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历史悬案

秦皇宫殿中真的有阿房宫吗?

历史大观园 历史悬案 2020-05-15 23:19:49 0 嬴政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晚唐杜牧的一篇《阿房宫赋》,人们耳熟能详。它勾起了人们对阿房宫的无限憧憬,但它存在的真实性,是否建成、被毁,以及大小、地理位置等都成为让人费解的谜。

秦皇宫殿中真的有阿房宫吗?

关于阿房宫,《史记》也有记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无论是《史记》还是《阿房宫赋》都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阿房宫的宏伟气势和瑰丽景象,但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试图用他们的努力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他们通过对遗址的勘测,对史料的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大跌眼镜。

首先,阿房宫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历史事物存在与否,只能依据当时的确切记述或实物。然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经过在阿房宫遗址长期考察,迄今没有发现任何实物实证。北大历史系教授刘华祝则分析认为,秦宫可能有阿房宫的档案,只是经过秦末八年的战乱,荡然无存了。“秦始皇造的长城、秦陵还看得见,但证明阿房宫的,也就只有后来《史记·秦始皇本纪》那句‘先作前殿阿房’了。”

对此有人提出质疑,生活在秦始皇百年之后的司马迁的话的可信度有多大?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的确值得怀疑。但司马迁距离秦朝不过100年,就像我们讲述民国初的事,应该不会出入太大。况且司马迁连商王世系年表都没写错,阿房宫的存在应该可以肯定。”

不过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即便阿房宫存在,也没有杜牧说的那么大的规模,至多有其所说的百分之一大。

现在,我们姑且承认阿房宫存在过。那么,第二个谜又摆在面前:它有没有建成?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孙福喜表示,阿房宫周围14平方公里内,有60多处夯土基址,一些地方可能建成了,另外一些地方当时还未建成。他对阿房宫的前殿是否建成持怀疑态度。2004年11月,阿房宫考古队的最新调查显示,闻名遐迩的阿房宫只有一个绵延上千米的大土堆。

经过近两年缜密的考古挖掘,李毓芳领队整理出一份关于阿房宫的“身世报告”,报告中称“阿房宫‘名宫无宫’”。她曾对记者说:“目前在考古中发现,阿房宫没有宫,前殿遗址只有3堵墙(东、西、北),南墙都没来得及建。很显然,当时建得太仓促,而且尚未完成。”李毓芳分析说,前殿相当于皇帝的“办公楼”,但“办公楼”现场,除了上面谈到的3面墙,只有一个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的夯土台基。

尽管阿房宫在历史上存在与否还是个未知数,但人们对它的浪漫想象从未停止过。

尤其令人费解的是,考古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现秦代建筑的痕迹。李毓芳就此分析:“如果秦始皇当初建造的阿房宫气势那么恢弘,它的文化堆积到哪里去了呢?考古发掘的过程中,汉代堆积层内倒是出土了不少秦代板瓦片和筒瓦片。但目前为止,遗址内还没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最常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瓦当。”

基于这些疑点,李毓芳初步给出了结论:阿房宫没有建成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所谓的阿房宫实际上仅指一个前殿,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配套建筑了。在阿房宫前殿的土台子中,考古队员的探铲接触到了非常坚硬的夯土,并发现了一堵东西走向的夯土墙。土墙建在台子的北沿,大体上中间较宽,两端较窄,最宽处有15米,窄的地方有6米多,全长近1000米。顺着夯土台的北沿,考古队员挖出了一个100米长的探方。他们把夯土台的边缘部分打开了一个纵向剖面后,夯土台地基的南面立即呈现出了一个坡道。古代,为了方便运输黄土,夯筑地基,通常都会修建一条坡道。如果阿房宫前殿已经建完,就没有必要再留一条运土坡道。这条不该出现的坡道,让李毓芳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论断——宫殿并未修建完毕。

况且在发现夯土墙的地方,探方底部又露出些许瓦砾,然而除了少得可怜的秦代瓦片,巨大的台基只是一个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夯土堆,丝毫没有宫殿建筑的蛛丝马迹。

李毓芳领队为了印证考古发掘的结果,翻开了年代久远的历史典籍。她发现秦始皇开始建造阿房宫的时间是公元前212年,但在公元前209年他就突然病逝了。在这之前,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也正在施工。为了尽快建好陵墓,安葬秦始皇,秦二世不得不暂时停止阿房宫的工程,集中力量修建秦始皇陵。从开始计划修建阿房宫那天算起,阿房宫前殿的工程历时不到4年。这项庞大的工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在短短几年内完成。

同时,李毓芳从地基中部采集了一些土样。通过检测,土壤中不仅没有大块的碳灰,连植物细胞也少得可怜。土样检测的结果再次证实了李毓芳最初做出的结论:阿房宫前殿遗址上除了3面土墙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建筑,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成。

在阿房宫建成与否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时候,另外一个关于阿房宫的谜团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那就是它有没有被焚毁过。在《阿房宫赋》中,晚唐诗人杜牧不但用大量笔墨描述了阿房宫的恢弘,还为后人留下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传说。正是因为杜牧的极力渲染,才使很多人对此事深信不疑。

李毓芳领队当初来到西安时,脑子里也全是杜牧笔下的情景。考古发掘过程中,她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会不会阿房宫里那些秦代建筑都随着当初项羽的那把火付之一炬了?”她曾经对咸阳宫进行过挖掘,对于如何认定古建筑是否经过火烧很有经验。在考察阿房宫前殿时,李毓芳第一次对杜牧的说法提出质疑:整个遗址没有被烧的红土、灰迹和结块,勘探、试掘阿房宫前殿的台基时,发现其地层构成为耕土——扰土——晚期堆积——夯土台基,或者是耕土——扰土——汉代堆积——夯土台基,没有一处被烧过的迹象。许多专家认为她下“阿房宫没烧过”的结论太草率,事情已经传到国家文物局,局领导要她写报告。李领队坚持己见,还是那两字:没烧。

李毓芳不仅坚持自己的结论,还做出了解释:“火烧阿房宫应该是误传。”她说,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火三月不灭的说法,秦汉时期的正史资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至于《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在秦都咸阳屠杀民众,“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她分析指出:“秦咸阳是秦朝都城,所烧毁的宫室应是首都宫殿,根本不是地处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

那为什么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得如此惟妙惟肖,甚至还有图作证?对于这个问题,李毓芳这样解释:“阿房宫图实际上出现于明代之后,得出这个考察结果后,我又仔细阅读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我认为杜牧所描述的阿房宫图景是他通过合理想象得来的,而明代之后出现的阿房宫图则又是建立在杜牧的这个合理想象上。”李毓芳还说,杜牧的这篇文章的主旨并不是为了描写阿房宫的真实图景,而是想讽古喻今,所以可信度并不高。“杜牧的合理想象,千年以来,无意间误导了大家对阿房宫的认识。”她最后说。

在李毓芳阐述“没烧”的观点时,记者却在现场听到支持“烧了”的一种新论据:“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里曾兴起过平整土地的“千亩会战”,外面那一层长不出庄稼的红烧土,早被刨得干干净净。对此,李毓芳领队反诘:考古队员是在打了一米多深之后才见到夯土层,上面那一层是“浮土”。难道说,谁会先刨掉了红烧土,再堆上一米多厚的“浮土”?

北大的蒋非非教授则认为,人们争论的问题根本就是伪问题,不值得争论。《史记》中的确记载项羽放过一把火,但同时说得很明白,这把“三月不灭”的火烧掉的是“秦宫室”。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那不过是诗人的附会妄言,哪里能当正史?

在争论阿房宫是否被烧过的同时,人们对它的建筑规模也十分感兴趣。阿房宫到底有多大呢?杜牧说它“覆压三百余里”,这可能正是阿房宫出名、甚至于成为历史地标的最主要理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对此分析说:“杜牧偷换概念,要说三百里,应该指从咸阳到临潼‘关中计三百余’的全部秦宫,阿房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或者说,三百里仅仅是夸张的说法。”所以,他与众多专家都认为,阿房宫的规模应该如《史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大:“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把汉代的计量单位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史记》描述的阿房宫总体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对于这个说法,有专家马上质疑,因为这与最新探明的阿房宫夯土台基面积(54万平方米)对不上。张传玺副会长解释说,阿房宫有可能像故宫太和殿那样,采用托盘式台基。台基很大,有54万平方米,而主殿只占了11万平方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又开始质疑阿房宫的确切位置,因为它既没有地面建筑,又没有图纸保留下来,《史记》中笼统地说阿房宫建于“渭南”,如今划定的“遗址”就一定是真的阿房宫遗址吗?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做了如下推演:根据《史记》所说,阿房宫的方位北不过渭河,南不过秦岭,在这个范围内,现在就发现这么一个大土台子,阿房宫应该就是它了。这显然难以服众。北大的蒋非非教授说:“说到底,仅凭一个大土台子,很难断定它就是阿房宫。考古上的事没铁证就什么也定不了。”上海大学的谢维扬教授也说:“谁都希望史存水落石出,但能讲几分就几分,不能急。”

几乎是同时,人们又问:阿房宫有“瓦”吗?2003年,某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在阿房宫遗址出土完整秦宫铺瓦屋顶”。原来,考古队员探孔时一直往南打出去,找到了“土台子”的南边沿,还在边沿外发现6行筒瓦、5行板瓦的“铺瓦屋顶”。既然许多专家都认为,阿房宫根本就没建起,哪来屋顶的瓦?但这些货真价实的秦瓦,并非在54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出土的,而是在其南边沿的3米之外发现的。而且,严格地说这不是“秦宫”瓦,所以不能证明“土台子”上曾建过秦宫,更不能证明阿房宫的存在。如果不是阿房宫的瓦,又是什么建筑的瓦呢?李毓芳领队说,这些谜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发掘,才能解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xa/123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