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通俗讲史

对手变战友 ——皇太极知人善用

历史大观园 通俗讲史 2020-06-24 01:14:12 0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了强劲的对手袁崇焕,其实,这个深有谋略的军事家、政治家,不光能消灭对手,还能把对手变成战友。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1629年的一个晚上,后金,皇太极在和一个汉臣议事。

皇太极拿起一封奏疏,诚恳地说:“先生刚刚所说‘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真是远见卓识!我有心招揽贤才,请先生筹谋规划!”

“大汗过誉!千秋功业,若想长治久安,必得治国贤才。而要纳贤,就必须摒弃族群偏见,任人唯贤。大汗若能开科举,在各族中选贤能者为官,则治国易也!”

“科举?”

“对,科举!”

“可我女真族崇尚武力……”皇太极沉吟了一句,随后不出声了。

这个主张科举的汉臣叫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十七世孙,从明朝归降而来,在皇太极之前,从未得到重用。看着皇太极犹豫的神色,他不再劝说,也没抱什么希望。

哪知片刻后,皇太极突然郑重地回答道:“好!就行科举!”

很快,皇太极就下旨,在满洲、蒙古、汉三族中挑选有学识的人。1634年,后金举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数百名学子参加考试,其中有两百余人中举。这些人,成为后金的第一批治国良才。

后来,皇太极又重用以范文程为首的一班汉臣,在他们的建议和规划下大力改革,将崇尚武力、以劫掠为生的后金,改变成了一个文武兼备的国家。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皇太极不仅信任能治国的汉臣,对敌将也能宽容优待。

1642年三月,盛京皇宫的崇政殿上,明朝降将祖大寿被押了上来。他见了皇太极,立刻跪倒在地。而皇太极竟然走下龙椅,亲自扶他起身,对他说:“前次降而复叛,我不怪你!崇祯是你旧主,也为妻儿宗族考虑,你也算情有可原。只要今后你为我大清尽心尽力,过去的就不必再提了!”

此话一出,朝臣们就炸开了锅。

“陛下,这降而复叛、叛了又降的小人,留着有什么用?”

“陛下几次写信招降,他都置之不理,这次投降,谁知哪天又要叛了?”

皇太极笑了笑,说:“他曾经苦守孤城整整一年,这是读书明理的缘故!对一个明理之人,唯有真心顾惜,才能换得真心归顺。大清正是用人之际,诸位要同心协力!”

话音刚落,祖大寿“扑通”一声再次跪在地上,不停地叩头。

祖大寿原本是明朝悍将,十一年前,兵败投降,皇太极亲自迎接,并以女真族最高礼节接待他。哪知道不久后,祖大寿竟然又带兵出走,投奔明军去了。此后,不论皇太极如何写信劝说,祖大寿都不为所动,还带兵与皇太极大战多次。这一次走投无路,因绝粮而投降,祖大寿也以为自己生机渺茫。但他万万没想到,皇太极能再次相信他。

正是皇太极这次出乎意料的宽容,换来了祖大寿全心的归降,后来他为大清立下了不少战功。

如果说,皇太极信任范文程,宽容祖大寿,是因为他们能为己所用。那么接下来这位,拒不归顺大清,但还是被皇太极放了。他本和皇太极有灭族之仇,后来竟然写诗称赞皇太极,这是为什么呢?

对手变战友 ——皇太极知人善用

1638年,清军攻破长城,劫掠了很多汉人做奴隶。其中有一个叫苗君稷的人,家人全被清军杀害了,他只身被掳掠到盛京。

皇太极听说苗君稷是个有才学的人,就亲自前往牢中看他,想说服他为大清国效力。

苗君稷一袭青衫,端坐在牢里,看到皇太极,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还不快放他出来!有才之人,礼遇尚且不及,怎么能困在牢里?”

“不必了,你真心求贤也好,假意招安也罢,我苗君稷,不求富贵。且我和你,有国仇家恨,此生必不能共容于世,你还是把我杀了吧!”

“大明覆灭已是必然,你为什么不择良木而栖 ,用自己的一身学识造福百姓呢?”

皇太极苦口婆心,苗君稷却冷笑一声,转身不再说话。之后,不论皇太极如何劝说和利诱,苗君稷都不为所动。

最后,皇太极再次来到牢中,看着破衣烂衫的苗君稷,暗自感叹:“我幼时读三国,不知关云长为何要封金挂印、不为曹操的诚意所动。后读《孟子》,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见这位苗君稷,才知道世间果真有大丈夫也!罢了,纵不能为我所用,有才之人杀之可惜,放他去吧。”

皇太极最终准许了苗君稷出家为道的要求,将他安置在庙中,任由他写诗著书,悠游于辽东的长松白石之间。

1643年,壮志未酬的皇太极突然驾崩。很多年后,四海云游的苗君稷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揽辔秋风听野歌,雄图开辟太宗多。遥知王气归辽海,不战中原自倒戈。”

一个死都不肯降服的敌人给予的赞誉,也许才是对皇太极的最高认可。

皇太极在位十七年,正是因为他的心胸气度和卓越见识,使得他知人善任,在文治方面完善了政府机构,加强中央集权,招揽各族人才,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在武功方面,则征服朝鲜,平定内蒙古。这些,都为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tkp/117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