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训

汴京之围——战争中的女人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十五张邦昌前往金军营地会晤时,还带去了一份由开封府撰写的报告,这份报告之详细,让人们对开封府和徐秉哲的工作能力竖起了大拇指。...
汴京之围——消失的艮岳
公元1127年春,就在北宋徽、钦二帝带着全家老少在金人的胁迫下北迁之时,一位蜀地的僧人祖秀却再次来到了艮岳,欣赏他心目中的仙境。...
朱元璋的成败——初生鳞甲
元至正四年
(1344)春,朱重八还不满十六周岁。放到现在,还不过是一个初三学生,正懵懵懂懂地处于好奇、甜蜜、惆怅、早恋甚至会离家出走的青春期之中。十六岁的他却已过早遭遇了命运的猛烈一击。...朱元璋的成败——构建农民乌托邦
吴元年七月,朱元璋的最后一个劲敌张士诚败局已定。天下大势已定,大臣们都盼他早日称帝。李善长率大臣劝进,朱元璋却示意大家再等一等。朱元璋从来都是领袖集团中最稳重的一个,善于把轻重缓急把握到效率最佳的分寸。虽然前面已经没有大的困难,但战事方殷,还是先集中精力打仗为好。他这样教训群臣:“若天命在我,何必汲汲惶惶?”...
朱元璋的成败——结网的蜘蛛
古人对“治天下”有多种比喻,如“治国如治病”“治大国若烹小鲜”,如“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这些比喻里,“天下”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治国者因时而异,因势而动。...
朱元璋的成败——统一思想,禁止奇装异服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太平军攻占的第一个城市是永安。外面清军围困重重,洪秀全却置敌情于不顾,兴致勃勃地制定起等级秩序。...
朱元璋的成败——“化民成俗”
小时候,朱元璋最常玩的游戏之一是做皇帝。这给朱元璋灰暗的儿童时代带来了很大快乐。在游戏中他至高无上、无所不能,一切都在他的绝对主宰之下。做这种肆无忌惮的游戏时他绝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真的登上皇位,不过,下层文化中对于“皇帝”的种种幻想潜移默化中被他深深吸纳进意识深处。自身权利极度贫乏的底层民众在幻想中把皇帝的权威夸大到无限的程度,就像以为皇帝成天在深宫里吃猪肉炖粉条一样,他们也同样认为做皇帝就是不受任何拘束,没有任何限制,高高在上,随心所欲。民间传说中,总有类似的故事:某个卑贱的下人,因为皇帝酒后一句口误...
朱元璋的成败——洪武朝的知识分子政策
如前所述,在打天下的过程当中,朱元璋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善于任用读书人,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国之前,他对知识分子毕恭毕敬,十分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