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击李希烈

唐击李希烈(李希烈谋权篡位)

唐击李希烈简介

唐击李希烈:李希烈是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族侄,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唐德宗即位后升为淮宁军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勾结河北三镇起兵反叛,李希烈奉诏讨伐,歼灭梁崇义部众,封南平郡王。建中三年(782年),李希烈联合王武俊、李纳、田悦、朱滔各自称王,公然反叛,囚禁名臣颜真卿(后杀害),翌年底占领汴州,自称皇帝,国号楚,后刘洽击败李希烈,李希烈败退淮西。贞元二年(786年),部将陈仙奇毒死李希烈,归顺朝廷。

唐击李希烈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782年一786年。

参战方:唐军;淮西李希烈

战场:汝州、襄城、许州等

主要将帅:哥舒曜、李皋;李希烈

战争回放

李希烈是唐朝燕州辽西人,是原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的侄儿,唐德宗在位时任命他为淮西节度使。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与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造反,李希烈被唐德宗加封为南平郡王,兼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讨伐反贼。

发动叛乱

建中三年(782), 唐德宗命令李希烈征讨平卢节度使李纳。李希烈乘机率领部下3万人移居到许州,声称派使者前往青州招谕李纳,实际上是和他暗中勾结,又通告汴州让他做好准备和李纳一起叛乱。 此后,李希烈与河北三镇的叛将来往十分频繁,在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称王以后,李希烈也自封为建兴王、太尉、天下都元帅。

当李希烈把据点迁到许州时,朝廷任命原湖南判官李元平为汝州别驾、知州事,因为汝州和许州最近,朝廷计划让李元平抵抗住李希烈的进攻。然而李元平是一个口若悬河但实际却无真才实干的人。当他到了汝州后,马上招募工徒加固城防,做好防守准备。就在李元平招募丁壮时,李希烈派了数百个壮士混到其中,但是李元平没有觉察。

第二年正月,李希烈突然派遣数百骑兵到汝州城下,和应募的壮士里应外合攻陷了汝州。李希烈委任他的判官周晃为汝州刺史,又派出士兵四处抄掠,攻下尉氏,包围郑州,唐军多次被击败。李希烈军队的巡逻骑兵甚至到达彭婆镇,东都,当地的士民都惊骇不安,逃到山谷中。东都留守郑叔则移驻到西苑,准备一旦发生危急就向西逃。于是江淮财赋经过汴渠转输人关中的通道又被断绝了。

李希烈多次打败东都官军,东都百姓都惶惶不安。德宗向宰相卢杞询问平乱的妙计,卢杞想陷害颜真卿,就说:“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宜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

于是德宗就命颜真卿去许州宣慰李希烈。颜真卿在许州受到百般辱骂和威胁,却不为所动,李希烈一怒之下决定害死颜真卿。

德宗见颜真卿被囚禁在许州,就任命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率领一万多人东讨李希烈。又命江西节度使李皋、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山南节度使贾耽、永平节度使李勉等,率领各自军队共同讨伐。

李希烈对此极为不满,当着来使的面痛骂朝廷,又派叛党肆意抄掠朝廷占领的州县,官兵都被他们挫败,荆南节度张伯仪全军覆没。朝廷曾派出将领偷袭叛军,但消息泄露,朝廷派出的将领全部遇害。随后,朝廷又命神策将刘德信统领一支人马讨伐李希烈,同时命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副共同平叛。

襄城大战

哥舒曜奉命东讨,部队到了河南郏城的时候,小胜李希烈部将陈利贞所率的前锋部队。李希烈派兵占据河南邓州,断了江淮财赋从南边进入关中的路。建中四年二月,哥舒曜又攻下汝州,生擒李希烈所属的刺史周晃。三月,江西节度使李皋在黄梅击败李希烈部将,进攻湖北蕲州。那时候,李希烈派兵驻守在蔡山上,险阻难攻。

李皋声称要西进攻下蕲州,然后率水军沿长江逆水而上,驻守蔡山的军队沿江紧追不舍。在离蔡山300里的时候,李皋突然调头,顺流而下,乘蔡山防守空虚之时,一鼓而下。等到李希烈军队发现已经来不及援救,只好败退而去。李舉乘胜攻下了蕲州,接着又攻下黄州。

在唐军连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李希烈集团人心惶恐,大家纷纷自谋生路。其都虞侯周曾、兵马使王玢、押牙姚儋、韦清等人秘密跟永平节度使李勉联系,想要归顺朝廷。那时周曾与康秀琳率兵3万想进攻哥舒曜,部队走到襄城的时候突然打算调头前往许州袭击李希烈,并约王玢、姚儋、韦清作为内应。

李希烈得知此事,让副将李克诚率精锐骡军3000人袭击襄城,杀死周曾、王玢、姚儋等人,只有韦清侥幸逃脱。李希烈派去进攻郑州、尉氏等地的军队得知这一事变,也纷纷退回许州。李希烈见形势不妙,赶忙上书悔过,还把责任全都推到周曾等人身上,自己领军返回蔡州,实际是在等待朱滔的援助。

德宗对李希烈忌恨已久,不但不赦免他的罪还下诏说有四品以上的官员能取其首级的就授以李希烈原职,五品以下的就食封400户,免除百姓3年赋税徭役。四月,朝廷命神策军使白志贞出兵袭击李希烈,又命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副使命,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为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节度使贾耽、江西节度使李皋为副使,分别督率各自军队共同讨伐。

哥舒曜部奉命迅速进兵,在颍桥镇遭遇大雨,退到保襄城。李希烈派部将李光辉率军攻打襄城,被哥舒曜击退。八月,李希烈亲自带兵3万包围襄城。德宗紧急命永平节度使李勉与神策军将刘德信出兵援救。九月,李勉命令宣武镇大将唐汉臣带领万余人,和刘德信所率3000军队会合前往解围。

当时,李勉上奏说:“李希 烈精兵皆在襄城,许州空虚,若袭许州,则襄城围自解。”

同时李勉还命令两位将军率军向许州进发,途中德宗让宦官赶到指责他们行为违背诏令,二人只好狼狈地返回。李希烈派兵在半途伏击,唐军死伤一大半,唐汉臣率军逃往汴州,刘德信逃往汝州。李希烈的游骑兵四处剽掠,最远甚至到达伊阙,逼近东都。李勉忙派出大将李坚率兵4000助守东都,李希烈派兵截断了东都与汴州联系,断了对方后路。李勉自顾不暇,襄城更加危急。

德宗又调泾原等镇的军队援救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5000向东,途经京师长安,发生兵变,德宗仓皇逃出长安。此后唐军忙于平定泾原兵变,就再无力援救襄城了。哥舒曜在襄城坚守多日,粮草用尽,不得已只好放弃襄城,退守东都,李希烈就此夺得襄城。

李希烈称帝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奉诏屯兵盱眙讨伐李希烈,一听到泾原兵变的消息后,就立即退回广陵。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也闭关以求自保,二人还强行抢夺输往京师的钱帛。

当时,南方藩镇大多闭境自守,只有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多次派使者向朝廷贡献。

李希烈夺得襄城后,又派兵围攻汴州,李勉坚守了一个多月,最终因为没有外援,只好放弃汴州,退往宋州。李希烈攻下汴州后,滑州刺史李澄惊慌失措,献出城池投降。接着李希烈又攻下襄邑,并且乘胜进攻宁陵,形势让江淮一带十分震惊。陈少游见李希烈势力越来越大,就向他献计,诱劝他南下江滩。

兴元元年(784) 正月,李希烈称帝,国号大楚,改元武成,分境内为4节度。

寿州刺史张建封上书德宗,陈述了陈少游与李希烈勾结的罪行,德宗立刻任命张建封为濠、寿、庐3州都团练使。李希烈命将领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率兵万人先拿下寿州,后进攻扬州。张建让他部将在霍丘立栅设防,杜少诚无法通过,只好转向南进攻嶄、黄等州,想迁回截断淮南和江南的联系,进攻张建并封住他的后路。李皋派兵7000大破杜少诚于永安。李希烈又命他的猛将董侍率勇士7000人去进攻鄂州,刺史李兼偃旗息鼓大门紧闭,董侍就放火烧门硬行进攻,李兼率军大破董侍的军队,保住了鄂州的安全。李兼因功升任为鄂、岳、沔3州的都团练使。在此之后,李希烈东畏李皋,西惧李兼,再不敢窥视江准。

李希烈围攻宁陵多日却没有成效,就引水冲灌。濮州刺史刘昌率3000人昼夜防守,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混则派他的将领王栖曜率领骑射手援救宁陵。王栖曜乘夜色暗和敌军不备之机,游过汴水进入了宁陵城。第二天,骑射手从城上猛射前来攻城的叛军,箭射到李希烈头上的幄伞。李希烈大惊,赶忙率军突围退去。

韩混解宁陵之围后,又派人向朝廷进贡绫罗、米等物表示对唐廷的忠心,实际是弥补之前的过错。七月,为了保证江南漕运之道的畅通,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派他的将领伊慎、王锝围攻安州。李希烈派他甥子刘戒虚率兵8000前往救援,但是李皋早就料准,于是另派李伯潜在应山截击,大破其军也生擒刘戒虚。安州守将见救兵已经战败就出城投降。十月,李希烈派人围攻陈州。

毒死李希烈

之前就投降了李希烈的滑州刺史李澄见他屡屡战败,又见他留在汴州的军队并不多,并不能对自已形成威胁,于是归顺朝廷,德宗封他为汴滑节度使。宋毫节度使刘洽派刘昌和曲环率兵3万去解救陈州之困。

十一月,刘昌在陈州之西击败翟崇晖,生擒了翟崇晖,然后乘胜进攻汴州,李希烈赶忙放弃汴州,逃往蔡州,汴州守将田怀珍投降。李澄接受了李希烈郑州守将孙液的投降,就占据郑州。不久,李澄被改任为郑滑节度使。

贞元元年(785) 三月,李希烈又攻陷了邓州。四月,李希烈部将李思登主动献上随州投降。第二年二月,李希烈派部将杜文朝进攻襄州,被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击败。

三月,李希烈又派兵攻郑州,被李澄击败。到此为止,李希烈大势已去,日益衰败,呈现败亡的势态。四月,李希烈部将陈仙奇毒死李希烈,诛杀其兄弟妻子,率领军队归降,德宗即以陈仙奇为淮西节度使。

历史影响

李希烈叛唐无非就是想谋权篡位,满足他的狼子野心和对权力金钱的欲望。唐平李希烈叛乱粉碎了李希烈谋权篡位的阴谋,巩固了唐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