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通俗讲史

一个太监“九千岁” ——魏忠贤与《五人墓碑记》

历史大观园 通俗讲史 2020-06-24 01:15:35 0

古时候,皇帝又被称为“万岁”,意思是与天同寿,长生不老。在明朝,有一个人不是皇帝,也不是皇亲国戚,竟然被高呼为“九千岁”。

这天,在杭州府的西湖畔,一座皇家级别的祠堂竣工了,这座祠堂名为普德祠。当地的文武官员全部到齐,井然有序地站在祠堂前。围观的老百姓好奇不已,窃窃私语。

“哟,这祠堂真气派啊!里面供奉的是哪路神仙?”

“不知道,我只听说那神仙像是用沉香木做的,上面还镶着很多宝石呢,可值钱了!”

这时,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起,文武官员进堂,竟然依次开始五拜三叩 ,这可是面见帝王、祭祀天地的大礼。

一名官员高声谄媚道:“我等能有今日,全仰赖九千岁栽培。他日定会誓死图报,请九千岁多多庇佑!”

原来,这祠堂中供奉的正是官员口中的“九千岁”。这九千岁又是哪路神仙呢?其实,他并不是什么神仙,而是一个活人,还是个太监,名叫魏忠贤。

当时,明熹宗朱由校沉迷于做木匠活儿,不理朝政,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身边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掖廷之内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都城之内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

文武百官变着法儿地讨魏忠贤欢心,争着给他当干儿子、干孙子。他们还为魏忠贤建立生祠 ,短短几年时间,明朝各地建立了四十多座魏忠贤的生祠,而且都极为奢华,这普德祠就是其中一座。

宦官当权,朝野混乱,国政凋敝,民不聊生。敢与魏忠贤对抗者,入狱的入狱,贬官的贬官,杀头的杀头。

1626年,文选员外郎周顺昌因为公然大骂魏忠贤被冠了一个莫须有的贪污罪名。周顺昌为官清廉,平日里十分关心百姓疾苦,颇受百姓爱戴。

这天,巡抚带着一路官兵前来抓捕周顺昌,围观百姓挤得水泄不通。圣旨宣读完,百姓们立刻大声抗议:

“周大人清正忠诚,高风亮节,凭什么逮捕他啊?”

“是啊!周大人一向廉政爱民,怎会贪污腐败?你们有什么证据?”

“望巡抚大人明察!”

巡抚斥道:“我们奉魏大人之命逮捕官员,哪容你们插嘴?”

“魏大人?魏大人下令,怎敢用圣旨?你们这是假传圣旨!”

一瞬间,怒火点燃了围观百姓,积压已久的怨气顷刻爆发,原本沉默不语、任人宰割的羔羊此刻被怒火烧成了狂野的狼。上千百姓一拥而上,顺手抄起棍子对着官差穷追猛打。

平日里仗势欺人的官差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他们被吓得抱头鼠窜,东躲西藏,有的跑进公堂,有的爬上大树,而那位巡抚竟然被吓得躲进了厕所。

一个太监“九千岁” ——魏忠贤与《五人墓碑记》

直到百姓散去,这位巡抚才颤巍巍地从臭气熏天的厕所里爬出来。

很快,事情传到了魏忠贤的耳朵里。他怒不可遏,当即命令逮捕领头的百姓。可是满街满巷都是百姓,谁能知道哪个参与了打架,哪个又是领头的呢?

官差挨家挨户地搜寻,谁敢反抗,就地打死。周顺昌也在狱中被害死。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领头的人没找出来,无辜的百姓却死了不少。这样下去,会有更多的百姓受到牵连,怎么办呢?

这天,五个穿着粗布衣裳、脊背挺直的男人出现在了衙门外。

“来者何人?”

“我们来自首。”

公堂之上,棍棒如骤雨般袭来,五个人梗直脖子,咬着牙,自始至终只咬定一句话:“那天领头打人的是我们,与旁人无关,不要株连无辜。要杀要剐,任凭处置!”

这五个人原本素不相识,并不是这场动乱的领头人。他们有的是轿夫,有的是商人,都是平民百姓。为了保住其他百姓的性命,他们挺身而出。最终,他们以煽动叛乱的罪名被判死罪。

这年七月,苏州城的大街小巷,百姓哭声震天。铡刀泛着森森寒光,刑场之上,五位义士却如同在自家炕头一般,他们大声说笑,不时痛骂魏忠贤。明明是炎夏,太阳却无比清冷,刽子手手起刀落,五颗人头落地。

后来,百姓将他们合葬在虎丘东边的山塘上。

一场百姓发起的动乱就此平息,但是魏忠贤也受到不小的惊吓,从此收敛了许多。1627年,新帝即位,魏忠贤在被贬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一案也沉冤得雪,五位义士的坟头,立起了一块墓碑。

碑文《五人墓碑记》写道:“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意思是说,如今那些高官显贵,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还有的装疯卖傻不知逃到何处了。他们的行为,比起这五位义士的死来说,轻重立见。

魏忠贤死后,他的生祠被拆的拆、毁的毁,而五位平民义士的墓碑却永远高高地挺立着。

这五位义士的故事会永远流传,他们的名字——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值得被后世铭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tkp/1172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