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普

赵普(北宋开国功臣)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简介

赵普:字则平,生于幽州蓟州(今北京城西南),后唐末年,相继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洛阳(今河南省洛阳)。

生卒年:922年~992年

性格特点:性情沉着、严肃刚正、忌妒刻薄。

历史功过:北宋开国宰相,他并不是经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王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大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政治制度,关系到国运民命的重大问题。

名家评点:赵普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年。作为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来说,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他所佐治制定的巩固中央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于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对于深刻的消极后果来说,他同样是负有历史的责任,作为一代名相,他胸中缺少学问,而以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妨碍他作出更积极的贡献。赵普以个人对君主的忠诚三次任相,在整个居相期间,看不到他造福人民的政绩,这是最大的缺憾。

赵普传记

出身孤寒 托迹诸侯

赵普,字则平,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出生于幽州。赵普的祖上三代都是出身小官吏,所以后来赵普说自己“出自孤寒,本非俊杰”。赵普读书不多,学术不广,但长于吏干,与他的家庭背景是有关系的。

幽州自安史之乱后便是藩镇割据的重镇。在唐代灭亡后的第四年,幽州军阀刘守光称帝,建立起-一个大燕国。三年后为李存勖所灭。灭燕后十年,李存勖灭了后梁,一统中原,建立了后唐政权。这一年赵普两岁。这个时期的幽州并不安定,李存勖面临着他的另一个强大对手一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的挑战。耶律阿保机对幽州垂涎已久,幽州成为耶律阿保机的必争之地。在赵普出生后的八年间,耶律阿保机父子屡次进犯幽州,都被后唐军队击败。耶律阿保机无法得逞,既然不能南下,于是转向东西两个方向开拓。两强迟早要相遇。幽州成为两种文明的分界线,也是中原防备契丹民族入侵的桥头堡。

然而耶律阿保机毕生求之不得的幽州到了他的儿子耶律德光的时候却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是中原内部的纷争给了契丹人创造历史的机会。

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年) ,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也就是后唐第二位皇帝明宗的女婿,起兵反唐。为了换取契丹出兵相助,打败后唐军队,石敬瑭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一项是对契丹称臣,且父事契丹,也就是做契丹的儿皇帝;一项是割让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给契丹;一项是岁输帛三十万匹。对于这款屈辱的条约,石敬瑭部下的一个大将刘知远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道:“称臣也就可以了,以父事之就太过分了。用丰厚的金帛贿赂契丹,已经足以使他们出兵,不必再答应割让土地,割地恐怕以后会成为中国的大患,那时候就悔之无及了。”

可见刘知远比石敬瑭有见识多了,后来石敬瑭建立的后晋为契丹所灭,正是刘知远收拾残局建立起了后汉王朝,但当时石敬瑭拒绝听从他的意见。耶律德光见到这些条件大喜,对他的母亲萧太后说道:“儿子昨天梦见石郎派使者来,现在果然来了,这真是天意啊。”立即回书,同意出兵。石敬瑭成功了,如愿做上了比自己小10岁的耶律德光的儿皇帝,幽云等州也被割让了,十六州的割让后来也果然如刘知远所说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患。

赵普的父亲赵迥不愿意生活在异族统治之下,就率领家族迁往河北常山(今河北正定)。这一年赵普15岁,从此以后赵普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片他生活了十五,年的土地。按理说赵普对这段历史应该是难以忘怀的,但他后来掌政之后,却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

在常山,赵普--家居住了六年多的时间。正是在这里,沉默寡言的赵普娶了镇阳豪族魏氏的女儿,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常山后来被赵普的后代看作是“祖乡”,并立庙于此。实际上,幽云沦入敌手,即使想归籍幽州也不可得。六年后,驻常山的节度使安重荣起兵反晋,战乱再起,21岁的赵普和妻子只好又跟随父亲迁到河南洛阳。

赵普的青少年经历,使他对军阀割据和契丹人侵有非常切身的认识,这也成了他后来制定北宋开国政策的基础。

五代是一个重武轻文的时代,对于普通的读书人来讲,除了隐居不仕之外,更多的是只有投奔武人的帐下做一名幕僚。赵普走的也是这条路。大约从移居洛阳开始,赵普开始了他的从军人幕生涯,从此“托迹诸侯十五年”,期间赵普曾客居长安一段时间。唐代帝陵在五代战乱时期被军阀发掘了,在长安赵普访求到唐太宗的遗骨,重新安葬到昭陵下。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七月,周世宗柴荣手下的亲信将领河阳(今孟县)节度使刘词调任驻长安的永兴军节度使。赵普被辟为从事,进入刘词的幕府。刘词幕府中搜罗了不少人才,例如41岁的楚昭辅、39岁的王仁赡等等,他们后来都成了北宋开国功臣。次年12月,刘词去世,遗表将赵普、王仁赡推荐给周世宗。结果到了洛阳之后,楚、王两人投奔了年轻的禁军将领赵匡胤,而赵普未有归处,就暂时失业了。

宋人的记载中关于赵普与太祖赵匡胤的初次相遇有不少传说。有的说赵普很早就在赵匡胤家为门客。有的说在周世宗伐南唐时的滁州清流关之战时,赵匡胤访得赵学究,赵普画策击败南唐军,两人从此定交等等。这些经历都是后人所编造,赵普在遭遇太祖之前,实际上是浪荡江湖,托迹于诸侯之间十几年。直到刘词卒后,赵普来到开封时尚不为赵匡胤所知。契机来自于太祖的父亲赵弘殷。

显德三年春,周世宗亲征南唐。二月,赵国胤袭取南唐的淮南重镇滁州。赵普得到宰相范质的推荐,被任命为新得滁州的军事判官,在这里他初次见到了赵匡胤。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滁州病重,赵普朝夕侍奉,非常尽心,赵弘殷非常感谢。

后来赵普又很机敏地断了一桩很大的盗案,救了不少无辜的人,这样赵普开始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

赵普服侍赵弘殷,恐怕是其有心结纳赵国胤的表示。以赵普之心机,恐怕早就看到了赵匡胤前途无限。赵普显然成功了。赵匡胤因为滁州的战功擢升为匡国军节度使(治同州,陕西大荔县)兼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后周最年轻有为的将星。能够在30岁成为节度使是很不多见的。后来赵匡胤领同州节度,赵普被辟为推官,开始进入了赵匡胤的幕府。

显德六年(959年)七月,赵匡胤移镇宋州,赵普做了掌书记。掌书记通常是武将幕府中最重要的幕僚,此前后梁的敬翔、后晋的桑维翰都是从掌书记做到了宰相。做了掌书记,赵普实际上等于已经成了赵匡胤身边最主要的谋士。赵普也果然不负所望,在出任掌书记仅仅半年后,就导演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传奇性一幕。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显德六年,英明神武的周世宗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暴病去世,小皇帝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显德七年的元旦,正当大家沉浸在新年的欢乐当中时,突然传来契丹入侵的边报。选择这个日子人侵着实令人意想不到。仓促之下,宰相范质没有下令边关的韩令坤应战,却派了朝中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而就在这时候,京师又传出了策立新天子的流言,一时之间,京师人心惶惶。

正月初三,军队北上。行军途中,赵匡胤属下一个学过占星术的军校苗周训观察到了异常的天象,于是他告诉将士说这是天意有归,授命有兆。于是点检将做天子的谶言开始在军中流传。这时候如果发生军士拥立的事情,那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而事实上这种事隋也果然发生了。

当夜,军队到达陈桥驿。赵匡胤军中醉酒后呼呼大睡,--些禁军将校则冲到了军中谋主赵普的帐内,请赵普做主,要拥立点检做天子。赵普耐心地劝解诸将,并警告说:“太尉忠心耿耿,怎么会这样做呢?到时候饶不了你们!”诸将抽刀大呼道:“如果这么说的话,退必受祸,我等已无退路!”赵普看到军心可用,时机成熟,于是假装叱责说:“策立天子是何等大事!须从长计议。”于是众人便安静下来听赵普安排。赵普说道:“现在外敌压境,不如我们先击退外敌,然后再计议此事。”

但诸将坚决反对:“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应当先人据京城,拥立点检做天子,然后再北向破,敌。如果太尉不从的话,那么军队军心不稳也难以戮力破贼。”赵普又说道:“既然如此,我们须提前讲好规矩。”于是赵普强调:“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虽然说靠的是天命,但重要的还是人心所向。大军前锋已经过河,各地节度使各拥强兵。京城如果发生混乱,不但外患会更严重,内部四方也将生变。如果能严格约束军队,不准劫掠都城,人心不乱,那么四方自然无事,诸位也就可以常保富贵了。”众将齐声允诺,然后散去各自行事。赵普连夜派亲信快马加鞭返回京城将计划告诉了殿前都指挥使浚仪石守信、殿前都虞侯洛阳王审琦。

石守信、王审琦都是早就归心于赵匡胤的人。黎明时分,赵匡胤营帐周围呼声四起,声震原野。赵普与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闯到赵国胤的大帐禀告赵国胤:“诸将已经全副武装,直奔寝门而来,声称‘诸将无主,愿意拥立太尉为天子。”赵匡胤大惊,披上衣服刚一-走出来,就有人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然后众将- -起拜倒,高呼万岁。赵匡胤一看群情激昂,知道大局已定,就揽辔驻马对诸将训诫道:“你们这些人自贪富贵,才立我为天子。如果能听从我的命令,我就做,如果不能听从,我就坚决不做你们的皇帝。”

诸将齐声道:“惟命是从!”赵匡胤道:“少帝及太后是我所侍奉之人,公卿大臣是我比肩之人,你们不准凌辱他们。近世帝王初入京城,都要纵兵大掠,擅劫府库,你们不准这样做。事定之后,自当厚赏你们。违令者族诛!”众皆听令,于是北上御敌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返回京城,一路上秋毫无犯。早已准备好的石守信开关放军队进城,然后便派潘美去见执政传达事情经过,又遣楚昭辅到家里安慰家人。

宰相早朝还没有退,听说发生了兵变后,宰相范质下殿紧紧地抓住同僚王溥的手懊悔地说道:“仓促遣将,这都是我们的罪过啊。”指甲深入到王溥手里,几乎抓出血来,王溥-一声也不敢吭。诸将簇拥着赵匡胤进人宫城的明德门后,赵匡胤令军士解甲还营,太祖自己也返回到办公室里脱下黄袍。不久将士们就带着范质等人赶到了。赵匡胤呜咽流涕说道:“我受世宗厚恩,这完全是我六军所迫啊。

我说我不要做,他们非让我做,结果到了现在这种地步,真是有负天地,这可怎么办才好?”范质等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太祖,的一个亲信罗彦壤就挺剑而出,上前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太祖喝叱道:“还不退下!”范质正不知所措的时候,王溥已经退到阶下参拜新君了,范质一看大势已去,只好带领百官口称万岁,一齐参拜。赵匡胤称帝,北宋建立。这就是陈桥兵变。

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很多强藩的藩帅之命不出于中央,而出自军士拥立。即使在五代时期,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五代这个兴亡以兵的时代,拥立藩帅与拥立新君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后唐明宗与后周太祖都是如此登上皇位的。陈桥兵变看起来也是军士哗变的再一-次上演,黄袍加身,事出无奈,赵匡胤赵普等人事先都不知情。后来赵普还特地撰写了一部《飞龙记》,记载了兵变的经过。这当然是欺人之谈。正如清人查慎行有诗所言:“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遂罢兵。”黄袍加身之后,契丹人侵的事情也不了了之了。所谓的“千秋疑案”实在是事先经过周密筹划的政变,而赵普则为谋主。

在以前所上演的一幕幕军士哗变中,为了取得军队的支持和欢心,新君往往都会允许军士公开劫掠都城作为奖赏。赵匡胤君臣对此当然有充分的了解,所以事先做了周密的防范。对于老百姓来讲,一夜醒来之后,还不知道江山依旧,却是已经换了主人。赵匡胤君臣一改五代弊习,以陈桥兵变这种和平的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改朝换代,为新王朝的开国奠基,宣告北宋王朝以--种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平定叛乱 谏收兵权

赵国胤以兵变得国之后,北有契丹、北汉,南有割据诸国,内有强藩,天下未定,人心不稳,新政权的内外形势并不容乐观。在政变成功的当年就爆发了昭义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反抗。赵普积极参与了这两次平叛的战争,先是跟随太祖亲征李筠,接着又献速战速决之计破李重进。平叛之后,太祖特别赐予了赵普一所宅第。新宅特地选在靠近宫城的地方,为的是便于赵普随时谒见,以备咨访。太祖自己有时候也会不期而至,驾临赵普家,君臣之间相得甚欢。

平定叛乱之后,开始整顿禁军。主要的策略是罢免不属于殿前司系统的侍卫马步军的高级将领,代之以自己的亲信如石守信等,完全控制了侍卫司。而赵匡胤自己担任过的殿前都点检一职则不再除授。石守信等人都是与自己比肩同忾的义社兄弟,由他们掌控国家内外禁军,太祖是放心的。而赵普却难以放心。

赵普是一个深明利害关系、非常讲求实际的政治家,在这个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政治家看来,仁义、信用、道德从来都是靠不住的东西。赵匡胤有一次想让自己非常信任的宿将符彦卿掌握禁军,赵普认为符彦卿的名望、地位都已经很高,不可再委以兵权,因此坚决反对。但太祖不听,并直接下达了委任符彦卿的诏书。赵普截留了委任诏书,再次请见太祖。赵匡胤劈头就问:“是不是又为符彦卿的事而来?”赵普一看这种形势,知道如果直承其事,恐怕不得接见,就先以别的事情上奏,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了之后,才拿出了任命诏书退回。

赵匡胤说道:“果然还是为了此事。委任状怎么会在你这里呢?”赵普说:“我假托以皇帝处分之语有未考虑周全;的地方,将诏书留了下来,希望陛下能够深思熟虑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后再后悔可就晚了。”太祖说道:“你何苦如此怀疑符彦卿?我厚待彦卿,彦卿怎么会辜负我呢?”赵普慢吞吞地回答道:“陛下又为什么会辜负周世宗呢?”周世宗待赵匡胤至厚,而赵匡胤最后还是欺负孤儿寡母,夺了后周天下,赵普一句话使赵匡胤哑口无言,登时明白了赵普的苦心,随即收回了成命。

基于同样的考虑,赵普多次向太祖提议,解除石守信等功臣的军权,然而太祖总是不同意。赵普也是有韧劲,一有机会就不厌其烦地重申此议。终于被说烦了,太祖向赵普解释道:“他们都是我的亲信,肯定不会背叛我,你到底担忧什么呢?”赵普回答道:“我也相信他们绝不会背叛你。但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人都非统御之才,恐怕不能驾驭其部下。

如果不能驾驭部下,万- -军队中有作乱的,他们到时候恐怕也同样会身不由己的!”赵普的回答可谓精彩之极,直指赵匡胤的最软弱处。有了陈桥兵变的切身经历,对于赵普此一番利害分析,赵国胤焉能不为之惊悚?他顿时醒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然则又该如何处置这些与自己曾经同甘共苦、帮自己登上皇位且又忠心无二的老兄弟呢?谋夺诸将兵权,时时在赵普的考虑中,继陈桥兵变之后,这时候赵普胸中还会有怎样的大手笔呢?

建隆二年七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赵匡胤又召来石守信等众兄弟会饮。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屏退左右,说道:“如果不是靠你们出力帮忙,我做不到这个位置。

你们的恩德,我始终念念不忘。然而做天子也真是不容易,还不如做节度使快活,我是终夕不敢安枕而卧呀。”石守信等人大惑不解,哪有做天子不如节度使快活的道理啊,于是纷纷关切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呀?”赵国胤幽幽地说道:“这还不明白吗?谁不想坐我这个位子啊?”石守信等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赵匡胤矛头所向,正是自己,一齐顿首道:“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赵匡胤道:“不然。你们虽然没有异心,可是如果你们的部下中有想侥幸富贵者,一旦将黄袍加到你们的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也由不得你们了!”

石守信等人这才醒悟,原来是怀疑到自己头上来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图景顿时浮现眼前,他们慌了手脚,急忙叩头涕泣道:“我等愚鲁,没有考虑到这种问题,惟有希望陛下哀怜,指示一- 条可生之路!”赵匡胤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富贵,也不过就是多积攒点财富,使自己快活一生,也使子孙无贫乏罢了。你们何不交出兵权,出守大藩,多买些好田地、房产,为后代子孙置下一份长久的产业,多置歌儿舞女,日日饮酒相欢以终天年?”赵匡胤顿了一下,接着道:“而且我会与你们约为婚姻,结成亲家。这样我们君臣之间,就可以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这个结果的确是众将所没有想到的,这下放心了,都急忙拜谢道:“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实在太周到了,所谓起死回生也不过如此。”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如约宣称身体不佳,请求辞去兵权。赵匡胤大喜,安慰了一。番后又给予了丰厚的赏赐,不久,诸将出外。

中国古来功臣难处于雄猜之主,从汉高到明祖,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功臣悲歌曾一。再上演。即使被称为不世出的明君唐太宗也时时难掩其对功臣的猜忌,例如数立奇功的卫公李靖就几次遭到猜疑,最后闭门谢客,连亲友都不敢见了。期间能够保全功臣始终的前有出身于读书人的汉光武,后有出身于武夫的赵匡胤。在赵普的谋划下,讲义气的赵匡胤以其特有的坦诚上演“杯酒释兵权”的传奇剧,解决了功臣问题。

在诸将交出了兵权之后,赵匡胤也并没有食言,除了委以大藩之外,并真的履行了“约为婚姻"的诺言。他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了高怀德;自己的弟弟赵廷美,则娶了张令铎的三女儿。多年以后,赵匡胤的两个女儿又分别嫁给了王审琦和石守信的儿子。仅仅有功名富贵其实并不能打消功臣们的顾虑,而儿女亲家这一层关系的确立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也是真正实现君臣无猜、上下相安的有力保障措施。

君臣义、兄弟情儿女亲,种种关系扭结在一起,营造出君臣一体、同舟共济的气氛。赵匡胤与赵普通过精心的策划,以这种和平的方式谈笑之间解除了诸将的兵权,将篡夺的隐患消于无形,解决了多少君臣为之头痛的功臣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充分反映了太祖君臣在政治上的大智慧。而高高在上的皇帝如此珍视自己同臣下之间的一纸口头誓约,在古代历史上不能不说是空前绝后的事情。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宋代何以会流传“不杀士大夫”的所谓太祖誓碑的传说,非太祖其人,不足以当其事。开国功臣尚且能保全,况士大夫呢!

自唐末以来53年间,共经历了五个朝代,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平均每朝不过十年多一点。当赵匡胤即位的时候,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新生的宋王朝不过是继后周之后的第六代,赵匡胤则不过是后梁以来的第十四位皇帝而已。摆在赵氏君臣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并不是如何讨平南方诸僭伪、平定天下的问题。而是如何避免成为继后周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稳固新政权,开创-个新时代。

平定了叛乱,解除了功臣兵权,消除了心腹之患后,太祖召赵普商量“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的问题。赵普分析了唐末五代以来战乱不止的原因,指出核心问题就是八个字:“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这的确是时弊的根本所在。既然弊因在此,那么消除此顽疾的措施当然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了,为此,赵普提出了针对性极强的三大策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中央的控制力下降,藩镇拥兵自重,其权力也从最初的军事扩展到行政,可以自行任命属官;所属州郡财赋除少量上交中央外,其余多数都以留使、留州之名为藩镇截留;利用这些财富,藩镇又豢养了大批私兵,作为节度使个人争权夺利的资本。藩镇既控制数州的土地、人民,又拥有自己的军队,终于导致君弱臣强、太阿倒持的局面。中唐以后,曾不断试图削弱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宪宗时期曾--度几乎成功,然而最终失败。这种局面到了五代时期虽有所削弱,然而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五代英主如周世宗在有一个藩帅从地方来朝时,竟然大喜过望,亲临其宅第以示褒扬。藩镇平目之跋扈可知。赵普的三大策略直接针对藩镇的行政、财政、军事权,意图从根源上彻底消除藩镇割据的局面。

所谓“稍夺其权”就是削夺节度使的行政权力。主要的办法是中央派遣文臣做各藩镇属州的知州,分节度之权。后来又慢慢地削夺支郡,使原来藩镇所属的州县直属中央,这样藩镇所能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自己的节度州。

“制其钱谷”的主要措施是设置了一-个叫转运使的官职来掌管一路的财政,又设置通判- -职来掌管-一州的财政。各地的财政收入除留下必要的经费之外,其余的盈余全部都运往京师。这样财政集中于中央,一方面改善了中央财政,另一方面地方不掌握财权,也削夺了地方养兵的基础。

“收其精兵”就是选拔地方精兵为中央禁军。中央禁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保持了对地方军队的强大优势。

这三个纲领的提出,藩镇节度使的权力被大大地削夺,从而消除了自唐中期以来的藩镇之患。曾经有一个节度使非常郁闷地对僚属叹息道:“身为藩臣,却被压制到如此地步,真是为英雄所笑啊。”

可以说,从陈桥兵变到杯酒释兵权以及三大纲领的提出,在赵匡胤和赵普君臣的细致而又大气的谋划之下,北宋的开国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前朝所无的独特的气质,它没有新朝开国所常有的血腥的气息,而是带有浓重的人性化的色彩。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胸怀天下 赵普罢相

赵普独任宰相十年,太祖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听赵普裁决,赵普也尽心尽力,的确为新王朝的制度建设立下殊功。对此,宋太祖也有很高的评价,他曾经对赵普说道:“我与你平定祸乱取天下,所创立的法度,如果后世子孙能够小心遵守,流传百世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开宝六年(973年)八月,赵普在独相十年后被罢相。这样契合的一对君臣并没有能够保全始终。赵普为什么会被太祖罢相呢?

《宋史》的赵普传记里,列举了- ~些看起来与赵普罢相有关的事情。开宝六年,割据两浙的钱傲派使者持信与赵普,并送上海物十瓶,放在屋檐下。恰好太祖访普,仓促之间没来得及收拾,为太祖发现。当太祖听到赵普说送的是海物时,便微笑道:“这海物-一定不错。”当即命令打开,结果瓶里装的全是瓜子金。赵普大惊,连忙表示自己还没有打开信件,实不知情。太祖从容道:“受之无妨,他们还以为国家事都是靠你们书生呢!”赵普的这次受贿被太祖逮个正着。

还有一次,赵普派遣亲吏到秦、陇之地买木材,用巨筏相连运到京师营造宅院,小吏乘机贩卖大木。私贩秦、陇大木在当时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结果此事被三司使(财政部长)告发。据说当时太祖大怒,将下诏书驱逐赵普,幸亏老宰相王溥解救。

另外赵普还以权谋私扩大自己的宅院,又以宰相之尊经营邸店谋利。最后这两件事连同赵普包庇自己属下的吏员贪赃枉法的好几件事情后来都被一个叫雷有粼的官员告发。太祖令御史府按问,结果属实,从此赵普恩遇渐衰。

从这些记载看来,赵普确实是比较好财,在经济上不够检点。然而这似乎不应该成为赵普罢相的主要原因。廉洁与忠实之间,君主历来更重视的是后者。太祖对赵普受吴越钱俶贿赂的反应显示,太祖并没有将这些事看得有多严重,自己的老朋友贪点小利怎会至于大动肝火呢?其实在六年前雷有粼的父亲雷德骧就曾经告发过赵普强买田宅,聚敛纳贿,结果被太祖用柱斧打断了两颗牙齿。彼时能容,何以六年后就容不得呢?同样的事情六年后再度告发就有效,只能说太祖实际上自己已经有了罢黜赵普之意。

在太祖和赵普为开国所设计的蓝图中,是处处充满制衡的精神。在这种体制下,容不得对皇权的半点威胁存在,当然也包括赵普自己。而赵普的政治作风和太祖的倚重却使得赵普渐渐突破了这种界限。

赵普性格深沉,处理事情比较果断,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而不避嫌疑。前面曾经提到,赵普对于自认为太祖决策未当的事情多是坚决抵制,而对于自已认为得当的事情则必欲得之。

有一次赵普推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能用。赵普明日复奏其人,太祖还是不用。次日,赵普又以其人奏,结果太祖大怒,将赵普的奏牍扯裂后扔到地上,而赵普却神色不变,捡起来就回家了。过几天赵普将撕碎的奏牍补缀好,再次上奏。最终太祖还是妥协了,用了赵普推荐的人。

又有一次,有臣僚按法应当迁官,太祖因为向来讨厌这个人,因此不同意他升迁。赵普坚请,太祖这回好像铁了心了,怒道:“我就是不给他迁官。你能怎么着?”

然后转身就走,结果赵普就跟着太祖,太祖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最后太祖入宫,赵普就站在宫门外等候,久久不离去。最后还是赵普赢了。

赵普一方面排斥异已,另一方面则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与掌握军政的枢密使李崇矩相交结,为自己的长子娶了李崇矩的女儿。这显然有违太祖使宰相、枢密使分掌民政、军政,互相制衡的意图,使太祖很不高兴。开宝五年,借故罢免了李崇矩的枢密使一职,同时又扩大了副宰相的权力,作为对赵普专断的限制。

赵普为政专断的作风既渐渐招致了太祖的不满,同时也得罪了很多同僚。赵普曾经在自己的办公地点设置了一个大瓦壶,中外臣僚的各种表疏,赵普不满的就投到壶中烧掉。这也给了以翰林学士卢多逊为主的反对派以借口。他们每有太祖单独召见的机会,就攻击赵普的短处。太祖人于耳,记于心,日积月累,对赵普的专断作风日益厌恶,开宝八年终于下定决心罢免了赵普的宰相职位,让赵普到地方做了节度使。

太祖虽罢免了赵普相职,然而顾念赵普为开国元勋,所以仍给予了很高的礼遇。在免相诏书中只说是均劳逸,不提赵普之过。他是否意在对赵普略示薄惩,日后是否会有复用之意,我们是无法知道了,因为在赵普罢相三年后,太祖突然暴卒。

开国元勋 三登相位

宋太祖的暴卒和太宗的即位在历史上都充满离奇的色彩。

在太祖即位的第十七年,开宝九年(976年)十月的一个雪夜,太祖召晋王光义人宫,兄弟二人一边饮酒,一-边议事。身边的宫女宦官们都被屏退了,他们只能看见烛光摇曳之中光义不时离席,好像是在推让的样子,而太祖以玉斧戳地的声音在深夜中更是清晰可闻。他们听到太祖大声地对光义说:“好自为之!”夜深后,光义离去,太祖就寝。凌晨太祖暴卒。宋皇后发现太祖去世,忙命宦官王继恩召皇子德芳入宫,而王继恩显然早已被赵光义买通,他没有去找德芳,却请来了赵光义。当宋皇后看到跟王继恩一同前来的不是德芳而是晋王赵光义时,满脸惊恐,急忙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光义也哭泣着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忧。”于是太宗即位。这就是所谓“斧声烛影”的太祖太宗皇位授受之谜。太祖的死太突然,皇位不传于子而授于皇弟也与常理不合,太宗的即位在当时就未免引起众人的猜测,这自然也成了太宗的一块心病。他要怎样才能让国人相信,自己的继承皇位,是太祖一向就有的安排呢?

太宗的即位对于赵普来说,绝非一个好消息。

赵普比光义大17岁。自从赵普进人赵匡胤的幕府后,两人就相识了,而且关系还不错。杜太后非常喜欢赵光义,据说光义每次外出的时候,太后都说:“一定要和赵普--起出去才行。”然而等到赵普做了宰相之后,备受太祖信任,地位甚至超过了皇弟光义,双方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两个距离权力中心最近的人开始明争暗斗,彼此打压对方。

光义非常倚重一个叫宋琪的幕僚。宋琪是幽州人,与赵普是同乡,因此多次与赵普往来。这使光义很不快,就将宋琪赶了出去,直到他即位两年多以后,还对宋琪与赵普交好的事情耿耿于怀,直到宋琪痛陈往事之非,表示悔过自新才获得光义的原谅。赵普则寻机报复。光义的另一个得力幕僚姚恕,曾多次为光义谋划,最受信任。在宋琪被逐两年后,赵普找到一个机会将姚恕调离光义身边到地方去做通判,光义想法挽留,也没有成功。又两年后,姚恕在任上因为一个并不是很严重的过错被赵普撺掇太祖诛杀,投尸于河。两人矛盾如此,赵普当然不会愿意光义成为太祖的继承者。

而在当时的确有很多迹象表明太祖好像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于是赵普密奏太祖,请求立太祖自己的儿子,但太祖没有同意。宋人中还流传一个说法,光义即位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赵普还当宰相,那么我是坐不到这个位子的!”后来赵普复相之后,太宗把将皇位传给弟弟秦王廷美的想法告诉赵普,赵普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道:“当初太祖如果听了我的话,陛下就当不上皇帝了。先帝已经错了一次了,现在陛下岂能再错!”据此我们知道赵普在太祖时一定反对太祖传位太宗的。

现在太宗即位了,当初反对赵普最力的大臣卢多逊则升任宰相,赵普的日子越发艰难。太宗即位的当年,赵普管辖下的一个州就被削夺直属中央了,赵普见势不妙,就赶紧上书请求进京朝见新帝,不久又自请解职,留在京师,这样呆在天子脚下,太宗心中也安稳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赵普又受到卢多逊的压制。先是赵普的妹夫候仁宝在偏远的邕州(今广西南宁)做知州九年不得替代,很想回京。卢多逊却建议太宗命候仁宝进讨交趾,结果候仁宝果然战死。在候仁宝死去不久,赵普的儿子承宗从潭州奉旨进京完婚,婚礼不及一月,卢多逊就迫使他返回潭州。对于卢多逊同赵普作对,卢多逊的父亲卢亿很早就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曾叹息着说:“赵普是开国元勋,你这样攻击他。我幸得早死,不用看见你的失败。”也许他早就预料到,赵普尽管暂时失势,但卢多逊终究不会是他的对手吧。卢多逊对赵普接二连三的打击,使赵普愈发愤怒。这位智谋深沉的开国元勋准备东山再起反戈-击了。而这时候他复出的机会也出现了。

太宗夺取了本该属于侄子的位置,人心不服。皇弟廷美以及太祖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成为自己皇位的最大威胁。他即位后的第四年,亲自率军征北汉,接着又不顾军队疲乏乘胜进攻契丹,企图收复幽云失地。结果在高粱河大败而归。在这次征辽中发生了一件使太宗非常不安的事。高粱河之败,太宗乘驴车只身逃脱,军队不知道太宗去处,于是有人谋立德昭,后来知道了太宗的下落才作罢。太宗回朝后因为征辽之败,累及平北汉的赏赐也迟迟不能落实。德昭便为平定北汉的将士们请赏。太宗没好气地说:“等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德昭听了这明显有怀疑之心的话后,不知道是出于忧惧,还是明志,竟然自杀了。两年后,德芳又不明不白地去世了,年仅23岁。这时候能够对皇位构成威胁的就只剩下比太宗小8岁的弟弟廷美。德芳死去仅仅半年之后,廷美就犯事了。有人揭发廷美阴谋造反。揭发的人是太宗的幕府旧僚。太宗没有将这件事交给卢多逊去处理,因为卢多逊与廷美有不错的私交,由他来处理这件告发案件,恐怕难合己意。这时候太宗想到了赵普,他试探性地探问赵普对廷美谋反的看法。老谋深算的赵普也准确把握到了太宗的心思。他说他愿意来调查此事,并告诉了太宗- -件大秘密:宫中藏有当年杜太后命太祖兄弟传国的誓书,即所谓的“金匮之盟”。金匮之盟的发现,使得太宗的即位有了合法的依据,尽管它出现得有点晚。

太宗则酬赵普以宰相之位,而且位在卢多逊之上。他的儿子承宗也被留在了京师。赵普果然能干,第二年三月,秦王廷美谋反一事就被坐实了。四月份,赵普就又查到了廷美与卢多逊勾结的证据。- -班大臣们集体开了一个会,- -致认为廷美与卢多逊大逆不道,应当处死,但太宗皇恩浩荡,宽宏大量,不欲置之死地。于是廷美的很多亲信被处死,廷美自己也被降职,安排到了房州,派人监管。两年后,廷美死于房州。至于卢多逊,则被流放崖州。卢多逊被流放崖州时,开封府的知府李符对赵普建议道:“崖州虽然远在海中,但是水土还不错。春州虽然稍微近-点,但有瘴气,至者必死。不如让卢多逊去那里。”赵普没有同意。卢多逊最终也没有能够东山再起,死在了崖州。

借助于廷美之狱,太宗与赵普这一对曾经的对手,终于愉快地合作了一次,两人各得其所:太宗除去了自己皇位上最后一个威胁;赵普则二度当上宰相并除掉了自己的最大的对手卢多逊。双方的交易一旦完成,赵普也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第二年,太宗说赵普年纪老了,实在不忍让他为国事操劳,于是就罢免了赵普的宰相,出为武胜军节度使,镇邓州(河南邓县)。这一年赵普62岁。太宗特地为赵普设宴饯行,并作诗送别。君臣二人都很伤感,赵普手捧诗笺老泪纵横:“我回去后一定把陛下赐给臣的诗,刻石留念,让它与我这把老骨头同葬泉下。”连太宗都为之流泪了。第二天副宰相宋琪称颂太宗说,太宗之与赵普真是君臣相处的楷模啊。不过有一个叫胡旦的就不识相了, 他向皇帝上书说赵普是“强臣”,太宗圣明,防患于未然,及时将他给赶了出去。本欲拍马屁,不想拍在马脚上,投机不成还落得个诽谤的罪名。

赵普此次罢相后,先是在邓州,后又在襄州做了两任节度使,五年后,赵普再次,受到太宗的重用,第三次登上了相位。赵普的这一次复出,则是与太宗的经略幽燕有关系。

统一限度 反对北伐

赵宋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天下南北分裂,南方有南唐、后蜀等割据政权,北方则有北汉,而最大的威胁则是来自于契丹。自从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之后,中原北部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契丹铁骑可以轻易南下,饮马黄河,直逼首都,威胁中原。在周世宗时期,就曾让群臣就南北统一问题献计献策。枢密使王朴上了著名的《平边策》。王朴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具体步骤是:先取南唐,再下南汉、巴蜀,然后移兵燕云,消灭北汉。周世宗对这个策略很赞赏,但实际的行动中并没有完全按照此策略来。在占领了后蜀的数州之地和南唐的淮南之地后,就转而北征契丹了,结果在军中暴病,赍志而殁。建国之初,太祖在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后,便开始考虑统一问题。究竞是继承周世宗的做法,继续北伐,还是先定南方,成了令太祖头痛的问题。

这年十一月的一个大风雪之夜,太祖决定夜访赵普。太祖喜欢微服私访,曾数次到过赵普家。结果赵普每次退朝的时候,都不敢立即更换便服,怕太祖不期而至。在这个大风雪之夜,赵普以为太祖不会在这种天气来访,便早早地关了大门。

过了不久,突然传来了敲门声,赵普急忙跑出去开门,果然是太祖站立风雪中。赵普急忙下拜,太祖道:“我还约了晋王。”一会儿,赵光义也到了。赵普在大堂中铺好褥子,围炉而坐,架起炭火烤肉。赵普的妻子在旁边行酒,太祖称之为嫂。赵普问太祖:“天晚了,又这么冷,陛下为什么要出来呢?”太祖说:“我睡不着啊。一榻之外,皆他人所有,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觉得天下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想听听陛下有什么打算。”太祖说:“我准备北取太原。”赵普沉默了许久,说道:“这样不好。太原靠近我们的西部和北部边境,如果我们取了太原,那么我们就要直接面对契丹。为什么不等到削平南方诸国之后再来收拾它呢?太原弹丸之地,能逃到哪里去呢?”太祖大笑道:“你也这样想,正合我意。”

太祖雪夜访普,定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以后基本是按照这个策略,消灭或迫降了南方诸国。

在这个统一策略里,没有提到幽云。周世宗时期的“北”是北复燕云,而太祖君臣的这个“北"则是北取太原。那么太祖君臣又是如何看待幽云失地的问题的呢?

太祖并没有忘记契丹这个自己北方的强敌,更没有忘记幽云问题,并为收复幽云做了积极的准备。在太祖的策略里,有两手准备,一是和平赎买的方式,从契丹手中赎回幽云失地。为此太祖特地设立了封桩库,积蓄钱帛。他说:“等到我攒够了五百万贯,就向契丹赎回幽蓟。”如果契丹不答应怎么办呢?太祖的另- -策略,就是用这些钱来激励将士,“用二十四匹绢购一个契丹敌人的首级。契丹精兵不过十万,只需花费二百万匹绢,则敌人精兵立尽。”他又说,等到收复失地以后,就要在北方山地古北口一带设防。在太祖在位的最后一年年初,皇帝赵光义率领群臣给太祖上尊号,其中有“一统太平”字样。太祖说,太原未平,燕蓟未复,怎么能称作是“一统太平”呢,他拒绝接受这个尊号。可见太祖从来也没有忘记过收复失地。开宝九年八月,伐太原,十月,太祖暴卒。

 

赵普好像对取燕并不支持。宋初名将曹翰是一个颇有志于功名的人,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他日燕山磨峭壁,定应先勒大名曹。”他给太祖上了取幽州图。有一天太祖召赵普- -起观看取幽州图。赵普仔细看后赞叹道:“这一定是曹翰所为!”太祖道:“怎么知道?”赵普说:“现在将帅之中,才略没有超过曹翰的。如果不是曹翰,别人做不出来。曹翰取幽州,定会成功。然而得到幽州之后,陛下想过有什么人可以代替曹翰?”赵普认为幽燕可取,但守不住,因此尽管欣赏,却不支持曹翰的这个计划。看到赵普并不支持,太祖默然作罢。这件事情虽然难以证实,但在赵普当政时期的确是没有过任何讨论收复失地的言论的,而且宋辽之间还保持和平的往来的关系。这当然是与太祖君臣先南后北的策略是一致的,在没有统- -南 方之前不会轻易与契丹交恶。

到了太宗即位的时候,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和雍熙三年(986年)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结果皆大败而归。雍熙三年的这次北伐开始时,赵普在邓州任上。当他得到了前线兵败的消息之后,就上了《班师疏》。在这个《班师疏》里,赵普提出远人不服,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何足介意。认为那些主张北伐的是奸邪误国,蒙蔽皇帝。北伐是师出无名、得不偿失,请求火速班师。然后赵普提出了自己的“全策":“皇帝陛下应当好好保证身体,休兵息民,使国家富裕。到那时候烽火不举,路不拾遗,夷狄之辈自然向化,纷纷归顺,契丹如果不归附,它自己又能到哪里去呢!”太宗见了班师疏后,表彰了赵普的忠心体君,然后还说道:“恢复旧疆是我的志向,我此次出兵并非穷兵黩武,是要救民于水火,本来是有成算的,可惜将帅没有遵守我的安排,这次打败仗的主要责任在主将。”这大概是委婉地告诉赵普北伐是自己的主意,并非失策吧。赵普赶紧上了谢表,在谢表里,赵普不再认为北伐是失策了,说自己又好好考虑过了,吊民伐罪,确是上策,将帅如果能遵守太宗成算,一定可以成功。然后再次指出,现在应该搞好内政,没有必要跟契丹较胜负。

《班师疏》使赵普获得了很高的名声。第二年,太宗的第二个儿子、预定的皇位继承人陈王元僖都上书保荐赵普,赞扬赵普身为开国元老,厚重有识,应当再次委以大政。不久,赵普传奇般的第三次复相,成为宋代第一个三登相位的大臣。

从《班师疏》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赵普关于幽云问题的战略思想,不与契丹较胜负,实际上也就是没有收复幽云的想法。这大概可以证实此前关于赵普反对取幽州的各种记载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赵普第三次登上相位之后,还有一份比较重要的文件可以表明赵普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端拱二年(989年)七月十三日起,出现了很奇怪的天象。先是连续10天发现有彗星早晨在东北方向出没,接着傍晚又在西北方向出现,一共持续了30天。面对这样的妖异,太宗自己避殿减膳食,他对宰相赵普等人说道:“彗星示变,这是在警告人君啊。难道不是我们政事处理有所不当,民间疾苦有所壅蔽吗?”后来司天台中有人对彗星出现做了新的解释,他们说彗星的出现不是意味着本国有灾,而是四夷有难,是“合灭契丹”的征兆。

赵普为此上了《彗星疏》。在疏里赵普引前代以灾异罢宰相的故事自请黜责,但更重要的是痛陈司天台“合灭契丹”是邪佞之言,是在谄媚皇上,要求司天台拿出说“合灭契丹”的证据来。赵普的《彗星疏》与他反对北伐的思想是一致的。

赵普的文集现在已看不到了,这两篇奏疏直接反映了赵普对于幽云问题的看法。他明确反对北伐,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赵普主张收复失地的言论和谋划。

赵普措置边事好像始终并无太好的谋略。在东北主张息兵,后来在西北边防的策划上又出现失误。从唐末以来拓跋氏世居西北夏州,太平兴国七年,李继捧献土,归顺宋朝,自己也迁到了开封。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反对归顺,起兵反宋,并屡屡拒绝了太宗的招降。赵普第三次当了宰相后,他建议让李继捧复领夏州故地,消灭李继迁。太宗听从了这个建议,并特别赐以国姓,改名赵保忠,专有夏州等五州之地。结果这个赵保忠反而重新与继迁联合,成为西北大患。其实李继捧即使成功了,专有藩镇,也是与他自己与太祖所定的削藩策略相矛盾的。

赵普对东北、西北均主张了与内地不同的策略,因此我们知道赵普统治策略的核心是守内的,在边境则宁肯息事宁人。当太祖雪夜访普时,君臣二人想的是同样的策略,勾画的是不同的蓝图。在赵普统一。的构想里,也许本来就没有幽燕的位置。

博通古今 《论语》治国

赵普第三次人相时已经67岁了,但是他的为政风格还是如以前一样的果敢、专断。

当赵普复相的消息在朝廷上宣布时,曾经弹劾过赵普的雷德骧吓坏了,手中的朝笏掉到了地上都不知道。他害怕重蹈卢多逊的覆辙,于是很识相地赶紧上书请求辞职。太宗劝慰道:“有我在,你不用担心。”但雷德骧却不能不担心。太宗劝说无效,雷德骧终于如愿以偿地告老退休了。而那个曾经攻击赵普是“强臣"的胡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赵普上任一个月后,胡旦和他的同伙就被罢黜了。

但赵普的身体还是越来越差了。第二年十月就不得不在家休养。本月的七日,是太宗的生日,但赵普已经无力前去祝贺了。再过了两个多月,赵普终于辞去了相位。淳化二年的七月,赵普70岁生日这一天,他的长子承宗带了太宗的亲笔信和礼物到洛阳来看他。见到儿子,赵普当然很高兴。然而承宗回京复命后不久就去世了,赵普的病情开始恶化。当下一个生日到来时,赵普去世。

太宗得知赵普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他流着泪对近臣说:“众所周知,赵普曾经与我有过节,但在我即位以后,总是以礼相待,赵普也是尽忠国家。对于他的去世,我非常痛惜。”看到这样君臣情深的表白,左右都为之感动不已。太宗对这位自己曾经的对手和朋友的感情是复杂的,待赵普身后仍备极哀荣。太宗为之废朝五日,赠官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并为之亲撰亲书神道碑铭。

据说赵普晚年的时候经常手不释卷,每次下班回家后就关上门,打开-个小箱子取出一-本书来读。到了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的时候,处决如流。家里人也都不知道读的是什么书,有人疑心赵普是不是得到什么异书秘籍之类。赵普去世了,家里人终于可以打开那个神秘的小书箱了:里面放的是《论语》二十篇。

这个赵普读《论语》的说法到了南宋以后,就演绎成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传说的版本很多,最基本的说法是:太宗想让赵普当宰相,有人就对太宗诋毁赵普说:“赵普是一个山东学究,只会读《论语》。怎么能当宰相呢?”这使得太宗拿不定主意了,有些犹豫。于是他就干脆把这些话告诉了赵普,看看赵普怎么辩解。但赵普却并没有辩解,他说道:“我确实没读过多少书,只能读《论语》。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半部可以辅佐陛下。”太宗听后,疑虑尽消,于是终于用了赵普做宰相。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小时候曾为之激动的洪业先生后来发现这种说法漏洞很多:《论语》是非常常见的书,既不稀罕,也不犯禁,赵普何必压在箱底,关起i]来偷偷地读呢?这非常不近情理。再者,《论语》这部书教人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如何处理政事,又怎能强分作戡乱与致治的两个半部?

更重要的是,太宗和赵普那时什么关系?两人不但相识很早,还一-度过从甚密,后来又反目,相互之间最为知根知底太宗怎么会不知道赵普的出身和学问根基如何?还用得着别人来提醒?这种说法的漏洞还有很多。不过这种说法很有趣,所以广为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南宋流传得越来越多,其涵义大约有三种,一。是赵普作为天下贤相,但读书不广;二是赵普善于读书,会读书,读书能得其精髓;三是《论语》这部书很重要。

不过这个传说之所以会附会在赵普身上,- -则与赵普的名声太显赫,有助于抬高《论语》的地位有关;再者也与赵普本身的确读书不广有些关系。

宋人中有很多赵普读书不多的记载。建国初期,因为扩建开封城,有- -次到朱雀门。太祖指着“朱雀之门”的门]额问赵普:“为什么不直接叫作朱雀门,加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回答道:“语气助词”。太祖笑道:“之乎者也,助得什么事!”

赵普无法合理解释,招致太祖的讥笑。还有一-次,太祖问赵普:“男尊女卑,为何男跪女不跪?”赵普也无法回答,又闹了个大红脸。

最著名的记载是关于乾德铜镜的事情。乾德是太祖的第二个年号,是太祖特地命宰相所选择的前世所没有的年号。乾德三年,宋灭后蜀,太祖在后蜀的宫女那里看到了一面铜镜,上面刻着“乾德四年铸”的字样。太祖大惊,问宰相:“怎么会已经有了四年铸的铜镜呢?”赵普不知道,于是找来了学士窦仪,窦仪看后说道:“前蜀后主王衍时有年号乾德,这一定是王衍时期铸的。”太祖感叹道:“做宰相还是应该用读书人啊!”据说这使得赵普很难堪,因此后来就阻止了窦仪当宰相。太祖还曾经对赵普说道:“爱卿苦于不读书,处在学士大夫中,能不惭隗吗?”

太祖并没有真的因为赵普读书不多就免了他的宰相,用读书人代替,不过赵普也真的接受了太祖的批评,此后开始广泛读书,经常手不释卷。随着建国日久,赵普的学识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到了太宗时期,赵普的奏疏已经开始咬文嚼字,很有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味道了。这一点我们从他晚年著名的两疏中也可见一斑。

在这两疏里,赵普自己都说自己“载披典籍,颇识前言往行”。相比较而言,他读的史书更多。在两疏里他征引了从汉到唐的不少历史典故和名臣议论来印证自己不能同契丹开战的主张。

赵普当然不是仅靠半部《论语》治天下,他的政治才能不会是来自于读《论语》,而是来自于丰富的阅历和实际的经验。即使在晚年学问增进以后,儒家的那一套治国的理念也没有对他产生多少影响。致君尧舜,选贤与能,推诚置信,这些都与赵普的政治理念和从政风格有着太大的距离。北宋建国以后,赵普屡次劝太祖报复那些以前对他们不尊的人,但太祖豁达,他对赵普说道:“如果在尘埃中能够识别出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去物色这种人了。”赵普更像一个纵横家或者法家,追求的是权力,深通的是谋略和权术。看看他陷害秦王廷美与卢多逊的大狱,哪里有以道治国、气象醇正的影子?赵普最终不容于太祖,却屡屡得志于太宗,反映的是太祖与太宗的差距,不变的是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