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询

刘询(汉宣帝)

中兴皇帝汉宣帝

刘询简介

刘询生平: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2~ 前49),本名刘病已,字次卿。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因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经入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流落民间。公元前74年昌邑王被废黜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七月继位。汉宣帝即位后改名询,为西汉第十位皇帝。由于他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汉宣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在对外关系上,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设立西域都护府,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公元前49年去世,庙号为中宗,谥号孝宣皇帝。汉宣帝为汉朝中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评价: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他是在汉武帝连年征战、用尽民力,后经过昭帝10余年恢复的情况下即位的。汉宣帝早年流落民间,深知农民疾苦。他在位的25年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虚心纳谏,用人得当,各级官吏大多称职,人民生活也能安居乐业。在对外关系上,也能恰当处置,使得边境较为安定。经过昭帝和宣帝近40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继汉武帝晚年停顿之后,又得以发展起来,因此这段时期又被史家称为"昭宣中兴"。

刘询大事记

公元前92年 出生。数月后,因巫蛊之祸,在襁褓中即被关进大牢。

公元前87年 获释,被列入宗室。

公元前75年 迎娶掖庭暴室属官许广汉女儿许平君为妻。

公元前74年 继承皇位,即为汉宣帝,并改名刘询。同年,许平君生下后来成为汉元帝的刘奭。

公元前71年 皇后许平君坐月子期间,被霍显派人下毒致死。

公元前68年 霍光病逝,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权收归己有。

公元前60年 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国。

公元前51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西汉。长达150年的汉匈战争基本结束。

公元前49年 逝世。葬于杜陵(在今西安市东郊)。

人物关系

刘询传记

幼年入狱 命运坎坷

汉宣帝刘询幼时命运坎坷,长大后成为西汉有名的中兴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但出生不久,即逢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起兵失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唯独襁褓中的刘询逃过一劫,被收押在监房里。

当时负责管理长安郡邸狱的廷尉监叫邴吉,他知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很是怜悯刘询。邴吉在监狱里挑选了两位厚道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皇曾孙。皇曾孙好几次在狱中差点病死,多亏邴吉和两位乳母的悉心照料,再加上为之请医,皇曾孙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因为他体弱多病,所以取名为刘病已。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听闻长安监狱有天子之气,便命令处死狱中之人。使者夜晚到来,邴吉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 邴吉与使者相持到天明,使者无奈回去复命。武帝此时也清醒了,说:“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邴吉于是将刘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家里抚养。

不久,武帝又下诏皇曾孙由掖庭抚养,由朝廷发放生活费用,并归籍宗正府。到这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当时的掖庭令是张贺,他原是刘据的部下,他对刘病已极好,自己出钱供刘病已读书,使皇曾孙系统学习了《诗经》《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刘病已好学,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这样他既了解了风土人情,也知晓了百姓疾苦吏治得失。

▲邴吉(?~公元前55), 西汉官员

掖庭

宫中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由掖庭令管理。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没有儿子继承皇位。权臣霍光等人议定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的继位并没有造福国家,而且得罪了霍光等权贵。所以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废黜了。之后,光禄大夫、给事中(内朝官)邴吉建议把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迎入宫中,继承昭帝大统。这时,在汉武帝的后代中,已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邴吉又极力赞扬刘病已孝行节俭,通经术,有美才,性格平和安详。大臣们同意了邴吉的提议。他们为了避免皇曾孙由一介平民直接继承皇位,就先封刘病已为阳武侯。没过几天,霍光就奉上皇帝龙袍、玉玺,在汉高祖刘邦庙前,为刘病已举行正式即位仪式,即为汉宣帝。

▲霍光(?~公元前68),汉朝辅政大臣

▲陕西西安恭哀皇后少陵

浪漫诏令 故剑情深

刘询还未继承大统之时,就娶许广汉女儿许平君为妻,并于公元前74年生下后来的汉元帝刘奭。宣帝继位后,许平君进宫为婕妤。但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女儿成君做皇后。当时大臣们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提议让霍成君当皇后。刘询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平君,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说:“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我十分想念它,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 群臣揣摩上意,开始一个个请立许平君为皇后。宣帝如愿以偿,立糟糠之妻许平君为皇后。这就是“故剑情深”的典故。这道诏书被认为是一道最浪漫的诏书。

宣帝由此惹怒霍氏家族。依例,皇后的父亲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却始终不允,后来才封了个“昌成君”。公元前71年,许平君又生下一个女儿,霍显命御用女医淳于衍(掖庭护卫淳于赏的妻子)在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许平君服用后不久毒发去世。汉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为“恭哀皇后”,葬在杜陵南园(也称少陵)。

许平君死后不久,霍成君当上皇后。她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与许后提倡的节俭、贤德完全违背。刘询装作对她千依百顺,而霍成君也没有为刘询生下子嗣。

敬事霍光 韬光养晦

从汉昭帝开始,到昌邑王刘贺短暂的27天,再到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初,朝政几乎全部由霍光把控。当时,霍家权力极大,霍光权倾朝野,他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是统率宫卫郎官的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统率禁卫部队胡越骑兵;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和西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堂兄弟、亲戚也都担任了朝廷的重要职位。他们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遍布西汉朝廷的庞大的势力网。霍光已经成为当时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势和声望在废除了昌邑王刘贺的帝位、拥立汉宣帝之后,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地步。

早在民间时,刘询对霍光的权势和威风就有风闻。他一即位,就明显地感觉到了朝廷内部来自霍光集团咄咄逼人的政治压力,所以在登基之日谒见“高庙”时,霍光陪同他乘车前往,他就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如芒刺在背。初即位的汉宣帝自知无法与霍光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所以在即位伊始,当霍光表示要还政于他时,汉宣帝非常“诚恳”地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事后他对霍氏一族下诏封赏,朝堂之上,霍光享受极高的待遇。汉宣帝的韬光养晦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缓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为自己的统治创造良好政治气氛起到了极其明显的积极作用。

▲霍成君(约公元前83~前54), 汉宣帝刘询第二位皇后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年仅8岁的汉昭帝继位,按照汉武帝的遗嘱,由大将军霍光来辅助汉昭帝,史称“霍光辅政”。直到汉宣帝即位初期,大权仍基本上掌握在霍光手中。

清理霍氏 大胆改革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亲临葬礼,按皇帝葬制的规格埋葬了霍光,并加封霍光的侄孙霍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的官职领尚书事。与此同时,汉宣帝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亲理朝政,逐渐把权力收归自己手中。

霍光虽死,然霍家势力不容小觑。为此,汉宣帝首先采取行动,削夺霍家把持的权力。他先解除了霍光两女婿东宫、西宫卫尉的职务,剥夺了他们掌管的禁卫军权,又把霍光的两个侄女婿调离了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让自己的亲信担任南北军和羽林骑的统帅。最终他从霍氏家族手中夺回兵权。之后,他提拔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明升暗降,剥夺了他掌握右将军屯兵的实权。还对上书制度进行了改革,下令吏民上书,直接呈皇帝审阅,不必经过尚书,把霍山、霍云领尚书事的职务架空起来。最终汉宣帝掌握全部权力。

▲霍光死,宣帝加封诏

▲灭除霍氏封赏诏

面对汉宣帝全面夺权的行动,霍家集团内部惶恐不安,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叛乱,推翻汉宣帝,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但叛乱在严阵以待的汉宣帝面前很快瓦解了。汉宣帝大规模地镇压了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参加叛乱的人都处以极刑,并废除了霍皇后,一举歼灭霍家势力,汉宣帝最终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

汉宣帝彻底清除了霍氏的势力,可以大刀阔斧地施政了。

宣帝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十分重视刺史、郡守的选用,认为这是整治吏治的重要环节。每当朝廷任命刺史、郡守之时,他都要亲自接见,当面考察,并要求他们写出任期责任状,以便对他们的政绩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任期满后,对没有实现责任状的刺史、郡守给予降职处分或免职,而对政绩优异者给予表彰或者破格提拔,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循名核实”。

宣帝严明执法,惩治不法官吏和豪强。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贪污的官员都相继被诛杀。大司农田延年在尊立汉宣帝时,作用非凡,被封为阳城侯,但因修建昭帝墓圹,趁雇佣牛车运沙之机,贪污赃款3 000万而被告发。虽有大臣为他说情,但宣帝没有同意,田延年只得畏罪自杀。

宣帝不仅以执法严明著称,还以为政宽简闻名。他在任用地方官时,除启用了一些精明能干的能吏去严厉镇压不法豪强外,还同时任用了一批循吏治理地方,使得社会安定,政治稳定。他还先后10次下令大赦天下。

为了解决土地流失问题,宣帝多次下诏把国有土地借贷给无地的贫民,同时贷给耕牛和种子。各郡县有流民归还者,官府要给他们土地,贷给种子,安排好食宿。这些借贷国家土地的贫民,后来由于借贷时间长了,国家不再收回土地,改为每年收租税,他们变成了自耕农,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宣帝还多次下令减免租税和徭役,以减轻农民负担。

公元前62年,全国粮食丰收,价格低廉。为了防止谷价太贱伤及农民利益,大司农中丞耿寿昌设立了常平仓,在粮食丰收时,以不太低的价格买进,等遇到灾年饥荒,仍以原价售出粮食。常平仓的设立,对保护农民的利益起到一定作用。

在对外关系上,宣帝于公元前72年联合乌孙打击匈奴,后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公元前61年击败西羌,后任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设立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就是好官。“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

▲西域都护形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