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懿

司马懿(晋高祖)

深藏爪牙 含而不露

司马懿简介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出身世家大族,其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大官。

生卒年:179 ~251年

性格特点:聪明多谋略,深藏爪牙,含而不露。

历史功过: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

名家评点:房玄龄:①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②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③有符于狼顾也。

司马懿传记

坚卧待刺客 妙计安曹心

老子曰,人要像容器,只有永远保持虚空壮志,才能不断接受。此乃中国哲学中莫之能御的哲学。司马懿以此教导儿子,要善于忍耐,以退为进,然后寻找时机,反戈一击。

对于司马懿来说,开始的运气似乎并不太佳。他生于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天下大乱的时期,年幼时聪明多谋略,博学广闻,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同郡人名士杨俊见到少年司马懿后便对人说:“此儿长大,定为非常之器。”尚书崔琰与司马懿之兄司马朗相友善,对他说:“你弟弟聪明无比,这是你比不上的。”可是他出身迟了一些,又恰好遇上曹操、刘备之前辈,但仍然掩盖不了他的“光芒”。

公元201年(东汉建安六年),司马懿被郡政府举为上什掾。此时,司马懿二十刚出头,血气方刚,正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初生的牛犊,朝气蓬勃。而这时曹操已击败了北方最强大的敌手袁绍统一了中国北部,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对司马懿早有所闻,决定辟请为官。但司马懿见汉朝衰微,曹氏专权,不愿屈节事之,推辞说身患瘫疾,不能起身,加以拒绝。

曹操生来机警多疑,马上意识到这个青年必是借故推托,而辞不应辟正是对他的大不敬,自然十分恼怒。于是马上派人扮作刺客,去验证司马懿是否有瘫疾之病。刺客于夜深人静之时,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觉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之意,于是将计就计,装着瘫疾在床的样子,毅然放弃了一切逃祸求生、反抗和自卫的努力,里卧不动,任刺客所为。

刺客见状认定真是瘫疾无疑,收起利剑,扬长而去。尽管曹氏诡诈无比,但还是被这位青年所蒙混过去。这一着使他不仅逃避了辟征,而且逃避了不受辟将受到的迫害。这一着,需要有在变生仓促间的对刺客来意的准确判断和当机立断的决策,又需要临危不惧、置生死于度外的果敢,真是惊险无比,乃常人难以所为。

司马懿躲过这场浩劫后,非常谨慎而有节制地行事,但最终还是被奸诈而多疑的曹操察觉了,又辟请他为文学掾,还厉声交代使者说:“司马懿若仍迟疑不从,就抓起来。”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若再拒绝,定遭杀身之祸,只能就职。况且此时曹氏专权已成定局,逐鹿中原已稳操胜券。

从此,司马懿便在曹操手下听差。曹操对他的才干很赏识,因而命其与其子曹丕游处。于是,连升三级,很快被提升为主簿。但对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的特点亦十分清楚。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为了验证,便不露声色地与其前行,又出其不意地命他向后看,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被验证果然有“狼顾相” ,据说狼惧怕被袭击,走动时不时回头,人若反顾有异相,若狼的举动,谓之为“狼顾”。

司马懿的“狼顾相”可能是他为人机警而多疑养成的习惯,曹操对此非常厌恶。他又感觉到司马懿富于智谋、雄豪豁达、野心很强,加之又梦到“三马共食一槽”,槽与曹同音,预示着司马氏将篡夺曹氏权柄。于是令曹操非常忌妒,非常发怵,因而他忧心忡忡地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一个甘为臣下的人将来必定要坏你的事!”意欲除掉他,免得子孙对付不了。但曹丕与司马懿私交甚好,不仅不听父亲劝告,还多方面加以袒护,才使他免于一死。

司马懿敏锐地感觉到曹操对他的猜忌,于是马上采取对策。即表现对权势地位无所用心,麻木不仁。而“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完全一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孜孜于琐碎事务和眼前利益的样子。曹操这才安下心来,取消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以至于被这位年轻人放的烟幕所迷惑,再一次上当。

司马懿此计甚为巧妙。

司马懿生于弱肉强食的时代,立身于相互倾轧的朝廷,因而使他的警觉和疑忌发展到如狼之顾的奇特程度。在曹操死后他的显赫地位巩固之后,仍无丝毫松懈。

当他征辽东灭公孙渊凯旋回朝时,有兵不胜寒冷,乞求襦衣,他不答应。有人说:

“襦衣多得很,赏赐几件不值什么。”但他却一。本正经地说:“襦衣是国家的,我作臣子的,不能赏与别人,换取感激。”他十分注意避嫌,以至于宁愿士兵受冻也不自作。

主张发冬衣。他到晚年,功望日盛恭谦愈甚,对同乡长者,太常常林,每见必释。他经常告诫子弟:“道家忌盛满,四时有推移。我家有如此权势,只有损之又损之也许可以免祸”。这种谦卑的言行,正是他“狼顾”般警觉的又一体现。但在这一谦卑言词的掩盖下,一旦时机成熟,他的全盘阴谋与雄心大志皆在血腥屠杀中得以实现。平定公孙渊后,杀戮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七千多人。诛曹爽后,大杀曹氏宗室。

在谦卑言词的掩护下,他悄悄将曹氏政权抢夺过去,到他的孙子司马炎“竞迁魏鼎”建立了晋朝。

灼见令曹惊 变化若有神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建安二十一年为魏王,次年十月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迁官太子中庶子,每参与重大谋划,辄有奇策,甚为曹丕信任。这时,他向曹操提出实行“军屯”的重要建议。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战乱不已,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此种情况下解决粮食和救民问题,是稳定社会,克敌制胜的关键。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曹操先实行民屯,军屯是后来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实行的。他说:“昔翼子陈谋,以彀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戍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彀,国用丰赡。”在这个问题上,他和曹操是英雄所见略同。此后司马懿还不断地强调劝农积谷的重要性,并具体领导了发展军屯的事宜。

公元219年,刘备派关羽围攻曹仁与樊城。曹操派于禁助曹仁击关羽,时罢秋季,霖雨不止,汉水汛溢,淹没于禁所督士军,步骑三万尽为关羽所虏,送江陵。于禁投降。关羽又斩将军庞德。一时“威震华夏,曹公议定许都以避其锐”。

当时,形势很紧迫,使曹操也惊恐起来,以至打算迁都。司马懿却十分沉着,谏阻曹操说:“于禁是被水淹才失败的。关羽并不是战场上真刀实战取得胜利。国家的军事实力并未受到很大损失。而匆忙迁都,既是向敌人示弱,助长了关羽的凶焰,又会引起淮沔一带居民的骚动和不安。”他认为关羽军威虽盛,以计破之并不难。他提出了巧借孙吴之力解决樊城之围的建议:“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孙)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犄其后,则樊围自解。”

大敌当前,司马懿沉稳运筹,毫不惊慌。当时情势,在敌(关羽)我之外,还有个第三者孙权。别人都着眼于敌我双方,但忽视了第三者。司马懿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外力钳制关羽,以解樊城之围,不能不说是高招。曹操闻计,十分高兴。恰巧这时孙权自己找上门来要求从后路进攻关羽,以讨好曹操。与司马懿的谋划完全吻合。(孙)权内惮羽,外羽以为己功。武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关羽得知孙权乘机抄他的后路,心中不免惊慌,欲撤兵回撤,而围樊之战功亏一篑,又十分可惜。故而“犹豫不能去”。这时孙权先派吕蒙率兵袭击公安,刘备的南郡太守糜芳向吕蒙投降。

吕蒙占据了江陵。东吴另一大将陆逊攻取宜都等。关羽无奈,慌忙放弃樊城之围匆忙还当阳,走麦城。十二月,被吴将所俘,斩于临沮。孙权送羽首与曹公。借吴解樊围,借刀杀关羽之计,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也是在司马懿的谋划下曹操进行的最后一次军事活动。不久,曹操遂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病死于洛阳。

曹操死后,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这时有军事情报说孙权率大军向西进发,曹丕与大臣们都认为东吴兴兵,意欲攻取樊城、襄阳。而两城积储的粮食甚少,难以打持久战,因此,诸大臣认为应弃城还宛。只有司马懿力劝勿弃二二城。 他认为,孙权老谋深算,不会使自己落到腹背受敌的不利地位。既杀关羽,取恨刘备。必欲结好魏王以自重,使刘备不敢贸然兴兵。在此种情况下,孙吴决不会袭取襄、樊二城。二城在战略上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放弃。但曹丕等不以为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遂命曹仁焚弃二城。但孙权并未侵扰,曹丕等人后悔不迭。

神速擒孟达 持重抗诸葛

公元227年六月,魏明帝下诏命令司马懿驻军于宛。十二月,新城太守孟达谋反。

孟达原系刘备部将,因未救关羽,关羽走麦城后,刘备对他心怀怨恨,孟达惧怕被治罪,加之他又与刘备养子刘封不和,便率部将四千余众叛蜀降魏,曹丕大喜……后来,诸葛亮多次与孟达通信,秘密来往频繁,结果因泄露消息而被司马懿获悉。于是司马懿要孟达人朝,孟达惧怕不敢前往。于是决定反魏降蜀。

司马懿断定孟达必反,当机立断,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破坏孟达与蜀汉的关系,挑拨离间,拉拢安抚,稳定其心,拖延时间。二是火速出兵,前往讨击。司马懿恐其速发,以书喻之日:“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摸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此计果然奏效。

孟达得书大喜,认为司马懿对他并不怀疑,因而犹豫不决,放慢了叛魏降蜀的速度。

这便给司马懿争取了调兵遣将的必要时间。

孟达未曾预料司马懿率军神速到来,而且非常乐观。不料,司马懿神兵天降,打了孟达个措手不及,孟达兵败被斩……公元230年,朝廷加封司马懿为大都督,命他带兵伐蜀,直取汉中。

诸葛亮是蜀国丞相,志在复兴汉室。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率十万大军出斜谷,扎营于渭水南原,司马懿获旨,获二万军队相抵,与蜀军对峙。

诸葛亮率大军远来,后方悬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十万大军的军需补给十分困难。蜀国小,经济力、人力有限。虽倾其力进行伐魏战争,但打不了持久战,故意在速战速决。而曹魏是大国,人力物力雄厚。战争又在离渭水平原不远的地方进行,物资供应补给方便,以逸待劳,不必冒险求胜,最有把握的战略是拖垮敌人。

于是,曹魏朝廷三令五申,要司马懿持重对敌,以候其变。司马懿老谋深算,对“持重”战略的重要性,认识得更加清楚。虽然诸葛亮一再挑战,他却严令部属,不许应战。诸葛亮无可奈何,就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妇人的衣饰,把他喻为妇人,以嘲讽其胆小。用这种难堪的污辱和强烈的刺激,去激怒他,使其出战。魏军将士知主帅受辱,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出战。有的将领甚至批评司马懿:“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深知孔明的用心,决不轻率上当。

他没有发怒,仍旧高悬免战牌,反而心平气和地问蜀军使者:“诸葛公近来起居如何?一天吃多少饭?”使者坦然道:“仅吃三四升米。”丝毫没有警惕,轻易泄露了重大机密。他又询问诸葛公日常处理政事的情况,使者怀着崇敬钦佩的心情回答丞相为国事操劳事必躬亲的美德。这却给司马懿提供了重要情报。他对手下说:“进食不多而事繁不息,人岂能堪。诸葛亮岂能久在人世!不久将死。”他心中暗喜。忍受屈辱,把诸葛亮送来的妇女衣服收下,很客气地将蜀军使者送走。但在激愤的将士面前,堂堂的魏军主帅岂可受辱!于是,摆出被诸葛亮激怒的样子,上表朝廷,请求决战,朝廷自然不许。

此后,蜀军挑战,司马懿又装模作样地要应战,但终未出战。蜀军大将姜维忧心忡忡。恐魏军不出战。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出战,所以一。再请求出战,是在众将面前显示威武,做样子给人看的。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如能战胜我军,他哪里会千里请战,贻误战机?”

司马懿对自己的战术,十分自信,信心十足。其弟来信询问进展情况,他复信说:“诸葛亮虽率军十万,但已落人我的圈套。大破蜀军,指日可待。”他与蜀军对峙三月后,诸葛亮果然病死。蜀将杨仪等整军而退,百姓奔告司马懿,司马懿沉思许久,恐死讯不实,不敢贸然追击。等消息确实后,司马懿下令急追,但蜀军在道上布有很多蒺藜,难以通过。司马懿想出一条妙策,他命两千士兵穿着软材平底木屐走在前面,蒺藜尽被木展沾去,后面的骑兵方才顺利通过,一直追到赤岸。

远征平公孙 韬晦诛曹爽

公元237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发兵叛魏,并自称燕王。

238年正月,司马懿受诏率师伐辽。临行前,魏明帝问他对公孙渊作何估计,司马懿答道:“弃城而逃,是其上计,据辽水以拒大军,是其中计,坐守襄平,彼将被擒,是其下计。”明帝又问:“三计中,他将采用何计?”答日:“公孙渊定认为朝廷悬军远征,不能持久。必先拒辽水而后死守,此乃中下计。”接着司马懿率兵四万,自京城出发。出师前,他慨然作歌道:“天地开阔,日月重光。遭遇际空,毕力退方。

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公孙渊闻讯,惊恐万分,不出司马懿所料,果派步骑数万,屯阻于辽宁。司马懿大军到来后,命多列旗帜,虚张声势,出敌之南,将敌军精锐吸引过来。而魏军主力却悄悄地泛舟潜渡出其北。敌军果然上当,慌忙派兵来战魏军,司马懿纵兵逆击,三战皆捷。公孙渊无奈,只好退守襄平。司马懿大军齐到,将襄平城团团围定。

此时正值伏暑,阴雨连绵,辽水暴涨,平地起水数尺。围城魏军将土纷纷要求移营防洪,司马懿漠然置之,命令按兵不动。尽管魏军围城有空隙,但公孙渊以为天公作美,神灵保佑,无可担忧,即使是城内严重缺粮,亦不作他计,死守襄平。此时,魏军许多将士焦急问司马懿为何不动,司马懿答道:“现在敌众我寡,敌饥我饱,阴雨连绵,攻之无益。何不安缓待时!我军不远万里前来平叛,不怕敌人来攻,唯恐敌人逃窜。使战争旷久,以成后患。现敌人粮食将尽,我军如抢掠其牛马,断绝其打柴运粮之道,贪取眼前小利而惊吓敌人。就会驱赶敌人远遁,兵书上一再说:

兵者诡道,应善因事变。现在我们的行动,旨在造成对守城之敌无能为力的假象。

以迷惑公孙渊,使其安居襄平,待雨过天晴,擒他如捉瓮中之鳖,不费吹灰之力”。

司马懿一席话,使众将佩服不已。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天晴后,魏军很快就拿下襄平,斩了公孙渊。

接着司马懿班师回朝。正在途中,三日内,连接五封诏书。等司马懿赶回京城,魏明帝已气息奄奄了,魏明帝拉着司马懿的手,将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司马懿痛哭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政,即日明帝故去。

曹爽是曹魏宗室,外露骄横,内含怯懦,而且华而不实,这就给司马懿造成了机会。

两位辅政大臣,司马懿德高望重,曹爽则年轻浮躁。辅政过程中,二人不断发生矛盾,使曹爽对司马懿非常嫉恨。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曹爽多次提拔自己的亲信担任京城重要官职,而这些人大多是京城名流,外表风度翩翩,但不具实际政治才能。向来政治家引纳名流,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声誉,而不是让他们真正参政。曹爽却不懂此道,结果只是加快了自己的灭亡。

这些人意识到司马懿的才干和资历远非他们可比,便想尽方法排挤他,于是由曹爽奏告小皇帝,说司马懿德高望重,官位却在自己之下,甚感不安,应将他升迁为大司马。朝臣聚议以为前几位大司马都死在任上,不太吉利,最后定为太傅。然后借口:太傅位高,命尚书省凡事须先奏告自己,大权遂为其专。

在正始初的几年中,曹爽急于安插亲信掌握京城兵权,司马懿则率兵同东吴打了几仗,名声大噪。

曹爽一天天骄横自大,像一只急速膨胀的气球,司马懿却深自抑制,始终保持谦恭。他平时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凡事都要谦虚退让,就像容器一样, 只有永远保持虚空的状态,才能不断接受。从表面上看,曹爽的势力是在扩张,其实内中却潜伏着很深的危机。

到了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已经基本控制了朝政,京城的禁军,基本上掌握在他的手中。于是朝中的大事,曹爽就很少再同司马懿商量,偶尔司马懿发表些意见,他也根本不听。对此,司马懿似乎并不计较,依然是谦恭的态度。此后不久,他的风瘫病复发了,便回家静养,不再管事。这一病差不多就是一年。

当时,司马懿已经近七十岁,在旁人看来,早已是风中之烛。所以曹爽他们对他的卧病并没有多少疑心,反而觉得这个原以为厉害的对手,到底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曹爽总算细心,当正始九年春他的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时,他还特地让李胜去向司马懿辞行,观察一下司马懿的病到底怎么样了。

李胜来到司马懿府上,被引入内室。司马懿见他进来,叫两个婢女在两旁扶着,才站得起身来,表示礼貌,一边接过一个婢女拿来的外衣,不料手抖抖颤颤,衣服又掉在地上。随后坐下,用手指了指嘴,表示要喝水,婢女就端来一杯稀粥汤。

他接过粥汤送到嘴边,慢慢地喝,只见滴滴答答的汤水往下落,弄得胸口斑斑点点。

李胜看得心里难过,不觉流下眼泪。司马懿朝他看看,他忙禀告说:“胜素无功劳,不意忽蒙特恩,任为本州(李胜是荆州人)刺史,故来拜辞。今主上尚幼,天下事全赖太傅主持,不意太傅尊体欠安如此!”司马懿刚才起了起身,一直气喘不止,好一会才缓过来,吃力地说:“年老了,病越发重,恐怕死在旦夕。你去并州(今山西北部) ,并州这地方与胡人相接,望好自为之!”李胜纠正他:“是回本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仍然未听清,只顾自己说:“你去并。州……李胜再次告诉他:”是去荆州。“司马懿这才好像听懂了,断断续续地说:”我年老了,精神恍惚,听不清你的话。你回本州为刺史,正是建立功勋的机会。今天与你相别,日后再无相见之日,我那两个儿子,还请你日后多加照……李胜回到曹爽那里,将司马懿的情形一禀告 ,最后说:“司马公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不足为虑!”这一来,曹爽算是彻底放心了,从此再也不加防备。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皇帝曹芳出城祭高平陵(明帝陵墓),曹爽兄弟也跟随前往,只带了少量的卫兵。他们出城不久,在曹爽府中留守的部将严世忽听得街上有大队人马急速奔走的声音,心中惊疑,立即登楼观望,只见司马懿坐在马上,带着一支军队向皇宫奔去,虽是白髯飘飘,却是精神矍铄,哪有半点病态!严世知道事情不妙,拿起弓箭对准了司马懿就要射出。边上一人拉住他的手,劝阻道:

“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切莫胡来!”这样反复三次,司马懿已经去远。

军队开到皇宫前,列成阵势,司马懿匆匆入宫,谒见皇太后郭氏,奏告曹爽有不臣之心,将危害国家,请太后下诏废黜曹氏兄弟。魏建国以后,曹丕鉴于东汉的教训,定下规矩,令后宫不得千涉朝政,郭太后对国家大事素无所知,又处在司马懿的。

威逼下,只好按他的意思,叫人写了一道诏书。在此同时,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带领军队和平时暗中蓄养的敢死之士,已经占领了京城中各处要害,关起了城门。城中的禁卫军,虽说一向归曹爽兄弟指挥,数量也大得多,但群龙无首,再加上司马懿的地位和声望,谁敢动一动?司马懿包围皇宫,取得诏书之后,又马上分派两名大臣持节(代表皇家权威的信物)赶往原属曹爽、曹羲指挥的禁卫军中,夺过了兵权。曹爽多年经营的结果,不过片刻工夫,便化为乌有。

城中忠于曹爽的大臣,大多不敢动弹,只有几个人分头闯出城门,其中有一位叫作桓范。桓范原是曹真的属下,此时官任大司农,富有智谋。司马懿发动兵变,立即派人去召他要他站在自己一边。而桓范与曹家的关系较深,又考虑皇帝与曹爽在一起,从形势的发展来看,曹爽一方更为有利,所以不听司马懿冒称皇帝诏书召他,闯出城门。司马懿的亲信、太尉蒋济听说十分着急,对司马懿说:“智囊出走,恐怕要坏事!”司马懿却很镇定,说:“曹爽对桓范外敬而内疏,如肯听他的话,早就听了。劣马只看到眼前之食,桓范的计策,他是不会用的!”

待城中布置停当,司马懿与蒋济率领军队,守住由高平陵人城的必经之路一洛水上的浮桥,一面派人送奏章给皇帝曹芳。奏章中指责曹爽背弃明帝的嘱托,破坏国家典章,任用亲信,擅权专制,有灭君之心。并说已请得太后的诏令,罢免曹爽兄弟的兵权,命其以侯爵身份还居本府。一这些话,其实都是说给曹爽听的。

再说桓范到了曹爽那里,告知城中情况,劝他立即护送皇帝车驾去许昌,招集各地兵马护驾,再以叛逆罪名讨伐司马懿。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计划。从曹魏的国家制度来说,太后不得干政,所以司马懿假借太后的名义并没有很大的号召力。

而曹爽和皇帝在一起,用皇帝名义指挥地方军队要名正言顺得多。虽说司马懿善于作战,但最终的成败,也还是未有一定。谁料曹氏兄弟听了,却默默无语,不敢决断。这可把桓范急坏了,大声叫起来:“到了今日光景,诸位就是想要做穷百姓,难道还有指望吗?况且就是匹夫劫持了一个人质,都想凭此求活,如今你们与天子相随,号令天下,谁敢不听?”曹爽兄弟仍然不肯下决心。

当晚,曹爽派了两个平日与自己关系不很密切的大臣去司马懿军营,试探司马懿的真实意图。司马懿再三保证,决无伤害曹家兄弟之意,言辞恳切之至。次日,司马懿又派了留在京城的曹爽亲信尹大目去曹爽处劝说。送尹大目走时,司马懿指着洛水起誓:“我若违背前言,全家不得善终!”曹爽听了尹大目的转告,心就动了。桓范一看事情弄到如此境地,又气又急又怕, 拉住曹爽千说万说,举出古代不知多少例子,证明向司马懿低头绝无好下场。直说到天亮,桓范年纪大,早已筋疲力尽。而曹爽则已拿定了主意,把腰中剑往地上一扔,对众人说:“我猜度太傅的意思,不过是要夺我的权罢了。我能以侯还府,不失为富家翁!”桓范听了这话,脸变作煞白,大骂道:“曹子丹(曹真的字)竟生了这样的儿子!老子如今为你所累,免不得要灭族了!”

曹爽也不管桓范说什么,就去见小皇帝,请他下诏免去自己官职,而后派人将诏书送到司马懿营中,这时桓范想要逃走,曹爽却一定要他跟着进京,好证明自己有谢罪的诚心。一行人垂头丧气,来到洛水边。渡过浮桥,曹爽下了车,向司马懿磕头乞怜,司马懿好言劝慰了几句,转脸笑望着桓范,讥讽道:“桓大夫怎么这般模样?”桓范苦笑几声,自认倒霉,默默跟着进了域。

司马懿的兵变,看起来似乎只是抓住一个并没有多大成功把握的偶然机会,其实是经过长期准备的致命一击。他在曹芳即位后的好几年中,不跟曹爽争权,却多次率军出征,保持了自己在朝廷的威望,一旦事变发生,就足以威慑群臣众将,使之不敢轻易倒向曹爽。所以才能在仓促之间,以不多的军队控制了整个京城。另一方面,他的长期的谦恭退让,则助长了曹爽的骄傲自大,使之放松戒备;而直到最后,曹爽肯俯首归降,也是因为司马懿的为人,看起来不那么咄咄逼人,不会违背誓约,置人于死地。至于司马懿的装病,不但造成了可乘之机,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保存了司马师所统领的一支军队。有如上几个条件,那种看起来纯属偶然的机会,实际是必然要到来的。不过,最令人奇怪的是号称“智囊”的桓范。他在事变发生后,只知道分析形势,却不想一想形势也需要人去把握。或许,他归根结底还是上了曹真的当,想不到曹真会生这等无能的儿子!

这场兵变过去后,第一个被逮捕的果然是桓范。至于对曹爽兄弟,司马懿确实没有违背誓言,让他们保存侯位,闲居在家。不过,司马懿好像猫逮住老鼠后盘弄消遣一样,命洛阳官吏派了八百个老百姓,守着曹爽府第的四角,每个角上搭一座木楼,叫他们轮流守在楼。上观望。曹爽幽居无聊,有时到花园去走走,木楼的老百。

姓就高唱起来:“故大将军东南行!”“故大将军西北行!”把往日煊赫无比、骄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像只癞皮狗般折辱。曹爽这时理应自杀了,而且这也是司马懿的目的。但他又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总以为自己是皇家宗室功臣后代,司马懿身为曹魏的臣子,总不能对自己太过分。因为皇帝曹芳已渐渐长大,不久就要亲政了,如果对自己做得太过分,将来司马家也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曹操曾经作出的司马懿非甘为人臣者的判断,到底是早已被人们忘记了,还是因为司马懿长年的谦恭退让,使人们难以相信这一点?

既然曹爽不甘心自作了结,司马懿只好把他送上西天。什么指洛水为誓,本来不过是权宜之计,骗人的一套,哪里靠得住呢?再说,大权在手,重新罗织罪名,还不是轻而易举?过了没有多少日子,就有官员出面奏劾宦官张当,说他过去为曹爽监视皇帝,通报宫中消息,居心叵测。审讯下来,揭露出曹爽勾结同党何晏、邓题、毕轨。李胜、桓范等多人密谋造反的大逆案。曹爽兄弟及其同党一律处死,他们的家族,无论男女老少,包括已出嫁多年的女子,全部连坐被杀。忍耐、谦让,一旦得手,决不迟疑,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这才是真正的司马懿。当时被杀的有许多著名文人,所以世人有“天下名士减半”之叹。

对司马懿来说,除去曹爽,不过是第一步。他一开杀戒,便流血成河,令天下为之震撼。从此,司马家牢牢掌握了政权。司马懿在四年后死去,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他们同父亲一样,谦虚恭谨,心狠手辣,先后废黜并杀死曹家三个皇帝一曹芳、曹髦、曹奂,杀了一批又一批反对派。到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手里,就完成了朝代的更换。汉末乱世,产生了许多不甘沉没的英雄人物,司马懿虽然出生较晚,但他终究没有辜负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