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平南诏之战

唐平南诏之战(建立大长和)

唐平南诏之战简介

唐平南诏之战:唐平南诏之战,是8世纪、9世纪唐朝和南诏进行的三次战争。第一次战争,是唐玄宗天宝末年,南诏脱离唐朝、投靠吐蕃,并在安史之乱期间夺得了云贵高原大部。779年,唐朝击败吐蕃、南诏联军,蕃、诏之间裂痕加大。唐德宗时,剑南节度使韦皋招降南诏,与之结盟,共同打击吐蕃。第二次战争,829年,南诏弄栋节度王嵯巅侵犯西川,攻下成都外城。郭钊、李德裕到成都代替杜元颖,与南诏立约,南诏再次归附。第三次战争,南诏皇帝世隆在唐懿宗时,先后攻陷邕州、交趾,占据数年,被唐将高骈击败。南诏衰落,两国重归于好。唐僖宗时,有商议安化公主与南诏皇帝隆舜和亲之事,最终被唐朝拒绝。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起兵杀死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

唐平南诏之战过程分析——

南诏是唐朝在今云南省西部洱海周围的“乌蛮六诏”之一。“自言哀牢之后”(《旧唐书·南诏蛮传》)。“诏”为“王”或“首领”之意,“六诏”是六个奴隶主政权。

唐玄宗前期,与南诏关系良好:

唐开元二十一年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738年),蒙舍诏(即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兼并了其他五诏,合六诏为一,统称南诏。

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以南诏为国名,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太和村)。南诏全盛时期辖有今云南省全部、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等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地区农业、手工业较发达,吸收了汉族先进生产技术,但仍使用奴隶劳动。政治上部分采用唐朝的政治制度,曾多次派遣贵族子弟赴成都、长安学习汉族文化。统治集团上层使用汉文。流行佛教。

唐玄宗后期,处理南诏问题的一连串失策:

当时,云南太守张虔陀“矫诈”,不善于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待之不以礼”,同南诏奴隶主发生了尖锐矛盾,引发了战争。天宝九年(公元750年),云南王阁罗凤发兵攻占云南三十二州,杀死云南太守张虔陀。第二年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唐军讨伐南诏,将其击败于泸南(今云南姚安县境内)。阁罗凤遣使谢罪,但鲜于仲通此人同样“偏激寡谋”,好走极端,居然囚其来使,进兵大和城,结果反被南诏打败,死六万人。

南诏从此背叛唐朝,臣服于吐蕃。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吐蕃称弟为“钟”),“号曰东帝,给以金印”(《旧唐书·南诏蛮传》)。

这说明,作为一方军事首领,不仅要会打仗,还必须妥善处理打仗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之有利于一个总的目标。否则,仗打得不错,某一件事没有处理好,往往会把战场上得到的胜利化为乌有。

在处理南诏的问题上,最糟糕的是杨国忠。他曾当过剑南节度使,唐玄宗以为他了解南诏情况,他说什么都信。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唐玄宗听信杨国忠建议,派剑南留后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阁罗凤诱之深入,至大和城,闭城不战。李宓粮尽,士兵百分之七八十患“瘴疫”而死,于是退兵,南诏军追击,李宓被俘,全军覆没。杨国忠“隐其败”,反而向唐玄宗“报捷”,并“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二十万人”。大臣们谁都不敢向唐玄宗透露真相。唐玄宗有一天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这时,高力士忍不住,对唐玄宗说了几句挺有分量的真话:“臣闻云南数丧师,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说明高力士已经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唐玄宗的心往下一沉,他不让高力士把这些话对大臣们说,“卿勿言,朕徐思之”(《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唐玄宗事后对云南方面丧师二十多万之事未做任何追查,对高力士所说“边将拥兵太盛”的问题也未采取任何制约措施,他的昏愦放任,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在成都避难期间,南诏阁罗凤会同吐蕃军进攻四川,夺取会同军镇(今四川会理),进占清溪关(四川越巂县北、大渡河南),所过之地,子女玉帛、牛羊积谷,洗劫一空。第二年,再度入侵越巂,唐越巂都督被俘。南诏两次取胜,威震西南(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第四册)。

唐宪宗时期,南诏重新归唐:

南诏臣服吐蕃后,吐蕃对南诏征调的赋税极重,又抢占南诏的险要之地建城堡,每年征兵又多,南诏难以承受。这时南诏的太子是阁罗凤的孙子异牟寻,他对吐蕃“厌苦之”。南诏征服巂州时,唐西泸县令郑回被南诏抓走,成为南诏王阁罗凤的家庭汉文老师,阁罗凤的孙子异牟寻、曾孙寻梦湊都受读于他门下。异牟寻的思想深受郑回的影响,一心归唐(《旧唐书·西南蛮传》),经过长期秘密策划,异牟寻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正式遣使入唐表达归唐之意。第二年,异牟寻取消吐蕃所立帝号,恢复南诏名称。异牟寻又利用吐蕃要征集一万南诏兵员去吐蕃服役之机,亲率几万大军打败吐蕃军于神川(今云南境内金沙江),断其铁桥,向唐报捷。唐德宗派遣大臣袁滋持节册封,赐“贞元册南诏印”。唐宪宗年间(公元806—820年),册封异牟寻之子阁劝为南诏王。此后,唐与南诏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

晚唐年间,与南诏重起战争:

晚唐政治腐败,边备松弛。唐文宗年间(公元826—840年),西川节度使杜元颖“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并削减边卒粮饷,致使戍边士卒衣食不足,皆入南诏抢掠。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南诏举兵反唐,先后攻陷了巂州、戎州(今四川宜宾)、邛州(今四川邛崃)。南诏军乘胜直攻西川(今四川成都),杜元颖据守内城待援。唐文宗委任右领军大将军董重质为统帅,急调东川、荆南、山南西道、鄂岳、襄邓、陈许及河东、凤翔等地兵力先后入川救援。南诏军在成都驻留十日,见唐军大批入川增援,大掠货物及子女、工匠数万人南遁。过大渡河时,南诏军对四川被俘人员说,过河就是南诏,现在允许你们哭别故国。被掳民众痛哭,几个人逃进大渡河自杀。南诏掠去这批工匠后,对促进南诏手工艺及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此“南诏工巧埒于蜀中”(《资治通鉴·唐纪六十》)。

李德裕治蜀,与南诏相安无事:

杜元颖渎职误国,被贬往循州(今广东惠州东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调郑、滑节度使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的基本思想是“以农战治蜀”。主要内容包括:(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安定民生;(二)搞清山川地形,择地驻兵;(三)整顿军队,遣返老弱,保留精壮;(四)改良兵器,精工制造,提高性能;(五)按户抽丁,定期训练,有战出战,无战务农;(六)加强防守要点粮食储备,以减少战时运输困难,等等。李德裕贯彻上述措施,“数年之内,夜犬不惊,疮痏之民,粗以完复”(《旧唐书·李德裕传》)。太和五年(公元831年),李德裕派遣使者入南诏,要求遣返以前被掳走的西川人员。南诏遣返了全部工匠、僧人及平民等四千余人。

唐与南诏为争夺安南而战:

唐宣宗时期,朝廷政治已经十分昏乱,处置边疆事务失去方寸,离心倾向与日俱增。安南都护李涿(治所在交州,今越南河内),贪赃枉法,强占强买,暴敛无度,并杀害当地酋长村存诚,引起安南百姓极度愤怒。安南酋长引导南诏军队入安南驱赶唐朝命官。第二年,南诏君主丰祐去世,其子酋龙继位,唐朝廷因南诏未遣使“告丧”,对酋龙不予册封。于是,酋龙干脆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礼,派兵攻克播州(今贵州遵义)。安南新任都护李鄠立功心切,放下交州(今越南河内)不守,出兵收复播州。结果交州空虚,安南攻取交州。李鄠失守交州,罪不可赦,被免官流放。南诏与唐朝争夺安南,交州几度陷落。

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唐懿宗调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高骈任安南都护,才将安南收复。唐朝置静海军于安南,任命高骈为安南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