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历史悬案

敦煌藏经洞中的经书是谁藏的,什么时候藏的,为什么要封闭起来?

历史大观园 历史悬案 2020-05-26 20:47:55 0 嬴政

敦煌藏经洞带着这些千古之谜,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藏经洞的发现使已经十分荒凉的敦煌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许多“学者”慕名而来。

盗取莫高窟宝藏的始作俑者是俄国的勃奥鲁列夫。1905年,当他听说敦煌石室发现古代经卷写本,便于当年10月到了敦煌,以少量的俄国商品作交换,从王圆箓手中骗去一大批珍贵的文书经卷。勃奥鲁列夫将卷带回国后,对此秘而不宣,直到1963年世人才知道这一情况。

继勃奥鲁列夫之后来到敦煌的是斯坦因。他对于中国文化并没有什么认识,然而凭着冒险家追寻宝藏的本能,一听到这个消息便匆忙赶到中国,带着一个姓蒋的助手直奔敦煌,想办法结识王道士。

斯坦因想用金钱从王圆箓手中收买经卷,王道士看着斯坦因手中白花花的银子,虽然十分眼馋,但还不足以消除他对神灵及官衙的畏惧,斯坦因想用金钱收买的计划落空了。斯坦因常常光顾王圆箓住的洞窟,千方百计讨好王圆箓,想弄到宝物。一天,他忽然对王道士住处的壁画发生了兴趣,感到自己似乎找到了攻关的钥匙。原来,王道士住进这个佛窟后,剥去了原来的壁画,请人在上面重新画上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斯坦因便决定由此突破。其实,斯坦因对玄奘事迹知道得并不多,他多方查找资料。经过准备之后,便和王道士淡起唐僧及其西游来。他装出一副对玄奘无比崇敬的神情,而且还说自己循着玄奘的足迹,历尽千难万险,从印度穿越峻岭大漠才来到了敦煌。他说得天花乱坠,让王圆箓对他无比崇拜。

深夜,王圆箓终于再次打开了密室的门,拿出一些经卷写本给这位“司大人”看。第二天,王道士又答应了斯坦因的请求,把他引进了密室。斯坦因首次获准进入藏经洞密室,初睹其中所藏丰富文物,简直目瞪口呆。他看见那小小密室里的物品,虽然不是井井有条,却是前所未见的经文卷帙。暗淡的油灯照明下,密密麻麻,一包包的手抄本堆在那里,几乎有3米高,后来经过测量,知道这密室容积近14立方米,几乎满是手抄本和书卷,密室内只留下仅能容两人站立的空间。

从那以后,王圆箓对这位洋大人放松了警惕,任由他进出密室,为所欲为。看到时机成熟,斯坦因告诉王圆箓说有成捆藏品要暂时拿出来作学术研究,而这样做绝非渎圣,因为抄本、书卷让诚心向道的人鉴赏等同宣扬佛法,功德无量。斯坦因还不断捐一点钱资助重修寺院,而且从来不提购买经卷的事,让贪心的王圆箓十分欢喜。斯坦因一边讨好王圆箓,一边利用中国助手屡次乘夜窃取大捆的珍贵文物背到营房。最后,这个以寻宝有功而被英国皇室封为爵士的家伙,共弄到24箱经卷和5箱精美绣品等。

斯坦因盗宝成功的消息,极大地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者的贪欲,他们争相派“考察队”前往敦煌。

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也来到了莫高窟,他凭着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在斯坦因没有拿走的经卷中挑选出更珍贵的6000多卷写本和一些画卷,装了10辆大车,几经辗转运到巴黎。他还给带不走的塑像和壁画拍了照片,印出了6大本,名为《敦煌千佛洞壁画集》,又把洞窟编了号码。他还拿着极少的一部分汉文写本来到北京炫耀,他的行为引起了爱国学者的极大愤慨。1909年,北京学部才正式发布文告,并拨款到甘肃,命令敦煌县令陈泽把千佛洞所剩的古写本全部运到北京。然而这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启运来京的途中被各地官吏层层盗窃,又因此受到很大损失。这批文物全部运到北京后只剩下8697卷了,经整理后保存在京师图书馆。

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率领大谷光瑞探险队也赶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骗得古写本经卷四五百卷和两尊精美的唐代塑像。

1914年,斯坦因又来到中国,用500两银子从他的“旧友”王圆箓手中“买”走了600多卷古写本经卷。至此,他共骗得织绣品150多方,绘画500多幅,还有图书、经卷、印本、写本共6500多卷,成为敦煌艺术宝藏的第一盗匪。同年,俄国人鄂登堡也来到敦煌,盗走了不少文物和塑像,还剥去了一些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匆匆来到敦煌,他用事先准备好的特殊化学胶布剥离盗走26方唐朝洞窟中的壁画,还窃取了几尊唐代塑像,这些东西现在收藏在美国哈佛大学的福格艺术博物馆和波士顿博物馆。

帝国主义分子掠夺的敦煌莫高窟文物数量十分惊人,仅北魏到北宋的古写本就有两万多卷。内容包括佛经、道经、摩尼经、诗赋词曲、小说、方志、信札、户籍、账簿、借贷契约、历书、医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绘画、织绣等工艺美术品1000多件,其中有一件唐咸通九年(868年)的一卷刻本经卷,卷头有一幅佛说法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件雕版印刷品,也是被盗文物中最珍贵的一种。

敦煌莫高窟的文物被劫掠后,莫高窟也随之名扬世界,国内外学者们从各种专门学科的角度,对以敦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敦煌学”(Tunhuangology)。

究竟藏经洞中的经书是谁藏的,什么时候藏的,为什么要封闭起来?是否要废弃的?这些和敦煌佛教文化艺术一起让敦煌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xa/248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