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夺取江准之战

夺取江准之战(杨行密开创杨吴基业)

夺取江准之战简介

夺取江准之战: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诸侯并起。杨行密在江淮地区举起割据大旗,强力遏止中原军阀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夺取江准之战过程中,其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奠基之吴国,初步实现由藩镇向王国转型,继而,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局面得以实现。

夺取江准之战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 887 年一897年。

参战方:杨行密;孙儒;朱温

战场:江淮

主要将帅:杨行密;孙儒;朱温

战争回放

在唐末的藩镇混战中,“ 高才捷足”的杨行密崛起于淮南民间,转战于长江南北,开创杨吴基业。

广陵之战

杨行密是庐州合肥人。他小时候家里贫穷,孤苦没有依靠,但天生神力,能日行300里,曾经因为盗窃被捕,刺史见他状貌雄伟,就将他放了。秦宗权袭扰江淮时,杨行密应募成了州兵,逐渐成为骨干。

都将嫉妒杨行密的才能,便排挤他外出戍守。杨行密临行前刺杀都将,举兵叛乱,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庐州刺史郎幼复见无法控制其势力,就将自己的符印转授给他。

唐廷就任命杨行密为庐州刺史,隶属于淮南节度使高骈。

高骈昏庸无能,信任妖人吕用之,结果导致军政混乱,淮南牙将毕师铎害怕被吕用之所害,联合秦宗权部将秦彦攻陷广陵。杨行密不服秦彦、毕师铎的作为,兴兵讨伐,攻人广陵,秦、毕战败逃走,杨行密自称淮南留后,不等城外辎重运人城中,即以军粮赈济饥民。秦宗权派他的弟弟秦宗衡、部将孙儒率兵万人渡过淮河,与杨行密争夺广陵。

光启三年(887) 十一月,秦宗衡军抵达广陵城西杨行密旧寨,那些还没有运进城中的辎重全部失落。奉秦宗衡之命,秦彦、毕师铎部也在广陵城下聚拢,形势对杨行密极为不利。不久秦宗权召秦宗衡率兵回蔡州,以对抗朱温。

孙儒谎称有病在身不愿返回,秦宗权多次催促,孙儒大怒,设计杀死秦宗衡,还把头颅传给朱温。孙儒分兵攻掠邻近州县,军队人数增加到数万人,由于缺乏军粮,就与秦彦、毕师铎部联合,袭取高邮。

孙儒攻下高邮,守将张神剑率残兵逃到广陵。杨行密害怕孙儒进攻海陵,命镇守的将领高霸率兵撤到广陵,于是海陵数万户民放弃资产,烧毁房屋迁人广陵,使广陵城内的人口、军队数量有所增长。由于张神剑、高霸等人反复无常,心怀不轨,杨行密将他们斩首,还将吕用之、张守一等人灭族。

由于广陵十分破败,又是孙儒必定要争夺的地方,杨行密命道:“ 延陵宗率2000人回守和州,蔡俦率兵千人及大批辎重返归庐州,我们要做好从广陵撤退的准备。”文德元年四月,这时孙儒已经杀了秦彦、毕师铎等人,独自带领军队回攻扬州,杨行密因众寡悬殊,就弃城逃到庐州。庐州是杨行密的大本营,他打算以此地为基地,另谋发展。

宣州之战

杨行密回到庐州,与部下商议发展方向,打算向西攻人洪州,谋士哀袭说:“钟传新得江西,势力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秦彦之人广陵也,召池州刺史赵铿委以宣州。

现在秦彦死了,赵铿委失去了可以仰仗的人,而守宣州又不是他本来的意愿,这个人并不是我们的公敌,我们可以把他拉拢过来。”杨行密认为这个计策可行,就派人携厚礼劝说占据和州的孙端和上元的张雄,从采石渡江,向宣州进攻。他自己率大军从糁潭渡江,直取曷山。命部将蔡俦驻守庐州。

文德元年(888) 八月,杨行密率军到达曷山,这时孙端、张雄已经被击败,赵锃军斗志正旺,他的将领苏塘、漆朗领兵2万驻扎在曷山守备。袁袭又向杨行密建议:“坚壁自守,我们不可以强攻,这样我们会处在劣势,只有当他们松懈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攻破。”杨行密依计行事,乘敌军戒备松懈之机,纵兵出击,大败宜州兵,并进一步围困宜州城。赵锃的哥哥赵乾之从池州率军来援,杨行密派部将陶雅于九华山截击,大败援军,并攻下池州。。

第二年六月,宜州被围已经很久,城中粮食用尽,开始出现人相食现象。赵铿部将周进思举城投降,赵锃逃向广陵,中途被杨行密部将田颓擒获后斩首。杨行密占据宣、池等州,不但有了立足之所,而且先后获得了一批人才,如安仁义,沙陀骑将,骁勇善战;原赵锃的部将周本,勇冠三军;李德诚原来是赵锃谋士,杨行密妻以宗女。

这些人对杨氏创业都起了积极作用。唐廷任命杨行密为宜州观察使,不久,杨行密派田颓、安仁义、李神福等将,攻取苏、常、润等州。大顺元年(890), 又攻取滁、和2州,积蓄力量,安定百姓,准备对付孙儒进攻。

孙儒遣将攻下庐、常、润等州后,由于广陵残破,“ 亦不能守”。于是他率领所辖军民渡江南下,从润州向南推进。田强、安仁义多次战败,杨行密所占的城镇纷纷被攻下,士卒望风溃逃。孙儒部将李从立的军队突进到宣州东溪。

杨行密以疑兵之计,迫使其退走。孙儒的另一支军队挺进到溧水河,杨行密派李神福率军抵御,李神福假装撤退,装出临阵脱逃的迹象。然后趁其不备,趁夜率精兵突袭,斩杀千余敌人。孙儒自己带领率大军进人黄池,杨行密派他的部将刘威、朱延寿率兵3万抵御,被孙儒击败,黄池陷落。大顺二年五月,宣州一带发生水灾,孙儒军的营寨都被水冲垮,孙儒派部将唐睢守卫和州,安景思守卫滁州,自回广陵。

杨行密乘孙儒主力撤退之机,接连攻下和、滁2州。七月,孙儒焚烧广陵的房屋,杀死老弱百姓,驱赶所有壮丁渡江南下。杨行密的部将张训、李德诚率军潜入广陵,扑灭大火,赈济饥民。孙儒从苏州挺进到广德,杨行密亲率大军抵抗,被孙儒包围,幸亏自已的部将李简拼死才把他救出。孙儒对苏、常等州连烧带抢,然后引军进逼宣州。杨行密数次被打败,只得退守宣州而不出战,另派了其他将领引兵攻取常、润等州。

虽然如此,但孙儒主力仍很强大,杨行密无法与之对敌,想弃城逃往铜官。他的谋士戴友规献策说:“儒近来杀气猛而且士兵多,盖其锋不可当而可以挫,其众不可敌而可久以敝之。若避而走,是就擒也。”杨行密的部将刘威也认为:“ 如果我们回避他的军队,可以让他的军队不战而乏之。”

杨行密认为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就坚守不出。几天后,孙儒军中粮食逐渐耗尽,又正好碰到疫病流行,杨行密派兵攻下广德的孙儒军营寨,派张训占据安吉,切断孙儒军队的粮道。孙儒军中粮食更加缺少,就派其部将刘建锋、马殷等分兵攻掠周围各县,宣州城下的兵力有所削弱。

景福元年(892) 六月,孙儒本人也患上疟疾。杨行密认为出击的时机成熟,纵兵进击,大败孙儒军,勇将安仁义连破孙儒营寨50余处,田强擒获孙儒并将其斩首。孙儒的众多将士向杨行密表示归顺。刘建锋、马殷率残军7000人,向江西逃去。至此,杨行密得到淮南所有的州,并占据江南的常、润、升等州。

清口之战

朱温早就垂涎江淮,只是无力夺取。光启三年(887), 唐廷任命他兼任淮南节度使,由于当时朱温正忙着对付朱殖、朱瑾、时溥,无力南下,只得推荐杨行密为副使,另派他的部将李瑶为淮南留后,派兵送赶赴广陵。但因为溥和杨行密反对,朱温只得召回李瑶,奏请唐廷授杨行密为淮南留后。

杨行密消灭孙儒后,稳定了江淮局势,朱温也消灭了时溥。双方地界紧靠在一起,总免不了要有些小摩擦,于是矛盾逐渐激化。泗州军民因为无法忍受汴军残暴,投降了杨行密,这引起朱温不满,就将淮南派往汴宋卖茶的使者扣押,以此报复。乾宁四年(897), 朱温兼并了兖、郓,就乘胜进攻江准。

朱温攻下兖州时,朱瑾与李克用派来增援的大将史俨、李承嗣正率军在徐州一带筹粮。失去兖州后,他们没有地方可去,就渡过淮河投奔杨行密。史俨、李承嗣都是河东猛将,所率部队大多是沙陀铁骑,勇悍善战,他们的投靠对增强杨行密军队的战斗力、改变军队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史书记载,“淮南旧善水战,不知骑射,及得河东、兖、郓兵,军声大振。”他们在此后对汴军的战争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乾宁四年九月,朱温派大将庞师古率大军7万屯子清口,准备向广陵进军;命葛从周率究、郓、曹、濮的部队,驻扎在安丰,将攻寿州。朱温将部队驻扎在宿州,策应两路军队,淮南大为震动。

十月,杨行密与朱瑾率军3万进抵楚州,命部将张训率军从涟水向清口推进。汴军营寨所处地势低洼,有人提醒庞师古,庞师古不听劝阻,他觉得自己人多势众,轻视杨行密,平时只是玩棋,而不作军事部署。

根据这种情况,杨行密制定了引淮水冲淹汴军营寨、两面夹攻的计划。他命朱瑾堵塞淮水上流,然后率5000骑兵偷渡淮水,打着汴军的旗帜,从北向南直接进攻庞师古的中军,张训之军配合行动,杨行密亲自率大军渡淮由南向北从正面进攻汴军。

十一月,淮南军部署完毕,有人告诉庞师古对方将要用水冲淹己方军队,庞师古不信,反而以感众罪将其斩杀。大水冲到汴军营寨后,张训率军越过汴军营栅,攻入营寨,朱瑾骑兵横冲直撞,汴军大乱。杨行密大军突然杀到,两面夹攻。结果以庞师古为首的汴军将吏士卒一万多 人被斩杀,剩下的人四散溃逃。

汴将葛从周在寿州西北被朱延寿击败,退驻濠州。他听说庞师古大败,急忙撤退。

淮南军乘胜追击,追到淠水,汴军渡河刚到一半,淮南军乘机出击,“ 杀溺殆尽",幸亏在断后的都指挥使牛存节率兵弃马步行作战,残余汴军才得以渡过淮河,匆忙奔逃,4天没吃食物,加上天降大雪,士卒沿途冻饿而死者的非常多,逃回去不到一千人。朱温得知庞、葛两军大败的消息,也急忙从宿州逃走。杨行密由此保据江、淮之间,朱温不能与之相争。

历史影响

清口之战的胜利,使江淮地区免受残暴的汴军及战火的再度摧残,对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