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史思明

史思明(唐朝燕国大圣燕王)

史思明简介

史思明: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周王,年号应天。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今河南安阳)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与部将谋杀。

史思明传记——

史思明(703~761),唐代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本名率干。与安禄山是同乡。营州宁夷州突厥族中的杂胡。他比安禄山早出生一天,两人自小便十分要好。初为互市牙郎。因骁勇有计谋,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硅任为捉生将。天宝初,累立战功,官至将军、知平卢(今辽宁朝阳)军事。曾到长安奏事,唐太宗很赏识他,赐名思明,迁升为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年(752),安禄山推荐他为平卢兵马使。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命史思明统兵攻占河北各郡。天宝十五年,史思明攻陷常山(今河北正定),捉获太守颜杲卿。后朝廷派李光弼、郭子仪征讨河北,几次打败史思明。这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被安禄山攻下,不久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命郭子仪与李光弼带兵前往灵武护驾。史思明乘机攻陷河北十三郡。安禄山任命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

至德二年(757),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带兵退守范阳。安庆绪派兵欲吞并史思明,史思明的谋士规劝他降唐,史思明于是率手下八万将士连同占据的十三郡一并降唐。唐肃宗大喜,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

乾元元年(758),唐肃宗派乌承恩去充任史思明的副帅,实际上是让他伺机除掉史思明。不料事情败露,史思明勃然大怒。随后,史思明率众再次反唐。

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率军增援被围困在邺城的安庆绪,大败唐九方节度使的军队,随即杀死安庆绪,还兵范阳。四月,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改国号为顺天。

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举兵南下,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洛阳。上元二年(761),史思明与李光弼的军队相持于洛阳西北的邙山一带,争战日久,双方均无建树。史思明便派人混入唐中军,四处散布说:“史思明的兵士都是幽州、朔方的人,出征多年,都想早早回家。”唐军当时的统帅鱼朝恩听说后,便命李光弼及其他节度使趁机出兵袭击。唐军大举进攻,史思明的部队佯装退却,军用物资丢得满路都是,唐军忙于抢夺物资,叛军趁机冲上,大败唐军于北邙山。朝廷闻讯震恐,屯兵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以防御史思明的进犯。

史思明率军来到陕州,几战不胜,退回永宁(今四川开江南)。他命儿子史朝义带人建一个三角城,用来储备军粮,定好一天完工。粮仓建好后,没有往上抹泥。史思明令随来的几十名部下下马和泥抹墙,不一会儿就干完了。史思明愤怒地对史朝义说:“等我攻下陕州,再来收拾你。”

史思明平日里疼爱小儿子史朝清,早想立小儿子为太子。大儿子史朝义本已怀恨在心,这次见父亲这样,便生了杀父篡位的念头。一天夜里,他派人斩杀了史思明。史思明终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