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吴芍芬

吴芍芬(宋高宗赵构皇后)

吴芍芬简介

吴芍芬: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1115年-1197年),开封人。 吴氏14岁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1143年(绍兴十三年)被册立为皇后。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攒祔于永思陵。吴氏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吴芍芬传记——

档案:

姓名:吴芍芬

生卒年:1114~1197年

籍贯:开封

婚配:宋高宗赵构

封号:皇后

谥号:宪圣慈烈

吴芍芬,南宋高宗皇后,开封人。出身武将世家,其父为吴近。1128年被选入宫侍奉赵构,1143年被正式册立为皇后,1197年病逝,终年八十三岁,谥号“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据史料记载,吴氏在位之时,品行端庄,严于律己,颇具一国之母的风范;为人谦和友善,垂首孝母,躬身教子,忠君爱夫,是一代贤后。

姻缘天定,吾为君生

古人常说,缘分是天注定,吴氏与高宗赵构的爱情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这传奇的一段“金婚”还要从吴氏的出生开始说起。

在中国的历史上,帝王将相的出生带有神奇的色彩,帝王的妃子们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在元代人所编撰的史书中这样记载了吴芍芬的出生,颇具神奇色彩:“吴(吴芍芬的父亲吴近)尝梦至一亭,匾曰‘侍康’;傍植芍药,独放一花,殊妍丽可爱,花下白羊一,近寤而异之。后以乙未岁生,方产时,红光彻户外。年十四,高宗为康王,被选入宫,人谓‘侍康’之徵。”

就是说吴近在梦中,来到一个亭子,亭子上方有一个匾额,匾额上书“侍康”二字,更巧的是在小亭子旁边有一株芍药花正在迎风怒放,鲜艳美丽无比,在这株怒放的芍药花下有只白羊,这只白羊温顺而双眼充满灵气。这个梦让吴近感觉很是奇怪,百思不得其解。不久,吴芍芬出生了,其母分娩之时,吴府窗外红光辄降。自古但凡有圣人出生都会天现异象,或是天现明星或是紫气漫天,吴近看到窗外的红光,心中顿时明白此女定非常人。等待吴氏长到十四岁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恰巧身为康王的赵构选侍女,吴氏便在这古代的“选秀”中一举夺冠,脱颖而出,被选为赵构侍女,其时赵构封爵恰好是康王,正应了这“侍康”二字。

在史学界也有人认为这是吴氏在进宫之后她的父亲为了她虚构的一个梦境,只是为吴氏增加神秘的色彩而已。当然,这个说法也不是不可能。众所周知,在宋代,修道成仙几乎是全民的追求,道教盛行,就连当时的文人士大大夫也不能“幸免于难”,迷信在宋代如此盛行,吴近为了巩固女儿在宫中的地位来编造这样一个带有预言性质的梦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抛却这个带有预言性质的梦境的真假的问题,出生于1114年的吴氏,和宋高宗赵构之间的“金婚”确实是让宫中女子羡慕的,让后世人传为佳话的。

天生我命,掌印六宫

出身武术世家的吴氏,又是怎样坐上皇后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的呢?这与吴芍芬的出生一样,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说吴氏成为皇后是天注定,也不为过。吴氏如何成为皇后还要从北宋灭亡开始说起。

吴氏出生于1114年,靖康元年(1126年),也就是在吴氏十二岁那年,她的命运与北宋的灭亡紧紧连在了一起。吴氏开始皇后之旅也终于有了可能性。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的十万铁骑终于踏破了北宋都城汴梁,北宋再也无法继续下去。靖康之耻发生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众多王族贵戚被掳去了今天的黑龙江依兰,北宋至此灭亡。可是赵氏还有一个赵构在,宋王朝在中国的历史并没有就此结束,北宋王朝有了自己的“接班人”——南宋。

赵构丢掉“河北兵马大元帅”这个称号,给自己换了一个更高级的称号——皇帝。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康王殿下一下子成了皇帝陛下,年号“建炎”。然而,这个皇上却居无定所,甚至还做过四个月的“海上皇帝”。经过一路逃难,终于在杭州安定下来,开始了偏安一隅的生活——南宋王朝。吴氏成为皇后的第一个条件成立了——赵构成为了皇上。

前文说到,赵构受宋钦宗之命去金国求和。不幸的是,随着北宋的灭亡,赵构的嫡妻邢氏和另两个爱妃都随着宋徽宗、宋钦宗去了黑龙江依兰。直到赵构成为了皇帝,这邢氏也没能回到夫君身边,而是不久就命归黄泉了。吴氏成为皇后的第二个外在条件也准备充足了。

若是赵构去了金国求和,被金国斩于刀下,他就做不成皇帝;假若邢氏红颜命长,这皇后的宝座恐怕也轮不到出身武术之家的吴氏来坐。然而在三宫六院七千二百人中脱颖而出,艳冠后宫,执掌凤印,单单靠运气也是不可能的,吴氏能够掌控六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还是依靠了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才能。

玉带钩 南宋

吴皇后出身于武林世家,身上充满了武侠气息,这使吴氏与一般弱柳扶风的娇弱女子不同,自然给宋高宗一种全新的感觉,让宋高宗倍加关注。但是,宋代的帝王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带有着文人的气质,也正是因为这样,文人在宋代是最幸福的,无论犯了何种罪行,文官都不用担心掉脑袋。宋高宗赵构也不例外,他也颇具文人气质。如果吴氏只是一个会武功而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恐怕宋高宗也不会倾心于吴氏的。从海上归来后,吴氏每日饱览史书,勤学翰墨,可谓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女子,明代书法鉴赏家陶宗仪在他的《书史会要》说:“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而其皇后吴氏,“善书法,其书能与高宗乱真,人莫能辨”。能文能武的吴氏在后宫中的地位也一路飙升,堪称三级跳:由一个小小的侍女,升级为和义郡夫人、才人、贵妃,在1143年,由宋高宗亲自执笔下诏书封为皇后。

宋高宗赵构在靖康二年就已经登基为帝,为何直到1143年,吴氏才得以封后呢?前文提到,宋高宗赵构的原配并不是吴氏,而是邢氏。邢氏是宋高宗赵构的原配,却从来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后。在靖康之难时,本来怀有龙种的邢氏因在马背上颠簸痛失爱子,更有金国的盖天大王对她意图不轨。原本是养尊处优的康王妃,此时不仅是沦为阶下囚,连一个女人最起码的尊严都被践踏,她几乎要自尽身亡。谁知,金国为了羞辱已为天子的赵构,竟然将她送入官营妓院之中,这无尽头的羞辱直到绍兴五年才结束。对黎民百姓不怎么关心的宋高宗赵构却对妻子极为用心怜惜。赵构自己登基为帝之后,一直念念不忘远在金国的原配邢氏,念邢氏在北方蛮夷之邦所受之苦,迟迟不肯另立新后,使皇后之位空虚长达十六年整,直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迎回生母韦氏时,才得知邢秉懿已死,于是在母后韦后的劝说之下,册立吴氏为后。由于高宗时常思念这位发妻,内心郁郁寡欢。吴皇后知道高宗的心事,于是请求让自己的侄儿吴珣、吴琚分别迎娶邢家的两个女儿为妻,以安慰高宗。吴芍芬正式由贵妃晋升为皇后,同时“追王三代,亲属由后官者三十五人”,可说是得到了空前的待遇,可谓皇恩浩荡。当然,吴氏并不是吕后也不是武则天,并没有纵容自己的家族,吴芍芬的家族也并非全都靠着吴皇后的头衔才得以升官。其弟吴益,其侄吴琚都可算是一代能吏,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南宋建朝初期,外有金兵的围追堵截,内有兵痞、刁民时不时的捣乱,甚至宫中内廷的侍卫也时不时来一场小型的政变,好在都没有成功。高宗赵构即位初期,金军大举进兵,高宗只好带着群臣出海航行,也客串了一次“龙王”,在温州海域整整漂流了四个月之久。在这期间,吴氏虽然还只是一个侍女,却对高宗忠心耿耿,整日陪侍在高宗身边。一日,皇帝君臣在海上航行,突然“有鱼跃入御舟”,前有汹涌的风浪后有凶狠毒辣的金兵,高宗赵构也是整日郁郁寡欢,心中忧虑难解,整日愁眉苦脸。吴氏却不知该如何劝解,现在看到有鱼进入船中,灵机一动,想起典故,于是吴氏不失时机地解说道:“此周人白鱼之祥也。(周武王兴起)”赵构此时听了这样的吉利话,心里自然非常高兴。吴氏想方设法宽慰高宗,足见对高宗的一片深情,高宗也马上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州之后又晋封才人。

除了言语上宽慰高宗外,为了保护高宗赵构的生命安全,身为女儿身的吴氏更是舍弃了红妆,反倒穿起了戎装,一个女人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足见其深情。《宋史》记载,高宗即位之初,她“常以戎服服侍左右”。一次,叛军作乱,面对气势汹汹、满脸杀气的士兵,吴氏勇敢过人,镇定对答,哄骗过了叛军,帮助高宗躲过一劫。在危险面前,身为女子的吴氏屡次挺身而出,保护着高宗,用生命爱护着高宗,谁又能说这不是爱情呢?面对混乱的时局,面对朝不保夕的日子,吴氏一直坚持守护在高宗赵构身边,足见其用情至深。

谦和贤淑,一代贤后

颇受高宗赵构宠爱的吴氏,并没有恃宠而欺凌弱小,甚至不嫉妒高宗一度极其宠爱的张妃,为人非常谦和。前文提到其父吴近的梦给了吴皇后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出生,这个神秘的出生在迷信道教的大宋王朝里,不说是神灵转世说是仙姑下凡也不为过了。但是,吴芍芬没有因此而表现出丝毫的骄傲和盛气凌人,更没有随意地欺凌他人。虽然出身武术世家,她并没有一般武夫的鲁莽,而是秉承温顺谦和的家教,以“贤德”为立身之本,待人处世讲求“顺适”,不强求。在侍女位上做到不可求、不奢求,即使赵构登基为帝,她也没有提出任何名分要求,只是一心一意地照顾高宗,实在是难得。

高宗赵构因为在战乱中经受太多的惊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能生育,在他唯一的儿子病死之后,便再无嫡亲的子嗣。但是,一国岂能没有储君?无奈之下,高宗只好过继宗室中的子嗣,召宗室赵伯琮入宫,收为养子,并让张贤妃养育。当时还是才人的吴氏,也想为替皇帝分忧,也打算为皇帝“育一子”,于是收宗室赵伯玖为养子。然而很不幸,备受宠爱的张贤妃红颜薄命,竟然一病不起,驾鹤西去了。善良的吴氏于是奏请将赵伯琮一并收养,不使赵伯琮失去母爱。面对储君之争,吴氏并没有像一般后妃一样,设法毒害赵伯琮,好使自己的养子顺利登基为帝,而是对两个养子一视同仁。甚至在推荐储君之时,吴氏说: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堪当大任。吴氏竟然积极说服高宗将其立为皇太子,并没有推举自己的养子赵伯玖。值得一提的是,赵伯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高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因此,赵伯琮即位,皇权便又由太宗一系转入太祖一系。吴氏用人不唯亲,更没有拘泥于“血脉”之见,足见其深明大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智的女子。如此深明大义以宋朝江山社稷为重的女子,其贤其德连历史上大奸臣秦桧都感动了,一次一次上表请求立吴氏入主中宫。

吴皇后还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高宗赵构的母后韦太后自从金国还朝之后,饮食起居都是吴皇后自己亲手照顾料理。高宗赵构的生身母后韦氏,后人只有三字评价道:“性严肃。”在《随园随笔》和《窃愤续录》里还说,韦氏被俘以后,曾跟柔福帝姬共侍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后来柔福帝姬逃回,韦氏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杀柔福帝姬以灭口。这样的女人,一般心思细腻而敏感多疑,心机深藏不漏,手段毒辣利落,绝不是好相处之辈。与这样的“婆婆”相处,难处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婆婆,躲还来不及,吴皇后却主动服侍她的日常起居。

吴皇后并不是只想讨韦太后的欢心,确实是想替高宗赵构孝敬母后。韦太后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吴皇后都亲自躬身服侍。无论韦太后想什么做什么吴皇后都尽量满足,低眉顺眼、轻声细语地陪伴韦太后,让韦太后着实喜欢这个谦和孝顺的儿媳妇。史书上还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说吴氏曾经“绘《古烈女图》,置坐中为鉴”,同时,“取《诗序》之义”,在自己后宫的居所挂了一块“贤志”的牌匾。这两件事看似普通,其实寓有深意。要知韦太后曾以“亡国之妃”遭金人掳掠,甚至被送入官营妓院之中,肯定受过不少“非人之苦”,心里也有许多难言之隐。挂上“烈女图”以明志,是在告诉韦太后,儿媳知道您的气节,这样的理解和体谅,让“忍辱偷生”的韦太后心里自然欣慰许多。

吴皇后上孝敬长辈,下爱护子孙。宋孝宗在位期间,有一位夫人姓吴,称之为吴夫人。宋孝宗即位之后,吴皇后已是太后。在宋高宗赵构驾崩之后,宋孝宗为了守孝而不进荤食,日子一久,宋孝宗很是消瘦,吴夫人担心孝宗的身体,就私自命令御厨将鸡汤偷偷放在宋孝宗的饭食里,宋孝宗知道后,勃然大怒,定要将吴夫人斩首。而吴皇后念及吴夫人也是担心宋孝宗的身体,而极力劝阻宋孝宗,终于保住了吴夫人的性命。

吴皇后不但为高宗赵构掌管好了六宫,还帮助高宗的赵氏王朝一次次渡过宫廷危机,辅佐了一位位赵氏君王,为赵氏君王守住这剩下的半壁江山,赵构于绍兴三十一年内禅时,亲自手写诏书,称吴芍芬为太上皇后,跟他一起迁居德寿宫。可见赵构对吴氏多年来的细心呵护是心存感激的,夫妻情分显然不浅。

南宋的历史有一个有趣的甚至可以称之为奇怪的现象:不爱做皇上只爱做太上皇!这与历朝历代的父与子、兄与弟为了皇位而骨肉相残、兄弟反目不同,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首先是宋高宗,宋高宗在1162年,禅位于赵昚(即赵伯琮),从此做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宋孝宗也效仿宋高宗,做了五年的太上皇。光宗又因与孝宗不和(宋光宗的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甚至有的时候很张狂不讲理。李皇后奏请宋孝宗让自己的儿子嘉王为太子,而宋孝宗没有准奏,皇后就去宋光宗那里告状,而宋光宗对李皇后又过于宠爱,因此宋孝宗与宋光宗父子失和),只做了五年的皇帝就不想做了,在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驾崩,光宗心神俱疲,颓然病倒,觉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也想做个太上皇。甚至,宋孝宗的“祭奠之礼”,他也以病推托,直接禅位给宁宗了。面对这一个个喜爱做太上皇的南宋皇帝,吴皇后也只好挺身而出,以保赵氏王朝的江山社稷。再如她过八十大寿时,对侍奉身边的嘉王赵扩“勉以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为这位未来皇位继承人传授君王之道。譬如当年光宗向奶奶讨教用人之道,吴太后深知政权交替平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个孙子很是平庸,所以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宜崇尚旧臣”。尤其当宋孝宗驾崩,光宗却又撒手不管之时,面对乱成一锅粥的朝堂,年已八旬的吴皇后,被朝臣推举出来垂帘听政,古语有云,国不可一日无君,吴皇后于是在梓宫前垂帘听政。其侄吴琚“言于后曰:‘垂帘可暂不可久。’后遂以翌日撤帘。”然后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皇帝。第二天,她又按程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然后马上撤帘,干脆利落地化解了一场宫廷危机,再一次在危难中保住了赵氏的皇位。吴皇后甚至在临终之时还不忘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吴太后病逝,时年八十三岁,特地留下遗诰,告诫她的孙子和曾孙“宜于宫中承重”,服哀五日,以日易月。言外之意,是告诫后人要以江山黎民百姓为重,勿因此耽误了朝政。

古语有云,一入豪门深似海。但是,吴皇后在宋王朝赵氏的皇宫里整整生活了五十五年,吴氏的个性不像一般女子那样柔情,她和赵构之间的“钻石婚风雨情”也不是一两个字就可以说得清。在为了争夺皇位而尔虞我诈的环境下,吴氏淡泊名利,笑看天外云卷云舒,在宫中只做本分之事,相夫教子,孝敬婆婆,用自己不多的言语向世人证明着她作为一代红颜武侠,终不愧为一国之母,被后人称为一代贤后。这里有吴皇后的两首诗:

吉祥亭下万千枝,看尽将开欲落时。

却是双红深有意,故留春色缓人思。

农李夭桃扫地无,眼明惊见玉盘盂。

扬州省识春风面,看尽鲜花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