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励精图治——清乾隆帝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名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第四子,属兔。性格仁厚,雍正死后即位。在位60年,退位后4年,无疾而终,终年89岁。

生卒年:公元1711年~公元1799年

性格特点:“集艺术家、诗人、焚书者、好战者、穷人的保护者”于一身。他既“打败了准噶尔,最终结束了中亚游牧民族的分立状态,强有力地扩大了清帝国的版图”。而又刚愎自用,打了劳民伤财的“大小金川之役”和得不偿失的“远征越南、缅甸之战”。

历史功过:勤政爱民,废除苛政;贯彻祖宗之法,致力生产发展;编撰典志书籍,保存文化遗产;武功卓著,加强统一。但宠信奸臣和珅,蠹坏国家肌体。

名家评点: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于斯为盛。

爱新觉罗·弘历传记

密诏继位 传说纷纭

公元1735年8月23日,大清朝第五代皇帝雍正暴亡。顾命大臣庄亲王胤禄、 果亲王胤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四人率群臣齐至乾清宫。在群臣众目睽睽之 下,总管太监小心翼翼地从堂前悬挂着的顺治帝手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取出一个锦匣。开读雍正生前留下的密诏:“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 今即遭大事,着继朕登位,即皇帝位。”

原来,在雍正前,满族皇帝并没有传位的定例,所以在太祖努尔哈赤和圣祖康 熙帝死后,两次引起皇位之争。雍正帝胤祺吸取这一教训,认为明立太子容易使其 陷于骄矜而失德,同时亦难免诸王子夺储位之明争暗斗,引起祸端。所以他决定亲 自选择皇太子,将诏书生前写好,封藏于锦匣,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待 皇帝千秋万岁后,取出当众宣布。此后遂成定制。

这位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于9月3日在众臣拥戴下荣登大宝,即位于太和殿。 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布告天下,以明年为乾隆元年,当时,他年方25岁。

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其母钮祜禄氏,家素贫,后嫁于雍亲 王(雍正)为妃。弘历生得高鼻梁、修长身材,从小就很聪慧。6岁就学,能过目成 诵,六七岁即能背诵《爱莲说》。他既学文,又习武,箭法奇精,11岁到圆明园游玩, 康熙见了非常喜爱,命留在宫中读书。从翰林院庶吉士福敏学习满汉文字,从贝勒 允禧学习射箭,从庄亲王允禄学习火器。一次,随康熙木兰秋猕(打猎),康熙用枪 击中一头熊。熊倒地还没有完全咽气。康熙为了让弘历初次打猎就享受猎获熊的 美名,叫随从带领他前去将熊射杀。谁知刚一走近,熊忽然立起。康熙大惊,忙发 枪将熊击毙。而小弘历在马上控辔自若,丝毫没有惊慌。康熙进帐后对诸皇妃评 论说:“此子命相贵重,将来福量要超过我!”此后愈奇之,爱护他甚于其他皇孙,早 晚亲自教训,期望他日后成为国家朝廷的栋梁之材。而弘历自幼受圣祖的耳提面 教,自然受到康熙的熏陶渲染,思想和行事竭力效仿他的祖父。直到他晚年,仍把康熙作为自己的立世楷模。

关于弘历的出身,现存各种传说。 一种说法认为弘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相传雍正为皇子时,与陈氏关. 系很好,两家往来密切。皇子妃与陈夫人同日产子,胤祺听后很是高兴,令陈氏将 孩子抱来瞧瞧。孩子被抱入王府后,许久才送还。陈氏发现送还的已不是自己的 孩子,并且已经易男为女。陈氏大感惊恐,但又不敢声张,只好严守秘密不对外人 说。不久雍正即位,对陈家格外施恩。乾隆南巡时,曾四次临幸海宁陈氏家,并将 其私人园林隅园改名为安澜园。有人说这是乾隆自疑身世,所以南巡亲加访问。 还有人说乾隆自知不是满人,所以在宫中常着汉服,一天他刚换好汉装,召近侍问 道:“朕像不像汉人”,一位老臣跪对说:“对汉人来说,皇上确实像汉人,不过对满 人来说,则不像汉人。”乾隆遂不再提及此事。

再有一种说法是说弘历的生父是雍正朝的大臣杨林,是雍正以公主偷换入宫 的,而杨林因悲愤交加成为疯子浪迹江湖。弘历即位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遂多. 次南下寻找生父。经再三奔波,四处打探,终于在五台山见到已出家的父亲,父子 得以团圆。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弘历是雍正与皇太后的使唤丫头在承德避暑山庄时的私生子。弘历就出生于一座小草屋中,生后不久,其母就被秘密处死。

以上传说,使乾隆的出生充满神秘传奇色彩。不过多是文人的牵强附会和民 间传说的以讹传讹罢了。

由于深受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的喜爱和赏识,雍正在即位的当年,就手书弘历 名字,封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准备让他将来承继大统。当时,弘历才12 岁。雍正五年,17岁的弘历娶妃富察氏(即为后来的孝贤皇后)。十一年,被封为 和硕宝亲王,奉命总理军中机要事务,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当时,朝廷西征准噶尔 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又有镇压贵州苗疆反叛的军事行动,弘历亲历政事,参议军事, 对他日后登基治理国家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宽严相济 笼络人才

乾隆帝弘历,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再加上他资质聪颖,自幼在其祖其父的精 心培养下习文练武,再加上几年的政事历练,文韬武略大有所成。他继承了其祖的 阅人成事和其父的精明果敢,他要有所作为,在文治武功方面超过其先人甚至中国 历代帝王。

自清朝人关,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近百年的经营和巩固,政治、经济都有较 大发展,封建统治进人稳定时期,这也给乾隆治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在政治上,乾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 为了加强他自己对全国事务的管理,于即位第二年就重建了军机处。军机处始为 雍正所创建,雍正七年,因西、北两路出师讨伐噶尔丹策零,雍正下令建军需处,供 给军需。雍正八年又命张廷玉等三人议军行事宜,并赞襄机务,军需处由是改为军 机房。雍正病重时,命允礼、胤禄、鄂尔泰、张廷玉四人辅政,并任总理大臣。

乾隆 即位后,准两位年老亲王辞职,重新任命鄂、张及尚书讷亲、海望,侍郎纳延泰、班第 为军机大臣,重建了军机处。军机处协助他处理奏折拟写诏谕,参与科举考试,奉 派出京查办事件,提出官吏任免草案等,有力地加强了乾隆的专制统治。

乾隆十分重视奏折制度,通过各地奏折了解民情,处理政务,处置统治阶级集 团内部斗争、贪污不法案件、文字狱和镇压人民反抗。乾隆处理奏折事必躬亲,每 天早晨卯时必起,夏天天长,天也才蒙蒙亮,到冬季日短,才五更刚尽,在军机处值 班的官员远远就能听见乾隆到来的响声。原来乾隆有个习惯,自寝宫出来,每过一 门则命人燃爆竹一响,自远渐近,大家都知是皇帝驾到。到后方须再燃去蜡烛一 寸 多长方才天明。军机处每人约四五日才轮换值班一次,已经觉得很辛苦,而乾隆每 天如此,除其精力过人外,其勤政的态度也确实令臣下们佩服不已。有时半夜来了 紧急军报,不管多晚,乾隆总是亲自赴军机处阅览,催召军机大臣指示军机大事,有 时上千言,待文吏将记录的草稿用正楷誊清进呈御览,常常需要几个小时,进来一 看,皇上仍然披衣端坐等候。

乾隆还十分重视对官吏的考核。即位初期,他就制订了对京官三年一考察的 “京察"制度,目的是澄清吏治、整饬官方,以达到“举一一人, 使众皆知劝,退一人,使 众皆知儆"的效果。原先雍正在位时,政令峻厉,采用高压手段统治,搞得朝廷内外 关系紧张。乾隆即位后采用了较宽容的政策,纠正了雍正时的一些冤假错案,并允 许大臣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这对其早期笼络人心、树立自己的威信有很大作用。 为此也招致一些旧臣的非议,如四川巡抚王士俊就曾上折奏言:“近日条陈,惟在翻 驳前案。”并扬言:“只须将世宗(即雍正)时事翻案,即系好条陈。”乾隆阅后震怒, 判王士俊斩监候(后释),打击了雍正旧臣们的反对意见,显示了年轻皇帝敢于独断 专行的决心和能力。

乾隆还下令重修《大清律例》,于乾隆五年修成。分为《名律例》《吏律》、《户 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律例并行,共1845条。他亲自作序文 颁告天下,对百姓约之以规,对不法官吏绳之以法,虽皇亲国戚亦不能幸免。

乾隆元年,山东文登知县王维干因创设非刑、草菅人命,被革职查办。甘肃巡 抚许容隐匿灾荒不报,被革职解京。乾隆二年,永定河决,卢沟桥及长辛店一带田 地被淹,房屋倒塌。乾隆立罢直隶河道总督刘瓤任,追究其玩忽职守之罪。安西镇 总兵张嘉翰,被检举剥削军需,判为斩监候。乾隆三年,工部尚书赵宏思因收受贿 赂被解职,后被发往台站效力。乾隆五年,四川道御史褚泰收贿银500两,被判为 绞监候。六年,礼部侍郎吴家骐以告假回籍省亲为名,收受下属的“盘费银",被革 职。山西学政官喀尔钦利用科考之便,贿卖童生名额,致使龙颜大怒,被判处斩。 乾隆六年,御史仲永檀参奏兵部尚书兼九]提督鄂善受贿,鄂善反诬仲诬陷大 臣。乾隆亲自率亲王及大臣七人审讯此案,查实鄂善得贿银1000两。尽管鄂过去 有些功劳,乾隆还是流着泪下谕令鄂自裁。随后提升仲永檀为佥都御史。 乾隆十三年,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参奏浙江巡抚常安贪贿索财。命大学士高 斌总督顾琮往审,两人回报查无实据。后又命大学士、军机大臣讷亲复审,审出求 索财物属实。常安按律绞监候,高斌、顾琮因失察革职留任。

果亲王弘瞻,是乾隆胞弟。后来弘瞻因私开煤窑,占夺民产被告,并查出其贩 卖人参(当时属控制物品),干预朝政等言行。乾隆气愤地将其革去王爵,永远停 俸。

总之,乾隆前期还是比较注意开放言路,并鼓励臣下进谏。即位之初他曾说 过:“论才德和年纪,朕不如皇考(即雍正),但朕即位半年,诸臣中竟无人指出朕的 过失,难道朕所行之事,都能上合天理、下协人情?嗣后大家务必直言无隐。”所以 乾隆执政前期,御史在政治生活中比较活跃,监察制度也得到较好的发挥发展。这 与其治国先治吏的思想也有很大关系,除对贪官污吏严惩不贷外,他还制定了“州 县官无故赴省参处例”。对那些害怕艰苦,虽移驻州县为官而将家眷留驻城邑并久 居省城逗留不归的官员,以擅离职役例进行罚俸、革职等处罚。

由于前期能够励精图治,乾隆在政治上实行了宽严相济的方针,形成了一个较 好的政治环境,统治集团内部比较稳定,在其周围集结了一批贤臣良将。 辅政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是雍正时的重臣,曾为开辟苗疆和征战西北立下汗 马功劳。乾隆时凡事谨慎,为政清俭,对朝政影响很大。乾隆初即位时比较谨慎节 俭,与他们的规劝不无关系。两人死后,按雍正遗诏得配享太庙,这是清朝皇帝对 臣子的最高奖赏。特别是张廷玉,为汉人中得此殊荣的惟一大臣。

大学士刘纶、大学士尚书刘统勋,先后入军机处多年,也颇著政声。因刘纶为 江苏武进人,刘统勋为山东诸城人,所以当时有“南刘北刘"”之称。刘统勋曾巡视治 理黄河的工地,看到千活儿的人员车辆很少,询问河吏,回答说是因为喂牲口的草 料供给不上,所以无法集中车马施工。过了一个月,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刘于是装 扮成普通老百姓到工地附近查访,看到一处停有上百辆装满草料、蔬菜的大车,车 夫在车旁临时搭起的地铺上躺着。近前一问,原来是河吏索要贿赂,因这些人穷的 拿不出钱,所以被刁难不收,只好在此等待。刘立刻将河吏治罪。一夜功夫,百余 辆大车的草料全部收尽。河工逾月完成。

吏部尚书嵇璜,曾任河东河道总督,在任期间恪尽职守,曾奏请修补黄河高堰、 修建堤闸等。常巡视河道水情,每到艰险之处,总是先于属吏探测。一天夜里听说 虞城大堤出现险情,急奔大堤,指挥用埽架填土护堤。当时暴雨交加,并夹有冰雹, 水浪将埽架打得摇摇欲坠,难以插入水中。随从人员无不失色,劝嵇璜退避一下。 嵇站在堤前沿一一步不退,大声说:“埽去我与俱去!”指挥保住了大堤。 此外,像孙嘉淦、程景伊、裘曰修、岳钟琪等人也都是一一代贤臣良将。

务本足国 开创盛世

清朝自康熙平定三藩后,人口有7千万。到乾隆初年,人口已增至1亿4千 万。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统计,人口已达3亿。人口剧增,一方面说明当时社会 经济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也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担。为了巩固大清王朝的统 治,乾隆从即位伊始就坚持推行“务本足国,首重农桑”的经济政策。他要求各地官 员要“重农务本”,强调“劝民勤农,为政之本”,并以此作为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主 要标准。对一些遭受自然灾害的省及地区,总是减免赋税,与民生息,以维持生产。

他在位60年间,颁布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法令,对一些阻碍 生产进步的旧规则随时予以更正。

如广东杂税繁多,像广州有“通桥税”、揭阳有所谓“牛骨税”等,而肇庆府州竟 征收各种名目的杂税达382项之多,民众苦不堪言。乾隆在即位的第二年就下诏 悉数裁除。后来,他又得知云南杂税也不少,随即下令裁除。

同年,乾隆还下旨革除福建澎湖渔船每年向官府交纳“规礼银”的陋习,保护渔民出海捕鱼的积极性。 雍正时,民间买卖田地房屋,例应由买主向官府交税,然后在地契上加盖官印, 以证明地契有效。后来改为契纸契根之法,即由布政司将预先盖好印信的契纸发 给各州县,用时填写。此法行之即久,一些府吏便乘机索要钱财,费用十数倍于应 交税款方才能领到契纸。百姓怨声载道。乾隆刚一即位,就下令革除契纸契根之 法。以后民间买卖田地房屋仍自行立契,照则纳税,杜绝了地方官吏借机营私的生 财之道。

乾隆二年,他又制定“八旗家奴开户例”,准许八旗贵族家的家奴放出为民,但 仍存主仆名分,只准从事农业耕作,不准谋求仕宦。虽然这些奴隶还没有完全解 放,政治,上仍然不具备与一般百姓平等的权利,但总比奴隶身分提高了一步。当 然,乾隆并不一一定考虑此例的政治意义,主要是作为一项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推 出。

而对于可能妨碍粮食生产的一些行业如酿酒、一些作物如烟草的种植则严加 控制。按乾隆本意,应禁止种烟、酿酒,并曾于乾隆二年颁旨严禁烧锅(造酒)。但 大臣中有不同意见,先是兵部尚书孙嘉淦上疏认为:“烧锅之禁,无益于盖藏,而有 损于生计。”后又有礼部侍郎方苞劝说:如果南北各省、不论丰歉,一一律禁止酿酒、种 烟,那么河北宣化种植的苦高粱,陕西出产的枣、柿、葡萄等就会卖不出去。而种烟 之地,全部改为种粮食和蔬菜,也不一定适宜。这无异为“夺民之资财而狼藉之,毁 民之肌肤而敲扑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乾隆采纳了他们的意见,采取了不加 禁止但加以限制的政策,其本意还是为了加强农业生产。

乾隆还十分关心农事收成,在他一一生写作的大量诗文中,不乏“喜雨”、“报雪” 之句,说明他还是能够关心民间疾苦和农业生产的。他命人把中国古代农书上有 关耕种、备荒、灭蝗的记载汇编成《授时通考》一书,供各地使用。此外,他还十分注 意农业技术的推广。乾隆八年,他亲自下令将山东省养椿蚕、柞蚕之法移之各省进 行试养,希望全国都能推广“开来,以收蚕利与民。

在位期间,他数次普查人口和全国贮粮,两相对照,以更好地修订农业政策。 乾隆五十九年,他已是85岁。接到各省奏报民数共30746万余口后,他认为这种 “以一人耕种,供十数人食”的“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局面与“闾阎生计,诚有关 系”。因此“心甚忧之”。

重农务本之外,乾隆也很注重通商贸易和矿业生产。

雍正时各地乡村集市贸易有所谓“落地税”,凡农具、薪炭、鱼虾、蔬果之类必须 要查明上税,方许交易。乾隆刚一即位即全面禁革“落地税" ,鼓励人民自由交易, 促进经济发展。

当时江浙一带已有百工匠人等手工业,旧制每年都要奉官府役使,有的直接以 钱代差,名为“贴费”,实际上是对小手工业者的剥削。乾隆元年发布诏令,严禁官 府奉行官差,不准扰累手艺工匠,支持小手工业发展。

乾隆五年,又准大学士赵国麟奏,“凡产煤之处,无关城池龙脉及古昔帝王圣贤 陵墓,并无碍堤岸通衢处所,悉听民间自行开采,照例完税。”随后,直隶、山东、山 西、湖南、广东、甘肃等省先后招商采煤。

有一位朝臣上疏反对在昌平开采硫磺矿,说是断了京城“王气”。乾隆怒斥其 “迂谬、荒诞”,说京城外西山、北山自元明以来就采煤及开石,从未闻有碍风水,岂 开采硫磺就有碍地脉?命将这人交刑部严加议处。

重视民众生活和生产。执政后期,他又下令准许汉人娶蒙古妇女为妻,提倡内 地百姓移民边疆垦荒,由官府筹措路费,借给口粮,并代办农具、种子。如乾隆七. 年,曾发满洲居民已有妻室的一千户移民往拉林、阿勒楚喀垦植。每户由官府建房 三间,给地三顷,并配备耕牛和农具,发给种子,建成了八区庄屯。乾隆四十二年, 劝谕甘肃贫民往乌鲁木齐地区垦荒,由官府发给路费,筹借口粮、种子、农具,分批 到各地段安插。

乾隆还批准当时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准噶尔部族与汉人通市贸易,后来又逐 步放宽对蚕丝的出洋限制,准许外国商人到中国买卖丝绸。他还下令废除了禁止 云南、贵州一带苗汉民通婚的禁令,认为这样有利于各民族杂居地区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

乾隆在位期间十分重视水利,他制定了《江南水利岁修章程》,规定江南督、抚 及河道总督和各地河务官员等,趁农闲时机,招募民夫疏通河道,兴修水利,保证每 年水利设施的修建。

黄河是一条害河,清代时常决口,淹没良田,冲毁房屋,使大批灾民流离失所, 无以生计。乾隆注重黄河治理,派得力大臣督工,修堤筑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 力,耗费巨额工费。如工部尚书裘曰修,自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间出治河工, 他遍巡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的河道,清淤筑堤,使水患初步得到控制。乾隆为嘉奖. 他,特赐其继母郝氏和生母王氏两块匾额,以示她们教子有方。这在封建年代是少 有的殊荣。另外像嵇曾筠嵇璜父子等也都是治河名臣。

乾隆四十二年,他又令河道总督高晋勘测绘图,自江苏陶庄至周家庄开掘引 河,使黄河改道,避免了旧河道黄河倒灌之灾。四十八年,又由河南兰考至商丘沿 黄河筑新堤170余里。他还派大学士阿桂的儿子、乾清宫侍卫阿弥达前往青海考 察黄河源头,命大学士纪昀等根据考察结果编著了《河源纪略》共36卷,书中绘图 列表,考古证今,并杂录沿河风俗、物产、古迹、轶闻等,为治理黄河提供依据。

此外,乾隆对不事生产的僧道等加以限制,反对人们浪费许多财力建寺进香。

雍正帝死后第三天,乾隆就将他供养在西苑的游方道士张太虚等驱逐出宫,赶回原 籍。即位当月,又传诏禁止各地不经批准修建寺庙、道观、神祠,并对寺庙所属的斋 田进行清查造册。雍正后期,佛教和道教盛行,全国各地兴建寺庙无数,多数占有 斋地,甚至雇长工耕种,或租给贫民。由于僧道大都不劳而获,许多人都愿出家,大 大超过朝廷规定的名额。乾隆四年清查,僧道无度牒者共34万人。这些私自剃簪的人对农村劳动人口是一个很大的流失。有些人甚至假出家,娶妻生子、拥有私田 的也不在少数。乾隆力矫此弊,下令清查庙田斋地,清退无牒僧道,让其还俗,这对 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都是有益的。

当时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百姓有“进香”的习俗,百姓不远千里,聚集 省会,“成行结队,树帜扬幡,鸣金击鼓,黄冠缁衣,前后导引”到外省名山宝刹进香 还愿。乾隆认为这是很愚昧的事,并且很浪费,因此在乾隆四年下旨禁止越省进 香,并要各省官员晓渝教化,徐徐申明禁止。

由于乾隆采取了“重农务本”的经济政策和许多开明措施,使大清朝在康熙、雍 正的基础上,国力日增,达到顶峰,形成了所谓“康乾盛世”。

开拓疆域 国势大振

乾隆晚年,曾御制《十全武功记》,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建碑勒文。记略: “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 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在他在位的60年间,多次对边疆异族和属国用武,南征北讨,成了他政治生涯 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这十功代表了他的一一生功绩。

乾隆二十年,清朝政局稳定,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库存银三千余万两,仓储粮 可用20年。正是施兵威于远方之时,乾隆命班第为定北将军,永常为定西将军,分 兵两路,由蒙古和新疆进攻盘踞在西北边疆的准噶尔部族。

准噶尔部原是元朝蒙古遗族,盘踞新疆蒙古一带。康熙、雍正时多次进剿,终 无结果。使清朝有西顾之忧。到乾隆十年后,其部落首领噶尔丹策零死后,发生内 乱,有些部落投降清军。乾隆认为形势有利,以叛附的阿睦尔撒纳为副将,分兵二 路攻击准噶尔部。准部因内乱已久,人心思治,所以清军数千里征战,所到之处各 部落纷纷投降。清军顺利进入伊犁。准部头领达瓦齐毫无准备,还在帐中饮酒,闻 听清军到了,急忙率百余骑投奔南疆乌什城。城主霍吉思(维吾尔族人)奉牛酒迎 接,乘其醉卧时把他擒获,押送清军大营。后解往北京,乾隆恩威并施,将其训斥一 番后赦免了他,并将其留在北京。准噶尔部被初次平定。

乾隆平定准噶尔部后,为了削弱其内部力量,将准部分为四部,分设台吉(首 领),并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驻守伊犁。但阿氏并不满足,自恃功高,妄图做四 部总台吉。他不穿清朝官服,不用清朝官印,以总台吉自居,行文各部准备叛乱。 乾隆接到密报后,命他到避暑山庄来晋见,想将其擒住。他行至途中,设计逃回伊 犁,调集人马进行叛乱。当时清兵已撤,仅留将军班第、尚书鄂容安率屯兵500人, 因措手不及被围。将军永常拥兵数千屯乌鲁木齐,却因惧战退却,导致班第兵败被 杀。

阿睦尔撒纳叛乱后,乾隆又以策愣为定西将军,再次出兵准噶尔。这时阿睦尔 撒纳称总台吉后,内部不服又发生内讧,策愣击败阿部收复伊犁。阿氏利用假投降 骗过策愣,逃往哈萨克。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命衮札布为左副将军,出北路,兆惠为 右副将军,出西路,大军直人,阿睦尔撒纳逃往俄国,后在俄国病死。历时近百年的 准噶尔叛乱始平息。

这时又发生了回疆大小和卓木兄弟叛乱。回疆又称回部,为唐代回纥后裔,散 居在天山南,常被准噶尔部侵凌。清军进占伊犁,让大小和卓木率兵出天山南北路 协助。后小和卓木参与阿睦尔撒纳之乱,阿氏败后他又宣布独立,尊其兄为图尔 汗,招集天山南北回户数十万,只剩库车、拜城、阿克苏三城不从,而归附清军。小 和卓木探知库车等附清后,发兵袭击破城。清朝副都统阿敏前往招抚,但被杀害。

乾隆二十三年,乾隆宣示大小和卓木罪状,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兵出征。 以8千人围攻驻守库车城的小和卓木。围城三月,小和卓木突围而逃,清军仅攻下 一座空城。乾隆闻报大怒,将雅尔哈善斩首。令兆惠由伊犁出兵南疆,当时清军大 兵尚未集中,兆惠令副将富德后续,自率4千人马先发,在叶尔羌与和卓木接战,兆 惠身先士卒,四面冲杀,两次更换战马,面部和腿上两处负伤,终因寡不敌众,被和 卓木军一万人围在营中。双方相持近三个月,富德率清军大队到,两军会合,和卓 军大败。大小和卓木分别逃往喀什和叶尔羌居守。兆惠与富德各率1万5千人攻 打两城,这时和卓木兄弟众叛亲离,弃城逃往巴达克山中。回民纷纷迎接清军到 来,大小和卓木的“巴图尔汗国”遂告灭亡。

从此天山南北尽归大清版图,北接俄罗斯界,南接乌斯藏(西藏)及青海,东西 七千里,南北三千里,新辟疆界约二万里。自此这块新辟的疆土就被称为新疆。 大小金川位于四川大渡河上游。在丹巴县以北为大金川,以东为小金川。其 地丛山林立,河涧汹涌,地形险要。

乾隆十二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并吞小金川,又袭杀屯驻的清军,公开叛乱。 乾隆命四川总督张广泗讨伐。莎罗奔负喁顽抗,清军连连失利。于是乾隆派大学 士讷亲为经略,前去监军,并起用老将岳钟琪、傅尔丹等人。

岳钟琪为雍正时名将,善于用兵,治军严厉。每次登坛发令,手下将弁都紧张 不已。临阵时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卒甘为效命。一次,他经过傅尔丹大帐,看见帐 内挂满刀戟。傅得意地说:“这是我平素所习练的兵器,故悬挂在此激励众人”。岳 出门后对人说:“为大将军者,不恃谋而恃勇,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后傅尔丹果败。

岳钟琪到川西军中,与张广泗议定进攻之策。讷亲到后予以否定,严命三日之 内攻下噶尔崖(今金川县南) ,结果损兵折将。讷亲自知失误,从此不敢私自下令。 而张广泗意气用事,有意推诿。由于将帅失和,空耗许多粮饷,军事上毫无进展。 乾隆大怒,将二人押解回京审问,两人仍互相推诿责任。乾隆以“忘恩负国”将张广 泗斩首,又派人拿讷亲祖父的遗剑送给讷亲,令其自裁。另派傅恒为经略,与岳钟 琪合力进剿。傅恒乃皇后富察氏的哥哥,以做事严密谨慎深得乾隆器重,官拜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莎罗奔自知不敌,向清朝投降。大小金川遂告平定。

乾隆三十一年,大金川再次叛乱,四川总督阿尔泰多次征讨不能平息。三十七 年,乾隆令温福为经略,督师讨伐。温福刚愎自用,饮酒误事,被攻破营寨身亡。后 又命阿桂为平西将军,统精兵围剿。至乾隆四十一年,攻克喀尔崖,莎罗奔等出降。 阿桂京师献俘,乾隆午门受虏。改大小金川为县治,这场征讨五年,耗银7千万两, 死伤3万余人的平乱战争最终结束,开辟疆土仅400里。

乾隆三十年,缅王孟驳侵扰云南,云贵总督刘藻连吃败仗。乾隆三十二年,以 杨应距代替刘藻带兵出关,因孤军深入受挫。后又以明瑞代杨,分兵三路人缅。明 瑞率军连克蛮结16寨,后在木邦被围战死。乾隆遂调傅恒、阿桂往征缅甸。三十 四年,傅恒、阿桂两军在新街合师,沿江而下,直捣老官屯。缅王孟驳乞降,臣服清 朝,乾隆规定其十年一贡,撤兵许和。

乾隆五十三年,安南(越南)发生内乱,国王黎维祁向中国求救。乾隆闻报,派 孙士毅(两广总督)出兵安南。此时阮文惠已在顺化称王,听说中国兵来,伪装投 降。孙士毅麻痹大意吃了败仗。乾隆闻报大怒,立命福康安取代孙率兵再进。五 十四年,阮文惠遣使求和,并入贡中国。乾隆因连年用兵,劳师费财,于是就准其人 贡,封阮为安南国王。第二年,阮备下贡品亲入京朝觐,为乾隆八十大寿祝贺。后 来,安南数次派兵协助清军剿捕海盗。

乾隆五十一年,台湾官府镇压“天地会”,激起民变。天地会首领林爽文以“安 居心,保家业”为号召,率众起义,台湾全岛悬天地会旗响应。起义军迅速发展至 10余万人,攻台湾省府不克,后在彰化县建立农民政权。乾隆急调福康安为将军, 统兵十余万人赴台镇压。起义军与官兵相持一一年多,最后失败。林爽文被俘,被押 解京城遭凌迟处死。乾隆平定台湾,镇压了天地会农民起义。 乾隆五十三年,尼泊尔一带的廓尔喀族乘班禅兄弟相争之际人侵后藏,理蕃院 侍郎巴忠不顾达赖反对,私自与廓尔喀议和,以每年供其银元宝300个为代价,换 得其退出西藏,并向朝廷报捷,说是廓尔喀乞降,还煞有介事地让其人贡受封。乾 隆被瞒过,还真以为廓尔喀已被降服。

第二年,廓尔喀以清负约为名(清朝原不知有岁银之约)再次人侵西藏,大掠日 喀则,全藏大震,达赖、班禅飞章告急,巴忠闻变投水自尽。乾隆派嘉勇公福康安统 军人藏,讨伐廓尔喀。福康安入藏后整兵反击,连战连捷,于乾隆五十七年尽复西 藏失地。后又深人尼泊尔境内数百里,逼近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廓尔喀乞降。 乾隆颁布《钦定西藏章程》,规定驻藏大臣地位与达赖、班禅相等,并制定了“金瓶 掣签”制。

传说明代甘肃西宁卫人宗喀巴,人大雪山修行得道,创立一派,当时称“黄教”。 宗死后其弟子达赖、班禅分成两支。因其教禁止娶妻生子,所以采用活佛转世的继 承法,由其死的那一一日出生的孩童为转世灵童。到乾隆时期,已是七世转生。常因 指定转世灵童发生纠纷,引发战乱。乾隆遂设一 金瓶,内装象牙签数枚,将符合条件的孩童姓名各写一签,放人瓶内,焚香诵经七日,由驻藏大臣会同大喇嘛当众抽 签决定灵童。所以称为金瓶掣签法。其瓶称作金奔巴瓶,供在西藏大昭寺。

到乾隆晚年,大清版图北至外兴安岭恰克图,西至巴尔克什湖和葱岭,南及南 沙、西沙群岛,东至台湾,国土的辽阔和国势的强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 与乾隆的武功业绩是分不开的。

所以,志得意满的乾隆亲撰《十全武功记》,并自称为“十全老人”。当然,他也 没有忘记跟随他建功立业的将军谋臣。他建立了紫光阁,将有功之臣的画像供于 阁中,供人瞻仰。前后共三批135人,以傅恒、阿桂、福康安为首。

博学鸿词 大兴文狱

乾隆初即位时,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对拥护大清朝统治的汉族文人采 取了笼络的办法。

乾隆元年,他就开了博学鸿词科,在保和殿御试176人,选中刘纶等15人封官 重用。后刘官至大学士,有“南刘”之称。此外,清代许多名士都出于乾隆时期,他. 们之中有的著书立说,创立学派,有的则考中进士,人官翰林,至宰辅之列的也不乏 其人。

著名的有: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近代四大讽刺小说之一 ,卒于乾隆 十九年。曹雪芹, 所作《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卒于乾隆二十九年。沈德 潜,乾隆四年进士,后官至礼部侍郎,是著名诗论家。戴震,著名哲学家经学家,乾 隆时举人,曾任《四库全书》纂修官。“桐城派”著名散文家方苞,官任礼部侍郎。

他的得意门生刘大槐,也是当时著名散文家。另外,时称“江右三大家”之二的文学 家袁枚、蒋士铨,都是乾隆进士,其著作《随园诗话》和《临川梦》至今脍炙人口。闻 名天下的“扬州八怪”郑板桥、金农、汪士慎、李觯、黄慎、罗聘、高翔、李方膺等书画 家相映成辉。人才辈出,与乾隆重视人才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乾隆自己也十分喜好文学。后来他就规定每年元旦后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 宴,命能作诗的大臣都参加,或者是联句,或者是对诗,努力营造一种文化气氛。他 还在各地建造了七个藏书阁,并在阁内匾额上亲提“知不足”三字,他常在阁中与一 些文人相聚,写诗作画,谈古论今。他与一些文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朱筠入四库全书馆时,乾隆常称赞他文章学问过于常人。总裁于敏中曾对乾 隆说朱筠办事太慢,乾隆回答说“可以催促一一下,但不要责备他。”其中多含爱护之 意。朱筠知道后,对乾隆非常感激。

戴震在四库全书馆校著《水经注》,难度很大,但他却校正得非常精到。乾隆在 卷首题诗,对其褒奖。后来书成付印时,他派一一个小太监去问:“戴震尚在否?”当听 说已去世时,叹息良久。

与乾隆关系最密切的要算纪昀了。纪昀博学多才,被选为《四库全书》总裁,并 曾人值南书房起草文书。纪昀身体肥胖,每到夏天就汗流浃背,衣服湿透。一次, 他与同官数人在房中脱掉上衣,赤膊而坐。忽然乾隆从内殿出来,大家匆忙穿衣。

纪昀发觉较晚,来不及穿衣,忙钻入桌子底下,大气也不敢喘一口。乾隆早已看见 他,故意坐在房内不走,也不开口说话。两个小时过去了,纪昀耐不住酷热,伸头向 外窥看,问:“老头子走了吗?”乾隆大笑。然后他绷着脸说:“纪昀无礼!怎么说出 这么轻薄的话来,朕要你解释‘老头子’的含义,说得出则可,说不出就杀。”纪昀只 得爬出来,穿好衣服谢罪,从容回答说:“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 地之为子,连起来就是‘老头子’。乾隆很高兴,以后对他更加恩遇。

有一次乾隆微服私行,走入内庭馆中,见馆中只有一个人,就问其他人都到哪 里去了,这个人叫杨瑞莲,在馆内任缮写官。他不认得皇帝,于是就客气地让座,然 后回答说别人都去参加乡试了。乾隆又问:“你为什么不去?”回答说:“担心内庭 有传办的事,所以留下未去。”乾隆仔细地询问了他的姓名、籍贯等,又看了他抄写 的文字,点点头走了。第二天乾隆传谕:“杨瑞莲人很诚实,字也写得好,未能参加 考试十分可惜,可赏给他做举人。”后来,杨任湘潭知县,因违背上司意旨被参。乾 隆说:“杨瑞莲诚实人,我所深知。所参不准。”将奏折掷还。

乾隆对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他集中一些文人编纂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大 型图书。如纪昀等编著的反映黄河流域风土人情和水情资料的《河源纪略》。吴谦 等编著的《医宗金鉴》90卷,论述内、外、妇、儿、正骨等科的诊断、辨正和方剂等。

周祥钰等撰的《九宫大成谱》82卷,集南北曲2094个曲牌,连同变体共4466个曲 调,并有北曲套曲185套,南北合套36套,唐宋元明清初诸调齐备。于敏中等编辑 的《日下旧闻考》42卷,辑有关北京史料,分星土、世纪、形胜、宫室、城市、郊坰、京 畿、侨治、边障、户版、风俗、物产、杂辍十三门。他还建立“三通馆",编纂了大型典 志《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并令人将辽、金.元三史所记人名、地名、 职官、氏族等译音厘正划一,对中国文化艺术和史志进行整理总结。

乾隆三十八年,他又开“四库全书馆”,以纪昀、陆锡熊为总裁,翰林官30员专 司编纂,历时10年,四库馆员先后总计达4186人,辑成《四库全书》,按经、史、子、 集四部排列,共收书3461种,79309卷。《四库全书》共缮写七套,分别藏于故宫文 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和杭 州文澜阁,另有一副本藏于北京翰林院。《四库全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保存下来很多有价值的典籍,后人在利用这些资料时,很自然会联想到乾 隆的贡献。但是人们很少想到乾隆在编纂这部浩帙之作时,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查销毁。

乾隆三十九年、四十一年两次下谕,命各省遍访遗书,将“词意抵触本朝者”尽 行销毁,共有3千余种图书被销毁,与《四库全书》所收者差不多,目的是维护满清 封建统治。

不仅如此,乾隆还继续了康熙、雍正时期兴起的文字狱,捕风捉影,望文生义, 以“莫须有”的罪名撒布文网,打击对象主要是中下层文人。他们吟诗作文,往往被 莫名其妙地曲解成反清复明、讥讽朝政,招致杀身之祸。

翰林学士胡中藻著《坚磨生诗钞》,其中有“一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御批:“加 ‘浊’字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并认为“坚磨”二字本身就用心不良,结果胡被弃 市。受其连累,其老师鄂尔泰的牌位也被撤出贤良祠。

已故江苏举人徐述夔,在《一柱楼诗》中有“明朝期振翮,一一举去清都”和“大明 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句,被说成是影射讥刺,要恢复明朝,推翻大清,并说 “壶儿”就是骂清朝是“胡儿”,谕将徐述夔及其儿子掘墓戮尸,其孙斩首。江苏布 政使陶易、负责校对的徐首因“失察”判斩监候。已故礼部尚书沈德潜曾为作传,命 将其撤出乡贤祠,御赐碑推倒,并将碑文磨掉。

江西举人王锡侯,增删《康熙字典》,另编成《字贯》,乾隆以其不知“尊君亲上” 为名交刑部严讯。巡抚海成及布政使、按察使均以失察革职,并遍查《字贯》一类 书,全部销毁。

文字狱是清统治者用以打击不同政治力量或政见的一一种手段。可是泛滥开 来,使许多普通人因诗文被曲解而开罪。如“布袍宽袖浩然巾”被说成是反对清朝 服制;“天地一江河,终古自倾泻"说成是希望天下大乱;有人因米价昂贵,写了一篇 《吊时文》,被斥责“生逢圣世,敢以吊时为题?”有人写了一篇《祝寿文》,其中有“创 大业于河南”,说是“创大业”就是要做皇帝,实属僭逆。这些人轻则被抄家,发配充军,重则被杀头,满门抄斩,已死的还要焚骨扬灰。于是,一一些文人都不敢议论朝 政,也不敢研究历史,只好埋头于故纸堆中去搞繁琐考证。自乾隆时起,考据学大 盛,史称“乾嘉考据”,这与清代文字狱是有关系的。

风流天子 奢侈挥霍

乾隆治下,西南平定,海内升平,俨然是一一个太平天子。他承继父祖,垂裳而 治,勤政训子,阅武习文,自认为是一一个守成君主。但他又性喜巡游,精通音律,琴. 棋书画、词翰文章无所不通,被人称为风流天子。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乾隆身 上交互显现,再加上野史轶闻的刻意渲染,使乾隆其人也蒙上了一一层神秘的色彩。 应该说,关于乾隆的故事,有些是史实,有些则是传说。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是在他做亲王时的元配,即位后奉太后之命立为皇 后。据说,富察皇后出身名门,但是她平时很注意节俭,穿衣从不挂珠翠,并在后宫 带领嫔妃亲自养蚕,然后用蚕丝织成御衣供皇帝祭祀时穿。满族妇女有在元旦向 丈夫赠送荷包的习俗,宫人多用金银线缀成,她认为太奢侈,每年送给乾隆的荷包 都是用兽皮制成,用意在于清人起于关外,不可忘本。乾隆对她格外敬重和恩爱。

一次皇后寿辰,在坤宁宫大摆寿宴,后宫嫔妃和公主福晋等都来祝寿。其中有 一位命妇生得眉如春山,眼似秋水,顾盼留情,乾隆不禁被迷住了。原来这是皇后 之兄大学士傅恒的夫人。当时在席间,乾隆与傅夫人联诗让酒,眉目传情,两人都 有了意思。自此以后,傅氏常常被召进内宫,陪皇后散心。日子久了,也常留宿宫 中。其间乾隆与傅氏不时幽会,宫女虽然知道,但都不敢声张。

后来,风声传到富察氏耳中,但傅氏是她嫂嫂,碍于面子也不好说破,只得把苦 水咽在肚里,整日闷闷不乐。恰巧这年冬天,她的亲生儿子永琏患病死去。永琏年 方8岁,聪明伶俐,招人喜爱,已被密诏立为太子。永琏突然死去,皇后痛上加痛, 整日以泪洗面,面容一天天憔悴起来。乾隆帝自感愧对皇后,于是好言劝慰,并答 应再生了儿子一定立为太子。后果然又生一子,取名永琮。不料2岁时又患天花 夭折。这次打击使富察氏彻底失望,精神郁悒。乾隆为了给皇后解闷散心,便下旨 东巡,祭泰山,谒孔庙,游览名胜古迹。尽管景色宜人,无奈富察氏心如死水,再加 旅途劳累,反倒一病不起,于乾隆十三年死在德州。

乾隆十分悲痛,特颁谕旨,谥名“孝贤皇后”,并亲撰碑文,其中有“念百行以孝 为先,而四德惟贤兼备”。其悼亡诗中有“廿载同心成逝水,两眶血泪洒东风”。可 见二人情爱甚笃。

乾隆在孝贤皇后死后两年,按太后旨意册立那拉氏为皇后。这位那拉氏皇后 大概性情比较乖烈,不为乾隆所喜。再加上乾隆风流成性,也不被那拉氏所容,两 人一直不和睦。乾隆三十年南巡途中到达杭州,乾隆经常微服出游,深夜不归。那 拉氏皇后多次苦谏,乾隆不听,在极度愤怒和失望下,竟将自己头发剪掉。乾隆十分恼怒,认为她精神“异常",派人将她送回宫中,从此打入“冷宫”。一年后愤懑而 死,人称“无发国母”。死后,乾隆以“无发之人,岂可母仪天下”为由,不准以皇后 身份人葬,仅以妃礼葬。直至嘉庆五年,才重新以皇后礼改葬。

乾隆非常喜欢写诗,他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在篇幅上可与全唐诗相比。政务以 外,他以写诗作对来“托兴寄情,朝吟夕讽"进行娱乐。但他的诗作尽管很多,艺术 水平却不高,没有多少文学价值。他自己说他的诗可用“拙速”二字概括,即成篇很 快,不事雕饰,并且喜欢用典,有时还杜撰词汇,令人不解。因他是皇帝,无人敢提 出疑义,只有自叹学识浅薄。乾隆有时也故意耍些小手腕,找一些生僻典故写在诗 文中,令臣下去找注解。中国文化书卷浩如烟海,一个人学问再大,也不可能阅遍 全部书籍。许多著名文臣都被他搞得满头大汗,无法解释,不得不感叹“圣学渊 博”。

据说,还有一些诗是臣下代笔。如著名学者沈德潜就曾长期陪伴乾隆,与御诗 唱和,直到致仕在家,还在为乾隆校改御制诗。乾隆曾对人说:“朕和德潜,以诗始, 以诗终。”一次乾隆游西湖,恰逢降雪。见到眼前迷人的南国雪景,他不禁诗兴大 发,随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口中吟数. 着雪花,心里却暗自着急,不知如何才能将这倒霉的诗作完。沈德潜见皇上发愣,忙,上前解围:“请让臣把诗续完。”乾隆求之不得,连忙答应。沈脱口而出:“飞人梅花都不见。”乾隆大喜,竟脱下身上的貂皮大衣赐给沈。可是沈死后却因文字狱牵 连被磨碑免祀。传说原因主要是沈生前曾把替乾隆起草的御制诗收入自己诗集发 表,使乾隆非常难堪。

传说乾隆亲自参加《明史》的校勘,编校人员就故意在明显处写几个错字,让乾 隆改正,乾隆也为自己能校验出错处而高兴。可是一经他校验过就成了钦定,有错 也不能再改了。

康熙时修建了圆明园,至乾隆时又大加扩建,集中全国能工巧匠,花费大量银 钱,增添楼台亭榭,又责成各省官员贡献无数珍禽异卉、古鼎文彝,陈列园中,乾隆 常陪太后、率领后妃到园中游玩,其奢侈挥霍,远胜康熙。

每到秋天,乾隆都要到热河地区去打猎,称为“木兰秋猕”。乾隆自小习武,箭 射得很准,经常在较射中九发九中。每行猎,随从们携犬带鹰,前呼后拥,几百人合 围,围中獐狍野鹿数百头,乾隆亲自射鹿,随即取生鹿血喝下,希望能延年益寿。行 猎间歇,乾隆令人牵出几匹骆驼,与随从一起玩跳驼峰的游戏,从八尺高的驼峰上 跳过,以落地站稳为胜。

乾隆还在热河(现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圈地几十里。其间茂林修竹,清池绿 草,凉风习习,确是避暑胜地。一次他到山庄游玩,对身边人说:“这里气候凉爽,真 不愧称避暑山庄啊!”一武臣答道:“这是相对宫内而言,外间民房都十分低矮,街道 又窄,人群拥挤,炎热超过京师十倍。所以民间谚谣说:‘皇帝山庄真避暑,百姓仍 在热河地。’”乾隆听后一连几天都很不高兴。

玩乐是玩乐,但乾隆深知保持大清江山水受其家族统治的艰难,所以严尊祖 训,教育王子们不能忘记祖先创业的艰辛。每天五鼓,天还未亮就要到书院读书, 下午习武。有一次校场较射,年仅8岁的皇孙、后来的道光帝也用小弓连中三箭, 乾隆高兴地赏赐他一件黄马褂。 十一皇子在扇子上题名“镜泉居士”,乾隆训斥说: ‘我们家累世敦朴,所重者读书骑射,怎么能仿效书生追求虚名呢?”

乾隆还接受历史上外戚作乱的教训,严禁后宫妃嫔和太监干预朝政。他制《宫 训图》12幅,分挂在大内各宫中,作为后妃学习的榜样。如“徐妃直谏”、“曹后重 农”、“樊妃谏猎”、“马妃练衣”、“西陵教蚕”、“太姒诲子”等,还常以图中内容让后 妃联句作诗。

乾隆认为明代宦官多弄权,是因为他们读书太多。所以他一改旧制,把教习太 监读书的内书堂关闭,不让他们懂得太多知识。他还令办差太监一律改姓“王”,这 样外廷大臣就难以分辨认识他们。有一个贴身太监向乾隆说了几句关于外廷臣僚 的事,事涉朝政,立被处死。就连军机大臣于敏中因向一个内监探明乾隆“朱批”内 容,也被乾隆发现后勒令致仕,并下诏撤销他死后人贤良祠的资格。后又赐给他一 幅陀罗尼经被(殡殓之物),于敏中明白乾隆的意思,不久便饮毒自尽了。

六下江南 粉饰太平

“裊袅东风拂面春,乘春銮辂举时巡。江南至矣犹江北,我地同子总我民。”乾 隆十六年二月,江苏淮安,天气晴朗,春日融融千里,黄河在此入海,无数百姓身着 盛装,正聚集在黄河南岸,恭候皇帝第一次南巡。御舟上乾隆踌躇满志,接受着万 民的呼拥。

乾隆晚年在《南巡记》中写道:“朕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日西师,一日南 巡。”西师指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开辟新疆省。南巡即指六下江南。因当年 康熙在位曾六下江南巡视,所以乾隆也要“法祖省方”,遵照祖父的做法,巡视地方 民情。

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后,又分别在二十二年 、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 四十九年进行南巡。前四次南巡都打着奉太后巡幸的旗号,后二次太后已死。南 巡名义上是巡视河工,同时也达到游玩散心的目的,并能了解江南的民风民俗,加 强对东南各省的统治。

历次南巡一一般都是正月十五前后从北京出发,由陆路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清口 渡黄河,然后乘舟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常州、苏州进人浙江,再由嘉兴、石门 抵杭州。回銮时,绕道江宁(南京) ,祭明孝陵,于四月底五月初返京。

南巡由北京到杭州,往返水陆行程共5800余里。陆路御道中心路宽一丈六 尺,御道两旁宽各七尺,要求坚实、平整,不得随意弯曲。御道经过处,许多良田被 毁、坟墓被掘。凡是石桥都要用黄土垫铺。乾隆经过,都要泼水清尘。每到一处,备有专人介绍地理、历史沿革及风土人情。每隔几十里设尖营,供乾隆休息打尖。

进入水路,换乘御舟。乾隆御舟为安福舻和翔凤艇。随从后妃外,还带一 整套政务 班子,加侍卫等共约2500余人,随从船只数百艘。御用拉纤兵丁3600 人,分作六 班。所经支港河汊、桥头村口都设兵守卫,禁止民舟出人。御舟停靠码头陈铺棕 毯,设大营五十丈供皇帝歇宿。皇太后大营设在船上。南巡规模宏大,声势震天, 提前一年就指定以亲王为首的筹划班子,勘测道路,制定停留地点。所过之处地方 官都要修桥铺路,治理河渠,建筑行宫,安排迎銮。同时还要通缉捕盗,清理刑狱, 以粉饰太平。

南巡中,皇家生活与宫中无大差别。每日早晚照例鸣鼓奏乐,茶房所用乳牛 70余头,膳房用牛300头,羊1000头,均从北京提前运至。每天还从京师或地方运. 来泉水和冰块。乾隆饮食极为讲究,什么直隶玉泉山、济南珍珠泉、镇江金山泉、杭 州虎跑泉等泉水,他都能分出高下。

清朝还规定,凡巡幸所经30里内,地方官都要身着朝服来接驾,并派专员到各 地演习迎送仪式,民妇士绅都要跪伏行礼。因乾隆奉母出巡,以孝子自居,所以地方官特别罗致一些老年人,身穿黄绢外褂,手捧高香跪迎接驾。据说乾隆游寄畅园 时,接驾的九位老人长者九十,小的也年过花甲,加起来共600余岁。

乾隆喜谈佛学,但江南高僧较少。督抚们就让一 些略知佛法的文人学者剃头 假扮僧人迎驾,以博取乾隆欢心。可怜这些人在伴驾时一一个个都心中打鼓,唯恐万 岁爷一高兴 ,钦赐一一个什么名号,从此就要蒙受“天恩”,在青灯古佛下了此一生了。

南巡内容,首先是祀典。一是各种神庙祭祀,像泰山岱岳神、黄河河神、钱塘海 神,以及江神、淮神、关帝等。二是著名帝陵和孔庙。如江宁的明孝陵(朱元璋墓)、 会稽的禹陵,乾隆都亲自致祭。孔子在清代被尊为“至圣先师”,所以回銮时乾隆也 亲赴孔庙行礼。三是历代名臣祠庙和坟墓,一般是派专人致祭。如周公、岳飞、韩 世忠、范仲淹、于谦等。祀典,无非是显示皇帝顺天应人,提倡忠孝之意。

另一项内容是阅武,即检阅军队。乾隆中后期,随着政治腐败的抬头,阶级矛 盾加剧,下层人民的反抗有所加强。东南地区会党活动频繁,像天地会、小刀会等 都十分活跃。乾隆在治理国家上,不但希望文治超过汉唐,而且希望武功也能远胜 历代。所以南巡阅武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参加阅武的兵丁一一般有二三千人,项目 有骑射、阵式、技艺等内容,水师主要是阵式、泅水、爬桅等。乾隆对水师不感兴趣, 常不让地方官准备。后来实践证明他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半个世纪后英国舰 队正是凭借其海上实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乾隆自称:“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炫耀自夸之情溢于言表。因康熙南巡主要 是巡视河务,且颇有政绩,史书称“黄河顺轨,安澜十年”。而乾隆六下江南,治理黄 河已居次要地位。不过,他前五次都视察了河工。一个封建统治者以九五之尊,亲 自阅视河工,是值得称道的。

乾隆巡视地点主要在洪泽湖东岸清口、高家堰一带,这里是黄、淮交汇区。另 外,偶尔也到徐州视察。他亲自筹定洪泽湖水志,督建了五座大坝,并在高家堰加 筑石堤,使其成为淮安、扬州一带屏障。二次南巡时,他看到东南水灾严重,命裘日 修到鲁、豫、苏三省深人各州县勘察水情,来一一 次统筹治理。三次南巡中他命人确 定清口水志,在水涨之时按志启闭闸门,保证了下游百姓的安全。他还几次下令修 筑徐州石堤,最终形成徐州河岸高17层、长达90里的壮观工程。

南巡中,他还四次视察海宁海塘,亲自试验打设石桩,最后决定先建“柴塘” (以木材为桩)聚集泥土,坚硬后再建石塘,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措施,经过 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建成长达数百里的石塘,对保护杭州、嘉兴一带的安全起到了 “一劳永逸”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 ,乾隆在南巡期间,并没有荒废政务。除处理河工外,他还指挥 着当时进行的平定边疆战事,同时他还借南巡地方官晋见时,考察他们的德能,作 日后用人的依据。这是乾隆不同于一般 昏君巡幸的过人之处。

既是巡游,自然少不了玩乐。一路上春光无限,使得乾隆这位风流天子心旷神 怡,江南秀丽的湖光山色,又使他流连忘返。置身于如画江山之中,乾隆不禁诗兴大发,一一路上吟诗作赋,乐不思归。

南巡御制诗,大多是描写园林风光和巡幸生活的,从中可见南巡的主要活动内 容。如苏州狮子林,专为南巡所建,中有狮子峰、含晖岭、问梅阁、玉鉴池等十余处 名景,乾隆游后有诗云:“一树一峰人画意,几湾几曲远尘心。”感到非常满意。扬州 九峰园,奇石很多。其中有九个很像苍颜白发老人。乾隆非常喜欢,竟下令挑两个 最好的不远千里运回北京。海宁陈阁老与雍正是世交,皇太后自然少不了要去看 看,所以乾隆南巡曾四次驻跸其家。陈家内花园原名隅园,乾隆住后改为安澜园。

因陈世倌已告老在家,所以乾隆赠诗:“老成忆告能无惜,皇祖朝臣有几人?”颇令一 些老臣感激涕零。

扬州平山堂行宫,原来无梅。为了得到皇帝的欢心,竟捐资移来万株梅树。天 宁寺行宫已有房屋500余间,可当地富豪仍觉不够气派,又在它后面建了重宁寺行 宫。乾隆有诗赞日:“天宁寺后建重宁,众志殷勤未可停。”鼓励各地继续殷勤效忠。

江南名胜古迹众多,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如康熙者,都留下过诗词歌赋。乾 隆一般都要作诗唱和。此外,对地方官员有时也要踢诗,以示嘉励。乾隆还为名山 古刹、新祠旧庙题写大批匾联,如虎丘佛殿的“须弥春满”、西湖行宫的“镜治澄 怀”、明陵的“开基定制”、海宁海胜庙的“保障东南”等,大都保留至今,留下了这位 风流天子、文治皇帝的墨宝。

由于南巡劳师动众,耗费民财,所以从一开始,就出现各种劝谏和反对事件。

第一次南巡时,民间广为流传一封假冒工部尚书孙嘉淦的奏稿。孙以谏诤之 臣名闻朝野。雍正时他还只是一名小官,却上书劝雍正“亲骨肉、罢西兵、停捐纳”,雍正看后,始则大怒,继则大笑,说:“朕亦不能不服其胆。”奏稿指责乾隆南巡有 “五不可解十大过”。由于打着孙嘉淦旗号,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流传17个省,为此 乾隆在全国搜捕一年多,抓人千余名。

第四次南巡,乾隆以观养蚕为名想到湖州游玩。大学士程景伊坚决反对,说现 在蚕时已过,皇上看不到了。乾隆不听,命绍兴知府赵某沿河试航。赵是一位关心 民间疾苦的清官,暗中投木石塞住河道,使御舟无法通过。后赵被革职回籍,当地 百姓哭送百余里。

一次在苏州灵岩寺,见一棵梅树正在盛开。内里博尔奔察拔剑欲斫,乾隆惊问 原因,博氏奏到:“臣恨其不生于圆明园中,以致皇上劳累。”实际是在讽谏乾隆游山 玩水。

禅位嘉庆 盛世远去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在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及王公大臣,宣布皇十五子 嘉亲王颥琰为皇太子,预定明年归政,自己称太上皇。首辅大臣和珅等极力劝阻, 无奈乾隆决心已定,说:“朕即位之初曾立下誓愿,如能在位60年,将传位于嗣子,不敢上同皇祖(康熙)在位61年之数。现初愿已偿,不敢再生奢望。”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在太和殿举行了禅位大典。嘉庆帝登基,尊乾隆为太上皇 帝。

乾隆在位60年,禅位时已85岁,这是历代皇帝所仅有。乾隆前期,由于他能 励精图治,使大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达到顶峰,实现了“康乾盛世”。中 后期,由于他沉湎于“文治武功”的颂扬声中,逐渐豪奢放纵于山水之间,吏治也开 始腐败。他的首辅大臣,乾隆十四年前是鄂尔泰、张廷玉,他们为政谨慎,又系前朝 老臣,对乾隆有一定的规约作用。后来是讷亲和傅恒,讷亲才疏学浅,又很专横,不 久即被杀头。傅恒军功卓著,政治上本事不大,他还是国舅,生活上奢糜。乾隆三 十五年后,于敏中、和珅执政。于学识渊博,但政治道德低劣,惯于结党营私。和珅 则是个大贪官,他自乾隆四十四年任首辅大臣后,深得乾隆信任。

和珅出身于满洲正红旗,19岁袭职任銮驾仪卫尉。一次乾隆外出,仓促间找 不到黄龙伞盖,就生气地问:“是谁之过歎?”和珅应声答道:“岂非典守者之过邪?” 原来这两句都出自《论语》。乾隆见答话人眉目清秀,而且口齿伶俐,并且还上过满 洲官学,于是就提升他为侍卫总管。和珅能言会道,办事又很会“体察圣心”、“奏 对颇能称旨”,很受乾隆赏识,所以他很快就平步青云,进了军机处。乾隆还把十公 主嫁给和珅的儿子,从此他更有恃无恐。在朝中大权独揽,排斥异己,收受贿赂,贪 赃枉法。其家人奴仆也都横行乡里,一时朝野切齿,弹劾和珅的奏折不断,但乾隆 都当作耳旁风。

御史曹锡宝不敢正面触及和珅,仅弹劾其家人刘全衣服、车马、住宅违制。和 珅连夜通知刘全将超制部分拆毁。结果乾隆派人去查看,什么问题也没有,曹反被 革职。

正是由于乾隆后期宠信的几个权臣的胡作非为,朝政日趋腐败,民变屡起。乾 隆三十九年,山东爆发王伦农民起义;四十六年,陕甘回民起义;五十一年,台湾林 爽文起义;五十九年,湘贵苗民起义;到嘉庆元年,川陕、甘、楚、豫五省白莲教起. 义,历时九年方被扑灭。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宣告“盛世"结束,迅速走 向“嘉庆中衰”。

嘉庆四年( 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去世。享年89岁。葬于裕陵,谥纯皇 帝,庙号高宗。

乾隆死后才五天,嘉庆帝就将和珅革职查办,抄没家财,宣布20大罪状,后令 其在狱中自尽。和珅被抄没的家产有:房屋2000余间,田8000余顷。银号42家, 当铺75家,古玩铺15家,金银珠宝无数。共计合白银8~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 10余年的财政收人(当时每年财政收人7千万两白银),所以民谣说:“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乾隆后期政治,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