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宇文泰

宇文泰(北周政权奠基者)

善谋建功 奠基北周

宇文泰简介

宇文泰生平:宇文泰(507~556),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鲜卑宇文部后裔。西魏丞相,军事家。北魏分裂后﹐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尊奉孝武帝与东魏相抗,后毒杀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西魏文帝),总揽西魏朝政。他治军整肃﹐深谋远虑﹐善于用人。其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追尊宇文泰为文帝。

历史评价: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折点,宇文泰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进行变革,使其势力由弱转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府兵制、选官之法等更成为隋唐政治制度的渊源。宇文泰是中国历史上继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少数民族杰出人物。

宇文泰大事记

507年 出生。

524年 边镇起义爆发,随其父、兄迁徙到河北博陵(今河北安平)。

526年 随父亲加入起义队伍,但被朝廷的军队击败,被收编在贺拔岳部下。

530年 以步兵校尉的身份随贺拔岳入关,因镇压起义军有功累迁至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533年 被任命为武卫将军、夏州刺史。

535年 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而实际政权控制在宇文泰手中。总结过往治国经验,结合当时实际,颁行了24条新制,并拟订治国大纲,革新政治。

537年 东魏进攻沙苑,宇文泰率军迎击获胜,史称“沙苑之战”。

541年 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后又颁布了12条新制。

545年 制定《大诰》1篇,作为文章的样式,明令以后文章须皆依此体。

552年 下令废止流传了2 000余年的宫刑。

556年 在北巡途中病逝,葬于成陵(今陕西富平北),谥号文公。

人物关系

宇文泰传记

足智多谋 善于指挥

尔朱荣(493~530),北魏将领,大臣。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朔州北)人。先世为契胡部酋帅。在北魏后期政权中,尔朱荣凭借镇压人民起义,迅速壮大了其军事力量,被擢升为游击将军、直阁将军、平北将军、北道都督。后来自任侍中、大将军等,专断朝政。尔朱荣于乱世中南征北战,最终挟帝自重,权倾天下。后由于他骄横跋扈,又功高震主,在530年被北魏孝庄帝所杀,年仅37岁。

宇文泰的先祖是宇文部酋帅。东汉末期,宇文部加入鲜卑部落联盟,逐渐鲜卑化,在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上游过着游牧生活。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宇文泰随父宇文肱加入鲜于修礼的起义队伍。起义被尔朱荣镇压后,宇文泰成为其部将贺拔岳麾下的一员。530年,北魏孝庄帝元修杀掉了尔朱荣,但军权仍然掌握在尔朱氏家族的手中。不久,尔朱氏家族败灭,高欢做了丞相,由此掌权。孝武帝密诏贺拔岳,准备以贺拔岳牵制高欢。

534年,贺拔岳遇害后,众推宇文泰为统帅。后给孝武帝上书,相约共扶王室,孝武帝于是下诏以宇文泰为大都督、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同年,宇文泰平定秦、陇,孝武帝封宇文泰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地位仅次于高欢。之后,孝武帝携宗室数人从前线逃跑,投奔宇文泰。当年十月,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北魏就此分裂。但是,孝武帝性格强硬,十分倔强,与宇文泰的关系并不好。535年,宇文泰杀掉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而实际政权控制在宇文泰手中。

宇文泰足智多谋,有很强的指挥能力,与东魏发生了多次后面交战。537年春天,东魏进攻潼关,宇文泰指挥得当,大败东魏。到了秋天,东魏调集10万人进攻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宇文泰以不满万人的兵力,乘东魏军轻敌之际,亲自鸣鼓奋战,大胜,俘虏7万人,史称“沙苑之战”。

▲宇文泰时期的西魏版图示意图

▲宇文泰时期府兵调兵的信物——铜虎符

奉行德治 积极改革

虽然沙苑之战西魏取得了胜利,但是东西魏的力量对比悬殊。东魏地广国富,人口约2 000万,兵强马壮,高欢能调动的军队不下20万;西魏则城狭小且较贫穷,人口不到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3万余人。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遭遇饥荒,人心浮动。宇文泰看清了这种形势,于535年命令各衙署斟酌历史上的治国经验,结合当时实际,颁行了24条新制,并拟订治国大纲,进行改革。

同时,宇文泰又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改革,形式上采取鲜卑旧日的八部之制,立八柱国。537年西魏文帝任命宇文泰为柱国大将军、都督内外诸军事,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548年任命西魏宗室的王元欣为柱国大将军,但王元欣都是虚名,并无实权。另任命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为柱国大将军,实际统率六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大将军,共12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24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48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2 000人,一个大将军领兵4 000人,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8 000人,六柱国合计有兵4.8万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

在政治上,宇文泰奉行以德为主、以法为辅的统治原则。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这些儒家道德规范。同时又向人民灌输孝悌、仁顺、礼义,企图通过儒家礼教来对人们进行教化,稳定统治秩序。

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历背景,只要德才兼备,哪怕出身微贱,亦可身居卿相。宇文泰的这一选官思想,保证了西魏吏治较为清明,也为大批汉族士人进入西魏政权开辟了道路。

宇文泰还比较注重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勇于纳谏。在法律上,宇文泰主张不苛不暴,既要“法不阿贵”,官员犯法与庶民同罪,又要求断案者慎罚,严禁刑讯逼供,尽量减少冤假错案。552年,宇文泰下令废止流传了2 000余年的宫刑。

独孤信(502~557),本名独孤如愿,鲜卑族人,中国古代著名美男之一。他是西魏八大柱国将军之一。官拜大司马,进封卫国公。史称其“美容仪,善骑射”。他的三个女儿都做了皇后,分别是北周明敬后、隋元贞后、隋文献后。独孤如愿在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后因治绩突出,名声很大,被宇文泰赐名为信。独孤信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宰辅。

▲宇文泰画像

在经济上,宇文泰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积极劝课农桑,奖励耕植,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将被破坏了的均田制恢复起来,使那些由于土地兼并、战乱、天灾而丧失土地、流落他乡的农民和土地重新结合在一起,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条件。由于宇文泰衡量牧守政绩的标准之一就是劝课农桑,因此地方官吏大都重视农桑生产,经济逐渐发展,到556年宇文泰死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个仓廪充实的小康局面。

宇文泰在思想文化上唯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去除鲜卑族的一些落后习俗,扫除当时思想领域中风靡一时的空谈玄理、崇佛论道的风气。在京师长安设立国子学,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儒家思想观念的人士,作为政权的支柱。

▲陕西富平宇文泰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