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基

刘基(明朝开国元勋)

开国元老 万世奇才

刘基简介

刘基:字伯温,谥日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生卒年:1311 ~ 1375年

性格特点

历史功过:刘基是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他既是开国功臣,也是治国良臣。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名家评点:朱元璋曾赋诗《赠刘伯温》云: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云炉。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 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朱元璋读书不多,能将刘基比作刘邦请不动的商山四皓,辅佐齐桓公成霸业的管夷吾,如此评价刘基,亦属难能可贵了。

刘基传记

青田诸葛 半百出山

刘基的祖先,是青田县的豪门大族。曾祖父刘濠,学识渊博,也非常有谋略。他曾在宋朝做过翰林掌书。宋朝灭亡后,当地人曾组织反元起义,遭到失败,失败后幸存人员四散隐藏。刘濠非常同情反元起义。后来,元朝廷派遣使者携带名册前去查抄起义人员。使者半路宿于刘家。刘濠把情况弄清楚后,故意殷勤接待,待其酩酊大醉,便反锁房门,放火烧了房子,名册尽毁。起义幸存者得到了保护。

刘基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受到很好影响。他从小就好学敏求,博览群书,而且对古人论及天文、地理、用兵打仗的书籍总是爱不释手。刻苦的研读使刘基受益匪浅,广泛的涉猎不仅开阔了他的胸襟,更促使他立志大展鸿图,建功立业。

刘基14岁时,即已才华出众。他父亲为他请了几位老师,都因为学问不深无法满足刘基的求知欲而辞职。最后江南饱学名儒郑复初应聘,也深感刘基不比寻常。

一次,郑复初与学生们讨论孔子加何周游列国,宣传道化,刘基突然站起来说:“孔子虽然道德高尚,但身为鲁国人,国败而难保,饱学而无为,岂不是-介无用的书生?大丈夫不应如此!”郑复初大惊失色,事后对刘基的父亲说:“这可不是-一个- -般的孩子,日后定为国家的栋梁!”

果然,元至顺四年(1333年),年仅23岁的刘基进士及第,衣锦还乡,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

少年得志的刘伯温,颇想为元朝效力尽忠,做--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时值元朝末期,官场腐败,吏治贪乱,整个社会统治已是独木难支,摇摇欲坠。但刘基并没有感到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他--方面以身作则,为政清廉,一方面与那些贪官污吏作斗争。然而,上任不久,即因受人嫉恨被排挤到别处,碰了个鼻青脸肿。又不久,因上文弹劾监察御史失职开罪于上司,被排挤回家。

官场初挫并未能使刘基丧失信心。他反而认为自己之所以出仕碰壁,一因自己学识未够,社会经验更是不足,涉世未深,不了解官场中之险恶;二者更因元朝政府积重难返,过于腐败,正直之人很难立足,更不用想有所作为了。因此,在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如饥似渴地钻研《周易》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影响,随时打算东山再起。他知道,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刘基的名声日盛,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才干足可以与诸葛亮相比,很多江南名士于是纷纷登门求教。刘基觉得,自己出头的日子已经快了。

适值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栾城(今河北栾城)韩山童与颍州(今安徽阜阳)刘福通起兵汝颍,罗田(今湖北罗田)徐寿辉起兵蕲黄,定远(今安徽定远)郭子兴起兵濠州,泰州(今江苏东台)张士诚举事高邮……起义队伍如火如荼,-浪高过一浪。而在江浙一带,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一气之下,便杀死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盗数千人骚挠江浙,元朝廷几次派兵都未能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朝廷无计可施,只得决定官厚禄诱降方国珍。但方国珍本性难移,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见方国珍如此,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隐居多年的刘基觉得又有了机会。他-到任就力 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认为方氏兄弟首先倡乱,不顾朝廷恩恤,“不诛无以惩后”,并且定下了剿除方案。方国珍早已听说刘基的才干,甚恐,急忙派人以大量金银财宝向他行贿,刘基拒绝不受。

方国珍又使人从海上至北京,贿赂京中权贵,以致元朝廷决定对方国珍进行招抚,并授以官职。刘基蒙在鼓里,正布置出兵呢,朝廷竟然令下,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留在绍兴。刘基一怒之下 ,遂辞官回青田老家。

至正十六年(1356年),元朝行省重新复议以都事之职起用刘基,让他招抚安山起义军吴成七等。刘基自己招兵买马,组成部队,用软硬兼施的方法:投降政府的,予以宽大处理,甚至委以官职,抗命不服者当即擒捕诛杀,从而瓦解了这支义军。

至正十七年(1357年) ,浙东山区爆发农民起义,行省又招来刘基剿捕,与江浙行枢密院判官石抹宜孙守处州。经略使李国凤上疏称赞刘基的才干,请求予以重用。执政权贵因怕得罪方国珍,只让他做总管府判,不让他指挥军队。刘基施展不开才能,只得再次弃官回乡。青田富户深怕方国珍扰害,纷纷投靠刘基,组织起地主武装,修筑堡寨,保卫自家产业。方国珍的军队,不敢进犯。

刘基的才能在元朝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在隐居青田的日子里,刘基遵奉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古训,日日以读书为事,静待明主。凡天文兵法,四书五经,诗词文章,无不涉猎。并爱作诗撰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胸怀。他在《感怀》诗中写道:“昊天厌秦德,瑞气生艺砀,修身俟天命,万石全其名。”

诗中以“秦"喻“元”,既有对时及的正确分析,又表达了自已的情怀。

在和张德平的诗中写道:“贾谊奏书哀自哭,屈原心事苦谁论?”

在《感兴三首》中写道:“乾坤处处旌旗满,肉食何人问采薇?”

刘基哀叹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虽已搅乱地主阶级的安宁生活,但那些麻木不仁、贪生怕死的高级官僚,却仍然醉生梦死,无所作为。而像贾谊、屈原--类忧国忧民的志士,朝廷却不理解他们的心情。埋怨朝廷不问采薇,不能任用像他这样满腹经纶,身怀绝技隐居民间的“草茅”之人。

刘基污蔑农民写为贼寇,又不满政府军纪律败坏,无所作为。在《忧怀》诗中写道:

群盗纵横半九洲,干戈满目几时休?

官曹各有营生计,将帅何曾为国谋?

猛虎封狼安荐食,农夫田父苦诛求。

抑强扶弱须天讨,可怪无人借箸筹!

在《次韵和石抹公春晴》诗中写道:赤眉青犊终何在,白马黄巾莫漫狂。

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萧张。

在《次韵和孟伯真感兴》中,他对跟随朱元璋起义的红巾军,直斥为盗贼,诗云:五载江淮百战场,乾坤举目总堪伤。

已闻盗贼多于蚁,无奈官军暴似狼。

在《闻高邮纳款漫成口号》中写道:闻道高邮已撤围,却愁谁甸未全归。

圣朝雅重怀柔策,诸将当知虏掠非。

……诗内所说江淮、淮甸,都是指朱元璋的,圣朝则是指元朝。刘基埋怨那些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军暴似狼" ,那些领兵的将军只管“虏掠”,不问“虏掠"引起的恶果。从这些诗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在刘基依附朱元璋之间,他的立场,思想和感情都是站在元朝--边的。然而从中亦可看出刘基对元政府的腐败和官员的无能已有所认识。他在《卖柑者言》中,就寓意深刻地指责元朝官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更奸而不知禁,法致而不知理,坐靡廪粟而不知耻。”

大规模反元农民起义的广泛影响,二十多年仕途的屡遭贬抑,使胸怀正义并深谙军事的壮年刘基,对元朝的异族统治渐渐有所觉悟,开始发生动摇。他钦羡古代的杰出军事家诸葛亮、祖逖、岳飞等的为人,在苦闷中撰写了《吊诸葛武侯赋》、《吊祖豫州赋》、《吊岳将军赋》,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这些民族英雄的景仰,以及对蒙古贵族统治的反感,这为他之后投靠朱元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郁离子》一书,是用寓言的形式表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寓意深刻。《郁离子》既是书名,又是作者自称,内容涉及面很广,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从政治、经济到军事、外交;从思想、伦理到神仙鬼怪,几乎包罗万象,既是前一段从政经验的总结,又为日后立国治乱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百战奇略》这部军事著作,也是这--时期的重要著作。可惜此书后来被朱元璋密封朝中,未能面世,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民间流传的抄本。

宋神宗元丰年间,曾将古代重要兵书集成《武经》,以《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作为用兵不可不读之书。《百战奇略》便是刘基读《武经》的笔记,同时还收集了从先秦到五代1600多年间散见于史籍中的重要军事资料。尤为难得的是,在书中刘基根据自己的军事实践和体会,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

《百战奇略》--书继承了我国古代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精华并有新发展。一方面,反对穷兵黩武,从治国的角度谈治军,以政治家的头脑谈军事,认为好战必亡。

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强调战略战术,主张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居安思危,“内修文德,外严武备”。刘基在战略上还主张“善战者省敌”,认为“省敌者昌,益敌者亡”,反对到处树敌,主张分化瓦解敌军,以敌制敌。

书中还有众多此类辩证军事思想,即使从标题上就可看出来:信战与教战,攻战与守战,进战与退战,缓战与速战,分战与合战,饥战与饱战……处处从相反或对立的方面来阐明用兵原则,提出了有信有教、恩威并施、严明赏罚的治兵之道及一系列辩明形势、灵活机动的作战方略。

史学家笔下的刘伯温,还是一-位奇人、神人。他深通《易》学,能以天象预测人事,非常能料事均合,呼风唤雨,当时就有青田诸葛孔明之称。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 ,朱元璋统帅的一-支红巾军,先后占领了诸暨、衢州和处州,随后又次第拔除了东南--带元军的一些孤立据点,元朝在浙东的军事力量已被清扫,浙东地区大部获得平定。雄心勃勃的朱元璋,极力搜求各地知识分子,知名人士,希望他们出来辅助自己的事业,帮自己扩充地盘,稳定社会秩序。

刘基在浙东很有名望,自然被列人邀请之列。但因为刘基思想上反对红巾起义军,视起义军为“盗寇”,而自己又势力衰弱,无力与朱元璋相抗衡,所以当朱元璋几次派人礼请他出山,他都是好言推托。当胡大海攻下处州,再次厚币礼聘时,刘基仍是婉言谢绝,不肯依附。后来,处州总制孙炎写了一封几千字的长信,反复申明利害,讲明对他们不算旧帐,只要他肯出山,不但可以保全身家性命,还可做官办事,一齐治理天下。与此同时,刘基的亲朋好友也写信催促,劝他应聘。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元至正二十年( 1360年)三月,刘基终于决定去应天府一今日南京,观察朱元璋对自己的真实态度。此时,他已经年近50了。离开青田时,他还不十分相信,拒绝了章军前去的建议。他把部队交给自己的弟弟刘陛和得力家人统率,要他们好生保卫家乡,提防方国珍的进攻。

灭陈友谅 北取中原

刘基到应天不久,就受到朱元璋的接见。朱元璋用上宾之礼接待了他,又命有司修礼贤馆让他住进去。刘基见朱元璋诚心诚意,自认为遇到了明主,马上呈上时务18策,内析内外形势,详陈灭元兴邦、扫除僭乱的大计方针。朱元璋听后大喜过望,当即把他留在身边参与机密谋划,尊称他为“老先生”、“汉之张良。’

刘基长期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他的政治军事才干也得以一展。于是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征东平西,走南闯北,逐鹿中原,干出了一番震天动地的事业,成了朱元璋智囊中的中心人物和忠心耿耿的谋士。甚至在他晚年将要告老还乡之前,还不忘朱元璋帝业的巩固。公元1371年,朱元璋雄心勃勃,既定中都,又锐意要灭扩廓军。刘基临归青田前,还上了最后一道奏章说:“凤阳虽帝乡,但不是建都地。王保保不可轻视。”但朱元璋没有认真考虑他的奏文,仓促发兵西征,结果大败而归。扩廓最终逃人西北沙漠,成为边疆祸患。事后朱元璋大悔。

刘基初到应天,在军事战略上为朱元璋做了两件大事。这个时期正是朱元璋的政治、军事势力发展壮大的至关重要的时刻。朱元璋起兵后,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兵南进,- -路下滁州,取太平,占建康,攻江浙,军事力量大增。但在政治上,他依然尊奉小明王韩林儿,称为宋后,受他的封爵,用龙凤年号。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元旦,朱元璋在南京中书省设御座,遥拜小明王,行正旦庆贺礼,文武百官齐拜,只有刘基不拜。朱元璋问其缘故,刘基说:“他只不过是个牧童而已,奉之何为?”刘基认为,在群雄四起之际,要成大业就必须摆脱别人的牵制,完成独立。朱元璋听后很是感动,后来终于废掉了小明王韩林儿。

其时,另外有两股劲敌。一是陈友谅,据湖广,扼长江上游;一是张士诚,称霸苏杭,占富庶之地。二者对朱元璋形成夹击之势,威胁很大。朱元璋决定主动出击,打破腹背受敌的局面。有人主张先打张士诚,他们认为张士诚力量薄弱,距离很近,容易取胜,且江南地区物产丰富,攻占后有利军需。朱元璋问刘基的意见,刘基却主张首先攻灭陈友谅。他说:“主公据有金陵,形势险要,地理条件很好,但东南有张土诚,西北有陈友谅,两人屡次为害于您。必须扫除二寇,无后顾之忧,才能北定中原。张士诚志向狭小,只图保其地盘,不会有什么作为,暂时可以不必管他;陈友凉则不同,他野心大,欲望高,是个最危险的敌人,拥有精兵巨舰,据我上游,无时无刻不想灭掉我们。面对这种形势,在战略上我们不能两面作战,应当集中力量首先歼灭陈友谅。陈友谅消灭之后,张士诚势孤力单, -举可定。接着再北取中原,霸业可成。”

朱元璋听后,觉得还是刘基想得全面,于是摒弃众议,采纳他的计策。抓住劲敌,各个击破,防止腹背受敌,成为朱元璋开创帝业的战略方针。

刘基不但为朱元璋制定了总的战略目标,而且在平定陈友谅的几次大的军事行动上,为朱元璋统- -中国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攻下朱元璋的太平城后,杀死朱元璋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在采石五通庙行殿称帝。建国号汉,改元大义,并自命不凡,凯旋江州。随后又约张士诚同攻应天,张士诚未允,陈友谅便自集舟师,自江州顺长江引兵东下,直指应天。- -路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消息传来,应天震动。朱元璋慌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有的说陈友谅骁勇善战,锐不可当,今占有江、楚、控扼长江上游,地险而兵强,财剽势盛,与之争锋,如同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不如就此将应天城献给他,归附在他的旗下;有的认为陈友谅新得太平城,气焰正盛,莫若先退出建康,钟山有王气,可以据守在那里,待其气衰,再与之决战;有的说陈友谅不过一沔阳渔家,刀笔小吏,要与他在建康决一死战,万一战不胜,即使逃走也不迟。

朱元璋觉得都不甚妙,但一时又不得要领。他环视了一下全场,见刘基双目炯炯,沉默不言。朱元璋见状,知道这位军师一-定 又有妙计在胸了。他连忙召刘基进人内室,问他为何一言不发。刘基愤愤地说:“先立斩主张投降及逃钟山的人,才可以树立正气,消灭陈贼。”朱元璋说:“先生有何具体计策?”刘基答道:“陈友谅这次是以骄兵来战,劳师远袭。而我们则有了上次失守太平城的教训,并且是以逸待劳。天道以后举者胜,我们哪里害怕打不赢他吗?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敞开府库,心怀至诚,以稳固士民之心。古代兵法说,日行300里,奔袭敌人,即使不交战也会溃败。为什么?劳士疲劳!我们可先放弃几个地方,移走兵饷,装成逃跑的模样,再派人假装投降,引诱陈友谅全速奔袭,我们却中途设下埋伏,派兵截断他的后路,叫他首尾难顾。后援不至,夺敌之心;设伏围攻,乱其部署;以逸待劳,挫其锐气,怎么会有战而不胜的道理!然后我们乘胜追击,陈友谅必然拼力逃命,我们不仅能收复失地,还可以占领他的属地。陈友谅遭此惨败,进一步制服他就容易了。

帝王之业,在此一举,天赐良机,岂可错过?”

此言正合朱元璋心意。然后他们密谋,先命胡大海出捣信州,牵制陈友谅后路;命常遇春、冯国胜华高、徐达等将领各处埋伏,打算截击。-一切部署停当,朱元璋先请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给其写-封密信,假称与陈友谅里应外合,请他赶快来攻城。

陈友谅收到信后,不禁一阵暗喜:“ 这下胜券在握了。”他急于取胜,占领建康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马上发兵进攻。

朱元璋这边也在积极准备:先在石灰山侧埋伏奇兵3万人,并拆掉江东木桥,易以铁石,设置水障,只等他中计。时日既到,陈友谅果然如约,引着战船径直驶入一条狭窄河道。到达江东桥时,看见桥下都是大石块,没有了原来的木桥。他甚为惊异,连忙用暗语联络,并无- -人答应。这时,陈友谅方知中计,但想撤退已迟。

朱元璋的军队见陈友谅已到达江东桥,黄旗一举,伏兵见此信号,跳跃四起,水陆夹攻。不一会,陈友谅全军就被杀得大败,他自己独自跳上另- -小船逃走了。朱元璋指挥大军乘胜追击,太平城失而复得,取得了保卫建康的大捷。

胜利后论功行赏,朱元璋欲将最高级别的“克胜奖”奖给刘基。刘基认为自己只图怀才有遇、学有所用,不图眼前的名利,故坚辞不受。从此之后,刘基声名大振,人们都说他是诸葛孔明再世。

神机妙算 奇袭江州

陈友谅退居江州之后,不甘失败,便派部将以优势兵力攻占了朱元璋属地重镇安庆。安庆是朱元璋西部边境的门户,朱元璋想乘胜一鼓作气,再次讨伐陈友谅,但心中犹豫不决,只好去征求军师刘基的意见。刘基分析了目前的形势,认为此时军队士气正旺,加之这次出征为收复失地,出师有名,如果可以做好战前发动,完全可以战胜陈友谅,歼灭其有生力量。有了这位“诸葛孔明"的支持,朱元璋决计再次伐陈。

依照刘基的计策,朱元璋在临发兵前宣谕众将士:“陈友谅杀主僭号,侵犯我疆土,戮杀我将士。观其所为,不灭不足以平民愤,不灭不足以慰我国魂。”朱元璋的-席话,众将士听了,情绪昂扬,誓死要与陈友谅决战。然后,整装西进。朱元璋与刘基共乘龙骧巨船,率师乘风溯长江而上。沿途,将士们斗志旺盛,精神抖擞,长江上万舟竞发,旌旗蔽天,蔚为壮观。

但胜利并非唾手可得。陈友谅属将张定边骁勇善战,而且广于谋略,加上安庆城池坚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朱元璋手下将士奋勇攻打,激战一天,未取得任何进展。

晚上,朱元璋很是烦闷,将刘基召来商量对策。刘基对朱元璋说:“我们大军远道而来,本拟-举攻克安庆,然而激战一天,却未得寸土,将士将生倦意;而且张定边骁勇,安庆城固,再打必然更费时日。陈友谅知我在此鏖兵,一-定会派人前来决战,以报上次失利之仇,如此,内外夹攻,我军必败。”

朱元璋听罢,长叹一声说;“难道别无他法,只好放弃安庆吗?假如门户一开,猛虎人室,今后哪还有一日可以安宁?”

刘基摆摆手,对朱元璋说:“主公勿忧,暂时放弃安庆,并非就不要了。《武经》云:我欲战,敌却深沟高垒,不得与我战,则攻其所必救。安庆弹丸之地,城池固若金汤,足以久劳我师。陈友谅不敢出兵迎战,正由于心存恐惧。我们如果放弃安庆,迅速西上,直逼江州,捣其老巢,陈友谅必定撤离安庆而救江州。那么,安庆还能跑到哪里去?不是顺手可以攻克吗?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朱元璋听罢,抚掌称妙,完全听从了刘基的计策,连夜出兵而去,却在营地乱设篝火旗帜,缚活羊于战鼓上,敲击有声,迷惑敌人。

暗夜沉沉,迷雾深重。朱元璋除留少量兵力在安庆迷惑敌人外,其余均偃旗息鼓,沿江西进,长驱直人,逼近江州。当陈友谅的江州守军还在梦中时,他们已发起攻城战。江州守军认为神兵自天而降,忙于应战。陈友谅匆忙发兵,却不能挽救败局。江州全线崩溃,陈友谅最后只得携妻子逃出,乘夜幕奔往武昌。江州守军投降,很快为朱元璋所攻取。陈友谅在逃跑的过程中,抓到了几个朱元璋的兵士,得知此举皆刘基所谋,他仰天长叹道:“我部众就缺像刘伯温这样的谋士,将来亡我者,必伯温也。难道天意在朱元璋,故遣伯温助之?”

刘基不但在军事上表现出卓越的谋略,而且在政治,上,外交上也很灵活,做到战取与招抚并重,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机动灵活的办法。

陈友谅的江西省丞相胡廷瑞守卫南昌,素闻朱元璋部队的声威,更惧怕刘基的神机妙算,遂派遣部将郑仁杰到朱元璋的军门前通报,请求和谈。朱元璋把他请到密室商议,大部分条件已谈妥,只是在“不解散其部下所属部队”这一条上,朱元璋还很迟疑,面有难色,怕他们日后养兵滋事。而刘基认为这正是分化瓦解敌军、恩威并重的良机。

看到朱元璋不想答应的样子,刘基很着急,忙从后踢朱元璋坐的太师椅,听到“咚咚”的踢椅声,朱元璋清楚了刘的意思,便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附信慰问胡廷瑞军,称赞他们的明智之举。不久,胡廷瑞公开宣布投降,在他附近的余干、建昌、吉安和南康等路府州县,也都相继望风投诚,全都受朱元璋的号令。

十月,那起初久攻不克的孤城安庆,也很快被朱元璋部队攻下。

运筹帷幄 鏖兵鄱阳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朱元璋决定亲征,解救为张士诚的部将吕珍包围的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从整局出发,刘基意识到此举与原定先取陈又破张的方针相违,所以力劝朱元璋勿出兵。他说:“万一陈友谅乘虚来攻,便会进退无路。

再者,如救得小明王韩林儿出来,怎样安置他呢?是继续让他当明王,还是把他禁闭起来?或是把他杀掉?要是关起来或者杀掉,那如今救他干什么?还不如借张士诚之手杀了他。要是让他继续当明王,岂不是自讨没趣,平白找个顶头上司来管制自己?朱元璋则认为若安丰失守,应天也会失去屏障,救安丰即是保应天。所以还是亲自统兵去了。

不出刘基所料,当朱元璋出兵支援安丰时,陈友谅果然乘虚进犯,调动了数百艘战舰,五六十万军队,倾巢出动围困洪都(今江西南昌市) ,很快攻下吉安、临江、无为州等地。南昌被围80余日,激战数十昼夜,情势非常危急。朱元璋闻之,方知刘基的话是正确的,自责说:“不听先生之言,才有今日之失。”刘基宽慰他说:“现在醒悟还来得及。”朱元璋立即亲率20万大军救援,命刘基留守应天。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援,怕腹背受敌,随即撤围,在鄱阳湖摆下阵势准备迎战。

双方大战于鄱阳湖之上,初时,朱元璋屡战屡败,几处险境。无奈,只好又命徐达去应天掉换刘基。

刘基星夜赶来,便与朱元璋研究破敌战术。两人都主张用火攻,但朱元璋生怕风向不定,船多难烧净尽,弄不好还有可能烧及自身。据刘基观察天象,黄昏时分将有东北风起。他们随即准备了七艘小船,上载草人迷惑敌方,并把蘸满油渍的芦苇硫磺火药等物放置船上,迅速开进湖中,待接近敌船,即抛出铁钩搭住敌船,乘势放起火来。刹那间烈焰腾空,大船多被燃着。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一天几十次接火,喊杀声、涛声、燃烧声混在- -起,煞是雄壮。激战中双方都有很多损伤,只是陈友谅始料不及,损失更大。

一次,朱元璋正在指挥船上发号施令,忽然,侍坐在身旁的刘基,--跃而起,大呼道:“难星过,请主公急速换乘别船!”平时十分镇定的朱元璋也惊起回顾,只见刘基双手挥舞,坚持说:“火速换船!”朱元璋不及多想,就被刘基和几个贴身卫士拉着换乘另一只船。坐都没有坐稳,只听“轰隆”一声,指挥船被陈友谅的大炮击中,顿时粉碎,沉入湖中。此时朱元璋才缓过神来,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由得称赞刘基的神机妙算。

原来,刘基见朱元璋一心求胜,顾不得指挥船的隐蔽,穿行兵阵之中,然而这一-切都被陈友谅的军队发现。他想陈友谅必定会集中所有的炮火首先把朱元璋的指挥船击沉,恰好这时天象异常,出现所谓的“难星",刘基便趁机催着朱元璋换船,躲过了这场事关胜负成败的祸事。

这边的陈友谅见朱元璋的坐船已被击沉,以为朱元璋必死无疑。全军欢声- -片,举杯庆功。正在狂喜中,又看到朱元璋指挥战船进攻,不免大惊失色,以为有神仙庇佑,顿时,陈友谅阵势大乱。朱元璋军队的战船乘机旋绕汉军巨船,时出时没,势如游龙,弄得陈友谅手足无措。朱元璋的将士见状,--时勇气百倍,呼声惊天动地。同时,湖面上波涛大起,阴云密布,给朱军进攻创造了良好条件。朱元璋军虽是小船,但移动自如,正好采用火攻,陈友谅的巨船却处处挨打,有的被击沉,有的燃起了熊熊大火。

双方在鄱阳湖中激烈地战斗了三天,仍未决出胜负。后来,刘基又建议朱元璋将主力军队移往湖口,扼住敌军通路,用关门打狗的办法,以致陈军补充给养的后路全被切断。给养断绝,将士疲乏,内争不已,陈军败局已定,大部被俘和投降。陈友谅也在露面嘹望时被流矢射中身亡。朱元璋的军队,在付出了很大伤亡代价,几经险境,终于彻底打败了这一-强敌。

回到应天,朱元璋对自己的这次决策曾表示反悔,向刘基说:“我实在不当有安丰之行!如果陈友谅乘虚直捣应天,那我便进无所成,退无所守,大势去矣!幸而他不攻应天而围南昌,南昌又坚守了三个月,致使我有足够时间集中兵力。陈友谅出此下策,不亡何待。”

在平定陈友谅的几个主要战役中,刘基胸有成竹,运筹帷幄,每奏奇效,特别是鄱阳湖--战,奠定了平汉兴明的霸业。刘基在鄱阳湖中的战略战术思想,很值得人们研究借鉴。

平张士诚 攻打吴国

刘基在战略上为朱元璋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后平张士诚的方针,为朱元璋获取了夺取天下的主动权。当西边平汉战火渐渐平息之后,朱元璋立即集中兵力,掉转矛头,挥戈东进,进攻张士诚所建的吴国。

当时张士诚据有浙西,北连两淮,凭恃武力,屡屡侵占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刘基认为这是一股不义之师 ,他们起事的目的,不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而是争名夺利,劫民掠商,而我们的军队就要与之不同,不要掳掠,不妄杀戮,不毁庐舍,为仁义之师,如此就能赢得民心。作为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刘基首先提出了以上的建议,使朱元璋军队在军事纪律上就高于张士诚一筹。在平定张士诚的过程中,刘基的军事思想也得以实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围攻建德城,守军统帅李文忠闻讯非常生气,要同他拼死决战。恰好刘基在建德,他详细向李文忠解释了他在《百战奇略》中提到的“以饱待饥”的战术:“大凡远道而来的敌人,给养不济。敌饥我饱,我们可坚壁不战,断其粮源,断其粮道,与敌持久对峙;敌方必定要发生粮食危机,将士不饱则军易生乱。因此,敌军一定会主动撤退,我方即密派骑兵半路伏击,后面再纵兵追杀。这样大获全胜是必然的了。”据此,他推断:“三日后张士诚必定会因粮源不济而撤走,他逃我追,就可以一-举擒获。”

李文忠虽然并不完全相信,但见他说得在理,就按他的去做了,坚壁清野,依城固守,并乘夜色派出小股伏兵。

三日后,刘基从容率众将士,登城观望。观察了一会,刘基自信地说:“张贼已经逃走了。”众将领看到张土诚的军营里,战阵中旗帜猎猎,一如往日,而且传来了一阵阵威严洪亮的战鼓声,都大为生疑,不敢随便发兵。

刘基再次催促,李文忠才下令出击。直到张士诚的军营一看,果然如刘基所料,军营里空空荡荡,张士诚的主力尽皆撤走,留下摇旗擂鼓的,只是-一些老弱士兵。李文忠急忙传令追赶,即时快马奔腾,一齐飞驰,一直到东阳才赶上张士诚的部队。一番鏖战,疲乏饥饿的张士诚军被击溃,被俘者无数。

浙东台州人方国珍,元至正八年起兵抗元,占有沿海庆元、温、台各州县,元兵屡讨不克。刘基与他打交道,可说由来已久。元至正十三年,刘基为浙东行省都事,因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本性,他建议:“方氏首乱,数降数叛,乖戾多变,不可赦免,应该捕获归案,依法斩之。”但因为方国珍贿赂了一批元朝官僚,朝议不听刘基的话,接受方国珍的投降,而刘基则被扣上“越权言事”、“擅权”的罪名,弃置不予重用。方国珍被授予元官后,仍然拥兵自重,不受元朝调遣,却利用官军的名义,大肆搜刮民财,掠夺国库,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地盘。

方国珍虽然与刘基有这- -层“姻缘”,但他本是一位见风使舵,倾慕贤能的人,他对刘基仍然很看重,不记前仇。刘基的母亲死后举行葬礼,方国珍还派人送来吊唁信。这时,刘基认为陈友谅、张士诚的消灭乃当务之急,暂时可利用方国珍,不可“捕而斩之”

因此,刘基写了一-封长信,向方国珍说明朱元璋的威德和当前的军事形势,希望他察识时务,以图大业。又投书朱元璋,讲明暂时利用方国珍的意义,请他派人去招谕方国珍。

方国珍收到刘基的信后,与其弟说:“现在元运将终,群雄并起。唯独朱元璋的军队号令严明,所向披靡,现在又东下婺州,恐怕难于与他争锋,何况与我为敌的,东有张士诚,南有陈友谅。我们不如按照刘基所劝告的,暂时依附朱氏,借为声援,静观其变。”这时,又恰好遇上朱元璋派来的使者刘辰招谕方国珍。方在他们的共同劝说下,决定归顺朱元璋,愿意合力攻伐张士诚,并献上黄金50斤,白金100斤,金织文绮等物。

成功招降方国珍,集中表现了刘基军事政治战略方针的灵活性、深刻性以及实用性。它为朱元璋略定汉、吴,既消除了一-股反对势力,又能牵制住陈友谅、张士诚,取得了军事战略上的又一胜利。

严遭诽谤 告老还乡

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正月,在李善长、徐达等人的劝进声中,朱元璋即位为吴王,任命李善长为左相国,徐达为右相国,刘基为太史令。刘基精通天文知识,在任太史令后,曾以元代《授时历》为基础修订历法,制定了《大统历》,由吴王晋升皇帝的当年奏可颁行,成为明朝一代历法,因这年为戊申年,所以被称为《戊申大统历》。

此时朱元璋所建政权的性质已发生变化,朱元璋已经从农民阶级的代表,蜕变成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当朱元璋为梦象所警,准备杀一-批囚犯破梦时,刘基从缓和阶级矛盾着眼,假借解梦劝说元璋停刑,不要滥杀无辜,说这梦是“得士得众之象”。不久,海宁州来降,朱元璋以为是解梦的应验,因此又把犯人交刘基审理,释放了全部犯人。

至正二十八年( 1368年) ,朱元璋称帝正式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李善长、徐达由相国改任左右丞相,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朱元璋登基大典上,太史令刘基代替大明皇帝宣读祝文;在策封勋臣时,刘基奉册宝宣布皇帝命令。

龙凤年间,朱元璋军队不断增多,编制极不统--,将校称呼也很混乱。朱元璋称吴王后曾下令按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统编军队,战斗力大为增强。洪武元年( 1368年)在此基础上刘基又“奏立军卫法”,即在军事重要的地方设卫,次要的地方设所,“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约每5600人为一卫,长官称指挥使;1120 人为一千户所,长官称千户;千户所下设百户所,设总旗、小旗,以都指挥使司为地方上的最高军事机构;以大都督府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因此加强和巩固了明朝封建皇权的统治。

经过几十年群雄角逐的战乱,生民涂炭,国家凋蔽,百姓困顿,急需休养生息。

为了迅速安抚民众,朱元璋又向刘基询问为政治平之道。刘基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如今国威已经树立,宜渐渐济之以宽大。因为生民之道,在于仁爱,在于以仁心行仁政。宋元以来,法制名存实亡,宽纵日久。现今应当首先整顿纪纲,颁示法典,然后仁政才可付诸实施。”刘基用传统的儒家“仁政”思想作为治世的根本。

他认为治世安民应该德政刑法并用,而以德治为主。首先反对暴虐凶残,对百姓要有仁爱之心;同时认为德政需有严明的法纪为保障,使用刑法的目的是不用刑法。

有法必依,执法务严,使人有所畏惧,以确立必要的封建统治秩序。

他在理论上如此阐述,又在实践中如此实施。

他帮助朱元璋审理开释了一批积年未决的冤案,给这些人平反昭雪。一次,太祖由于晚上作了一个梦而要借梦杀人,刘基问明原因后说:“刑,威令也,其法止于杀,而生人之道存焉。皇上晚上的那个梦,是国家将得士得众的征兆,应该停刑以待。”刘基借说梦而制止太祖滥杀无辜。但也真巧,三日后,海宁宣布归降朱元璋。

太祖闻讯后大喜,认为刘基的招数真灵验。从此以后,太祖将重大囚犯都交由刘基审理,刘基尽量从宽处理,以笼络、安定民心。

另一方面,他请求振肃法纪,立法定制,既制止纵罪,又严禁乱捕监杀。朱元璋下令实施他的提议。很快, 刘基拟定明律令,成了明朝后来立法的基本依据。洪武三十年所颁布的《大明律》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的。

洪武元年( 1368年)厦历四月,在北伐中原获得占领山东、河南的胜利之后,朱元璋由应天(南京)去汴梁(开封) ,大会北伐诸将,研究战局和部署攻下元大都的步骤,留刘基和李善长做南京留守。刘基这时的官职是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佐贰长官,带着监察御史纠劾各级官吏中的非法违禁行为。刘基认为宋。元两朝末期,由于纲纪不严以致丢失天下,因此,要求各御史官对违禁行为,要仔细查处,不管犯禁的人权势多大、官职多高。那些宿卫朝廷的宦侍近臣如果犯法,他总是先报告皇太子然后绳之以法。他的严格执法令众臣属谨小慎微。恰在这时,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法当斩,李善长出面为他求情通融,刘基铁面无私,冒着风险,没有理睬李善长的说情。由于事关重大,刘基按照正常规定向朱元璋做了书面报告,等批准后马上就把李彬杀了。

但是,这件事却带来了李善长的嫉妒。李善长原是朱元璋举事不久收用的幕府书记,元璋称吴时的左相国,称帝后的左丞相,在朝廷中一直位列第一。杀李彬后,李善长蓄意报复。闰七月,当朱元璋从开封回到南京时,李善长便极力中伤刘基。这年天旱,说刘基在祈雨坛下杀李彬,是对上天的大不恭敬,以致天怒,祈雨不灵,另外- -些对刘基心存怨恨的人也纷纷投石下井,说刘基的坏话。朱元璋按迷信说法察纠天旱原因。问到刘基时,他对朱元璋说:“长期征战,将士死亡众多,他们的妻子家属或别葬,或寡居,没有什么抚恤和照顾,几万人阴气郁结,怨气冲天,此其一;大批工匠死后皆骸暴露野外,无人掩埋,此其二;江浙官吏投降的人都编入军户,让他们一家人世代充军,住在固定的卫所,足干和气,此其三。有此三条,人怨天怒,以致不雨,恳请陛下善为处理。”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意见,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但是十几天过去了,天仍然没有下雨,朱元璋生气了。在此情况下,刘基感到十分尴尬,正好他的妻子在这时去世,刘基便以处理妻丧为借口告老回家了。

德才兼备 功勋卓著

刘基在告老还乡前,曾给朱元璋提了两条建议。当时,大将徐达已占领元都大都(今北京) ,朱元璋打算以他的故乡凤阳做中都,同时也正谋划集中兵力消灭元军统帅扩廓帖木儿。刘基说:“凤阳虽是陛下的故乡,但这里地理条件不好,不宜在此建都;元军虽败,但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仍然是元军的一一个潜在势力,对他用兵应该采取审慎态度,因为他用兵灵活,轻视则易受挫。”刘基走后三个月,朱元璋深感刘基言之在理,又想到过去的岁月里刘基的赤胆忠心,便亲自下令表彰刘基的功勋,召刘基回南京。

朱元璋深恶李善长之专权,意欲废其相位,询问刘基相位人选。刘基对朱元璋说:“善长是对建国有大功的元勋,德高望重,深得众将爱戴,他能调和诸将,故不宜更换。”

朱元璋说:“他几次要谋害你,你为何还替他说话?我看还是你来当丞相吧。”

刘基知道在李善长等淮西集团当权的状况下,他是站不住脚的,所以,连连辞谢说:“换顶梁柱须要用大木,如用捆起的若干细木代替,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房子压垮的。'元璋又问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等人如何?虽然刘基与杨宪交情很好,却没有因此说好话。他评论说:“杨宪虽有相才,但器量不够,当宰相者要‘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万万不可意气用事。”至于汪广洋,刘基说他心胸偏狭怕比杨宪还厉害。

他评论胡惟庸,说胡若为相,好比驾车,他非但驾不好车,甚至会弄坏辕木。

品来论去,朱元璋最后说只好由刘基任相了。但刘基却一再说明自己的缺点,说他嫉恶如仇性格偏激、脾气急躁,受不惯繁文缛节,深恐辜负了皇上的恩典。并说目前这几个人,实在没有很合适的丞相人选,但天下之大,何患无才,只要下功夫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最终还是觉得刘基过于苟求,求全责备,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任用了杨宪、汪广洋、胡帷庸为相,结果正如刘基所料,都出了问题。刘基品评相材,不以恶己者为恶,不以亲已者为好,唯才是举,深谋远虑,洞明一切,可算得。上奇才伟识。

刘基的治国理论与实践,从为民为君的角度出发,“仁”与“法”相辅相成,重视选拔、识别人才,取得了洪武早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

洪武三年(1370年) ,刘基任弘文馆学士,历史上弘文馆是藏有众多文献图书的地方,弘文馆学士掌管校正图籍,教授皇家贵族子弟经史。在朱元璋给刘基的诰命中,朱元璋回顾刘基建国前的业绩时说:“朕亲临浙右之初,你等响应朕之正义之举,及至朕归京师,你等即亲来辅佐。当此之时,括苍(处州)之民尚未完全归顺,及至先生一-至,浙东形势便彻底平定下来。”言之下意,希望刘基在弘文馆中进一-步发挥政治影响。

同年十一月,统一中国北方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刘基被封为诚意伯,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政大夫、上护军。给予刘基极高的荣誉。

洪武四年(1371年)的-一天,青田山区的- -座秀丽翠峰上,树木撑天,孤松傲立,百鸟争鸣,流水淙淙。在野草丛生的小路上走来一位虬髯飘发、身材修长、双目明烁的长者,望着林间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的小鸟,他不禁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于是他高声吟诵起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基。不久前,他辞别朱元璋,告老还乡。

他难道官场失意了?不是。朱元璋将他所立下的汗马功劳记下心上,知功必赏,自出山以来,他累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子赞善大夫,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政大夫,上护军等。1370年又封诚意伯,俸禄240石,官位可谓显赫。尤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定处州税粮,仍照宋制每亩加五合,朱元璋为了叫刘伯温故乡世世代代将他的事迹传为美谈,特别下令,青田不加税粮,使刘基的恩惠施及乡邻,该也很荣耀了吧。

那么,他为什么要归隐山中?除了因坚斩李彬开罪于李善长之外,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对,人生真谛、历史真理、人世沧桑的深刻认识。他知道因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才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才可得到发挥,换个时期,换个环境,就不一-定适应。“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这样的事例还少吗?但也很多功成身退的先例。

范蠡泛湖四海,张良激流勇退,他们都能够寿终,避免了文种、商鞅、李斯、韩信等人的悲剧。慷慨有大节、睿智有哲学头脑的刘基对这些历史往事当然非常熟悉,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退隐乡里是一定的。

人们往往在失去某一样东西时,才觉察它的份量和价值。朱元璋在刘基归隐的当年冬天,就开始感觉到刘基对自己是多么重要。于是,他力排众议,亲笔书写诏文,细细叙述刘基的功勋,召基赴京,并赏赐大批钱财、物资,追赠刘基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还要再给刘基加爵进官。哪知刘基完全看破了红尘,亦知在准西集团占绝对优势的大明王朝之中,自己也难有所作为,因而坚决拒绝,坚持归隐。刘基回到家乡,每天除游山玩水,怡情说性,吟诗作文,抒发感受外,还喜欢与乡人饮酒弈棋,评品字画,与儿童谈天说地,嘻笑玩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放在普通百姓的位置。享受着逍遥出世,超然物外,屏除世间荣辱,超脱尘世的情致。

有时,他与樵夫渔父聊天,谈论山中的趣事,水中的雅兴。有时他又与野老桑农一同散步,大谈养生之道。但从来不讲自己以前的功名与战绩,也不喜欢别人提及。如果哪位不知趣的人想阿谀几句,肯定要遭到他的冷遇,甚至被拒之门外。因此,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叫他“伯温兄”,而不呼其职位名,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不过是一位不闻世事的普通隐土。

青田县令早已仰慕刘基的才学,听说他回乡了,多次求见,刘基或干脆不见他,或婉言谢绝,对县令提供的种种照拂也不接受。他的韬晦埋名的事迹在下面这个故事中更显得有些传奇色彩。

一日,一位农夫装 扮的人,花了很大工夫才打听到刘基的住处,千辛万苦求见。

刘基正在用--个粗糙的木盆洗脚,听说后,以为与往常一样,是位过路的或干活的山里人,很高兴地应允,忙叫人把这位乡下人请进茅舍。乡下人自称并不认识刘基,只是与他随便说说话。两人谈得很投机。刘基还将他留下,做了一顿黍子饭给他吃。吃完之后,这位乡下人说:“请刘学士恕小臣欺瞒之罪,实际上,小臣就是青田知县,久仰先生的学识和为人,特来拜谒。”刘基听罢,惊讶不已,忙起身说道:“请恕小民不敬之罪,基告辞了。”说罢,便自己先离茅舍,飘然而去,剩下县令一人,独自站了半天,感慨万分。以后,这位县令再也没有能见到刘基的踪影。

刘基与达官贵人断绝往来,行踪不定,举动异常,表现了一种狂放文人的风格。

其实,这也是他那“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个性的异化表现。他企图用这种不正常的、极端的行动来全身避祸,抵御济世思想的诱惑,以求得个性生命的发展。然而他终究是一个饱读诗书,受儒家“兼济”思想影响很深的士子,他愈想与世无争,世间烦恼却自己找上门来。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刘基归隐不久,胡惟庸便当上中书省参知政事,他忌恨刘基以前说过他的坏话,便寻机在朱元璋面前诽谤刘基。

原来,在刘基老家青田附近有一块地方有淡洋。这里水陆两便,山河湖泊相连,易守难攻。以前它属于一块三不管地带,常有土匪出没,盐盗聚乱。方国珍就是靠这块地方起事,拥兵自强,对抗朝廷,祸国殃民的。刘基耳闻目睹这些事实,心里很着急,在他任官朝廷时,就上书请求在这里设立巡检司,镇守节制。那些杀人放火,奸淫盗窃之徒也稍有收敛,不敢为所欲为。

刘基回家隐居后,恰碰上茗洋逃军叛乱,危及朝廷安全。这伙叛军骚扰百姓,无恶不作,但是地方官吏企图隐瞒这件事,不让太祖知道。刘基毕竟是位有血性、疾恶如仇的人,虽然未自己出面,然而还是让儿子刘琏不经过中书省,直接向皇帝上奏章,报告了这件事。

胡惟庸闻讯,他欣喜若狂,认为报复刘基的机会来了。他精心策划,指使党羽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刘基,诬陷他与百姓争夺淡洋,只由于淡洋依山傍水,风水极佳,有“王气”,刘基想辟之以为墓地,图谋不轨。由于百姓不肯让给他,他就指派巡检司,假托官军的名义逐赶百姓,以致激起民变。弹劾奏文绘声绘色,让人看了不能不信。吴云将其星上朝廷后,胡惟庸借公报私,请求皇上予以重罚,并请逮捕刘基的儿子。明太祖看过奏文后,觉得刘基也太过分了,颇为所动。若按常规,肯定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只是念刘基为开国元勋,功勋卓著,不忍重罚,只象征性处置取消其俸禄,并移文传达给刘基,使他知道这件事。

刘基接到太祖的移文后,如五雷轰顶,惊奇万分!思来想去,知道定是有人暗中陷害,当今之计,唯有面见太祖,说明原委,澄清是非,方可免此大祸。于是他整理行装,即刻向南京进发。到了南京,发现形势对自己甚为不利,朝廷内外,皆为胡惟庸党羽,没有人会替自己说话。故而原定为自己申明原委的打算也只好取消了,以免届时“众怒难犯",引起太祖更大的不快。于是他改变主意,以退为进,主动向太祖请罪,要求惩办。朱元璋见其态度诚恳,也未深究,此事遂于了结。

刘基经此打击,知道再去过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已不可能,为了避免再受诬陷,他干脆住在南京,连家也不敢回了。未过多日,刘基便病倒了。

没多时,太祖又提升胡惟庸为相,病中的刘基,在京师听说这件事后,痛心疾首,沉痛地说:“胡惟庸为相,定会出大祸,国家必然会大乱,生灵又将遭受祸殃。假使我的话不应验,那是因为苍生民众有天大的洪福;如果我的话应验了,这些芸芸众生怎么办呢?”胡惟庸闻此,更加把刘基视为眼中钉。决心再找机会陷害刘基,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刘基此时,由于悲愤交加,病情日益加重,终致卧床不起。洪武八年三月,明太祖见刘基病情恶化,气息奄奄,甚为怜惜,亲自制表文赐给刘基,并特派使者护送刘基回乡。回家后,刘基之病不但未能好转,反而病得更重了,只过了一个月,他就带着无限的忧怆、满腔怨恨,离开了人间,终年65岁。一代谋略大师,远见卓识的刘基就这样凄凉地长眠在故乡的山峰上。

刘基的死,首先与胡惟庸的谗言陷害有关。史料记载,刘基在京病重时,胡惟庸曾假惺惺地派医生给他诊治,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服后,腹中就有小拳头大的石头似的积物。刘基本是一宽宏大度之人,万万想不到胡惟庸会采取如此卑鄙的手段毒害他,真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其次与明太祖的多疑本性有关。他对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功臣也不信任,对于胡惟庸党羽的弹劾奏文,不去调查核实,就妄下结论,这怎能不使刘基伤心。这一切无不证明刘基当初请求归隐是有远见的,只是他还隐得不彻底,终究还是逃不脱“走狗烹”的可悲下场。

刘基自始至终对明王朝忠心效命。在临终前将自己用心血凝成的著作和预测时势、人事的奏章呈献给明太祖,表现了一位既激愤又疏淡,既充满激情又富有柔情的正直谋土的情怀,表明了我们的主人公既有飘逸旷达的性格,又有一颗放不下尘世的心肠,此为典型儒家气质。病榻上的刘基,已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了。他把大儿子刘琏叫到身边,从枕头下颤颤悠悠地拿出一本发黄的小册子,递给他说:“这是一本关于天象人事的书,它凝聚着为父多年的军事实践和从政经验。你要将它交给朝廷,并叫皇上不要让后人学习。”它就是至今也使人觉得神秘莫测的《天文书》。后来,太祖下令此书与《百战奇略》一样,属机密文献,秘而不宣,终致失传,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损失。

他又将一份奏章交给次子刘璟,嘱咐道:“为政之道,宽猛如循环,要有松有紧,有纵有收。澄清天下之时,应该号令严明,有罪必斩,以法治军;坐天下之时,特别是现在,正处在休养生息的关键时期,必须修明德政,减省刑罚,实施仁义,祈天永命。各形胜要害之地,要与京师声势相连。我原来想作一份遗表,说明上述观点,只因胡惟庸把持朝廷,作了也没有多大作用,反而会贻害于你们。但我肯定他终究要出事,他事发后,皇上必定会念及我,那时他向你们问起,就可献上此奏章。”两个儿子含着泪,默默地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再说,从自杨宪、汪广洋先后因罪罢官之后,胡惟庸独揽中书省,独断专行,滥用生杀黜陡的权利,逞淫威,结朋党,营私利。凡是内外各司上报皇上的奏章,胡惟庸先取来阅看,有利于自己的上呈皇上,不利于自己的则全部扣留,隐匿不予上报,同时寻机报复打击那些向皇上揭露自己恶行的官员。一时间,血案迭起,人怨沸腾,闹得朝廷乌烟瘴气。

朱元璋也慢慢觉察不大对劲,胡惟庸举止反常。于是联想起以前刘基对他说过的药石积腹之事。当时太祖还不在意,认为刘基是多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问题严重,有人在药中动了手脚的可能性很大,于是下令追查刘基的死因。胡惟庸知道事情终会败露,自忖道:“皇上草菅勋旧功臣,岂会饶恕我?事发是死,起兵反叛也是死,不如先下手为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要坐以待毙。”于是勾结- - 帮党羽,并联络倭寇、元兵,密谋暗室藏兵,来个措手不及,杀害太祖,推翻明王朝。不料事情败露,被太祖以谋反罪伏诛,牵连的人不可计数。刘基的预言应验了。

胡案平息后,朱元璋果然想到了刘基。刘基的两个儿子遵照父亲的遗言,向朝廷呈上《天文书》和密奏。太祖接过这些遗物,就像看到了这位老臣那颗赤诚的心,不由得老泪纵横。他对刘基的儿子说:“刘伯温在这里时,满朝都是胡党,唯有他一个不从,吃他们蛊(毒药)了。”

洪武十三年(1380年) ,朱元璋颁布诰命,令刘基子孙世袭诚意伯爵禄。刘基虽然没有正式当过朝廷丞相,然而他德才兼备、功勋卓著,赢得了后人的怀念和尊敬,明武宗称他“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刘基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年轻时即学识渊博,“通古今之变”。起初效力元朝,后因不满元朝腐朽统治,从而走向反抗,投人到农民起义的大军之中。

他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大明帝国的创立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基为官清正,一-贯反对贪官污吏,主张廉洁奉公。他性格倔犟,不畏强御,不阿权,贵,在政治集团的派系斗争中他努力超脱,试图洁身自好,超然物外,可惜像他这样智虑过人的人,居然也难逃奸佞小人的陷害,面对诬陷无计可施,以致抱恨而终,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