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历史悬案

中国金字塔之谜:中国也有金字塔吗?中国金字塔在哪?

历史大观园 历史悬案 2020-05-25 17:08:42 0 嬴政

埃及金字塔享誉全球,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魅力令无数学者为之倾倒。你相信吗,其实在中国,也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圆锥形“金字塔”式建筑。在中国发现的“金字塔”式建筑是怎样建成的?它与埃及金字塔有联系吗?西夏王陵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它为何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中国也有金字塔吗

20世纪80年代,考古队在辽宁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先是发现了远古时代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后来又发现“金字塔”式大型红山文化建筑遗址。牛河梁发现的金字塔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为古老、最为庞大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建筑的范围大约有近万平方米,基部直径约有100米,高20多米,顶部堆积有大量的坩埚片,据鉴定,这里是冶铜遗址,共有1500个炼红铜的坩埚,每一个坩埚高约30厘米,埚口直径长约30厘米,与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整个“金字塔”的结构为夯土石砌圆形台阶式。在金字塔周围,还发现有30多座积石冢群,这些积石冢也都呈圆锥形,也是大抹顶,活脱脱一群小金字塔。

如此庞大的巨型建筑,光是夯土就达10万立方米,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巨型石块。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古人是如何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的呢?那么,远古人们修建这座“金字塔”式的建筑物用意何在呢?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考古工作者对那些围绕在大金字塔周围的小金字塔群进行了部分发掘。在一座小金字塔内发现了一具男性骨骸,身高约1.8米,肩上和手腕处都佩戴着玉环,胸部放着一只碧绿色的玉龟,奇怪的是玉龟无头无尾无足,浑然一体。在骨骸的腰下部还有一个玲珑的猪首玉饰,猪的两只耳朵被出奇地夸大。如此被厚葬的这位墓主究竟是谁呢?

在另一座积石冢的中心大墓里也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头的两侧放有两个大耳环,胸部放置着一只勾云形玉佩,双手上除戴着玉镯外,还各握着一对雌雄玉龟。这对玉龟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苏秉琦先生认为玉龟也许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墓主很可能是一位仅次于王者的首领人物。也有的学者认为龟是当时墓主所属氏族部落集团的图腾,所以,在死后手中还要握着这种象征物。

除了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金字塔外,在宁夏的西夏陵园也有类似的金字塔。在西夏陵区,约有200多座大小不一的陵墓,这些大小山包也全部都是人工夯筑起来的,被中外游客认为是“东方金字塔”、“梦幻里的中国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与中国金字塔有什么联系吗?虽然我们知道,其用途可能不同,除中国的金字塔作用还不能确认外,埃及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而玛雅金字塔则用来祭祀。为什么在远古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会不约而同地修筑金字塔呢?它们那极为神似的外形是出于纯粹的巧合呢,还是另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内因呢?

1925年,据说美国的摩艾利·德利博士在美洲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一块翠绿碑板。在埃及古文献中曾提到过翠绿碑板,暗示里面记载了建筑金字塔的方法。可惜,翠绿碑板上的文字至今无人能破译出来,不知美洲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筑起来的。不过,根据当地的传说,翠绿碑板是由亚特兰提斯岛上的僧侣德斯所著,碑上确实记载着金字塔的建造方法,难道埃及金字塔与美洲金字塔真的同出一源?

近年来,流行中国人的祖先曾迁移美洲一说,也就是说,玛雅文明与中国远古文明其实是同源的,这种观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学者们通过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确实掌握了不少证据。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和中国金字塔三者之间又有着怎么样的联系呢?

为何称西夏王陵为“东方金字塔”

970多年前,西北大地耸立着一个与宋、辽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西夏语为“大白高国”。因其位于宋、辽两国之西,历史上称之为“西夏”。它“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雄踞塞上,立朝189年,传位十主。13世纪,蒙古迅速兴起并日渐强大,开始对外扩张和掳掠,西夏便成为蒙古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1227年,成吉思汗包围西夏都城兴庆府达半年,威震四方的成吉思汗虽战无不胜,但西夏人拼死抵抗,双方陷入苦战之局。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战斗,蒙古大军攻下了西夏都城兴庆府,接着在城里四处抢掠、大肆屠杀,铁骑所到之处,白骨蔽野。历时189年,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灭亡了,党项族也从此消失。只有贺兰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陵台——西夏王陵,仍然默默矗立在风雨之中,展示着神秘王朝的昔日辉煌。于是,西夏王朝留给后人的,只剩下这些历史遗迹和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元人主修的《宋史》、《辽史》和《金史》中各立了《夏国传》或《党项传》,但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这无疑给研究人员增加了困难。近年来,研究人员试图从那些废弃的建筑、出土文物和残缺的经卷中,寻找西夏王国的踪迹,以求破解众多谜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对矗立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研究,清理了一座帝王陵、四座陪葬墓、四个碑亭及一个献殿遗址,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很珍贵的西夏文物。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游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绘画,有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有“开元通宝”、“淳化通宝”、“至道通宝”、“天禧通宝”、“大观通宝”等各个时期的流通钱币,有工艺精巧的各类铜器、陶棋子等文物。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当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独特的石雕和泥塑。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对陵区进行了多次全面系统的测绘与调查,陆续发现了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发现的陵墓从15座增加到70多座,后又增加到200余座。截至1999年,共发现帝陵9座、陪葬墓253座,其规模与河南巩县的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东西5千米,南北10多千米,总面积50多平方千米,如此规模的皇家陵园在中国实属罕见。人们还惊奇地发现,在精确的坐标图上,9座帝王陵组成一个北斗星图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至今仍没人能够解释。

西夏王陵和其他陵园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西夏王陵3号陵园陵城和角阙形制具有西夏佛教的显著特点。研究人员在清理陵塔墙基周围的堆积物时,未发现有登临顶端的任何形状的阶梯、踏步,角阙附近也仅发现大量的砖瓦及脊兽残片,而未发现明显的方木支撑结构,由此专家们推测角阙之上应为一种实心的,用砖瓦、脊兽垒砌的高低错落的塔式建筑,而绝非可以拾阶而上的亭台楼阁,而在此出土的铜铃应为佛塔角端悬挂的装饰物。

研究人员说这种在陵园中修建的佛塔式象征性建筑目前尚属首见,这可能与西夏尊崇佛教有直接关系。另外陵园所有角阙和门阙皆由一座座大小不一的佛塔组成,与陵塔遥相呼应,形成一座气势恢弘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群。研究人员推想,西夏王陵应是以高大宏伟的密檐塔状陵台为中心,四周围绕高低相间错落有致的佛塔群,从而使整个陵园充满尊崇佛法的宏大气势,突出了西夏王陵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

西夏王陵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它放置石像生的位置。石像生自东汉创制以来,列于陵园正门外的神道两侧,成夹道之势。而西夏却将月城作为列置石像生之地,与传统的正门外神道两侧置石像生完全不同。考古工作者从月城残留的遗迹现象中,已找出了四条摆放石像生的夯土台基,台基呈窄长条形,南北长41.5米,东西宽3.7~3.9米。月城出土了数百块石像生碎块,研究人员根据石像生碎块的分布状况分析,一条夯土台阶上可能有5尊石像生,两条台阶上约摆放石像生10尊。3号陵园石像生的摆放状况可能是4排20尊,改变了宋陵将石像生群列于神道两侧一字排开的做法,这样使石像生更加集中、紧凑,缩短了陵园的南北纵向距离,形成了“凸”形的基本结构,与宋陵方形布局有明显不同。

研究人员认为,把文臣武将集中摆列在月城,突出了皇家陵园的威严和气势。西夏陵月城的设置不同于宋陵,研究人员认为西夏陵园平面可能是仿国都兴庆府城之平面。陵园前凸出的一块,是仿常见的城门外之瓮城,突出了月城保卫陵园(陵城)的作用,可见西夏人仍按古代“视死如生”的丧葬要求设计陵园。另外,研究人员在西夏王陵还发现了中原地区陵墓所没有的塔式建筑。据此有关专家推测,西夏王陵可能吸收了我国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陵园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了佛教建筑的巨大影响,将汉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党项民族文化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西夏王陵以其独特之处吸引着众多研究者,而那一个个未解之谜也给它增加了几分神秘,使它备受人们的关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xa/24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