢?他又是不是跟演义上说的那样,突然从堂外而入,警告太守马遵不要中诸葛亮的计呢?

史书告诉我们:不是的!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姜维与郡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人,正跟随马太守在城外巡查。一听说汉军汹涌杀来,马太守连夜就把这些属官全都扔下,一个人跑了。马太守为啥要逃呢?那当然是因为郡内吏民都呼应汉军,他没有存身之地了。可是他又为什么不肯带着姜维他们一起跑呢?

咱们要先了解一下汉魏时代的官僚体系。一般情况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各县令长,全都是中央委派的,而且有回避原则,除非特殊情况,本地人不能做本地的官。也就是说,虽然史无所载,咱们也可以大致判断出,太守马遵并非天水当地人。但是姜维、梁绪等人不同,史书上写得很明白,姜维他就是冀县人,是个彻彻底底的土著,梁绪、尹赏等人的情况应该都差不多。因为各州、郡、县的属官,大多不由朝廷任命,而由地方长官自行征辟,主要招的就是本地人。那时候是小政府形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比较弱,地方长官必须要依靠本地的世家、豪族才能使政令畅通,所以把这些世家、豪族的代表拉进自己的官署班子,是最方便的做法。

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姜维是在天水郡内,可能在郡治冀县附近,跟随太守马遵巡视,具体位置不详

姜维的老爹名叫姜迥,曾经当过天水郡将,在与叛羌、叛戎的战争中牺牲了。姜维最早是做的郡上计吏(负责向中央汇报工作的小官吏),也曾被本州——雍州征辟为州从事。因为老爹为国捐躯,他才被赐予中郎将的头衔,进而可以参本郡军事。父子两代都在家乡做官,姜维的政治影响力应该是相当大的。

所以马太守不相信姜维和他的小伙伴们——郡中那么多县城都叛变了,都要降汉,你们也是土著,跟那些叛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们要起了异心,我不就变成砧板上的鱼肉了吗?还是扔下你们赶紧逃命才是正理。于是马太守就这么跑了,留下姜维、梁绪等人。他们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想追追不上,只好悻悻然返回冀县。可谁想到城门紧闭,谁都不肯放他们进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终究是魏国的官吏啊,谁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马太守信不过他们,叛魏迎汉的冀县吏民同样信不过他们。说白了,长官怀疑他们心向刘汉,部下怀疑他们心向曹魏,搞得这几位跟风箱里的老鼠似的,两头受气,谁都不肯搭理。

无路可走之下,姜维等人只好前去迎接汉军,投降了诸葛亮。

以上就是陈寿在《三国志》正文中对姜维降汉一事的记载。此外,裴疏还引了《魏略》说明此事,细节方面二者有点儿小差异。第一点差异,马太守不是自己带队出巡的,而是跟着他的上级雍州刺史郭淮出巡的。郭淮一听说汉军杀来,赶紧退往要隘上邽去防守,马太守不敢返回天水,干脆放弃职守,跟着郭刺史跑了。据说姜维还劝马太守来着,但是马遵直截了当地回答:“卿诸人叵复信,皆贼也!”——你们居心叵测,说的话我都不信,在我看来,你们也全都是叛贼!第二点差异,姜维等人无奈之下返回冀县,冀县吏民不但没有闭门不纳,反倒大喜,干脆推举他们几个去跟诸葛亮联络。姜维没有办法(“不获己”),只好去了,就此降汉。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即便不如演义所说是姜维的老师,他也确实发掘出了姜维的用兵之才,并且将之培养成了蜀汉名将

其实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这点点差异,咱们完全可以理解,可以接受,并且可以因此而确信,姜维虽属无奈,但确实是主动去投的诸葛亮。在进入汉军阵营之前,诸葛亮跟姜维并没有交过锋,应该也不了解姜维的才华。

当然,小说要这么写,那就没人看了。无伏笔、无铺垫,突然间就冒出来一位牛人,这是情节发展不下去了硬凑的吗?所以演义让姜维在降汉前先出一把彩,就艺术手法而言,是相当高明的,也是基本成功的。

不录尚书事了?

在演义中,姜维降汉以后,就深受诸葛亮的器重。此后多次北伐曹魏,诸葛亮始终把他带在身边,屡立战功。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如何呢?

诸葛亮确实挺瞧得起姜维,他盛赞姜维是“凉州上士”,“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说姜维的学识连名臣马良、李邵等人都比不上。不过诸葛亮同时还说了,姜维“心存汉室”——这话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倘若真的倾向于汉室,姜维就不会走投无路才去投降诸葛亮了。姜维此人,晋人傅玄说他“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也就是说这人有志向,有野心,不甘于当一辈子的小老百姓,而很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出来。所以,估计他在受到诸葛亮赏识以后,觉得投入汉营更有发展前途,才就此死心塌地地跟着诸葛老师干。《孙盛杂记》中说,因为汉军退得太过仓促,姜维都没能把老娘从冀县接出来,后来魏方让他娘写信过去,招他回家,姜维答复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我要去做大事业了,我不回家!

之后,因为诸葛亮的赏识,姜维的官职一路攀升。才降汉的时候,他的职务并不高,只是个仓曹掾,也就是诸葛亮幕府中的粮库总管;但是他的爵位却赏得不低,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诸葛亮为什么要对姜维那么好?史书上没说。但根据当时的形势,咱们也可以基本判断出来。首先,当然是因为姜维确实有本事——能让诸葛亮称赞的人可不算多;其次,因为姜维是天水土著,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就是先占据包括天水郡在内的陇西地区,进而并吞凉州,训练精骑,再以高屋建瓴之势直取长安和洛阳。而想在陇西站稳脚跟,没有足够分量的本地“带路党”是不成的,姜维就是最合适的“带路党”。

诸葛亮去世前后,姜维的官职已经做得很高了,进入了蜀汉的军政中枢。诸葛亮死前,姜维的实职是中监军,相当于中央军区参谋长,名号为“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他转为右监军,名号为“辅汉将军”,加封“平襄县侯”。而且这时候姜维受命“统诸军”,可以类比为全军总参谋长——因为原本占据这个位子的魏延死了,姜维才一跃成为蜀汉军方的前三号人物。

对于姜维跟着诸葛亮多次北伐所建立的功勋,都是小说家之言,史书上并没有多少记载。但我们可以猜测,姜维肯定是立过功的,不可能仅靠诸葛亮的赏识就一路升官。再说诸葛亮也不会光赏识他,却不让他干活儿。

右监军并不是姜维在蜀汉升官的顶点。我们知道,诸葛亮死后,蜀汉是蒋琬执政,蒋琬以后是费祎。从演义中得出的印象,费祎之后就该是姜维了。史书记载,蒋琬时代,姜维还被加过“司马”的头衔;费祎时代,他升任卫将军,与费祎“共录尚书事”。费祎死于延熙十六年(253年),三年以后的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维终于当上了大将军,成为蜀汉军方名正言顺的一把手。

但是有件事很奇怪,《三国志》将蒋琬、费祎、姜维三人并列一传,说到蒋琬,是“大将军、录尚书事”,说到费祎,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但到了姜维这儿,就只剩下个“大将军”了,竟然没提“录尚书事”——这里面可就大有文章了。

当时的武职,最高是大将军,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其实这些将军都只是一个头衔而已,不是实职,并不是说大将军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骠骑、车骑是副总司令,卫将军是总参谋长。那么或许有人要问了,东汉朝掌权的就是大将军,就说汉末的时候,大将军何进不就是最大的官吗?怎么能说大将军只是一个头衔而已呢?

其实,大将军不是最大的官,大将军、录尚书事才是。

西汉朝前期最大的官是丞相。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为了分割相权,在内廷设置了尚书台,尚书台成为新的最重要的官僚机构。东汉朝不设丞相,外朝由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执掌,内廷的尚书台由尚书令执掌。荀彧荀文若,就是积年的尚书令,是权臣曹操之下的第一官僚。但是由于尚书令的品级并不算高,因此朝廷往往另外委派了几名重臣负责尚书台的工作,名为“录尚书事”。

东汉朝的大将军多由外戚担任,若同时录尚书事,那才是政府的第一把手。要是没有这个录尚书事,大将军顶多也就管管军事而已。所以姜维曾经当卫将军,跟费祎“共录尚书事”,那就是进入政权中枢了,可以视之为副总理(费祎是政府总理)。可是等到他升为大将军以后,怪事儿来了,没提这位大将军“录尚书事”,这是为什么呢?

是史书记漏了吗?还是因为前面提过一次“录尚书事”,所以后面就可以省略了吗?抑或姜伯约确实已经被从政府中枢挤出来了,他只是总参谋长,而不再是副总理了?

对照姜维在蒋琬、费祎执政时期的遭遇,或许最后一种猜测并非捕风捉影,乱抠史书的字眼儿。

坐了两届冷板凳

姜伯约在诸葛亮时代,乃是汉军中的高级将领,而且名位逐级攀升,等到魏延死掉以后,如前所述,直接迈入三强之列。可是在蒋琬执政时代,姜维却受到了冷遇。

原因很简单,因为姜维是陇西人,诸葛亮之所以重用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想让他当北伐的向导官。但是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姜维也始终没能领着汉军打回老家去。等到蒋琬上台后,他觉得诸葛亮那么厉害都冲不破曹魏的西北防线,咱们要不换个方向打?

于是蒋琬跑到东线去造战船,打算利用汉水运兵,去攻打曹魏的魏兴、上庸两郡,也就是从东线去掏关中。这条战线和姜维的老家相距遥远,于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他只得去坐冷板凳。姜维当然不甘心坐冷板凳,所以他就跟费祎联起手来,跟蒋琬斗。费祎是坚定的诸葛亮既定方针派——丞相从西线打,那肯定有他的道理,你蒋琬觉得自己比丞相高明吗?竟敢另起炉灶!蒋琬斗不过他们两个,无奈之下只好让步,任命姜维当凉州刺史,让他总揽西线战事,自己则继续在东线做准备。究竟打哪儿好呢?不急,咱们再等等时机。可是等了没多久,蒋琬的身体就撑不住了,他只好一步步地把大权都转给了费祎。

在蒋琬时代,西线的军权虽然给了姜维,但主力部队却一直在往东线调,所以姜维挂着个凉州刺史头衔,压根儿打不成仗。等到费祎上台,姜维心说成了,咱该从西线往北打了吧?谁知费祎继续压着他,不让他轻举妄动。史书上说,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只有一万兵马,姜维想打小仗是可以的,但想发起全面进攻,门儿都没有!

费祎为什么不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大举北伐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蜀汉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再则,费祎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诸葛亮差得太远——丞相都打不赢,我除非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还是静待时机为好。而且费祎也有排斥姜维的倾向,因为他找到了新的“带路党”,已经不再需要姜维了。话说姜维归降汉军是在公元228年,那时候的他风华正茂,才27岁。等到费祎执政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43年了,姜维年过四旬,变成了个中年大叔。十五载眨眼便过,足够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了。而陇西的局势跟姜维离开的时候比又有了多大的变化呢?姜维再想杀回老家去,他还有足够的影响力、号召力吗?

所以费祎最终搞到了一个新的“带路党”,这人名叫郭循(或写作郭修),凉州西平人,某次战役中被姜维俘虏,被迫归降。费祎直接提拔他做了左将军,比当年的姜维升官还快。只可惜这个郭循与姜维不同,他不是真降而是假降,身在汉营心在曹,最终趁着费祎喝醉酒的机会,把这位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给一刀捅死了。

不但费祎死了,诸葛亮最看重的几位人才——杨仪、蒋琬、董允,这时候也已经死得一个不剩了。照理说该姜维上位了,但姜维是凉州降将,既不是益州土著,也不是当年跟着刘备进川的荆襄士人,威望不够,无法如蒋琬、费祎那般总揽朝政。所以费祎死了三年以后,才给他补上大将军的缺。很有可能,录尚书事就不给他了——大将军你专注打仗就成,内政反正你也管不了,干脆就不麻烦你了。

姜维倒是不在乎,反正只要给他足够多的兵马,能够让他继续往老家打,完成诸葛亮的遗志就成。演义上有诸葛亮“六出祁山”,然后是姜伯约“九伐中原”,杀得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姜维,真的那么能打吗?

三个臭皮匠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终究只是一部小说,不能当成历史来看。所谓诸葛亮“六出祁山”,这是把数往大了算,事实上北伐仅仅五次,并且只有一头一尾两回是走的祁山一线。至于姜维“九伐中原”,数是准确的,事却多有虚构。

从公元247年开始,姜维前后九次率军北伐,其中一次出祁山,七次经西路,一次经东路,收获不大,损耗却不小

蒋琬、费祎执政时期,姜维曾多次领兵出征,但大多是率领偏师配合主力,并非担任是全军主帅。但在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还真的独自领兵打过一回仗,可以认为这是姜伯约的初次北伐。

演义上没提这场仗,史书上记载得也很简略,大致经过是:曹魏境内的多部羌胡造反降汉,姜维领兵出境去接应,跟魏雍州刺史郭淮、征蜀护军夏侯霸在洮水以西小小接了一仗。最终姜维顺利接到了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部,将其迁入蜀地,郭淮只好屠杀了未及迁徙的羌众,而后率军返回。

姜维的第二次北伐,演义上有写到,在第一百零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灭曹爽,夏侯霸被迫逃归蜀汉。姜维认为北伐时机成熟,遂不顾费祎劝阻,力主兴兵。他先命句安、李歆在麹山下修建二城,结果被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与其副将陈泰攻破。姜维兵进牛头山,又被郭、陈断绝了粮道,致使大败。姜维亲自断后,只三回合便杀败了来追的司马师。

真实的历史,前半段确如小说家所言,姜维率军北伐,依麹山修建二城,派句安、李歆把守,自己联络羌胡,继续挺进,但后面就不同了。且说这个时候郭淮已经升任了征西将军,接替他做雍州刺史的乃是陈泰,于是陈泰向郭淮献计,自己率领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一起前去围攻麹城。姜维闻讯,兵出牛头山赶去救援,陈泰掘深沟、筑高垒,不与汉军交锋,同时遣使建议郭淮袭击牛头山,切断汉军后路。郭淮依计而行,姜维大惊,被迫率军后退。句安等人粮草将尽,外无援兵,只好投降了。

与演义相比较,在《三国志》中,这仗的过程有三点不同:第一点,双方并没有做大的交锋,姜维是败在了战略而非战术上;第二点,不是麹城先破,姜维再败,而是姜维撤退,麹城才降,姜维输得挺难看的;第三点,司马师压根儿没来,所谓姜维战败司马师云云,只是给他找个场子回来,以免太过丢脸罢了。

演义给诸葛亮北伐制造了一个强力的对手,那就是司马懿,而史料中孔明五次出兵,只有最后两次才是和司马懿交锋。对于姜维,小说也是如此,得给他造出合适的对手来,才显得他能力超凡,吃败仗不是他无能,而是敌人也很厉害。但是找不到跟司马懿同等的重量级对手了,怎么办?没关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仨一起上,姜维不败也得败了。这三个臭皮匠,就是郭淮、陈泰和邓艾。

其实真要考究双方的战略部署、战术运用,这仨都不能说是臭皮匠,单独拎出任何一个来都比姜维要强。真要将三人凑堆,估计就算诸葛亮也拿他们没辙。不过,若是将敌方将领渲染得太过能干,就凸显不出姜维的本事来了,故只能让他们仨加一起比姜维强上那么一点点,才能出精彩戏份——演义的这种创作手法,也是非常高明的。

对于姜维这第二次北伐,演义上给了个战败司马师的小尾巴。而在真实历史上,其实也有个尾巴。姜维是退了,麹城是降了,但是邓艾突然站出来说话,认为汉军实力未损,姜维还会再来,于是郭淮就把他留在白水扎营,防备姜维杀个回马枪。三天以后,姜维果然派廖化又杀回来了,直趋白水,自己则暗中率领主力,想要去偷袭洮城。结果此计也被邓艾看破,他抢先拒城而守,姜维无奈之下只好退兵——这回是真的回汉中去了。

郭淮、陈泰、邓艾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尤其是邓艾,几乎是姜伯约的天然克星,这点在演义中也有所体现。

姜维第三次北伐是在延熙十三年(250年),演义上没提,史书上的记载比上次更简略,光说他兵出西平,联络羌胡,跟郭淮又在洮水西岸打了一仗。估计打了个平手。

211-01

三国乐舞俑,红陶制品,出土于四川蜀汉时期墓葬。其俑广袖长裙,头梳高髻,额前饰大花3朵,右侧插花2朵,闭口微笑

演义上写姜维第四次北伐,是在延熙十六年,为了呼应东吴诸葛恪,他再起大兵,联结羌王迷当,直取南安郡。他先设计杀死魏将徐质,接着兵围铁笼山,欲擒司马昭,结果被陈泰使诈降计先破羌兵,郭淮、陈泰再挟持羌兵攻入汉营,把姜维杀得大败。姜维败退之中,放箭射死了老对手郭淮。

正史上呢?如前所述,这一年春季,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死了,姜维终于被彻底松开了手脚,不再只能领着一万多兵去撞大运了,又赶上东吴诸葛恪也起兵攻魏,于是姜伯约开始了他第四次北伐:出石营,经董亭,包围南安郡。

面对东西两线的压力,曹魏权臣司马师听取了参谋虞松的建议,决定东守而西攻,下令郭淮、陈泰等将尽起关中大军去抵御姜维。不过估计是为了配合东吴而仓促发兵,姜维这回粮草带得很不足。从前手下只有一万多人还好说,这兵一多了,蜀道运粮困难,补给就不大跟得上。结果魏军主力还没赶到,姜维就因为粮尽而主动退兵了。

这第四次北伐,同时也是姜维初次统率蜀汉的主力兵团伐魏,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既没撞见司马昭,也没杀死徐质,更没箭射郭淮。徐质是在翌年,即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第五次北伐的时候被斩的,郭淮则是两年后(255年)病死的。

第五次北伐,姜维终于打了一个胜仗,招降了曹魏的狄道长李简,在襄武城下击败魏军,斩杀了徐质。但是他并没有撞见郭淮、陈泰率领的魏军主力,就掳了河关、狄道、临洮三县百姓退走了。为什么打得好好的要退呢?一种可能是粮食又快吃光了,另一种可能是郭淮等大举来迎,姜维估计打不赢,所以见好就收。

天然克星

郭淮病死后,曹魏的三个臭皮匠终于变成了俩,姜维的第六次北伐是不是该打个大胜仗了呢?

演义上说,司马师死后,姜维再伐中原,在洮水大败曹魏雍州刺史王经,进而不顾张翼的谏阻,继续挺进,攻围狄道城。曹魏征西将军陈泰用了邓艾之谋,以虚兵之计击败了姜维。

在真实的历史上,姜维确实在洮水打了个大胜仗。王经输得那叫一个惨,2万大军折了一半,只好退守狄道城。

王经战败是情理之中的事,一则姜维所部虽然具体人数不明,但肯定不止2万人,王经以寡敌众,本来就难有胜算;二则王经就是一个儒生,根本不懂打仗。姜维先使疑兵之计,假装要从祁山、石营、金城三路挺进,王经还真信了,写信去求新任征西将军陈泰发兵救援。陈泰告诉他,以蜀汉的兵力做不到三路并进,你别慌,也别急,驻军狄道,等我来了咱们一起打。结果陈泰还没到呢,王经就主动迎战姜维,被打得大败。

战胜王经以后,大将张翼劝姜维,说:“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张翼的头脑是比较清醒的,知道蜀汉财竭民困,贸然出兵难有胜算,所以发兵前曾当廷跟姜维争辩,阻止出师。现在,他重提前议,是觉得打完这一仗,大将军也该爽到了,咱们见好就收吧。但是姜维不肯听他的,反倒说,我偏要画蛇添足,你怎么着吧!

于是汉军包围了狄道城,王经困守愁城,都快给急死了,一份份求救信往陈泰那儿送。等陈泰率领大军赶到,众将都说汉军士气正盛,咱们不宜前进,应当掘深沟、筑高垒,跟他们耗着。王经要死,就让他去死!然而陈泰却说,姜维在战胜王经以后,若是趁势东进,占据栎阳屯粮之地,联络羌胡,那陇上就危险了;谁想他却顿兵坚城之下,锐气定然消磨,咱们要是抢占险要,即可扼住姜维的咽喉,战则必胜,倘若不战,姜维必然全师而逃。陈泰不打算放走姜维,于是秘密进军,占据了狄道东南方的山区,并且燃起烽火,通知城内援军已到。狄道城中见到烽火,抵抗得更为顽强。姜维攻不下,就掉头来战陈泰,结果初战不利,被迫与敌对峙。陈泰趁机率军挺进,并扬言要切断汉军的退路。姜维慌了,只得退返汉中。

从这场战役的经过,咱们可以瞧出两点:第一,姜维的战略部署确实有问题,陈泰已经一语道破,可见在这方面,他比姜维高明;第二,陈泰想要留下姜维,但是没能留住,可见姜维在战术运用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这是姜维的第六次北伐,然后就是第七次,时为延熙十九年(256年),演义中为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大致过程是,姜维兵出祁山,与陈泰、邓艾对峙,暗下却准备奇袭南安郡,结果在段谷遇伏,大败而退,荡寇将军张嶷为救姜维而被乱箭射死。

《三国志》上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乃是姜维九次北伐中败得最惨的一次,因为这时候陈泰也已经不在了(还朝为尚书右仆射),姜维必须直接面对自己的天然克星邓艾邓士载。

公元256年的第七次北伐,姜维输得最惨,回回被邓艾料准先机,被堵得北进无路,最终在段谷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邓艾已经升任安西将军、护东羌校尉,总揽陇西军事。众将都认为蜀汉国小力乏,姜维上回吃了败仗,短期内估计不会来了,可是邓艾却连摆出五条理由来,证明姜维必会再次北伐——言下之意,要是换了我是姜维,也一定来打,而且还有一定胜算。

所以姜维才出祁山,就一头撞上了邓艾苦心布置的营垒。他眼瞧着攻不动,长期对峙吧,又怕粮草不继,于是转道去攻打南安郡。可是姜维才一动,邓艾就料准他要干啥了,率军直奔武城山,挡在了汉军前面。姜维打不下武城山,被迫再次改道,夜渡渭水,去偷袭曹魏重镇上邽。

汉军兵分两路,姜维和征西大将军胡济各领一军,约定在上邽附近的段谷会师。可谁承想会师的时间都过了,姜维仍左等不见胡济来,右等不见胡济到,反而等来了邓艾的主力部队。双方就此大战一场,汉军大败。史书记载:“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姜伯约从来就没败得那么惨过,虽然胡济对此要负很大责任,但由此也可看出,向来以战术见长的姜维,碰上了一个在战术上比他更高明的对手。

这仗败得姜维自己都觉得脸红,因此回到成都以后,就仿效诸葛亮初次北伐因失街亭而退的旧例,上书自贬,从大将军退到了卫将军——当然,他仍行大将军事,权力可不会随便撒手。

顺便一提,张嶷不是在这一仗战死的。事实上他都死了好几年了,是在姜维第四次北伐中,跟徐质拼了个玉石俱焚。

姜维第八次北伐,在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说诸葛诞反于淮南,姜维趁机发兵攻打长城,小将傅佥力敌二将,大败司马望。然而就在长城将陷之时,邓艾突然从后杀到,姜维单挑打败了其子邓忠。邓艾假下战书,却故意拖延决战时间,直拖到司马昭平了淮南之乱,大军来援。“今番伐魏,又成画饼矣。”姜维叹一声,只得退兵。

在历史上,这是景耀元年(258年)发生的事了。当时司马昭起26万大军去淮南平叛,也调了不少西线的兵马,导致陇上空虚。姜维趁机发兵,却被司马望、邓艾率军拦住。魏军掘深沟、筑高垒,坚守不战,直到传来淮南乱平的消息。姜维只得黯然退去。至于傅佥,史书上对这员将领的记载非常简略,并没有提他参与了此次长城之战。

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是在景耀五年(262年),演义为第一百一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说姜维亲率20万大军北伐,先在祁山谷口扎营,却被邓艾施以地道之计,小折一阵。随即姜维摆出武侯八阵,先后与邓艾、司马望相斗,杀得二将大败。邓艾被迫施以离间之计,买通宦官黄晧,迫使姜维班师。

史书上,这仗记载得非常简略,光说姜维北伐,在侯和为邓艾所败,率军退回汉中而已。

《三国演义》在其后的两回,又多写了姜维两次北伐,与邓艾互有胜负,但基本上算汉军赢面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姜维战略、战术都比不过邓艾,三次直面邓艾,一次被生生堵住,两回被压着打,确实难看了一点儿,小说得给他找回场子来。

汉中布防的大失策

姜伯约“九伐中原”,前两回被费祎压制着,手下兵马也就一万多,打输打赢都在情理之中;之后一次平手;三次主动退兵——或者是因为粮草不足,或者是顿兵坚城之下,或者是不敢跟敌方主力兵团硬磕;还有三次,洮西虽破王经,旋为陈泰所败,段谷死伤惨重,侯和最后失利,全都以战败收场。这样的战绩,比起诸葛亮来,实在差得太远了。

通过真实历史和演义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姜维确实是当时蜀汉第一流的将领,在三国后期都排得上号,但他并不是最杰出的,郭淮、陈泰都比他强,尤其是邓艾,不但战略、战术两方面都强过姜维,并且回回料敌机先,是姜维的天然克星。姜维在战术上的能力毋庸置疑,就算比邓艾差点儿,那也极出色的。但在战略上,姜维九次北伐都没有制定完善的计划、明确的部署,基本上是先出去了,看敌方哪儿薄弱再打哪儿,简直就是去撞大运。由此可见,姜维的战略水平真的相当一般,没有演义上吹得那么牛。

所以他是名将,但是算不上名帅。

姜维在战略上最大的失策,还在汉中的防守布置方面,这直接导致了汉中的丢失,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汉中是蜀地的门户,也是从蜀汉刘备时代起就苦心经营的北伐基地。最早镇守汉中的是魏延,他的方略是“周易重门”。也就是说,依靠险要,设置一重又一重的关隘,层层布防,只要兵力足够,敌人根本就打不进来。魏延守汉中守了十来年,死后守将换成了王平。王平仍然玩这套,甚至在兴势之役中悍拒曹爽——就是那一仗,彻底打垮了曹爽的威望,使司马懿得到了抢班夺权的机会。

姜维的九次北伐,第一、第二次之间隔了两年,第二、第三两次接着,随即歇了三年,等到费祎一死,延熙十六年到延熙二十年间,他连着打了五次——一年一次,年年都去。蜀汉的政治本就日益腐败,经济方面更是每况愈下,哪还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朝中反对之声是一浪接一浪。姜维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最后一次北伐多准备了5年,可惜还是失败了。

姜维有所觉悟了,只要有邓艾在,或者不换个垃圾的魏将来,自己根本就冲不破曹魏陇上、关中的防御线——敌方兵比我多,粮草也比我多,不是光靠拼命就能打赢的,加上东吴的呼应又不靠谱……所以他开始琢磨,咱不如打防守反攻吧,先消耗光了曹魏西线的兵力和粮草再说。

这也是有先例的。公元230年,曹真发动了一次规模宏大但却以失败告终的伐蜀战役,即演义上所说的“安居平五路”(当然,因为艺术加工,时间提前了),结果把陇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兵马物资消耗了大半。就此才有了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中,全面压着曹魏西线新统帅司马懿打的事,还趁对方退兵之际射死了张郃。

于是姜维也想玩这招,他故意把汉中放空了,等魏军前来攻打——魏延的部署是很好,但只能堵住敌军,不能给对方造成重大杀伤。姜维主张撤了所有营屯,搜集所有粮草,只守汉、乐两座要隘,等魏军杀进来,攻不下二城,又抢不到粮食,到时候再派兵把大门一关,对方还出得去吗?全都折在汉中吧!曹魏西线兵马只要有五成折在汉中,我再北伐,那便是必胜啊!

不能说姜维这招不高明,但问题是,你得有堵住敌军的能力才行。姜大将军在汉中镇守的时候当然没问题,可是随即他就因为黄晧向后主进谗言,“避祸沓中”,远远地躲着去了。

不管是姜维没空管内政,还是咱们前面的猜测靠谱——他根本就没有“录尚书事”的权限;总之,他在军事上是妥妥的一把手,在政治上却不大说得上话。后主刘禅宠信黄晧,军方的第二把手、右大将军阎宇又党从黄晧,把国家给搞得一团糟。姜维一时气愤,上奏后主请杀黄晧,却被堵了回来,恐惧之下,他干脆离开成都,也不待在汉中,跑远一点儿吧。

这一远,就去了沓中屯田,距离汉、乐两城直线距离三百多公里!

身为大将军,又是打着屯田的旗号,姜维当然不会是一个人去了,他带走了蜀汉将近半数的兵马。在姜维想来,咱后方也不是没兵,到时候后方的兵往前一堵,我再从沓中回来关门,应该赶得及。但他就没想到这两路人马是否会被敌人或自己人绊住,万一赶不及,该如何应对?

姜维被杀以后,魏军剖其腹,“胆如斗大”。确实如此,姜维这人胆儿太肥了,做事不考虑后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未必能算诸葛亮的学生,“诸葛一生唯谨慎”,姜维一生则莽撞过头了。

后面的事咱们都知道了,钟会献计伐蜀。姜维听到消息后,一方面给刘禅上书,要求派张翼、廖化等将率军前堵;一方面亲自从沓中赶回来救援。谁想刘禅听了黄晧的胡扯,不信姜维的话,派兵晚了半拍。至于姜维本军,魏方特意派他的克星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设下两道防线,层层防堵。姜维这时候也急了,在强川口不顾损失,猛攻邓艾所部,虽然吃了大败仗,还真冲了过去。邓艾一想也好,前面还有诸葛绪呢,我就从后面追杀,前后夹击,彻底把姜伯约给包了饺子。谁想姜维跑到半道儿,突然转弯,出了孔函谷往北打,那意思大概是——你掏我的老窝,那好啊,我也去掏你的老窝!诸葛绪闻报慌了,赶紧后撤30里,去拦姜维。姜维一听诸葛绪动了,让开了桥头要冲,却突然又掉头南下,一个急行军,就冲出了包围圈。

这一仗攻敌所必救,进而调动敌军,跳出包围,打得是真漂亮。光这一仗,姜维就不愧名将之称。然而问题是,局部战打得再漂亮,也不能挽回总体劣势。这时候钟会率领大军已经进了汉中,他心说我干嘛去打你汉、乐两城?反正我兵多,直接派兵围上,主力继续挺进,直取要隘阳安关!

就这么着,汉中天险,不到一个月就彻底失守,姜维和匆忙赶来的廖化、张翼只好退守剑阁。

剑门关即是三国时代的剑阁。因汉德县有“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诸葛亮遂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成为军事要隘

汉中既失,失去北方重要门户、前进基地和粮食产区的蜀中,即便钟会攻不下剑阁,邓艾也没冒险偷渡阴平,假以时日,还是逃不脱灭亡的命运。事实证明,姜维对汉中防御的重新部署是漏洞百出,他对蜀汉政权的崩溃,是要负重要责任的。

汉中之失,作为军事统帅和战略规划者的姜维是难辞其咎的,但他在从沓中挥师东救的过程中,耍回马枪诓走了诸葛绪,得以顺利通过桥头,在战役规划上却可谓神来之笔。只可惜大局已定,回天乏力

不过姜维在临终前总算辉煌了一把,让我们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他利用钟会、邓艾之间的矛盾,挑唆钟会造反,想要浑水摸鱼,复兴蜀汉,虽然没能成功(也不可能成功),却证明了这人的智谋并不仅仅表现在军事上。姜维要是能跟蒋琬、费祎似的军政大权一把抓,蜀汉或许还能再多苟延残喘几年。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姜维陇西降人的出身,注定了他不可能在蜀汉政权中占据高位,能让他当大将军负责军事,就已经到顶了。演义基本尊重历史,但为了使后二十回精彩好看,为了继续美化刘备集团,夸大了姜维的军事才能。我们如今评价起来,历史上真实的姜维确实是一员名将、能将,但作为统帅,他在战略方面的失误太多,形象绝没有那么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