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康有为

康有为(戊戌政变组织者和领导者)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光绪二十四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和张勋发动复辟,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民国十六年病死于青岛。

康有为传记——

康有为,中国近代早期具有民主思想的先进人物,戊戌政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鲁迅评说他“是公车上书的头儿,戊戌政变的主角。”

人物档案

姓 名:康有为

生卒年:1858年~1927 年

出生地:广东南海

身 份:维新活动家

时代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晚清政府的腐朽更加暴露无遗,列强再次掀起在华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仁人志士纷纷发起救亡图存的运动。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期求得清王朝的统治“万世长存”;孙中山海外领导革命运动,希望彻底改变中国的政体结构,寻求新的发展。此时,在北京也形成一股维新势力。他们以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以“民权”学说抨击封建君主专制。一时间,变法思想风靡全国,维新运动在全国形成一股颇有声势的社会潮流,并逐渐形成了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力量。他们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达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在中国掀起了民主改革的第一次高潮。

生平纪事

康有为,原名康祖诒,字广厦,号长素,1858年3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银糖乡(现改为银河乡)。康有为出身于一个世代簪缨之家。叔祖懿修,任七县团练。叔祖国器,是左宗棠湘军的重要将领,与太平军作战,辗转江西、广东、浙江等省,官至广西巡抚,归乡后建澹如楼,藏书万余卷。祖父赞修为连州训导。父亲达初曾任候补知县。康有为11岁时,父亲去世,即随祖父读书,深受程朱理学的熏陶。年轻时在澹如楼读书,翻阅广泛,打下了深厚的文学根底。

1876年,康有为师从朱次琦。朱次琦是广东著名学者,重视程朱理学,兼采陆(九渊)、王(守仁)学说,又重视史学研究,探求历史沿革。

康有为从师三年,思想受其很大影响。在学习时,他爱独立思考,时发己见。学习期间,便以经营天下为己任,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但渐渐地,他又厌倦了”日埋故纸堆中,汩没灵明“的治经生活,于是放弃考据之学,注重经世致用之道。

1878 年,康有为前往西樵山白云洞,坐禅两年。在景色秀丽的环境中,他参悟佛理,探求人生道路。在此期间,遇到京师回乡的翰林院编修张鼎华,与之会晤长谈,了解到京城风气和早期维新派的政论,极感兴趣。1879年,康有为接触到《西国近事汇编》和《环游地球新录》这两本书。通过阅读,萌发出“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的历史反思。于是他购买了大量世界地图和一些西书译本进行研读。1882年,康有为途经上海,更觉“西人治术有本“。他大购西书,订阅《万国公报》,开始了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苦历程。中法战争爆发后,康有为回乡避难,亲身体验到了侵略者咄咄逼人的嚣张势头。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个人的前途,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都交织在他的思绪之中,他的心头开始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感和历史责任:拯救民族危机,抵御外来侵略,学习西方长处,实行维新改革。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趁机写下五千言的《上皇帝书》,痛陈外夷相逼的险状,希望清政府实行改革。因为这封上书言辞十分激烈,所以没有一个大臣敢把它递送给光绪皇帝。但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吸引了无数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们,上书被广为传抄。

一时间康有为名噪京师。康有为的上书深深刺痛了封建顽固派,他们原已把康有为录取为第三名,当主考官得知他上书后,便把他的名字勾销了。康有为并不气馁,他更清醒地认识到:一场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有思想理论做先导。1894年至1895年,康有为表面不谈政治,实际上转向维新运动骨干的培养和变法理论体系的建立。

直接批评君主专制制度无人理睬,他便从学术上向旧思想挑战。1891 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开始讲学。他要把他的学生引导到维新变法的轨辙上来。梁启超、韩文举、徐勤等人先后入学,后来均成为维新运动的健将,走向全国各地宣传变法思想。

康有为通过讲学,与学生一道研究变法理论。被称为戊戌变法思想“大飓风”和“火山喷头”的两部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就是在这时期写成的。这是康有为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在康有为的笔下,孔子已不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孔子了,而是托古改制的”制法之王“。

康有为撰写历史著作完全是为改革政治服务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表面上是历史考证方面的著作,实际上是戊戌变法的理论著作。

1898 年,他又向皇帝呈上一部《白本政变考》。这是一部讲日本明治维新变法的史书,上呈给皇帝,其目的就是要中国仿日本明治维新,采纳西政,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从政治制度上改变才算变法,这便和洋务派的小变区别开来了。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康有为大为震怒,领导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声名更加响亮。这次会试康有为中了进土,授工部主事。这时,康有为的志趣已不在功名上,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维新变法的社会活动中,并逐步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上书策动光绪皇帝变法维新,是他继续不遗余力做的事情。从 1888 年至1898年,康有为先后7次上书,设计了一个以君主立宪为主体的救国方案,反复申述和论证了他的政治主张。就在”公车上书“的同月,他又再次上书光绪帝,提出以”富国“、 ”养民“、”教士“、”练兵“为自强雪耻之策。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掀起了列强在中国强迫割地和租借势力范围的狂潮。康有为闻讯,立即赶赴北京,在当年12月和次年1 月、2月连续3 次向光绪帝上书,再次强调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已刻不容缓。这次上书到达光绪帝手中,引起皇帝的重视,上书被抄送慈禧、军机处和各省督抚。从此维新派开始取得光绪帝的支持。一个月后,康有为又第四次上书光绪帝,首次提出了“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这是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表露。且这次上书言辞和内容最为激进,字里行间,跳动着那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此书当时未到光绪帝手中,但它内容警切,北京的士大夫们辗转传抄,津、沪等地报纸将其公开发表,广为流传。

康有为的第六次上书,即著名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从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论述变法的必要,从而得出”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结论,提出”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开制度局于宫中“、”设待诏所许开下人上书“三大急务。这是康有为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的变法具体步骤。不久,他又第七次向皇帝上书,着重论述俄国彼得大帝如何学习西方、改革弊政的史事,以供光绪帝借鉴。这些上书连同他呈递的《俄大彼得变法考》、《日本明治变政考》等著述,对促使光绪帝下定变法决心起了很大作用。

康有为希望得到光绪帝的支持,实行自上而下改革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社会。他奔波各地,宣讲时势,创办报纸,组织学会,以团结维新志士,造就维新人才。在这方面,他显示出极大的热心和非凡的活动能力。仅1895年下半年,康有为就领导、创建了强学会,办起《中外纪闻》等维新刊物。第二年初,上海又有《强学报》。各地维新组织和报刊的创办,也多有康有为的支持。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发生后,康有为入京组织起诸多学会。特别是在1898年4 月,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组织起强国会。社会上维新运动的声势和规模不断扩大,这对光绪帝实行变法也是有力的推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下诏变法,一直到9月21日,史称“百日维新”。在百日维新中,康有为充当了政治改革方案的总设计师。光绪帝发布的一系列新政,基本上是根据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的建议颁行的,其内容涉到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各方面。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起来,双方明争暗斗越来越严重。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绞杀了新政。康有为逃亡国外,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

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在十六年间周游列国,转徙于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案。1900年,唐才常在上海发起国会,组建”自立军“,准备发动起义。康有为积极参与其事,以筹饷购械为己任,旨在“勤王救上”,以救中国。1913年,康有为回国,在上海当上了孔教会会长,创办《不忍》杂志,提倡以孔教为国教。1917年到北京,为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而活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他致电尤养毅,要求日本政府从山东撤军,归还青岛。1922年7月,他怒斥湖南省长赵恒惕分裂国家的所谓“联省自治论”。

然而,迷信皇帝的康有为思想渐趋保守,在海外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了论战。

尽管在日益兴盛的革命浪潮面前,康有为的思想行为已失去往日风采,但从流亡异域到返回国内,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康有为心里仍始终依恋着自己的祖国。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与世长辞,终年70岁。

生活剪影

在康有为的一生中,其领导的“公车上书”曾掀起了中国近代请愿上书的第一次高潮,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壮举,并促使光绪帝下定决心,变法图强。但此后不久的戊戌政变,在很大程度上又暴露了维新派的局限性。

公车上书

1895年4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个71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很快传到北京,国内各阶层人士纷纷反对割地讲和。康有为事先探知了条约的全部内容,大为震惊。5月2日,他联合各省云集北京、正翘首盼望着金榜题名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举行会议,商讨联名请愿的事情。大家公推康有为起草奏书。康有为壮怀激烈,操笔挥洒,写出洋洋一万八千言的《上皇帝书》,由各省应试举人联名认同。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遂以“公车”为举人赴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坚决反对签订丧权条约,提出“变法成天下之治”的主张。众学子置功名利禄、身家性命于不顾,冲破清政府“士人干政”的禁令,汇集一堂,敲起祖国危亡的警钟,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呐喊。封建顽固派却视之若洪水猛兽,都察院拒绝收纳上书,更谈不上代为转奏了。但上书很快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风靡一时。

戊戌政变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新政。6月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9月初,荣禄奉慈禧密旨,调兵聚集天津、长辛店。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命其专办练兵事务。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表示希望袁世凯助行新政。袁世凯表面许诺杀荣禄,诛戮后党,保障新政的实施。但9月20日,袁世凯即向荣禄告密,荣禄当即赴京部署。当晚慈禧就囚禁了光绪帝,并矫旨称皇帝“再三恳请训政”。9月21日,慈禧太后坐殿办事,重掌政权。同时,关闭北京各城门,封锁交通,出动三千军士在全城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预先得知政变消息,逃亡海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清政府随即罢免数十名支持维新派的官员,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废除,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评述

纵观康有为的一生,在戊戌变法时期,他是个革新派,站在时代的前列,坚毅果敢,无所畏惧,学术思想上敢于怀疑、立异,提出新主张,促使人们思想解放,推动学术的前进,促进政治改革,丰富民族文化。他召唤着时代进步思潮,以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学说摧毁和重构了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这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暴风雨般的冲击力。同时,康有为又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他不甘心于书斋思辩,更不是止步于清谈高论,而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大胆投身现实斗争,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活动家和变法运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他将解救中国深重危机的希望寄托在改革、维新之上,并为之奔波呼号,呕心沥血,这构成了铺垫康有为历史地位的一块重要基石,也是勾画康有为历史形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辛亥革命之后,他是思想与行动充满矛盾的思想家。尽管他后半生逐渐沦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他的某些言论、行为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客观地说,他一生仍不失为一个赤诚的爱国者。他挚爱着华夏之土,却找不到拯救华夏之路。因此,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将其称誉为“先进的中国人”,他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在十九世纪末叶,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沉沦,康有为作为维新旗手,引领时代风骚,这一历史功绩是永载史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