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攻太原

四攻太原(宋灭北汉)

四攻太原简介

四攻太原:宋灭北汉之战是指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灭北汉的作战。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等军围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闻北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国求援。四月二十二日,宋太宗率军至太原,集兵围城。五月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时挥军猛烈攻城。刘继元见大势已去,于初六举城投降,北汉亡。宋灭北汉之战的胜利,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武人专权、藩镇割据、长期处于动乱的局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攻太原过程分析——

宋太宗继续进行的统一战争,只获得过两次胜利,以后全是败仗。

一、兵不血刃,逼迫钱俶、陈洪进献土除国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正月,钱俶派儿子温州刺史钱惟演入朝进贡,恭贺宋太宗登极。同年九月,钱俶派另一个儿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惟濬入朝,为自己入朝押送贡物先行。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二月中旬,钱俶前来汴京朝见新帝宋太宗,朝廷派四方馆使梁迥前往淮西迎接。接着,又派遣在汴京当人质的钱俶儿子钱惟濬前往宋州(治今河南睢阳)迎候父亲。三月二十五日,宋太宗在崇德殿接见钱俶,并于当天在长春殿赐宴。对钱俶可谓礼遇有加,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钱俶这次进京朝见新帝,十分担心朝廷将他扣留。故“尽辇其府实而行,分为五十进,犀象、锦采、金银、珠贝、茶绵及服御器用之物逾巨万计”,以求“厚其贡奉以悦朝廷”。不出钱俶所料,宰相卢多逊建议宋太宗“留俶不遣”。钱俶在汴京住到五月,“凡三十多请”,要求回国,均不准(《长编·太平兴国三年》)。

不久,福建陈洪进也进京朝见新帝,宋太宗对陈洪进“礼遇优渥”。陈洪进上表献出漳、泉二州;宋太宗授予陈洪进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对陈洪进的几个儿子也都各授官职。

钱俶听说陈洪进已纳土除国,内心紧张起来,立刻上表献出本国兵甲,请求削去吴越王、兵甲大元帅封号,再次要求回国,宋太宗仍然不准。钱俶坐卧不安,不知如何是好。侍奉入朝的浙江西道盐铁副使崔仁冀,对钱俶说:“朝廷意可知矣,大王不速纳土,祸且至!”陪同入朝的吴越国其他人员都不同意纳土除国。崔仁冀厉声道:“今在人掌握中,去国千里,惟有羽翼能飞去耳。”钱俶觉得已经别无选择,忍痛“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宋太宗接到奏表,马上在乾元殿上朝接见钱俶。“俶朝退,将吏僚属始知之,皆恸哭曰:‘吾王不归矣!’”(《续通鉴·宋纪九》)。至此,浙江、福建皆平,宣告南方全部统一。朝廷任命熟悉江淮事务的考功郎中范旻权知两浙诸州事。徙封钱俶为淮海国王(实际上挂个空名,在京城住着,按月领取俸禄就是了),任命其子钱惟濬为淮南节度使,另一子钱惟治为镇国节度使,孙子钱承佑为泰宁节度使,崔仁冀为淮南节度副使。但没有提到对钱俶另一位儿子温州刺史钱惟演的重新任命。

二、倾尽全国之力,伐灭北汉

宋太祖赵匡胤生前曾先后三次讨伐北汉,但都没有攻下。宋太宗赵匡义继位后,先理顺了内部关系,又以非暴力手段逼迫浙江钱俶、福建陈洪进纳土除国,从第三年开始,就为伐灭北汉进行了全方位的准备:

一、改进宋军的军事装备,加强攻城训练。“帝将伐北汉,先习武事也”。他亲临讲武台“观飞山军人发机石射连弩”[26]

二、改善汴京至太原方向的交通条件,疏浚河道,为战争运输保障做准备。

三、召集大臣商议谋划,探讨周世宗、宋太祖进攻太原均未成功的教训。宋太宗问枢密使曹彬,周世宗和宋太祖为何都未能攻克太原?曹彬说:“世宗时,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震恐,故师还。太祖顿兵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各有各的原因。宋太宗又问:“我今举兵,卿以为如何?”曹彬答:“国家兵甲精锐,人心欣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宋太宗信心大增,“帝意遂决”。

四、展开外交攻势。“命太子中允张洎、著作郎句中正使高丽,告以北伐。”辽景宗耶律贤闻讯宋朝将讨伐北汉,遣使者玳玛长寿赴汴京责问:“何名而伐汉也?”宋太宗强硬回答:“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故;不然,惟有战耳!”强硬中又带有一定弹性,促使辽国不得不权衡一下利害关系。

五、前运作战物资,“遣常参官分督诸州军储赴太原”。

六、选配将领,区分作战任务。任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统帅,“亲授方略以遣之”;命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各攻太原城一面;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石岭关(今山西曲阳东北,太原北部门户)都部署,以拒辽军来援;命西上閤门使田仁郎、閤门祗候供奉官刘绪“按行太原城四面壕寨,阅视攻城梯冲器用”,即组织民夫挖壕筑垒和筹措攻城器材;命河北转运使侯陟、陕西北路转动使雷德骧分掌东、西路转运使事;命行在转运使河南刘保勋兼北面转运使;命宰相沈沦为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枢密承旨陈从信副之;等等(《续通鉴·宋纪九》)。

这说明,宋太宗这次征伐北汉,战争准备比宋太祖三征北汉充分得多。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二月十五日,宋太宗起驾亲征。三月初一,驻跸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宋太宗在这里命令各路州军向北汉发起外围攻势:(一)尹勋攻隆州(治今山西岢岚);(二)齐廷琛、侯美攻盂县(今山西盂县);(三)田钦祚、郭进守石岭关;(四)侯继隆、王贵攻沁州;(五)王僎攻汾州;(六)命太子中允扈华等十二人前往安、复、唐、邓、商、坊、徐、宿、兖、海、密、蔡等州发军储赴太原。

三月初十,辽国援军已至石岭关,准备渡涧南进。辽军半渡,郭进率军奋勇击敌,大败辽军。辽将塔尔及其儿子、辽军主将耶律沙儿子等均战死。辽军后续部队到达,万弩齐发,射退宋军,辽军才得以撤退。但是,郭进这位大败辽军的勇将,不久却在前线自杀身亡。原因是,宋太宗命汾州防御使田钦祚配合郭进守石岭关。但田钦祚此人狡诈傲慢,不肯配合,敌至闭壁自守,敌退不追。他还克扣士兵物资,以饱私囊,被部属告发。朝廷将他调任为睦州防御使,仍归郭进指挥。田钦祚仍然横行不法,郭进规劝不听,反而屡屡遭他侮辱。郭进是武将,刚烈不能忍,怨愤自杀。田钦祚谎报郭进中风而死,部属都知道真相,但谁都不敢说。这件事暴露出宋军将领中已有浊流在滋生,预示着这支队伍在变质。宋太宗以冀州刺史牛思进补任郭进之职,继续坚守石岭关阻击辽军增援(《宋史·郭进传》)。

太原之战:

四月,宋军在太原外围作战中取得重大进展,开始围攻太原。二十二日,宋太宗至太原,驻跸汾水以东。二十四日拂晓,宋太宗至城西督战攻城。开武军校荆嗣率众登上城墙,“手刃数人,足贯双箭,中手炮,折碎二齿,帝见之,亟召下,赐以锦袍银带”。二十七日,宋太宗至连城,“视攻城诸洞”,“李汉琼率众先登,矢集其脑,又中指,伤甚,犹力疾战”,“帝促召至幄殿,视其创,傅以良药”。

五月初一夜间,宋太宗赵匡义督军强攻太原城西南角。天亮时,攻下城壕以内、城墙以外的北汉军防御工事“羊马城”。这时北汉宣徽使范超出城来降,宋军攻城部队以为他是出城求战,将他斩杀祭旗。北汉朝廷发现范超出城投敌,则把他的家人全部杀光,抛尸城外。范超成了这场攻城战中的冤死鬼,真所谓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北汉驸马都尉卢俊从代州驰往辽军求救,辽军回答,白马岭新败,不能再派救兵。

五月初三,宋太宗至城西北,北汉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出城投降。这表明,北汉内部已经开始顶不住了。初四,宋太宗至城南,自草手诏,派使招降北汉新主刘继元。同时,筑连堤壅汾水灌城,城东南角坍塌,大水进入夹城,刘继元大恐,亲自指挥运土堵水。初五,宋太宗至城南督战急攻,“士奋怒,争乘城,不可遏”。宋太宗担心士兵们杀得性起,进城后发生屠城事件,下令放慢攻城速度。城中还想固守,北汉左仆射马峰,因病致仕在家,眼看北汉大势已去,“入见北汉主,流涕备言兴亡之理”,劝刘继元归宋。当晚,刘继元派客省使李勋向宋太宗奉表请降,太宗大喜。初六天明,宋太宗至城北城台受降。刘继元率平章事李恽等素服纱帽,跪降在城台下。宋太宗把刘继元等叫上城台,予以安抚。北汉至此灭亡。

赵匡义处置战后事宜失当:

太原是一座顽固堡垒,不容易攻破。宋太宗终于攻克太原,消灭北汉政权,这无疑是一大胜利。但是,宋太宗对战后事宜处置失当,产生了一连串的消极后果。北汉亡国之主刘继元表现得极其没有出息,他投降后,居然出卖以必死之心为他战斗到底的部属。他对宋太宗说:他本人早想投降了,是一帮亡命之徒劫持他拼死抵抗,他没有办法。处置这类事,宋太宗赵匡义的气量和策略,都比不上他老哥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一听就火了,下令把这些亡命徒统统抓来,一共三十几人,全部杀掉。这使北汉的降臣、降将大失所望。

宋太宗赵匡义还有一件事也做得很不好。他为了铲除太原这座“割据老巢”,下令将太原旧城毁掉,以榆次为新并州。他亲临太原城北,下令部队驱赶百姓搬往并州新城,把原有民宅全部放火烧掉。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不及逃出城门的“死者甚众”(《续通鉴·宋纪十》)。如果换了宋太祖赵匡胤,很可能是另一种处置结果。但宋太宗的自我感觉良好,得意于攻灭北汉之功,把太原行宫改为“平晋寺”,他自己写了一篇《平晋记》,刻碑立于寺中。

宋太宗能够取得伐灭北汉的胜利,取决于五个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其一:宋朝建立不久,人心思治,这个新生政权还充满生机。其二,南方已经平定,宋军士气正旺。其三,战前准备比较充分。其四,北汉经历了严重内乱的折腾,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其五,辽国经历了辽穆宗时期的沉沦,刚刚开始复苏,无意倾其全力救北汉。

但是很不幸,宋太宗伐灭北汉,成了宋朝在军事上走下坡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以后,宋朝在军事上走向一次又一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