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春秋原来是这样——千古一圣说老子(下)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4:59:07 0

对老子来说,孔子只是他绚烂而如迷雾般的人生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孔子继续寻找着自己的梦想,而老子还要在无数的史籍卷宗中追求着对一般人来说并无多少实际意义的“道”。也许除了老子,没人说得清“道”到底是什么。

老子的“道”,并非某些人所贬低的不食人间五谷,脱离地气,更不是什么“神棍哲学”,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用世哲学,不能把出世的道家思想和追求有为结果的“道”本身简单地混为一谈。

老子不是天文学家,每天都在数星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每一个有为于世的哲学家或思想家都必须面对的。至圣如孔子,也对颜回说过:“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后世对老子的研究,过多地集中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上,总在茫茫宇宙中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却往往忽略了老子的政治思想,其实老子也是站在地球的表面看待宇宙天象、人间万物的。

一部皇皇道家经典巨著《道德经》着重讲两个方面,一个是“天”,一个就是“人”。在老子看来,天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人道如果再细分的话,可以分为抽象的人道与具体的人道(民道),而脱离了以民为本的人道,天道也就不复存在了。

和许多接地气的思想家一样,老子对人民大众的感情是真挚而朴素的。老子非常同情、理解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与对幸福的向往,并经常警告统治者不要把老百姓的忍耐当成逆来顺受。

比如在《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老子告诫君主:“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老百姓从来都是不怕死的,不迷信权威的,一旦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造反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老子并不反对君君臣臣的社会等级制度,但底线是统治者必须要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不要逼得老百姓没有房子住,不要逼得老百姓连一碗热饭都吃不上。维护稳定的根本在哪里?不在于高精尖的武器,而在于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做不到这一点,维护稳定只是个梦想。

民众和政府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政府爱民众,民众就会爱政府,反之也一样,这就是老子说的“夫唯(政府)不厌(百姓),是以(百姓)不厌(政府)”。为什么项羽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兵败如山倒,根本原因,就是项羽没有参透老子“唯不厌,是以不讨厌”的真理。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有句话非常发人深省,值得当政者戒!“圣人不积,既以与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翻译过来就是优秀的当政者从来不为自己谋取私利,而是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底层人民,为他们服务。这样的当政者,他付出的越多,得到来自人民的拥戴就会越多。

为什么海瑞卒于任上时,当地百姓痛哭流涕,罢市为海瑞送葬,就是因为海瑞不谋私利,真正做到了“圣人不积”,而不像有些人嘴上高喊利国利民,实际上鼓动七姑八婆大发横财,这样的贪官,老百姓当然会毫不留情地痛骂。

政府要做到不让百姓讨厌,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做到老子所说的“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就行了。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有德的政权对人民只有奉献没有索取,而无德的政权才反其正道而行之。而历代百姓造反,说到根子上,就是一些政权“无德司彻”。

民众普遍贫困是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官富民贫的局面?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社会财富有一个相对总量,无论用什么美丽的语言进行包装,利益分配从来都是一个溅血的残酷过程。所谓官富,完全是建立在统治者剥削压迫百姓基础上的,与民争利,在把老百姓往绝路上逼的同时还在幻想社会稳定,是根本不可能的。

老子反对用“大威”来压制底层民众,因为这是毫无效果的,民众没饭吃,就会想办法给自己找饭吃。官府积粮如山,饥饿的老百姓只好去扛着锄头到官府“借”粮了,顺便割下几个肥大的头颅来平息民愤。

枪杆子很重要,但如果把枪口对准本国平民百姓的枪杆子,就不那么重要了。自古而今的大量历史证明,统治者对本国百姓滥施淫威,以暴力阻止百姓追求幸福的,最终都将被愤怒的民众推翻。

统治者以为百姓怕死,却往往忽略了一点:当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时,生命的意义对他们来说只有一条,那就是反抗到底。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四章阐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政治观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枪杆子并不能决定一切,凡是对内实行暴力镇压的政权,对外无一例外是软弱卖国的,而外部势力不断地压榨,会更进一步激发国内的阶级矛盾。有些帝王迷信暴力统治法则,以为枪声一响,天下太平,实际上这只是幻想。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说得很明白:“人之轻死,以其生求之厚,是以轻死。”老百姓为什么不怕死?就是因为统治者过于贪婪,不肯让利于民。历代亡国,归其原本,无非就是利益分配的不公导致底层民众的大规模反抗,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统治者不爱民,却又想老百姓无条件服从于他们的统治,世界上没有这么充满奴性的老百姓。在《道德经》中,我们随处可见老子闪光的政治思想,孔子劳累大半生,奔波大半个中国,要的无非就是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思想,实际上老子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我们通常会把老子称为哲学家、思想家,其实老子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理论家。《道德经》主要论天道,兼及人事,也论军事,虽然篇幅不是很多,却散发着高人一筹的军事智慧。

老子的军事思想在军事史上不是很有名,但寥寥数语却让后世兵家受益匪浅。大家都读过《孙子兵法·兵势篇》那句经典军事名句:“以正合,以奇胜。”提出了“兵不厌诈”的军事指导思想。实际上《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同样提出了在当时振聋发聩的军事思想——以奇用兵!

兵以诈立,在残酷的战争中,军事家追求的不应该是美丽的过程,而是冰冷的结果——胜利或者失败。老子应该知道宋襄公卖弄仁义而耻辱失败的历史典故,老子提出“以奇用兵”,是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

从时间上看,《孙子兵法》的成书时间差不多和《道德经》同时,但老子形成《道德经》腹稿的时间可能略早一些。所以,不妨委屈一下孙子,老子应该是提出兵不厌诈思想的第一人。

战争不是儿戏,所以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类似的观点,老子也有,比如在《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老子告诫后世用兵者,“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在战略或战术上轻视敌人是极其危险的,历史上许多著名战役中的失败者,都是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惨败,究其原因,无非是轻敌二字,比如昆阳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

《道德经》不过区区五千言,但字字都是珠玑,同样是在第六十九章,老子给后人留下了三个脍炙人口的著名成语:反客为主、得寸进尺、哀兵必胜。全章如下: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前两个成语不是老子发明的,却因为《道德经》而有幸流传下来,但我们对“哀兵必胜”这条著名的军事术语再熟悉不过了。这里所指的“哀”,不仅包含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破釜沉舟的气概,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政治思想建设对军队的影响,将决定士气的高低,而一支没有思想的军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和许多军事家,比如田穰苴、孙子一样,老子同样反对战争,主张谨慎用兵,轻易不开战端。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老子就阐述了他对战争的理解:“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远离战争)为上。”

一流的政治家是不会用战争来实现自己对他国的政治目的的,自古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之上道,所以老子说“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认为战争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老子比田穰苴、孙子等人慎战的思想更进一步,就是反战。

“(战胜)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甚至不妨这样解释老子的这句话:主张战争的全是杀人犯!

从《道德经》和《司马法》、《孙子兵法》有关军事思想来看,三部书有许多共通之处,以田穰苴、孙子在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老子对军事的理解能和二位大军事家并列,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老子的军事能力非同一般。甚至可以假想一下,如果老子和田穰苴调换一下,老子同样有可能做出相同的成绩。

老子来到东周雒邑做守藏史,不仅仅是为了谋一个铁饭碗,更希望能依托周王室这个政治平台,来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理想总是那样美好,现实总是那样残酷,甚至可以这么讲,老子来雒邑寻找政治平台,就像诸葛亮去投奔张绣一样荒谬。

周王室自东迁雒邑以来,诸侯争霸,周王室只能尴尬地站在一边当观众。诸侯有给面子的,扔给王室仨葱俩窝头,有不给面子的,一毛不拔。从综合国力上讲,东周只相当于陈、蔡这样的酱油国,连宋、卫、郑这样的中等诸侯都敢理直气壮地欺负王室。

老子在雒邑出任守藏史的三十多年中,所侍奉的君主是周景王姬贵(前544—前520年在位),且不说周景王有什么能耐,只说东周王室的经济窘迫,如果周公姬旦地下有知,一定会心酸落泪的。

堂堂周天子为了王室的生计,不得不厚着老脸问诸侯国讨要财物,没少受诸侯奚落。有一次晋国不给天子脸面,气得周景王破口大骂晋国“数典而忘其祖”。在这种尴尬的历史环境中,东周王室已经自身难保,哪里还能给志向远大的老子提供政治平台?

虽然司马迁说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但隐居于野,不代表在政治上没有理想。何况司马迁的下一句话是“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如果老子自甘无名,又何必见东周衰落而亡去?历代高隐之士很多都是政治思想破灭而遁入荒山野林的,老子也不会例外。

既然东周无法给老子提供施政空间,老子为何不学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老子在学术界的大宗师地位,并非没有机会求得一飞冲天的机会。究其原因,于史无考,但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诸侯无论大小,卿相位置早就被贵族公子哥占满了,哪还有老子的位置?利益集团一旦抱成团,就是水泼不进的铜墙铁壁,与其四处碰运气,不如留在雒邑等机会。

只是可惜老子整整守了四十年,坐看青丝变白发,丝毫看不到彼岸,希望慢慢变成了绝望,当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是人生大彻大悟的时候。老子此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五十而知天命”,黄土已经埋到脖子了,再恋栈于此,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在政治上,老子已经注定无所作为,但在学术上,老子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或者说老子还有一个梦想没有实现,就是他需要一处安静的所在,把他关于“道”的腹稿整理出来,就是影响历史两千多年的伟大哲学经籍《道德经》。

据学者考证,老子离开雒邑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516年,而此时正是东周王室为了争权夺利厮杀最为惨烈的时期。周景王于公元前520年死后,三位王子,即姬朝、姬猛、姬匄互相撕咬,而晋国又深度介入周王室权力之争,雒邑血光冲天。

在此之前,雒邑虽处天下之中,但少见兵火,老子可以大隐隐于朝。而诸子争位后,雒邑变得极不安全,刀兵无情,难免玉石俱焚,老子可不想陪这几个公子哥殉葬。以老子的智慧,他当然不会留在雒邑等死,所以就有了道教史上著名的传奇——老子骑牛入函谷关,紫气西去,所有的故事都变成了传说。

说到老子骑牛入函谷关,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就是前函谷关令尹喜。此人的姓名、生卒年已不可考,西汉学者刘向说“关尹子名喜,号关尹子,或曰关令子”。尹喜的从政经历不甚清楚,但尹喜有一点和老子相同,就是都看破了世事红尘,有了隐于山野的打算。后人多知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其实尹喜的哲学思想同样博大精深,而尹喜之所以能得“道”,是因为老子的点拨。

老子骑牛西行,应该是去寻找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深山野林,至于老子为什么去西方,原因不详,分析起来大致有两个:

一、西方只有秦国,经济相对落后,名山大川人迹罕至,很适合老子隐居求道。

二、秦国内政相对平稳,名君辈出,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排除老子去秦国寻找发展机会。

从雒邑去秦国,就必须经过著名的函谷关,所以事先得到消息的尹喜就在关下截住了骑牛的老子,拜老子为师,云游至终南山下归隐。关于老子见尹喜,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尹喜截住老子后,用尽各种手段,强迫老子写书,就是后来的《道德经》。

二、晋人葛洪《抱朴子》所说,老子和尹喜相遇的地点是在散关,强迫老子写《道德经》一卷。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神奇的传说,认为尹喜是前一年(前517)就已经辞官隐居终南山,尹喜于某天夜观星象,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缓缓而来,尹喜认为有圣人将路过函谷关,所以提前一步回到函谷关,迎到了老子。

老子崇尚“道”,但有史可考的学生几乎没有,要是论影响力,孔子算半个,但老子与孔子所追求的道并不一致,所以孔子化鹤而去。失一孔子,得一尹喜,其实更值得老子高兴。尹喜名望不如孔子,但尹喜追求的是“天道”,符合老子的三观,所以老子很自然地就和尹喜走到了一起,并相伴终生。

甚至单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尹喜的历史贡献要远大于孔子吸引传播道家学说的贡献,因为从某种角度讲,没有尹喜,就没有《道德经》。《道德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丝毫不逊于《论语》。

至于老子的下落,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学界普遍认为是归隐终南山,并倾终生之力,将五千言《道德经》付之青简。自此之后,江湖上只存在有关周守藏史老聃的神秘传说。

二、有人说老子骑青牛,携尹喜,背《道德经》,消失在流河之西的时空之中。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在过函谷关(或散关)与尹喜相会之后,继续向西游走,最终在河西某地飞升,应该就是根据“俱之流沙之西”而推测出来的。

三、《后汉书·襄楷传》记载,东汉末年就有传说,认为老子“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去印度参拜释迦牟尼做了和尚。

第三条几乎不可信,且不说老子和释迦牟尼同时代,以当时的信息传输能力,老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西天还有个佛祖。何况老子本身就是得道之神,他追求的天道与佛教格格不入,而佛、儒两家有关“人道”的研究倒有些接近。孔子不能放弃儒家而归入道家,老子又怎么可能放弃道家而归入佛家?

老子消失在历史的茫茫迷雾之中,对后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这给了后人对老子这位至圣先师以无尽的遐想。神话中许多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神仙,他们在真实的历史中许多都是“下落不明”的,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越神秘,越好奇。

在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唯一被后世各种传说拜为神仙的,数来数去,也只有老子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太上老君。诸子封神,是孔子都没享受到的“待遇”,当然历代儒学信徒对孔子的造神运动也足以让历史叹为观止。

虽然道教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影响可能略逊于儒家思想,这可能和道家的出世情结有关,但老子从来没有宣扬过避世,相反,老子的用世之心是非常积极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道家思想的始祖是老子,但道教的一些理论杂糅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就如同东亚汉文化圈中的儒教和儒家思想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中国的宗教起源相对较晚,老子也不会知道他死后,会被后世信教尊奉为围着个炉子炼丹的太上老君,因为老子更在意的是他的思想能否教化传世。不过老子也应该明白一点,哲学不是人人都有兴趣学的,“天道”也不是人人都能看懂的,不像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儒学比较通俗易懂。

《道德经》的相当篇幅也是在讲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为什么自汉武帝以后,历代皆以儒为尊,即使是道教盛行的时代也是如此,比如北魏、唐、北宋末期。前面讲过,道家着重讲“天道”,儒家着重讲“人道”,其实道家也讲“人道”,只不过道家的“人道”对执行人的自身修养要求过高。

只要能经通世务便能参透儒家的“人道”,而道家要求执行人“致虚极,守静笃”,达到一种空灵而清虚的状态,这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的。换句话说,儒家需要社会学家来治理社会,而道家则需要哲学家来治理社会,地球上又会有几个哲学家?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倾向,认为道德缺失,礼崩乐坏,应该拾起《论语》,重新黏合人心。《论语》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人们是否可以打开身边已经落满灰尘的《道德经》,用《道德经》的力量整肃残局,收拾旧山河?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抛开那些玄而又玄的哲学理论,《道德经》中随处可见做人的大智慧,老子社会意义上的伟大,多半是指这一点,即教会后世身处红尘欲海的人们如何做人,下面挑几条著名的警言讲一下。

一、《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就是老子讲的。为什么有些人表面上非常风光,最终仍难免失败的命运,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弱点和敌人的优点,当进不进,当退不退。

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既了解自己,也了解敌人,也就是孙子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人们常说真正的强者能战胜自己,这即是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人生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战胜敌人未必能战胜自己,但战胜自己的一定能战胜敌人。

二、《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不可否认的是,人性从本质上来说是属私的,所以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成了许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而由此引发的人间悲剧数不胜数。老子质问那些热衷名利而失节的人们:名利与生命哪个更重要?生命与财产哪个更重要?许多人都会言不由衷地回答:生命更重要,实际上一旦陷入名利是非圈,不经历大苦大痛是不会大彻大悟的。

老子善意地警告那些人:过于贪婪必定会付出比你所得到更多的人生代价!在这一章中,老子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人性真理:你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会越多(多藏必厚亡),任何意义的得失总是成正比的,有人不信老子的箴言,结果都在现实中的铜墙铁壁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几乎没有例外。做人不要太贪心,不要既得陇,复望蜀,“知足不辱”,足以为后世贪婪者戒!

三、《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最容易招致失败?答案是患得患失的人,即想得到,又怕失去,结果将什么也得不到,到头来空空如也。

老子所谓宠辱皆惊,主要还是指当事人对物质的态度过于自卑,对人生的严重不自信。

古代有个人拎着瓶子打酱油,结果不小心把瓶子打碎了,但他继续昂首前行。有人不解,问他酱油瓶子碎了,你怎么也不低头看一下?他的回答是:我看不看,瓶子都已经碎了,那我何必再看?

得到的一定是属于我的,失去的一定就不属于我,即所谓得不足喜,失不足忧,这是一种淡定的境界。老子提倡宠辱不惊,前提是戒绝贪欲,患得患失,担心被打击报复,是因为想得到太多的物质利益,在利益江湖上,没有谁是干净的。

老子劝告那些贪婪的人们,“及我无身(身即“欲望”),吾有何患”,什么都不奢求,平平淡淡做人,就不怕招来灾难(天灾除外)。只是老子的循循善诱,却唤不起古往今来的物质追求者们,利字当头,谁愿意放弃?所以悲剧不断发生,但这恰好从反面证明了老子断言的伟大。

四、《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一条既是军事术语,类似于《孙子兵法·兵势篇》所说的“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的诱敌原则,也是饱含人生哲理的警句。

人们都知道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实际上老子同样提出了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相对论”。大自然有日有月、有阴有晴,人生也是如此,有得有失,有取有夺,任何一种事物的兴起衰亡都是一个相对作用力的过程,这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对手无处不在,我们要时刻观察他们的表现,特别是那些笑里藏刀的对手。这些人在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情时,往往会制造出一些假象迷惑人们,所以人们要从反方向去理解对手的行为,不要轻易上当。还有一些人在经济生活中为了骗取不义之财,往往会大张旗鼓地搞假排场,骗取别人的信任,这就符合老子说的“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人们经常会把哲学看得高深而神秘,其实哲学并非“玄而又玄”,在普通的生活中也时刻闪耀着哲学的光辉,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是如此。如果说《论语》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那么《道德经》就是一部人生百科全书,教会人们掌握斗争的哲学。从这个层面上讲,《道德经》之于普通人的意义,就相当于《孙子兵法》之于军事家的意义。

因为篇幅有限,老子的事情就讲到这里。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6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