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历史悬案

桃花源究竟在何处?陶渊明辞官是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吗?陶渊明之谜

历史大观园 历史悬案 2020-05-25 23:04:32 0 徐福

东晋的陶渊明,是我国山水诗田园诗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他29岁做过江州祭酒,因不满于黑暗世道而辞官归隐。此后,又做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时间都很短。40岁始任军职,任镇军将军参军,第二年改任建威将军参军,八月为彭泽县令,到十一月,他认为,“我不能因为五斗米的俸碌而在乡里粗鄙小儿面前低头”,最后一次辞官,选择了归隐直至老死。

仕途失意的陶渊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在《桃花源记》中,只用了300多字,就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桃源图景,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场景,它既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理想所做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而关于陶渊明的血统之谜后人一直未知,陶渊明是汉族人还是奚族人?他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让不少人为之魂牵梦绕,“桃花源”的原型在哪里呢?陶渊明辞官真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吗?现在都没有定论。

陶渊明血统之谜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紫桑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千米)人。他生于一个没落了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长沙公,赠大司马。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母孟氏,是陶侃的外孙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史称“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陶渊明的诗句。他以平淡自然却韵味深藏的作品和自身蔑视权贵、不愿与统治阶层同流合污的气节确立了自己在文学史中的位置。至今,他的作品依旧被人们欣赏和赞叹着。

一直以来,人们自然地认为陶渊明是汉族人,因为历代史籍中没有关于其民族出身的明确记载,更没有史籍表明他是少数民族作家。直到近代,陈寅恪将陶渊明的民族出身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并指出陶渊明不是汉族人,而是奚人。

果真如此吗?

考证陶渊明的民族,自然要先弄清楚他所属的世系。一般认为晋代大司马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宋书·隐逸·陶潜传》、《陶渊明传》、《南史·隐逸·陶潜传》、《晋书·隐逸·陶潜传》等史籍都说陶渊明是“晋大司马陶阚之曾孙”。众口一词,因而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也就成了定论。

这就需要探究陶侃是何族人。陈寅恪在《〈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书中提出了陶侃、陶渊明这一世系皆为奚族的观点。自然,这一论述也是从史籍对陶侃民族状况的记载入手的。陈寅恪提出了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陶侃的居处。陈寅恪认为陶侃本不是“浔阳柴桑人”,而是鄱阳人,他是在西晋平定东吴之后才迁家到浔阳的。鄱阳原是奚族居住之地。至于鄱阳境内的奚族会在西晋平吴后迁至浔阳的原因,那是因为“鄱阳境内奚族以勇悍善战之故,晋平吴后,遂徙之于庐江郡内当日交通较为便利的浔阳,易于控制”。

其次,有史料记载温峤曾骂陶侃为“奚狗”。

《世说新语·容止》篇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朝中大臣庾亮害怕见陶侃,温峤则劝庾不必害怕,但见无妨,并说:“奚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可见陶侃应是奚族人。

第三,陶侃后人的情况。

陈寅恪详细列举分析了史籍对陶侃后人的记载,得出结论说,在晋宋时期,“其诸子凶暴虓武,颇似善战之奚,似更为可疑。”

又有人补充陈寅恪的观点,认为陈寅恪的第三条理由“持论甚微”,仅从其后人“凶暴虓武”来断定其民族,不仅论据不足,且“更为可疑”一句也只是以怀疑语气出现,不能作为考据其血统的依据。论者提出另外一条来自《晋书》的记载。《晋书·陶侃传》说陶侃“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就是说陶侃出身不是名门大族,生活习惯也有别于华夏地区,这实际上就暗示陶侃出身低微,且不是汉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尽管陶侃在当时官居高位,却依然受到同僚歧视。进而分析说,也许陶渊明一生不得志,亦与此有关联。

“陶侃、陶渊明出身奚族”的说法提出后,陶渊明的身世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大部分人都对陈寅恪等人的观点持反对意见。针对陈寅恪的论断,有学者撰文指出,其一,“奚狗”并不一定指奚人,这就好像古时北方人骂南方人为蛮子,并不是指南方人就是少数民族,只不过是一种侮辱人的方式而已。其二,说陶侃后人凶暴,因而断定其为奚族人,不仅论据不足,而且也不合乎史实,因为陶侃后人中也有不凶暴的。所以陶侃并不是奚人,从而陶渊明也不是奚人。

关于陶侃,陶渊明血统问题的论断,由于“奚人说”证据尚不充分,而“汉人说”也只是对“奚人说”进行批驳后对传统说法的坚持,也缺少明确的史实依据,因此,陶渊明的血统之谜还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

桃花源究竟在何处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杀晋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权全归刘裕。为了笼络人心,任陶渊明为著作佐郎,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厌倦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生活,无心恋政,说自己有病而不赴任,于是有了“陶征士”之称。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废晋恭帝,晋朝灭亡。第二年,恭帝被刘裕杀死。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后,陶渊明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得。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一千六百多年来,这篇300多字的《桃花源记》,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也寻她不到。“桃花源”究竟是纯属虚构,是东方的乌托邦,还是有它真实的原型呢?它的原型又在哪里呢?

湖南的桃源县被大多数人称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俯临沅水,背倚青山,景色绮丽,松竹垂阴,千百年来,吸引无数骚人墨客前去寻访、探幽,留下千古佳话以及墨宝遗迹。目前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福地洞天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桃源地域东汉时置县,名沅南县,属武陵郡。隋开始直到唐和五代,撤县而成为武陵县的一部分。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朝廷发出了分拆武陵县的政令,转运使张咏根在实地考察后,建议置桃源县。历史悠久的“桃花源”,是中国古代四大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的美誉。它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而举世闻名。当地的人们用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在此修建了观、祠、亭、洲,比如桃花观、集贤祠、蹑风亭、缆船洲等。不少学者认为陶渊明描绘的那幅美好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不是他的臆想和虚构,而是桃源县实在的生活。

也有学者认为《桃花源记》是当时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真,那时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已出现了自耕农的私有制,但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剩余产品也比较少,还产生不了突出的富户和显贵人物,所以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社会现象。除了陶渊明对此有记载外,另一个东晋文人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个“世外桃源”。此外,武陵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树的崇拜以及有客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等等,这些都能说明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就是指湖南武陵地区的苗家社会。

在今天的连云港市区也有两个武陵的地名:一个是《魏书》中记载的武陵郡,遗迹犹存,在赣榆县的沙河城子村;另一个是云台山脉的宿城西山麓,至今留有武陵古邑的地名。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北云台山东南侧的宿城山凹,三面环山,山川秀丽,景物清幽,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宿城区山雄水秀、风光旖旎,春生奇花瑞草,秋染五色层林,左映清流激湍,右带茂林修竹,还有悟正庵的千年银杏、保驾山的苍松掩映、滴水崖的漱玉喷珠、枫树湾的飞金流丹等人间奇景,四时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绝。

陶渊明确实曾经到过这个地方,他在著名的《饮酒诗》中写道:“在昔曾远游,直道东海隅”。根据地理志的记载,陶渊明所说的“远游”,正是指处于东海一角的宿城高公岛之行。而且,宿城山的地理方位与入口,与《桃花源记》中的记载相吻合。南唐诗人李中早就在他写的“犹怜陶靖节,诗酒每相亲”诗句里发出了与陶渊明同样的感慨——看到秀丽的渔村,鲜美的芳草,一径通幽的石峡小口,只想忘记世间烦恼,常住于此。苏东坡知道陶渊明是游过宿城山的,他也曾模仿陶渊明写过这样的诗篇:“我昔登远山,出日观苍凉,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陶渊明的后裔陶澍向道光帝讲述高公岛、宿城一带的太平景象时,把它们说成是与桃花源无异的人间仙境。后来,他还在宿城法起寺旁建起了“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还仿照陶渊明故居的特点,在门前植柳栽桃。于是昔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宿城山水,如今已出入通达,一片繁华景象。

桃花源究竟只是陶渊明失望于现实中的理想,一个激起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美丽的梦幻,还是真的曾经有一个那样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现在还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

陶渊明辞官是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吗

东晋的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的《桃花源记》一文至今脍炙人口。而关于他的辞官归隐,更是传为佳话。在陶渊明41岁时,他当上了彭泽令。这时,刚好有监察权的督邮要来巡视。他的下属告诉他,要束带整容见这位督邮。陶渊明很不乐意,长叹一声道:“我不能因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在乡里粗鄙小儿面前低头。”于是交了官印辞官回家。这个彭泽令他只当了85天。从这以后,他隐居乡里,不再为官。

至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不屑为官的代名词。但陶渊明辞官真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吗?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他的仕途并不如意,同时出世归隐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看他的《归园田居》一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本来就是爱山爱水的命,偏偏抛不开俗念,在仕途上孜孜以求,可到了48岁快要知天命的年纪,却还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在感慨叹惜的同时,陶渊明归隐之心已定,而所谓的督邮巡察事件便成了一个契机。但是,陶渊明并不愿意别人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因而只说了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魏晋时期,读书人的生活道路主要是做官和归田,但做官的路注定无法亨通,陶渊明就只剩下一条归田的路。不过,这一条路是走对了,虽然无富贵荣华可言,但思想获得了绝对自由,诗作也千古流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自在惬意让后人向往不已。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xa/243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