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吕雉

吕雉(汉高祖刘邦皇后)

牝鸡司晨——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

吕雉简介

吕雉:名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秦代单父县吕后(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

生卒年:前241~前180年

性格特点: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

历史功过: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名家评点:司马迁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雉传记

心肠恶狠 剪除忠良

汉高祖十年八月,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曾帮助刘邦打天下的代国陈蹊,举兵造反,高祖刘邦赶紧带兵前往镇压,留下皇后吕雉伴着年轻的太子刘盈,镇守长安,相国萧何作辅助。

秋空高爽,但宫城里的空气却有几分紧张,宫内外的禁卫加多了。此时,淮阴侯韩信府中有个舍人,悄悄但急匆匆地赶到皇宫里来,禀告一个绝大的机密消息,说淮阴侯要谋反,正准备假传诏书,调动被罚做苦役的官奴,杀到宫里来,加害皇后和太子。这消息顿时激荡起宫内紧张的气氛。一向刚毅自强的吕后,内心也不免有些不安。但她毕竟老于应对危局,很快镇定下来。这消息是否可靠呢?她想。

接着,她脑海中迅速回忆起这么多年来,韩信的所作所为。

韩信本来投奔的是项羽。可在楚军,他不被重视。后来投奔刘邦。开始也未获得大用,又连夜逃离汉营。幸得萧何慧眼识良将,月下追回韩信,极力推荐,才得刘邦重用,登坛拜为大将,统率汉军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终于击败项羽的楚军,奠定了汉家江山的根基。刘邦曾先后封韩信为齐王、楚王。韩信为人很自信,他称刘邦只擅长“将将”(宏观领导将帅),只有他韩信才有能力带领百万大军,克敌制胜。他的才能,他的功劳,他的威望,都让他直接威胁到刘家天下的安全。所以,刘邦始终没有完全信用韩信。

他几次用突袭的手段,剥夺丁韩信的兵权和爵位。高祖六年,他将韩信贬为淮阴侯,幽居在关中。不过,大约刘邦还念着韩信的功劳,怜惜他的才能,没有要他的命。韩信虽然早已感到了阵阵的秋寒,可他在政治方面,却很优柔寡断,始终叨念着刘邦登台拜将的知遇之恩,所以,在他还掌握着实际的兵权,手中还有数十万大军的时候,却没有听从一些谋士的意见,从刘邦手中夺取政权。当时已先后有武涉、蒯通等鼓动造刘家的反,说过什么“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还有什么“狐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话,等等,韩信虽时而心动,却始终下不了反刘的决心。韩信擅长带兵,却缺乏政治斗争的战略眼光,以及狠毒的心肠与手段。但他又贪恋权位,不知身家性命早已笼罩着死亡的危险,不能全身远害及早功成身退。所以,仍隐忍偷生地活着,做着侯爷。他被贬为淮阴侯已经五六年了,仍住在长安,实际形同监管。

告他谋反的说法是:陈溪反时,韩信推托有病,拒绝跟汉商祖一同出兵征讨,却暗中派人送信给陈溪,说:“老兄呀,不要慌,愚弟这就起兵来响应你。”他一面等候陈縘的回复,一面与家臣密谋,要假传皇帝的诏书,发动官奴,来围攻皇宫。

这些话都是正史中有记载的,但其中疑点也颇多。韩信要谋反,何不在有兵权时谋反?何以到这手无一兵一卒时来谋反?何以要跟远在千里之外的叛将联络?他的行动能有几分胜算?并无必胜的把握。善于带兵的韩信,会如此冒险吗?或许韩信的政治遭遇,让他对刘氏产生怨恨情绪是可能的,至于说到他要谋反,虚幻想像的成分或许更多一些。安知这次告反,不是刘邦或吕后怕大军出征代国之时,怕韩信在后方发难,而设下的一个先发制人的圈套。

不管怎样,吕后心中早想彻底剪除,以永远消除他汉家天下的隐患。不管韩信之反是真是假,有人出面告反,给她提供了个绝好的消灭韩信的借口和机会。而且此时刘邦不在长安,也免了被别人说是刘邦因嫉妒而诛杀功臣的闲话,岂能不赶快下手!可是韩信毕竟是带过兵的大将,她与太子都手无缚鸡之力,要除韩信,亦非易事,事机不密,惊动韩信以及同情、支持他的人,真的造起反来,刘家人辛苦打来的天下,被人端了老窝,岂不坏了大事?

思前想后,吕后决定召来丞相萧何密谋。萧何虽然曾经极力保荐韩信,促成了韩信事业的成功。而今却要与吕后密谋诛杀韩信,真不知是何滋味。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今事关他的皇帝主子天下的安危,也关系到他自家的身家性命,他也管不得许多了,自然站到了吕后一边。

“丞相,你看怎样才能平定淮阴侯的谋反,又不会造成太大的震动,影响皇帝陛下在前方的战事?”吕后问。

“禀皇后陛下,依老臣的主意,可以如此如此。”萧何在进宫的路上,已经想好了计谋。他稍为思考了一阵,便低声细语地说出了一番办法。

吕后听后,频频点头称是,道:“也只有如此了。就烦丞相去淮阴侯府走一趟吧。”

萧何领命,沉沉稳稳地来到韩信的府邸,见了韩信,谎说道:“今日有舍人从前线回来,报告说,陛下大军大获全胜,陈縘已被斩首。众臣都到未央宫中向皇后和太子祝贺。我这来约侯爷,侯爷何不跟我一同前去庆贺一番。”韩信听了,心中咯噔一下,虽不知消息的真假,但萧何是他进身汉王最大的举主,他并不疑心老丞相会来赚他。对陈溪之死,虽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又不敢太表露。他内心虽然不甚愿意去见吕后,却还是立即起身,随同萧何骑马来到未央宫。他的随从被挡在宫门外,他翻身下马,只身随着萧相国步入宫中。

飒飒的凉风,裹卷着秋日的肃飒之气。韩信默默地跟着萧何走进那巍峨而隐约笼罩着杀气的宫殿。

他们刚进了几道宫门,两旁就涌出好多卫士,将韩信拿下。韩信叫道:“萧丞相,为何捉拿我?”萧何还未回答,已有吕后和太子转出,喝道:“淮阴侯,你为何要谋反,危害本后?”韩信辩道:“韩信未反!陛下此语从何说起?”吕后严厉喝道:“告反者在此,岂容你狡辩?快快斩了!”不容韩信再说,没有经过廷尉的审理,就这样将韩信押到未央宫的悬钟室内,一刀杀了。

韩信临刑,想起了蒯通等人的话:

狐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他不由自主地随口念出,吕后听到,冷冷一笑,道:“本自如此!”-

民间传说,因为韩信功劳大,汉高祖曾赐给了他铁券丹书,永远赦免他的死罪,还有什么见天不杀,见地不杀的承诺。因此吕后在未央宫的悬钟之室里,在地毯上将韩信杀了。果然是上不见天,下不沾地,总算没有违背汉高祖的诺言。而萧何赚韩信来送死的故事,在民间也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谚语。后人还有一副对联咏此事道:

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韩信穷困时,得漂母的救助,是活韩信之女人;今为吕后所杀,是处死韩信之女人,是所谓“生死两妇人”。

汉高祖虽在前线,却时时刻刻挂念着长安的安全,不很放心怀了一肚皮怨气的韩信。当他回到长安,听到吕后诛杀韩信,夷灭了韩氏的宗族,感到胸中悬着的一块巨石终于着了地,他非常高兴,感激他得力的内助吕后,为他了结了早想做而又

有所顾虑,不敢亲手做的事。但他也对韩信之死感到有点惋惜,毕竟他刘家的天下,是韩信帮助打下来的呀。但他这种感觉是短暂的,天下的安宁才是他最大的心愿哩!

这件案子,显示了吕后这个女人的性格特征:政治目标明确,为人沉着刚毅,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心肠恶狠,不择手段。对于残害功臣良将,她是刘邦最有力的帮手。

受吕后之害的,除韩信外,还有一位惨遭灭族的有功劳的将军——梁王彭越。彭越本是山东曹州昌邑地方的村民,早年与一些破产的贫民,啸聚在巨野泽中,成为山林好汉。陈胜起事时,他拉了一支队伍参加。后来,他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拥护刘邦,跟楚军作战。他忠于刘邦,即使汉军大败,刘邦亡命,几无立足之地的时候,他也坚定地站在汉王一边,奋力抵抗楚军,帮助刘邦站稳脚跟,东山再起,因而屡建大功。汉高祖六年,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国都定陶。此时的彭越,可渭风光无限。

然而,刘邦对于异姓王,始终有很深的怀疑和恐惧。汉高祖十年,刘邦出征陈溪时,曾调梁国兵随征,要彭越亲自带队。彭越虽然派了兵,却因为他自己生病,没有亲自出征,另外派了个带兵将军。刘邦便很不高兴,怀疑彭越有了二心,派人前来责备。彭越害怕,打算亲至汉营向汉王赔罪。但彭越手下将领扈辄觉出汉王是找借口,准备乘此机会剪除梁国的势力,此去难免祸患,就劝说道:

大王开始托病不去,已经引起陛下的疑心和愤恨。现在再去,恐怕才到汉军帳下,就会被抓起来治罪了。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不如乘陈豨已反,汉王首尾难以兼顾,也起兵反了吧!

彭越觉得扈辄的话有几分道理,但他在政治上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不敢也不愿公开反对刘邦,没有听从扈辄将军立即造反的话,但却又改变了去亲见刘邦赔罪的主意,继续称病不行。刘邦一时倒也无奈他何。恰巧此时梁国国内有个小官,犯了事,被彭越抓起来,要斩首。这官员却找机会逃脱,到汉营里首告彭越有谋反的意图。

刘邦得此报告,立即派使者再去梁国,乘彭越没有防备,突然将他与他的谋臣都抓到洛阳,交由廷尉审理。廷尉很快确认了梁王谋反的罪名和证据,拟了个处死的刑名。但刘邦免了彭越的死罪,将他废为庶民——平头百姓,发往远离彭越家乡的巴蜀青衣县居住。

对于一位潜在的汉家天下的威胁者、异姓的侯王来说,彭越能获得这样的处分应该是很不错了。他在汉家官员的押送下,乘着驿传的车马,向西进发,前往蜀中O可他总觉得受了冤屈,处罚不公,整天长吁短叹。一天,他们一行人来到华州郑县地界,遇到大队车骑,旗旙飘飘、尘土飞扬。打听之后,知道是吕皇后从长安出来,到洛阳去,不想在此邂逅。彭越以为找到一位可以向之申诉的人,就急着想去见吕后。

吕后也注意到迎面来的一小队车马,便问是什么人。随从官员问清后,回禀道:“是梁王犯法,被汉王赦免死罪,发往蜀中居住。”吕后对这一班功臣都很了解,听了随从的报告后,不禁想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这些异姓侯王,不乘此时诛锄,怎么还要留下,并且放到巴蜀去呢?她想起刘邦当年被项羽封为汉王,赶到汉中。项羽以为刘邦被山岭所限,不可能东山再起,与他争夺天下了。后来怎样了?汉王还不是东山再起了吗?他项羽早不知葬身何处了。放彭越西去,无异放虎归山!她决不能给汉王,也给她自己留下后患。但她碍于汉王已有成命,不便在路上发作,处死彭越。如果那样,怎样向别人交代?天下还未太平,不能让反对汉家天下的人找到攻击刘邦的借口呀。稍一思索,她来了主意,传令带彭越过来。

彭越见到吕后,忙不迭地叩首,口称:小臣冤枉,请皇后陛下明察。小臣誓死忠于皇帝、皇后陛下,岂会谋反。小臣完全是遭小人们陷害的呀!小臣愿意回到家乡昌邑县居住,永做皇帝陛下的顺民。说着,痛哭不已。吕后显露出一副同情的表情,安慰道:

彭将军请起。将军忠于皇帝,天下人所共知。本后岂不知晓?本后正要去洛阳,你就先随我回到洛阳,待见了皇帝陛下,再给你分辨就是了。

彭越闻言,如同听到天上的玉音,感激涕零,连忙叩头谢恩。他满怀着希望,回转车骑,跟随吕后,往洛阳而去。

到了洛阳,吕后就急急忙忙找到刘邦,坚决地说道:彭越是个勇武的壮士,既能打仗,又有号召力。您将他送到蜀中去,在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岂不任他自由发展,给汉家天下留下严重的后患吗?

汉高祖听完吕后的话,不由得一怔,道:“皇后所说极是,寡人考虑欠周了,重新发落吧!只是已经处分过了,如果改变,不被人耻笑吗?”

吕后笑道:“这事好办。妾身已经考虑好了,只需如此如此就行。”她见刘邦点头后,随即叫人把彭越手下原来的一个舍人找来,吩咐他出面举报彭越有谋反的新动向。舍人哪敢不依,急忙编了一番言语,向廷尉去首告,说彭越被贬,一路上心怀怨望,策划如何谋反。自然不容彭越再作申辩,廷尉判了他死刑,取消梁国的建制,还要诛灭彭氏三族。报到汉高祖那里审批。高祖很快批了一个“可”字。不知彭越想没想到,正是被他视为救星的吕皇后出卖了他,送他到了刑场上。他的家族也遭到了族灭。

吕后刚毅坚强,好冒险,心狠手辣的性格,在她年轻时就形成了。她本名雉,字娥殉。出生在河南肠郡单父县一家大户人家。其父吕公,史书上没有留下姓名,个别的古书说他名文,字叔平,不一定可靠。吕公因为在家乡得罪了仇人,住不下去了,举家搬到同郡的沛县来,依托他的老朋友沛县县令,安家度日。

吕公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儿子名泽,二儿子名释之,大女儿字长狗,三女儿名嬰,吕雉行二。长得漂亮,而且性格刚毅,很有识见。人们都夸她将来必定找到好婆家,有大福大贵。吕雉也很自负。

吕公到了沛县,县令大办宴席,为他接风。县乡的各级官吏、世家大族、头面人物,都来祝贺,馈送财礼。刘邦当时是县境内泗水乡的一个亭长,家境并不宽裕,而且“不事生产”,田地里劳动完全丢给家人,本人只靠着那小小的差使,拿着微薄的薪俸,在社会朋友中厮混。但他好结交朋友,对人亲和力强,有仁而爱人的小小名声,多得一帮三教九流朋友的拥护。他听说县令正款待一个从单父县来的大户人家吕公,便也去凑份热闹。

县衙前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好不风光。刘邦怀中早已一文不名,却要显示其大方气派,他气宇轩昂地来到县衙门口。站门的一班兄弟,平日与刘邦都是混熟的。刘邦拱拱手道:“弟兄们,小弟奉上贺钱一万,愿吕公万寿。”那专司收礼的,是衙门中的小吏萧何,与刘邦极相知,深明这位亭长老兄的底细,榨干全身,也没有这笔钱,实际上是连一文钱都是没有的,因为不久前他与刘邦喝酒时,酒钱还是由萧何掏的呢。但萧何还是特意拖长了声调,高声唱筹,道:“刘亭长——贺礼一万!”

一万钱,在当时当地,可是一笔大数目,惊动了来宾和吕公。吕公来看时,见刘邦高额头,高鼻梁,红光满面,身材健壮,显示一副刚毅顽强的相貌,虽为小吏,却颇有风仪,不仅暗暗喜欢。虽然他很快知道,这位出手大方的客人,实际没送一文钱,是打的白条,他还是为刘邦如此豪迈大度,不拘小节,具有冒险和疯狂精神的性格所折服。当时,秦朝的天下,乱象已现,吕公应该是个政治比较敏感的人。他认为,在可能即将发生的动乱中,像刘邦这样的人,或许将大有作为。司马迁《史记》说他会看相,认为刘邦有贵人之相。也许是吕公善于观察人的一种直觉吧。无论怎样说,他决定,将他的第二个女儿吕雉嫁给这个一见心喜的小小亭长。这也算是一种投资吧!

当吕公回家将他的想法说给老伴和女儿听时,老伴是反对的,可是,吕雉却非常的愿意。她听了吕公对刘邦的为人和性格的描述后,立即感到与她自己的性格相近,她骨子里的那种敢于冒险,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精神,与刘邦可是不谋而合的。她期待的就是这样类型的冒险家。

由此,刘季子(刘邦行二,称季或季子,即刘老二之意)与吕二姑娘(吕雉也行二,确也凑巧)这段天生的姻缘,就迅速地缔结下来。用句时髦的话说:这未来的汉代第一家庭就这样诞生了。

吕雉嫁到刘家,倒也安分守己,勤劳俭朴。旧时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她一面侍奉公婆,一面在田间劳作。刘邦不是在外面应差,就是与朋友饮酒玩钱应酬,不大归家。大田中的劳作,家人的生活,他并不过问。连刘太公有时都禁不住要骂他无赖。但日子过得还安稳。吕雉先后与刘邦生下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似无正式名字,史书称她为鲁元、鲁元公主、鲁元太后。旧说鲁是她的封邑,元表示她是长女,一说元是她的谥号;老二小鲁元三岁,是个男孩,取名盈,后来继位为孝惠皇帝。

吕雉平时待人倒也和气。一天,她正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里耨草。有个老人路过,向她讨水喝。吕雉从水罐中倒出一碗水,递给老人。鲁元、刘盈两个孩子也跟着热情地招呼。他们还给老人饭吃。老人很满意这母子三人的招待。对吕雉说了番恭维话:“我老头子会看相,我看您将来必是天下最尊贵的夫人。”又看了两个孩子的相说:“这男孩子的命最为尊贵,女孩子也很尊贵。”吕雉心中高兴,□中谢道:“但得应了老丈的话,自当重谢。”老人哈哈大笑了一阵后,悄然离去。从此,吕雉胸中升腾起了更大的希望。

秦朝末年,官府的差役越来越重,许多农民都被征发到遥远的地方去服苦役,逃亡与死难的民工实在太多了。一次,沛县官府征调一批农民去緬山服劳役,命刘邦押送。刘邦不得已,告别父母和吕雉,挎着腰刀,带着队伍上路了。吕雉像千万户农家的妻子一样,千叮咛、万嘱咐地送别了丈夫,衷心地祝愿她的丈夫早日完差,平安归来。

然而,刘邦勾被押送的人,多是乡里乡亲,他不愿管得太严厉,押着人去送死,所以,出发没有多少日子,民工们已经逃亡了一半。刘邦想,照这样下去,就是到了目的地,人都逃光了,自己也肯定活不成。还不如将大伙都放了,自己也不要这倒霉的差事,大家各自求生去吧!一天,宿营时,他请大伙喝了顿酒,将绑在差徒身上的所有绳索、刑具都打开,让大家各奔东西,而他自己也决心不会再回去做亭长了。差徒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行为感动了,有十几个人不愿意离幵刘邦。刘邦就带着他们回到家乡附近的芒砀山中落草,做绿林好汉去了。

刘邦经常往来荒山丛莽中。有次他酒醉后,在路上遇到一条白色的巨蟒。他乘着酒气壮胆,抽剑将巨蟒斩为两段。接着,他又遇到一个老太婆寻找儿子,说什么她的儿子白帝子被赤帝子所杀。隐喻刘邦是赤帝的化身。这说法不知是巧合,还是后来为拍皇帝的马屁编造出来的神话,不过当时的流传,颇增加了刘邦和吕雉对辉煌前途的希望和信心。尽管刘邦此时已经沦落为草莽英雄,吕雉也没有改变对刘邦的初心。她一面侍奉二老,抚育孩子,一面还经常找到刘邦隐藏的地方,看望丈夫。刘邦问她,她为什么能轻易地找到自己。吕雉故作神秘地说:我常见到你躲藏的山石林木上方,有云气缭绕,神龙维护,说得刘邦满心欢喜。

无论如何,吕雉是认定了这个沦落为草莽英雄的丈夫,并决心跟他一辈子了。这是吕雉通往皇后道路的初阶。

崛起的风云终于来了。秦二世三年,即公元前209年,同样也是因为押送差徒,因雨误期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涌动了反秦大起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也涌进到沛县和芒肠山中。那些久处草莽的英雄好汉们,早就想一试身手了。正当刘邦与他的伙伴们摩拳擦掌的时候。秦朝任命的沛县县令,也想投暴动的机,加到反秦队伍中来。无奈他平时为人刻薄,不为当地的民众和豪杰们拥护,所以当他想抢先树起反秦的旗帜时,沛县城中刘邦的好友萧何、樊哙、陈平等,早与刘邦暗中呼应,内外结合,一举杀掉县令,占领县城,拉出了队伍,迎接刘邦做了这支队伍的首领。接着,刘邦参加了陈胜、吴广与楚怀王的阵营,转战于中原、关中大地,血战秦军。

经过四年的苦战,刘邦在他的文臣武将的帮助下,终于打进了关中,直逼秦都咸阳城下。这已是公元前206年的事了,此时秦二世被权臣赵高害死,继位的小皇帝孺子婴出城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前一年,反秦大军的共主楚怀王曾郑重地与各路反秦大军约定:先人关者为王。依此政治约言,刘邦自然应成为天下的霸主。可是,当时各路反秦的队伍互不服气,尤其是项羽率领的楚军,势力最为强大,虽然没有抢到头功,却不肯让刘邦称王天下。在咸阳城郊,项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刘邦军形成巨大的压力。此时的刘军,远非项军的对手。刘邦君臣在鸿门宴上,与项羽经过一番政治斗争后,不得已,忍辱退让了,承认项羽为天下共主,项羽即自封为西楚霸主,封刘邦为汉王,并逼刘邦率军进驻远处于西北汉中巴蜀的边远地区,以此限制刘邦军事政治势力的发展。刘邦君臣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接受了汉王的封号,并退往汉中。为解除项羽的疑心,汉军进人汉中时,还烧毁了汉中通往外界的道路——悬崖峭壁上行军的栈道,表示永远不再出山。

这段时期,刘邦戎马倥偬,时常吃败仗,亡命荒野,所以其父太公与妻儿吕雉、刘盈等,都只得留在沛县家中,处于项羽势力的管辖之内。数年来刘、项尚处于共同对付秦朝军队的政治和军事同盟范围内,所以吕雉一家人倒还相安无事。但吕雉以一个女人,在乱世中独自撑持家庭,所忍受的惊吓、艰难和夫妻离别之苦,是可想而知的。但她以坚忍的毅力操持着这个家,耕田育儿,以待夫君,其精神也很值得称道。她相信他的夫君刘邦必定能获得成功。

其实刘邦哪安心困于汉中。他退入汉中当年八月,就用韩信之计,从故道县出击,打败了项羽所封的雍王章邯,占领了雍国的土地。雍王本是项羽用以阻遏刘邦出山的一个障碍,今反而被刘邦撕开,成为一个缺口。刘邦急于扩大这个缺口,他接着就派军队进攻南阳,同时想把刘太公及吕雉,以及他的一对儿女从家乡接出来,以免落人楚军之手,成为人质。可是赶来镇压的楚军,立即派队伍半路迎击,将刘邦的军队打得大败。太公、吕雉一家并未被接出,终被楚军抓去,成于人质。只有鲁元、刘盈姐弟俩逃出。他俩半路上遇到正在败逃的刘邦,才被接上车同逃。可是当楚军追来时,刘邦为了让马车减轻载重,逃得快些,竟然三番五次将鲁元、刘盈姐弟推下车去。幸得护驾的滕公屡次下车,将姐弟二人拉上车来,这姐弟二人才拣得性命,免于遭难。

滕公着急,责备刘邦说:“尽管形势危急,但为什么要将亲骨肉抛弃呢?”刘邦无言以对。刘太公与吕雉从此被作为人质,困在楚军之中,他们在精神上和生活上所受的痛苦磨难之巨大,可想而知,但吕雉却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下来。

韩信、彭越等军在各地攻击楚军,项羽虽强,多处作战,也不能彻底击败汉军。汉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河南广武,临山涧而结阵。项羽为威胁刘邦,命将刘邦的父亲与妻子押到两军阵前,安放在砍杀人体的大砧板上,然后他亲自向刘邦喊话:“刘老二,你再不投降,我就将你的老子杀来煮了吃!”

刘邦眼看父亲、妻子被绑在案桌上,内心虽然难受,嘴里却应道:“项王,我与你曾经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烹煮你的父亲,也分一碗肉汤给我喝喝好吗?”

对于刘邦如此无赖的态度和嘴脸,项羽也没有办法,怒火之下,就要下令将太公、吕雉杀了。幸得楚军将军项伯暗中保护,劝说项羽,才免了太公、吕雉一死。经此大劫,更增强了吕雉性格中那坚忍、无情的一面。

不久以后,刘邦与项羽终于讲和了,约定以河南的鸿沟为界,界东属楚,界西属汉。项羽随即将太公与吕雉送还刘邦。吕雉经过多少年的磨难,此时方得与刘邦团聚。

汉王五年,汉军在垓下终于彻底打败了楚军,项羽单人独骑逃到乌江岸边,感觉无颜回到江东见家乡父老,伏剑自杀而死,但他至死始终不肯低下他那高贵的头。刘邦这才放心地在群臣的拥戴下,即位做了皇帝,吕雉也终于成了皇后,刘盈立为太子,鲁元被封公主。此时,吕雉终于应了昔日田间老人的预言,成为“国母”,而贵不可言了。不过,楚汉之争虽已结束,各路诸侯仍在,他们手握重兵,虎视眈眈,注视着刘家的天下。刘邦的皇位还未安稳,吕雉的“国母”之尊也未完全稳妥,吕后的权力之途还刚开始,她也许还未想过,她将来会升到汉皇朝权力的顶峰。

宫内争宠 智除戚夫人

各路诸侯王的明里暗里的反抗,逐渐在刘邦与吕后这对夫妇密切的配合下,镇压下去了,可是,皇家内部的争斗,却方兴未艾,正逐渐激烈起来。

自古帝王之家都有个三宫六院。刘邦在娶吕雉之前,就曾占有一个姓曹的女子,他俩生了个儿子,叫刘肥。刘邦得天下后,封刘肥做了齐王。这个刘肥似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曹氏女子好像也没有到宫里来。他们一家对吕后没有构成什么严重威胁,所以吕后与这齐王倒也相安无事。

刘邦还在做汉王的时候,一次,打到山东曹州定陶县(一名济阴县),见到一个女子,年轻而漂亮,善于歌舞,姓戚。刘邦非常喜爱,收为姬妾。刘邦做了皇帝,戚氏被封为夫人。刘邦经常与戚夫人在一起,有说有笑。不久,戚夫人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取名如意,聪明智慧。刘邦非常爱如意,封为赵王,有空闲总爱将如意抱在身边。

一个要强的女人,取得权力不容易,要巩固已经到手的权力,也不容易。吕后

要达到帝后的地位,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血拼。吕后为刘邦结发之妻,与刘邦同生共死多年,从刀枪剑戟丛中及杀人的砧板上滚了过来,刘邦对她还是敬重的。但吕后逐渐年老,失去了青春年华,刘邦自得到戚夫人之后,把那爱吕后之心,淡去许多。因此,吕后虽贵为皇后,却时时感到苦闷。尤其令她苦闷的是,她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也因为戚夫人及赵王如意的出现受到严重威胁,也预示着她的皇后宝座,开始动摇了。

刘盈除了他母亲有些失宠的原因外,大约还因为他小时出生于农家,自小朴直,为人仁和而不免懦弱,所以不为他那以顽强、坚忍、刚毅,还有些无赖而著称的、以百战而得天下的父皇所欢喜。戚夫人的种种娇媚,幼子如意的聪慧可爱,更将刘邦的心,几乎从刘盈身上完全移开。

戚夫人也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为了巩固刘邦对她的宠爱,她一有机会,就把如意抱到刘邦面前逗玩,娇滴滴地哭诉说:“陛下总不能让那一点不像您的英武神勇的不肖儿子,始终压在您的爱子的头上吧。”她说到“您的爱子”时,语气特别加重许多,娇媚中还带有几分悲切。说得汉高祖不由得不动心,几次想:就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立如意吧!

刘邦的心事,戚夫人的行为,吕后看在眼里,许多大臣也看在眼里。这大大增加了吕后的危机感。封建时代,讲的是母以子贵。一旦儿子的太子位置不保,将来做不成皇帝,她母亲吕后的权力地位也就会失去根基,甚至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的地步。她要为自己和儿子的生存,为巩固已经到手的地位和权力而竭力奋争。

她听说有不少大臣为太子的事,曾向刘邦进谏,劝阻废立太子,可是刘邦哪里肯听。在此情况下,大臣中没有一个敢于坚持进谏的。

吕后越想越着急,越恐惧。她想到了汉朝第一大谋士张良,便去请他帮助出主意,挽回刘邦的心意。张良见到吕后,恭谨地回答说:“这是皇上骨肉间的事,是难以口舌争辩成功的,臣又是个外人,岂能妄语?况且现在天下基本太平,臣的话,皇上恐怕不会太重视了吧。不过,臣有个迂回的办法,改变一下太子环境的气氛,以及改变他与皇t之间目前较为淡漠的关系。不知皇后认为可行不可行。”

吕后忙不迭地问道:“先生请讲,先生请讲。”

张良从容说道:“现今皇上求治天下的心切,急于招揽天下贤者。商山中有四位隐居老人,大家称他们为‘商山四皓’,名字分别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是天下公认的贤者,名声响亮。皇上几次要将他们请到长安来,备顾问。可是派去好几批使者,都被他们拒绝了。他们认为皇上并不真正尊重士人,所以他们不愿做汉朝的臣子。直到现在,皇上没有见过这四位老人。如果皇后能够舍得钱财珠玉,以太子的名誉,写封口气谦卑的书信,并派出驷马安车,将四老接到长安来,做太子的老师,经常跟随在太子左右。若让皇上见到了,臣想,皇上一定会对太子的贤能、品性和人望刮目相看的。”吕后根据张良的建议,派人以极谦恭的态度,去请来这四老,让他们先住在她的弟弟府中。四老同情太子的遭遇,随使者来到长安。太子拜他们做老师,他们也不离太子左右。

汉王十一年,黥布举兵反,刘邦要派兵前去镇压。但他正生病,便想派太子去。刘邦本意,未尝没有让太子经受一番战争的磨砺,锻炼一下太子的能力和心性的意思。让太子掌握兵权,对吕后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但是太子素无带兵经验,在军队中还没有建立威望,未免又不是好事。他如何能够控制得住那些与刘邦共同出生入死、桀鹜不驯的功臣骁将呢?如何是骁勇善战的正造反的将军黥布的对手呢?这无疑是让太子去送死,而实际上要废掉太子嘛?太子的兴废事关重大,汉家江山的兴亡,关系更大。四老向吕后建议,要极力向皇上说明利害关系,劝皇上取消派太子出征的主意。

吕后依四老的话,急忙找刘邦,说了一番太子不能出征的理由。一面说,一面哭泣。吕后毕竟与刘邦生死与共数十年,面对吕后的哭泣,刘邦想:皇后的话说得也是,太子一旦吃了败仗,兵败如山倒,岂不危及长安,危及自己的基业。而且一旦太子遭遇外,这做母亲的如何过?他叹了口气,道:“还是老子我亲自去厮杀吧!”

刘邦带病出征。次年,騌布被打败,刘邦班师回到长安。但他的病更重了,想到皇位继承的事,已经迫在眉睫,他废太子的心也更强烈了。张良此时正做太子少傅,也感觉到情况的危急,顾不得禁忌,直接向刘邦进谏,力阻太子的废立,太傅叔孙通也参与劝谏,都扭不转刘邦的意思。吕后终于要请四老直接出面了。

一天,乘刘邦在宫中饮酒,召太子来侍候,吕后即忙安排商山四老跟随太子进宫。太子款款而来,到了刘邦面前,行礼道:“儿臣叩见父皇。”刘邦见太子身后紧跟着四位白须白发白眉毛的老人,衣冠整洁,气势壮伟,飘飘有仙气。不禁奇怪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跟随朕之太子?”四老从容上前,报出自家姓名:“臣东园公”,“臣角里先生”,“臣绮里季”,“臣夏黄公”。刘邦听后大惊,道:“原来你们就是商山四皓呀!朕请了你们好多年,你们总躲着,不来见朕,而今倒跟随太子,却是为何?”

四老恭敬地答道:“陛下轻慢士人,老朽们不堪受辱,是以不敢晋见陛下。今太子为人仁孝恭敬,怜惜、善待天下之士。天下之士都愿为太子卖命,所以臣等甘愿来侍奉太子。”

刘邦闻言,既高兴又尴尬,高兴的是太子有了四老的辅助,尴尬的是自己很失面子。但他还是勉强地笑道:“好,好。烦诸公助朕好好调护太子吧。”四老一齐向前,举杯为刘邦祝寿,银须银发,飘在酒宴间,让刘邦升起一种无奈的情绪。他勉强地饮了杯酒,便吩咐太子和四老道:“你们下去吧。”

太子在四老的簇拥下,翩翩而去。刘邦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远去的身影,突然叫过避在一旁的戚夫人,指着那即将消失的四老的背影,伤感地说道:“爱妃呀,朕是想废掉这个太子。可是你看,连这样举国敬仰、德高望重的四老都来辅助他,他的翅膀已硬朗,羽毛已经丰满,再不能变动他了。看来,今后的皇宫,要全由皇后做主了戚夫人明白,她对权力的追求角逐,已经彻底失败,彻底绝望了。她极其伤心,悲悲切切地哭起来。刘邦对她既怜悯又无奈,随口安慰道:“不要哭了。朕百年之后,会安排大臣照顾好你们母子的。”这话引得戚夫人更加伤心。刘邦强笑道说:“爱妃的舞跳得极好,今天给朕跳段楚舞吧,朕为爱妃唱首楚歌,好吗?”

戚夫人这才整整身段,舒展长袖,转动柳腰,轻盈盈、悲切切地旋转舞蹈起来。刘邦和着她的节奏,唱起了悲凉的《鸿雁之歌》:

大雁大雁高高飞,飞越千里众山河。 

羽毛丰满翅膀硬,飞遍四海风云多。

飞遍四海风云多,眼望雁影怎奈何?

虽有强弓和疾箭,何人还能展拳脚! 

等候在旁边的宦者们也都附和着刘邦的歌声,哼唱起来。戚夫人虽然尽量保持着舞姿的形态,尽力地旋转着,但已经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再也跳不下去了。刘邦不忍心再看下去,让侍奉的宦官将戚夫人扶进寝宫休息,他自己也黯然地离开了酒宴。

但在另一处宫室里,却响起了另一个女人的满意的笑声。这个女人就是吕后。刘盈的太子地位保住了,吕后的皇后地位与权力得到了巩固。吕后向着权力的巅峰又前进了一大步。

在封建宫廷争权夺利的残酷斗争中,吕后的行动,也是不得已的。

宫廷血腥 惨不忍睹

汉高祖十二年,已是春末夏初,而长安城的皇宫里,却笼罩在一种低沉紧张的气氛中。刘邦已经病了好久,此时病情转重,接近于弥留之际。他深知吕后手段的厉害和心肠的毒辣,但又不能废掉吕后。因为他知道,太子仁弱,若没有吕后这个手段泼辣的太后扶持,是对付不了他手下那些居功而骄横的功臣骁将的。他最放不下心的一件事是,在自己死后,怎样保护戚夫人与赵王如意母子的安全。

之前,刘邦已派御史大夫周昌去赵国,做赵王如意的相国,暗中予以保护。此时,他又听人告密说,吕后的妹夫,他的连襟樊哙密谋在他自己死后,率兵杀死戚夫人及赵王如意,保护吕后母子的权位。一股无名之火,从刘邦胸腔子中冲出。这樊哙是与他一同造反的朋友,又是连襟,鸿门宴上曾立大功,平时与刘邦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随便。有次,刘邦卧病宫中,一连十多天不让将相大臣入宫见面,国政大事也不处理。只有樊哙一把推开守卫宫门的宦官,直闯到刘邦的卧榻前,冲着刘邦就嚷嚷:

陛下当初与臣等打天下时,是多么奋发有为,身先士卒。而今功成业遂,却为什么没有一点上进的精神?有了点病,就独卧宫中,与宦官商量决定国家大事。陛下难道忘了秦二世宦者赵高的事吗?

刘邦闻言,也吃了一惊,立即赔笑着起身,接见群臣。但他心里却已埋下对樊哙的不快。现在听说樊哙要杀他心爱的戚氏母子,哪里还按捺得住。立即召来陈平和周勃,命他们即时赶到正在燕国前线平叛的樊哙军中,将樊哙就地斩首,由周勃代替樊哙率领汉军,继续平叛。吕后听到这些消息,也是急得没有办法。幸得陈平知道刘邦将不久于人世,将来必是吕后掌权,杀了樊哙,吕后面前不好交代。他捉住了樊哙后,并未马上在军中将他处死,而是声称要押回长安,请皇上亲自发落。而又尽量拖延在路上的时间,等他押着樊哈到长安时,刘邦已死。陈平立即将樊哙送到吕后那儿去,请吕后发落。樊哙这才免了一死。

刘邦在长乐宫里“驾崩”,太子刘盈正式即皇帝位,史称孝惠皇帝,又称惠帝,年号称孝惠元年。吕后成了皇太后。然而宫中、朝中实际的大权,都揽在吕后手中,事无大小,都要吕后点头才算数。

吕后执掌大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施加报复,清除嫔妃中那些曾经威胁过,或者还可能威胁她的权势、地位的人。她下旨,将宫中所有曾为刘邦宠爱的嫔妃,都赶到冷宫——永巷中幽禁起来,罚做洗衣等苦役。戚夫人自然是首当其冲被禁闭的一人。只有薄夫人是个例外。

薄夫人是刘邦在与魏王魏豹打仗时,从魏宫掠得的一个宫女。刘邦见她漂亮,“召幸”了一次,竟怀了孩子,生下来,取名刘恒,封为代王。但这薄夫人的命也薄,仅被汉高祖“幸”了一次,就被长期冷落在一边。幸得这冷落,救了她,倒被吕后从轻发落了,让她出宫到代国去依靠她儿子,做起代国的王太后来。

戚夫人命运的悲惨,那是常人所想象不到的。她首先是丧失了自己的儿子。吕后一上台,就命将戚夫人打入永巷,穿上囚徒的衣服,与粗使宫妇女们一起舂米。戚夫人每天干着繁重的活,以泪洗面。她不由得唱起了悲伤的歌:

儿子做王爷,母亲为奴婢。(子为王,母为虏。)

舂米舂到日头西,(终曰舂薄暮,)

死神与我常不离!(常与死为伍!)

母子相隔三千里,(相离三千里,)

谁人报儿娘信息?(当谁使告汝?)

有人将戚夫人的哀歌,学给吕后听。吕后骂道:“这个贱婢,还想靠她的儿子翻身吗?”吕后冷笑了一声,一条恶毒的主意又涌上心来。她立即派出使者到赵国去,命赵王如意迅即来京。

然而,赵国的相国周昌素以耿直和不畏权势著称。刘邦当年就因为周昌的这个特点,派他护卫年轻的赵王。周昌明确地对使者说:我知道太后与戚夫人不和,赵王到京城去后,肯定要遭到危险。当年高祖皇帝派我来辅助赵王,就有保护他的责任。我决不会放赵王到京城去的。使者往返奔波了三次,都未达到目的。吕太后气极了,只得先将周昌调到长安。调动朝廷官吏,是朝廷的权力。周昌不得不奉调,但等周昌一离开赵国,使者立即传命赵王来京。

赵王不得不来。可是爱护兄弟的惠帝知道赵王要来京,又知道母后恨赵王,必要置他于死地,就决心担负起保护这个异母兄弟的责任来。他抢在头里,将赵王接到自己的宫中,饮食起居都在一起,让吕后没有机会对赵王下手。吕后却必定要杀死赵王而后才甘心并安心。吕后也有她自己的理由:赵王不死,戚夫人仍然还会猖狂,而且如意总是一个潜在的皇位的竞争者,一旦赵王得位,自己,还有儿子惠帝,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吗?无论如意会不会那样做,吕后总会是这样想的,因为她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转眼到了十二月。一天,惠帝起了个大早,赶到郊外去射猎。因为天冷,赵王才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不能起早,惠帝便留他在寝宫中睡觉。吕后的人侦知这个消息,立即报知。吕后就派人带了毒药来到惠帝的宫中,逼迫劝诱,让如意将毒药喝下。不到一刻时辰,如意就七孔流血,死于非命。惠帝猎罢回宫,呼唤弟弟一同进膳,却闻报如意已经饮毒身亡,不禁痛哭起来,却也无可奈何。

杀了赵王,吕后便来到永巷,召来戚夫人,先将如意的死,特别向她宣布,然后问道:你还要派人去告诉你的儿子吗?她要让戚夫人受尽精神的折磨。

她欣赏够戚夫人痛苦的样子后,又命人将戚夫人的眼睛刺瞎,耳朵戳聋,往口中灌下药水,弄哑戚夫人的嗓子,又砍去她的两手两脚,只剩一截光秃秃的躯干,变成一个血淋淋的肉团,抛到猪圈中。尚未断气的戚夫人极度痛苦,在猪屎猪尿中蠕动翻滚,只能发出哑哑的声音。

吕后一面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一面给她取个极污辱的名字——人彘——人猪。残忍的吕后,觉得对戚夫人的血腥折磨还不够,过了不久,派人去叫惠帝来观看。她大约是想让她的儿子变得更坚强些,更像她一些。可是,惠帝一见这样残忍、血腥的场面,就失声痛哭,回去便大病一年多,不能起床。他让人带话给吕后,不无责备地说:

这样的事太残忍,不是人做得出来的。儿臣虽是母后的儿子,却不能再跟着母后治理天下了。

从此,惠帝再也不上朝处理政务,整日只在宫中饮酒玩乐,一任其母为所欲为O吕后闻言虽然不快,但惠帝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惠帝不视事,正中其独揽朝纲的下怀,便以惠帝的名义,径直发布朝命和政令。

刘邦共生了八个儿子。长子刘肥,是刘邦的外室曹氏所生,封为齐王。次子即惠帝刘盈。三子如意,赵王,已为吕后所杀。四子刘恒,薄夫人子,封代王。五子刘恢,封梁王;六子刘友,封淮阳王;七子刘长,封淮南王子刘建,封燕王,都是一般宫妃所生。还有个楚王刘交,是刘邦的弟弟;有个吴王刘濞,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吕后对这些刘姓王侯,都是极不放心的,一有机会,就想置他们于死地。

孝惠二年的秋天,诸侯王都来宫中朝拜太后与皇帝。孝惠帝是个很友爱的人,见了兄弟们,他很高兴,在宫中置酒款待他们。因为齐王属兄长,惠帝就在酒筵上,安排齐王坐了上座。吕后见了很不高兴,认为这不符合君臣的礼节。惠帝却说:这是家人间的团聚,何必讲地些礼节。吕后认为这是清除齐王的好机会。就让人在盘中准备了两个酒杯,在一只杯中下了毒,要齐王先举此杯自饮,以此向太后祝寿。然而,深知自己母亲性格的孝惠帝,为保护哥哥,也同时起身,举起了那只杯子。吕后见状大惊,连忙起身,另取一杯,亲自给自己的儿子斟酒,让他放下那杯,改饮此杯。齐王看在眼里,心中奇怪起来,越想越怕,便装酒醉,没有喝下那杯毒酒,才逃躲一死。

那时,诸王在长安都设有府邸,为平日来京时所居。齐王平安回到自己府邸后,派人暗中打听,知道那杯酒果然有毒,越加害怕,恨不得立即离开长安,可是早已有御林军将府邸围住,如何得走脱?

幸得齐府内一个官员献了一计,他说:

太后膝下只有当今皇上和鲁元公主。她也最疼爱皇上和公主。然而,公主的封邑只有数城,大王却有七十多城,太后心中自然不快。大王若能主动将所封城邑献出一部分,做鲁元公主的封邑,必能博得太后欢心。而大王也能逃得此难,平安回国了。

齐王刘肥茅塞顿开,连忙向吕太后上疏,愿将城阳一郡献给公主作汤沐邑。太后见齐王如此慷慨,也没有再多的话说,“恩准”了。齐王这才得准回到自己的封地。

接着,吕后命将淮阳王刘友,改封为赵王,代替原赵王如意。这也是她逐渐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一种方法。

不过,吕后虽然在内部的夺权斗争中,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但在关于国计民生的施政上,她继承了刘邦开国以来的安民富民、休养生息的方针,继用萧何、曹参为相,行“无为之治”,尽量不滋事,不扰民。所以在她先后掌权的十多年的时间里,汉朝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国力有所增强。司马迁评论吕后说: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确是公平之论。

对于北匈奴的滋扰,吕后也是采取和亲安定的政策。她一面命令军队加强战备,防止匈奴的进犯,一面忍辱负重,尽量采取和平安抚的手段,为国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贏得了时间。当时,刘邦去世的消息刚传到匈奴。匈奴的冒顿单于以为汉朝力量空虚,便想挑起事端,制造进犯中原的理由,便向汉朝递交了一封国书,称高祖驾崩,太后一定孤单,而单于的阏氏(匈奴皇后之号)新逝,愿与汉朝的皇太后作伴。

对于这样一封严重侮辱吕后人格、非常无礼的国书,许多大臣都愤愤不平,要求立即派出军队,讨伐匈奴。吕后开始也愤怒难平,但她听到季布的劝谏后,认识到汉朝的民生尚未舒缓,国力尚未恢复,勉强与匈奴作战,将给国家、民众带来很大的灾难,便叫大臣拟了封回书,口气谦和,而态度坚决,既抨击了冒顿的无礼态度,又平息了双方的争斗。她对于南越王的方针,大致类此。

惠帝在位约七年,由于长期抑郁寡欢,又沉醉于声色醇酒之中,身体健康迅速恶化。到惠帝七年的秋天,刘盈便又“驾崩”了。于是,吕后更进一步扫清了她通往权力宝座的道路,她紧紧地抓住了皇权,成为一代女性雄主,迈向了权力的巅峰。

女主掌权 封王建侯

尽管吕后没有正式称王称帝,但她已经实际掌握了汉朝皇室的皇权,成了汉朝朝廷实际上的最高当家人。所以,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为吕后立的传记,称为“本纪”——这种史传文章体裁,本来是只为帝王写的传记。

但她深知这皇权的宝座上,既有无上的权力,也有特大的风险和可怖的深渊,她只有不断地巩固她所已经获得的权力,才能继续握有她的权力。

尽管她是实际的皇权的拥有者,可是,到她为止,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产生过一个正式封号的女皇。在中国,女人是不能拥有皇帝的名号的。她未始不想拥有一个皇帝的名号,但礼法不允许她这样做。她仍然只得在礼法面前低下她那高傲的头来。她退而求其次,控制一个有名号的皇帝,不就等于自己就是皇帝吗?

惠帝实际已经成为她控制下的皇帝。惠帝死后,她要更加彻底地控制新的皇帝,让皇帝成为她的权力的象征和拐杖。她依照皇室的制度,很快物色了一个她感到满意的皇帝。这个皇帝,当时还是个几岁的孩子。这孩子原是惠帝与后宫宫女所生,被吕后强行夺来,当作惠帝皇后的儿子养起来,而孩子的母亲却被吕后叫人杀死了。如今惠帝一死,吕后即让这孩子即了帝位,史称少帝。但是有人说,这个孩不是惠帝的亲骨肉,而是吕氏家人事先物色的一个女子,待其“有身”一坏孕了,再献进宫中的,实际是吕家的骨血,但宫闱事秘,许多事是永远也弄不清的了。

小皇帝并不会管理国事,自然一切朝政都得由他祖母太皇太后吕雉掌管和处理。因此,吕后名正言顺地“临朝称制”起来。“临朝称制”就是由太后或太皇太后当政,代行皇帝职权。颜师古注释这个词,说:“天子之言,一曰制书,二曰诏书。制书者,谓为制度之命也,非皇后所得称。今吕太后临朝行天子事,断决万机,故称制诏。”

然而,少帝一天天长大,到吕后称制第六年,少帝大约已有十多岁,开始懂事了。不知道是哪个知道内情的人,将少帝的真实身世向他说了。因此,孩子的心中,立即滋生了对被他呼做祖母的老太婆——吕太后的仇恨。而十几岁的孩子实际还是不懂事,不知道世道的险恶,不懂得保护自己。他竟然幼稚地扬言:“太后怎么着?她岂能杀了我母亲,还叫我做她的孙子!我现在人还小,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为母亲报仇!”

这番话传到吕太后耳中,让她心惊肉跳。她决心及早除掉这个隐患,保卫她的权位,她的生命。她随即叫人把少帝关到无人的冷宫中,幽禁起来,并在朝堂上向群臣宣布,小皇帝患了精神错乱之症,病得不轻。神志糊涂,心志不明,胡言乱语,不能再承担安百姓、卫社稷的重任了,必须废黜。群臣哪敢说半个不字,一齐跪倒在大殿上,高呼:“太后圣明。太后为天下的黎民百姓考虑,全凭太后做主了。”

吕后是个非常有心机的人,见群臣如此表态,原来还有些不安的心放下了,却显露出一副不得已的神态,说:“既如此,朕就将这个昏乱的皇帝废了。不过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朕已察知,常山王刘义,谦恭仁义,可立为帝。”这个刘义,本名刘山,也是惠帝后宫宫人之子,吕后称制元年,封为襄城侯。称制二年,常山王刘不疑(刘山之兄,也是惠帝后宫宫人之子)死,刘山做了常山王,改名刘义。这个刘义大约是个较为听话的人,所以被吕后选中,再改名为刘弘,过了几年皇帝瘾。但吕后不让这个新皇帝有任何权力,连年号都不给他,当年仍然继续称吕太后六年。

新皇帝即位的时候,幽囚在冷宫中的小皇帝早被吕后的人杀死。可怜的小皇帝,在史书记载中,连一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

皇帝虽然被她完全掌握了,但吕后却总不能放心享受权力宝座的荣耀,她仍在思索,她的权力基础,是否真的已经很巩固了呢?

她知道,刘氏家族的力量还很强大,而许多文臣武将,都是跟随刘邦在血雨腥风中战斗过来的,他们并不服气由一个吕姓的女人长期来专政。

她计算过,汉朝建立后,刘家子弟封王的,足有十多人,除了已被她毒死的赵王如意外,还有齐王刘肥,是高祖的长子,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也都是高祖的儿子,楚王刘交、燕王刘建,都是高祖的兄弟,琅琊王刘泽,是高祖的叔伯兄弟,这些人,多数握有兵权,都虎视眈眈地看着她。一旦有变,他们不会反过口来咬噬自己吗?对这些刘姓侯王,一定要尽量削他们的势力,但是又不能一下子就将他们消灭。她想来想去,只有赶快加强和巩固自己吕氏家族的势力,将自己的兄弟子侄也都封侯建王,掌握军政权力,作为对刘氏家族势力的对抗,作为自己掌握的皇权的基础。

吕后有两个兄长,吕泽和吕释之,早年都率军跟在刘邦左右,血战沙场,屡立战功,还有她的几个侄子吕台、吕产、吕禄、吕种等,也多是身经百战的将领。汉朝建国后,吕泽得封周吕侯,吕释之封康侯。吕台封哪侯,吕产封交侯,吕禄封胡陵侯,吕种封交侯,但没有一个封王的。说起来,吕家对刘家的贡献,不可谓少,就是封一两个王,也不为过。吕后如此遐想。

但吕后善于权谋,行事谨慎。她在封王之前,先要试探一下朝中那些德高望重的有影响的大臣们的意见。

于是,她在朝堂上试探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没有料想到丞相王陵会激烈反对。王陵说:

高祖曾与诸臣杀白马,歃血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大家都参加了盟誓。今太后要封吕氏诸王,违背了盟约,万万不可!

吕后闻言,脸便沉下来,可又不便当场发作。她强制着转向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问:“卿等的意见呢?”陈平、周勃等答道:“高皇帝平定天下,封王刘氏子弟,是自然的;现在太后临朝称制,要封王吕氏兄弟,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什么不可呢?”吕后的心情这才放松起来。她对大臣的态度有底了。可是为此事,王陵对陈平、周勃等人的言行大不以为然,下朝后王陵将他们责备了一通。陈平、周勃劝道:“老丞相,你不要过于激动。此事非一朝一夕能妥善解决的,日久人心会有分晓。”王陵却摇摇头,铁青着脸,忿忿地回到自己的府邸。不久,王陵就被撤去丞相之职,被迫回家养老去了。

吕后决心封诸吕为王。她首先将早已去世的周吕侯吕泽,追封为悼武王,以观察群臣和刘氏诸王的反应。

封赠诏命发出后,朝堂上并未有什么不良的舆论反映。于是,这次封赠便成了封拜诸吕为王的开端。此后受封的有:吕台,吕泽子,为吕王,死后谥肃王;吕嘉,吕台子,继其父封吕王;吕产,吕泽子,吕嘉因荒恣放荡,被废王位,吕产继封吕王;吕通,吕台子,封燕王;吕禄,吕释之子,封赵王;其父吕释之早死,因吕禄之封,得追封为赵昭王。而吕氏子弟获得封侯的更多。连吕后的妹妹吕婆也获封为临光侯。不但封侯,还让她的这些子侄担任各种军职,掌握了负责从宫廷到皇城禁卫的南北军等军政大权。一时间,诸吕兄弟子侄控制了朝廷的各种军政要职。

吕后一面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王为侯,一面却不断寻找借口,削弱或消灭刘氏王室。例如赵国的赵王,先是赵王如意,被吕后召到京师下毒毒死,继移淮阳王刘友为赵王。吕后让刘友娶吕氏的女子做王后。而刘友不爱吕氏女。吕氏即向吕后诬告说,赵王不满太后称制,扬言:吕氏家人哪有资格封王?等太后百岁后,我就打他们个落花流水。吕后即命人召赵王来长安,将他囚禁在赵王府中,命禁卫兵将府邸团团围住,断其饮食。有偷偷送食的,捕捉治罪。刘友就这样被活活饿死。刘友在饥饿中,发出了对吕后暴行的控诉之声:

吕家掌权啊刘家危, (诸吕用事兮刘氏危,)

压迫王侯啊逼我娶吕家女做王妃。 (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

吕家妃子嫉妒啊恶言恶语,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

长舌之妇搅乱王国啊太后却不明悟。 (谗女乱国兮太后不寤。)

我无忠臣啊被迫放弃自己的封国,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

我在原野自尽啊请苍天作正义的裁决, (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

哎呀,哪有后悔药啊我早宁愿自生自灭。 (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

侯王也饿死啊有谁悯怜? (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家人灭绝天理啊老天爷为我冤报仇雪。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刘友死后,吕后又将梁王刘恢改封赵王。吕后仍然要以吕产的女儿做刘恢的王后。而随侍王后的官员也都是吕氏家族的人,刘恢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他们的监督。刘恢有个心爱的歌姬,被吕产的女儿毒死。赵恢伤心至极,自杀而死。吕后以此加给刘恢“宠爱女人,毁弃宗庙”的罪名,将他的王位彻底取消了。后来,竟让吕禄来做了赵王。

又如燕灵王刘建,是高祖之弟,并无任何过错被吕后拿捏住。可是当他在吕后称制的第七年,因病去世时,吕后竟以他没有子嗣,除去他的封国。其实他所宠爱的一个宫人生有一个孩子。吕后却叫人把这个孩子杀了,硬让刘建绝了后。不久,吕后却将燕国王位封给了他的侄孙吕通(吕台之子)。全是假公济私的行为。

不过,吕后也不是一味地做这种抑刘扬吕的事。她在给吕氏家族封王建侯时,也常玩一些平衡的把戏。

她在给吕氏子弟封王建侯时,常常是同时也封一些刘氏或他姓的王侯。如她临朝称制的第二年,“欲侯诸吕",便先封刘邦时的功臣郎中令冯无择为博城侯,封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封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封齐丞相齐寿为平定侯,封少府阳城延为梧侯,张买为南宫侯,同时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吕要之子吕平为扶柳侯。接着,她又“欲王吕氏”,也是先立孝惠帝后宫宫人之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然后再“风(暗示)大臣”,让大臣提出,请求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吕禄为胡陵侯。对于吕氏王侯中的一些不肖者,吕后也作出过惩罚。她企图以此作为平衡,减少刘氏家族及朝中大臣对封诸吕侯王的反感和阻力,在平静中,“和平演变”汉室的皇权。

这显示了吕后的心机,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女人在争夺权力道路上的艰辛。当时,作为一个女人,要掌握天下之大权,其社会的阻力是如何的大,连吕后这样刚烈的女人,也不得迂曲前行,费尽心力。

在吕后的精心策划、安排下,吕氏家族的子弟,逐渐掌握了朝廷的军政警卫大权,诸臣和刘氏家族的王侯们,都只能屏息噤声,俯首低眉地过日子。

一代雄主 惊恐离世

吕后虽说是个女子,可是她具有男子一样刚强的性格,好勇斗狠,一生残害过不少政治上的敌手。其中最有名声者有韩信、彭越、赵王如意、戚夫人、少帝之母惠帝宫人、少帝、继赵王刘恢、燕灵王刘建后宫美人及其儿子,等等。虽说在封建社会宫廷及朝廷的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事,消灭政敌的事,哪一代也不能免,可是吕后的手段有时也不免毒辣了些,心肠太狠毒了些。在她年轻气盛胆壮时期,她做这些事,并无什么心虚胆怯。可是,当吕后逐渐进入老年,体衰气竭,眼看身边的熟人老臣、亲人儿女,一个个离她而去,成了故人,生命力的衰竭,让她感到心虚力竭,特别是她对过去做过的一些自己也感到过分、亏心的事,更感到后怕。于是种种可怖的幻觉也随境而生。那些被她残害过的冤魂,一个个地展现到了她的眼前。

吕后临朝称制八年的春天,三月中旬,吕后特地到郊外去举行祓除祭祀,意在驱除邪魔妖怪,驱除一切冤魂孽鬼,不许他们附身。

她以为,经这么一祓除,便可以安享晚年富贵尊荣的日子,不再有冤魂孽鬼来缠绕她了。但她毕竟是老了,经过长途的跋涉,她在返回长安宫殿的路上,坐在车辇中,忍不住打起瞌睡来。经过轵道时,迷迷糊糊之中,她忽然觉得有个黑乎乎的活动的东西,像条黑狗,从身后扑到她的腋下,要嘶咬她。她惊叫起来,宫女太监们急忙围上来问候,却又什么东西都没有见到。

吕后回到宫中,叫术士来为她占卜,是什么怪物作祟。卜者在宫中舞蹈了一阵又一阵,一会“死去”,一会醒来,然后跪下向吕后禀报道:禀太后,太后轵道所遇,是赵王如意的孤魂在作祟。待臣焚烧几张符咒加以驱逐,太后龙体自当康复,圣寿无疆。

吕后已经听惯了这些应付的话,挥挥手,叫卜者退下,道:你们去行法驱逐吧,本后要休息了。她大约已经感觉到自己冤孽债欠得太多,讨债的太多,再怎么施法行术,也无法解除了。

从此后,吕后的后腋肿痛起来,溃烂流脓,任多少高明的宫廷御医开了多少医方,都无疗效。吕后每当迷糊睡去时,不是看到耳鼻流着黑血的如意向她扑来,就是看到一团黑乎乎臭烘烘的肉球朝她滚来,张口要咬她的手脚。她感到,那就是被斩成人彘的戚夫人。她怎么也躲不过这些冤孽的纠缠。

这些,实际都是吕后病中的幻觉,然而,确实成了她实实在在的沉重的心理负担。她感到,这也许是她残忍手段对待戚夫人、赵王如意等人的报应吧!

她感觉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让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吕氏家族子弟们的安全和权位,是她自己花了毕生精力构建起来的权力的宝塔。当她清醒的时候,她知道,一旦她“山陵崩坏”后,那些活着的刘姓的、非刘姓的,对吕氏心怀不满的侯王将军大臣们,会像猛虎扑羊一样,将她吕家的人吞噬一光的。

她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作了最后的安排,以保障吕家的子弟们在她死后的安全和权势。

到这年的七月中旬,吕后的病已进人最后时期,她叫赵王吕禄将女儿送进宫中做皇后;又任命吕禄为上将军,率领禁卫北军;任命吕王吕产为上将军,率领南军,都亲自到军中坐镇。

她命人将吕产、吕禄兄弟叫到病榻前,努力支撑着病体,教他们说:

当初高帝平定天下后,曾与大臣们约定:曰后再有非刘氏子弟封建王爵的,天下的人都有权力、义务去攻击他。现在,我们吕家封了这么多王,大臣们心中非常不平衡。我一旦崩逝,皇帝又很小,恐怕大臣们会发生政变。你们一定要掌握好警卫部队,守好皇宫。你们千万不要随便离开宫殿,为我送葬。你们一离开宫殿,必定要为人代替的。

吕产、吕禄兄弟在他们的姨母面前,早已泣不成声,边哭边应道:“请太后放心。望太后保重龙体,才是侄臣们之福。侄臣们一定牢记太后教导,谨守宫门,维护吕氏的基业。”

吕后认为她终于对身后之事有了一个安排,然后最后望了一眼二吕兄弟及寝宫上方的龙凤图形,轻轻叹了一声:“我走了。”便永远闭上了她的双眼。

一代雄杰的女主,终于在恐惧之中离开了人世。

铲除诸吕另立新帝

吕后死后,留下遗诏,赏赐各诸侯王每人千金,其他大小官吏也按品秩赏赐钱财,对全国实行大赦。吕后的意思,不外是想以此来收买人心,安定天下,稳住吕家权势的阵脚。

然而,吕家与刘家以及许多倾向于刘家的旧大臣,怀怨已久,猜忌已深,岂是这区区的小恩小惠的赏赐所能收买、平息的?实际上,吕后还没有死的时候,双方早已在酝酿着一场争权的斗争,吕后一死,这夺权之争,便迅速白热化起来。

此时,吕氏兄弟子侄们都分据了守卫长安城的军队和卫戍部队的要职地位。刘氏家族的势力虽有旧大臣、功臣宿将周勃、灌婴、陈平等人的支持帮助,却一时撼吕家兄弟不动。吕氏兄弟虽然也想发动政变,早点消灭刘氏势力,可对于周勃、灌婴等功臣宿将等却也有所顾忌,不敢贸然动手。双方各自拥兵自卫。

首先发难的是拥兵在外的齐王刘襄。八月,刘襄以诛诸吕为号召,发兵东进。并传书诸侯,声讨诸吕的罪恶:擅自废帝更立;杀三赵王(赵隐王刘如意——毒杀、赵幽王刘友一杀、赵王刘恢——迫其自杀);灭梁、赵、燕,以王诸吕;诸吕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等等,故入长安“诛不当为王者”。

吕氏兄弟急命灌婴率兵出关迎击齐兵。他们以为灌婴之妻为吕要,与诸吕有亲戚关系,应属诸吕方面的人。哪知灌婴一至荥阳,便屯兵不发,与齐王及诸侯王相约,和平相处,等待吕家方面内部产生矛盾后,反戈而击。

吕氏弟兄虽握有长安军事卫戍的大权,然而大兵压境,也让他们一筹莫展,六神无主,和,和不成;战,战不了。灌婴的屯兵不进,就是一个眼下的难题。要先消灭长安城中刘氏势力,又畏惧外有刘氏之兵,内有太尉周勃等威望很高的老将。

然而,刘氏势力方面,因为吕氏牢牢地掌握着兵权,严令禁止太尉周勃等进人南军、北军的军营,夺取兵权,手中无兵,所以也无法对诸吕动手。但他们很快找到一个人;就是郦商的儿子郦寄。郦寄很得吕禄的信任,他们就叫郦寄去骗说吕氏兄弟,劝吕禄说:

虽说高祖皇帝曾有约:非刘氏王者,天下共诛之。但如今的刘氏九王,吕氏三王,也都是通过大臣们的商议后,一致同意置立的。已经向诸侯发过通告,取得大家同意,是合法的。只是现在您既做了赵王,却又带兵在此。这自然要遭到大臣和诸侯的疑惧,而要反对你了。如果您将兵权归还太尉,请梁王吕产归还相国之印,你们与诸侯们订立盟约,取得大家的信任,各回封国,齐国也会罢兵,各自安享太平,岂不胜似现在的提心吊胆?

虽说吕家人对此建议的意见不一,并未完全交出兵权,但也已说得吕禄放松了警惕,时时与郦寄外出打猎,把其姨母吕后的警诫不得离开军营的话抛到脑后。

正当吕氏兄弟犹豫不决的时候,太尉周勃、陈平等决计进入北军,用计把兵权夺过来。由于负责掌管军中符节的襄平侯刘通手中有符节,守门士兵不得不放周勃入营。此时吕禄在郦寄等人的连骗带吓下,已经自动解下将军军印,交给掌印官,离开了北军。周勃便接过军印,正式接管了北军。

周勃传令北军将士,愿站在吕家一边的袒开右膀,愿意站在刘氏一边的,袒开左膀。令声刚落,全军将士都袒开左膀。一时军威大震。

此时,周勃得知吕产将带兵入宫,急令平阳侯曹窜(曹参子)前往通知卫尉,不要放吕产进入宫殿殿门。吕产率军来到未央宫,被拒绝进入,只得在殿门外徘徊。直到快吃晚饭时,朱虚侯刘章奉周勃令,带士兵一千多人,赶到未央宫,对吕产发起攻击。吕产兵败,被杀。北军便也完全归于太尉掌握。诸吕的势力,到此,便被彻底摧垮。接下来的几天里,吕家掌大权的人物长乐尉吕更始、放弃兵权的吕禄、燕王吕通,以及吕后的妹妹吕婆等都被捕杀。吕氏家族的男女老少,也在这场动乱中,遭到集体屠杀。这几天,真是吕氏家族的末日到了。

吕后所立的小皇帝,被诸大臣废除,另立薄夫人之子代王刘恒为新皇帝,即史称文景之治的孝文帝。汉初吕后及吕氏家族的历史,到此结束。中国古代第一位最有权势的女主,最终落得如此惨痛的结局,令后代多少读史的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