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西晋亡国导火索)

权力斗争祸天下

八王之乱简介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八王之乱过程分析——

八王之乱,是指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一场混战,前后历时十六年。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八王之乱宣告结束。实际上,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即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颛、东海王司马越为主要参与者,故称“八王之乱”。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窝里斗”是怎样酿成的?又对西晋政权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后党之争愈演愈烈

265年,晋武帝恢复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277年,晋武帝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队,之后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

经过一系列的举措,西晋的很多王都有了军政大权,晋武帝自以为司马氏的统治由此稳固,殊不知已经种下了祸根。

太熙元年,即290年,晋武帝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去世之前,晋武帝曾拟定诏书,其中提到让汝南王司马亮及外戚杨骏共同辅政。

晋武帝死后,司马亮担心杨骏迫害他,于是逃亡许昌,杨骏一时权倾朝野。辅政期间,杨骏知道贾南风难以控制,随即任命自己的亲信掌管禁军。结果引起了皇亲国戚及某些大臣的不满。

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凶狠多诈。为了不让杨骏独揽政权,她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出兵讨伐杨骏。291年三月,贾皇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洛阳全城戒严,并让楚王司马玮领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司马玮火烧杨骏府第,杨骏被杀。

接着,贾后又以晋惠帝的名义,下诏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位置,并诛杀杨骏三族。至此,杨骏的政治势力被消灭殆尽。

杨骏势力被消灭之后,朝政大权落到了汝南王司马亮以及元老大臣卫瓘的手里,贾后因未能独揽大权,串通司马玮杀了司马亮及卫瑾。之后,司马玮的友人岐盛劝司马玮乘机扩张势力,但司马玮犹豫不决。结果,在司马亮死后的第二天,贾后便与张华等合谋,派中将军王宫到司马玮处宣布司马玮伪造手诏。之后,贾后以司马玮伪造手诏害死司马亮、卫瓘的罪名将其处死,岐盛也被诛杀三族。至此,贾后终于得以独揽大权,而司马玮则落了个“兔死狗烹”的结局。

299年的一天,因与太子司马遇不合,贾南风设计把太子灌醉,并让太子照抄一篇文章。太子因为太醉,抄了没一半就醉倒了,贾皇后只好模拟太子的笔迹把文章补全,随即把文章呈给了晋惠帝。

司马遹哪里知道,这篇文章是逼迫晋惠帝退位的。晋惠帝看过文章,当即下令处死司马遹,贾后提议立即执行,不想遭到了张华的劝阻。双方争执半天,贾后只好暂时妥协,让晋惠帝下诏废除了司马遹的太子之位,并将他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

在太子被废的同时,向来被贾后信任的赵王司马伦以及孙秀正密谋推翻贾后。但孙秀认为,贾后一旦被除,太子司马遹很可能会继位为帝,但司马遇本身就和他们谈不上亲近,自己恐怕得不到什么利益。与其立即设计处死贾后,不如先让贾后除掉太子再动手。

结果,太子最终在金墉城被杀。司马伦以及孙秀等人随即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抓捕贾后及其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并把她囚禁在建始殿。之后,司马伦又通过伪诏让贾后喝下金屑酒,贾后最终还是在这场政权之争中搭上了性命。

司马越成最后赢家

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晋惠帝被软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同、河间王司马颥以及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起兵讨伐司马伦,司马伦兵败被杀。紧接着,司马周迎晋惠帝,独揽政权。

302年年底,河间王司马颥上表陈述司马周罪状,随即兴兵讨伐都城洛阳。最终,司马同战败被杀,其子则被囚禁于金墉城。至此,司马囧的势力被铲除。之后,长沙王司马义独揽政权,司马颥又与司马颖兴兵讨伐司马,但以失败告终。接着,东海王司马越乘司马义军疲惫,趁夜捕获司马义,将其活活烧死。就这样,政权又落到了司马越的手里。

之后,晋惠帝命东海王司马越为大都督,率十万重兵讨伐司马颖。结果,司马越大败,晋惠帝被押捕到邺城,司马越则逃回了东海。司马越战败后,他的弟弟司马腾联合乌丸、羯朱等势力大败司马颖。司马颖放弃邺城与晋惠帝逃到洛阳,结果被洛阳守将张方挟持到司马颥的长安。司马颥废除司马颖的皇太弟地位,独揽大权。

公元305年,司马越再次集结大军,讨伐司马颙。最终,司马颛大败,晋惠帝被接回洛阳。次年,晋惠帝司马衷崩。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登基伊始,晋怀帝就下诏书称任司马颥为司徒,让其速回朝廷。

结果,司马颙赶至新安雍谷时,被南阳王司马模的将领梁臣掐杀死在车中,三个儿子也惨遭杀害。之后,晋怀帝大赦囚犯,改元永嘉,并让太傅、东海王越辅政,同时杀死了御史中丞诸葛玫。至此,八王之乱以东海王司马越掌握朝廷大权告终。

空前的窝里斗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政权内证,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经过这场浩劫,西晋的统治危机越来越明显,民族矛盾也越来越深,而所有这些,都成为日后西晋走向灭亡的重要诱因。

纵观这场动乱,贾南风也即贾后无疑是罪魁祸首之一,她先是内外串联,将杨骏势力一网打尽,之后又设计诛杀司马亮和卫瑾,最终连太子司马遹都没有放过。为了夺权,贾后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然而,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这样一个心机可畏的女人,最终也成了这场动乱的牺牲品,令人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