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三国原来是这样——赤壁之战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25:01 0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中有一个著名的桥段“武十回”,从第二十三回武松景阳岗打虎开始,至第三十二回醉打孔亮结束,武松在施耐庵(作者存疑)的笔下无限风光,“武十回”可以说是《水浒传》中扛大旗的段子。

与《水浒》几乎同时问世的另一部扛鼎大作《三国演义》里,也有与“武十回”类似的著名桥段,这就是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在《三国演义》中的戏份超重,如果从第四十一回《刘皇叔携民渡江》算起,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也是整整十回。如果把限度放宽,算上赤壁之战的前奏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一部百二十回的、时间跨度长达百年的《三国演义》,居然用了十七回的篇幅讲赤壁之战前后不过一年多的故事。

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本来比较平淡乏味的赤壁之战被演绎得轰轰烈烈、荡气回肠。“赤壁十七回”几乎集中了《三国演义》最精彩的篇章,我们可以张口说出演义中与赤壁之战有关的著名典故:

马跃檀溪、走马荐诸葛、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新野、携民渡江、长坂坡、当阳桥、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横槊赋诗、借东风、华容道。

罗贯中对赤壁之战如此不惜笔墨,自然有他的道理。可以这么说,赤壁之战是整个东汉三国时代最有决定性的一场战争。孙权和刘备联合作战,在赤壁击败了曹操的军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代名词,名气实在太大了。

至于三国三大战役的另两场大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官渡之战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大幕,但高潮还没有来到;夷陵之战则正式否定了三国提前统一的可能性,而且三国的高潮部分随着曹操、刘备的离世,也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

赤壁之战幸运的处在三国历史的高潮点上,官渡之战的主角只是袁绍和曹操,夷陵之战的主角只有孙权和刘备,而赤壁之战则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大绝世枭雄的集体汇报演出,这在三国历史上仅此一次。

战争无论是什么样的性质和模式,总要有人主动挑起战争的。赤壁之战的“发起人”,毫无疑问是曹操,没有曹操的统一战略,就不会有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出现,前提是曹操获得了官渡之战对袁绍的胜利,统一了北方,这才开始启动南下战略,曹操希望通过对孙权、刘备的征服,实现全国性的统一。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三世纪(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时候,东汉末年军阀大混战的形势逐渐明朗化,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割据形势:

袁绍——河北四州

曹操——中原地区

公孙度——辽东

马腾、韩遂——西凉

张鲁——汉中

刘璋——西川

刘表——荆州

孙权——江东

士燮——交州(今广东、广西)

刘备——四海为家、浪迹天涯(寄居刘表治下的新野)

从曹操统一战略的角度来看,扳不倒强大的袁绍,曹操就没有资格谈统一,曹操也知道他和袁绍之间必须死掉一个。好在曹操允文允武,帐下谋士竭智,武夫用命,再加上袁绍不断地犯错误,最终曹操赢得了这场生死PK,统一了北方。

曹操不像孙权只盯着荆州,割据江东,成一方偏霸之业,曹操要的是整个天下。当时除曹操之外,还有四路比较大的军阀,从西向东分别是:西凉马腾、益州刘璋、荆州刘表、江东孙权。曹操会先吃哪一块蛋糕呢?

从战斗力的角度讲,马腾和孙权比较难对付,刘璋和刘表稍弱。曹操并不在乎对手是谁,袁绍何其强大,不照样被他干掉了。刘璋虽然好对付,但毕竟西川山路奇险,不是一朝一夕能拿下的。万一陷进了泥潭里,孙权背后下黑手,那麻烦就大了。

曹操除了担心孙权,还要时刻提防着刘备。虽然刘备寄居刘表门下,但刘备的能力曹操再清楚不过了,如果荆州有变,不排除刘备成为荆州之主的可能。曹操在没有解决孙权和刘备之前,是很难放心远征马腾或刘璋的。

曹操在制定统一战略的时候,肯定是以汉光武帝刘秀的统一进程为蓝本的,刘秀就是先扫清中原,然后消灭西北隗嚣和益州的公孙述,统一天下的。曹操已经把自己看成了第二个刘秀,对曹操来说,马腾就是隗嚣、刘璋就是公孙述,至于辽东公孙康(公孙度子),就当是卢芳,最后再收拾他。

统一日程表制定好了,下面曹操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至于是先攻刘表还是先攻孙权,曹操经过通盘考虑,决定先拿下刘表,顺手除掉刘备。刘表的能力远逊于孙权,而且荆州地居长江中流,如果占领荆州,曹军就可以用荆州水军,顺江直下,一鼓拿下孙权。

但要拿下刘表和孙权,水战是曹操必须面对的,虽然曹操对水战并不熟悉,但不会可以学,谁天生就会演杂技呢?都是刻苦训练出来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曹操在邺城玄武池操练水军,开始为他平生的第一次水战模拟演练。

对于第一个对手刘表,曹操和刘表基本没打过什么交道,但曹操也通过各方面的渠道了解了刘表为人。刘表出身士林,好尚清谈,所以郭嘉讽刺刘表是个“坐谈客”,除了一张大嘴,没别的什么本事。而且刘表做事犹豫,也没什么野心,只想“欲保江汉,观天下变”。

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何况荆州据天下之中,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占据荆州,东可取孙权,西可取刘璋,南能致士燮于麾下,一本万利的买卖为什么不做?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七月,曹操率军出征刘表,正式拉开了“千古第一名战”——赤壁之战的大幕。

曹操的运气非常好,还没等曹操抽刀出鞘,就传来一个好消息:刘表于八月间病死,次子刘琮继位。当然刘表不死,曹操也不怕他,只是下手会麻烦些。

曹操的好运还没有完,听说曹操大举来犯荆州,荆州的士大夫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至于他们的主人刘琮命运如何,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名士蒯越、傅巽、韩嵩等人从利害角度给刘琮上形势分析课,劝刘琮早点投降,尚不失封大国。

刘琮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根本不懂军事,见曹操来势汹汹,害怕曹操吃人,立刻将荆州打包送给曹操。天上掉下一块大肉饼,正砸在曹操锃光瓦亮的脑门上,曹操笑得合不拢嘴,这好事上哪找去?

蒯越等人为曹操兵不血刃拿下荆州立下了头功,曹操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封蒯越等荆州士大夫的代表十五人为侯。这年头做什么事情都要花钱,做买卖,讲的就是诚实守信,童叟无欺。

虽然曹操平白得到荆州,但曹操此次南征,除了要捞地盘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除掉大耳贼刘备。像刘备这样困在池中的潜龙,绝对不能让他游进大海,否则对曹操来说后患无穷。

刘备也知道曹操是冲着他来的,这时的刘备屯在樊城,实力非常弱小,根本不具备和曹操决战的可能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南撤。虽然刘琮献了荆州,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曹操的军队还没有实际控制荆州,刘备准备据保钱粮丰厚的江陵,再做打算。

因为刘备人品好,荆州士民归之如流,刘备南撤的时候,十几万哭泣的百姓自愿跟着刘使君南下,死也要死一起(曹操能无愧否?)。曹操可不管什么百姓死活,当年在徐州屠杀几十万无辜百姓的恶名,曹操永远也洗不掉。刘备带着百姓自寻死路,也不能怪他心狠手辣。

曹操为了不让刘备占据江陵,率五千骑兵星夜兼程地南下,追击刘备。十几万百姓拖家带口,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而曹军骑兵“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刘备很快就被曹军骑兵追上。

刘备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品格,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险些全军覆没,刘备狼狈地逃往夏口,和刘琦会合一处,勉强有个落脚的地方。但刘备的生存形势极度恶劣,有随时被曹操吞没的危险。

截止到此时,曹操对荆州的两个战略目标基本达到,既控制了荆州,也将刘备打得半死不活。曹操没想到荆州之战会这么顺利,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本来在曹操的日程表上稍后进行讨伐孙权的军事行动,可以提前开始了。史称“太祖(曹操)破荆州,欲顺江东下”。

不过在是否应该趁热打铁征服孙权的问题上,曹操帐下的大牌谋士贾诩却和曹操唱起了对台戏,反对东征孙权。因为贾诩是战略旁观者,所以他看到了曹操没有看到、或者看到了没有重视的问题,就是“战略疲劳”。

所谓“战略疲劳”,说得雅一些,就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于鲁缟”;说得俗一些,就是“一口吃得太多容易噎着”。贾诩的意思是让曹操先暂停东征孙权,让军队获得一个喘息休整的机会。曹操新得荆州,荆人未必心服,曹操应该安抚人心,发展经济,等消化完之后再攻孙权,到时孙权必不战自降。

孙权“不战自降”的概率基本不存在,但贾诩的这个以退为进的战略还是可行的,有四个原因:

第一,现在荆州还不是曹操的嫡系控制区,需要时间培养曹操在荆州的威望。威望是人心向背,与武力威慑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如果曹操暂停东征,那么将置刘备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攻曹操他没实力,要攻孙权更不可能,只能夹在中间受气。曹操最好能将刘备赶到孙权控制区,或借孙权之手除掉刘备,或借刘备之才给孙权添乱,这都对曹操非常有利。

第三,曹操稳定在荆州的统治后,就彻底封死了孙权集团向西发展的空间,从北、西、南三面将孙权死死压制住。孙权再有本事,也成了笼中困兽。曹操可以从三面骚扰孙权,让孙权日夜不得安宁,等到孙权精疲力竭的时候,曹操随时可以宣布游戏结束。

第四,如果曹操认为一时半会拿不下孙权的话,可以从荆州入川,以曹操的实力,收拾蔫了巴叽的刘璋易如反掌。毕竟从荆州入川要比从秦岭入川更方便些。荆州“利尽南海”,曹操同样可以继续由荆州南下,征服交州。真要出现了“十分天下曹操占其九”的局面,孙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可现在的曹操自信满满,贾诩说的这些,曹操未必没有想过,只是觉得对付孙权不需要这么麻烦。曹操没听贾诩的,继续向东进军,面对一片大好的形势,曹操有些飘飘然了。孙权要是识时务的话,早点单车来降,尚不失封侯。否则大军一到,立成齑粉。

曹操指望孙权给他做干儿子,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孙权是什么样的角色?孙权不如哥哥孙策骁勇能战,却也是才具非常,能“纳奇录异”,所以张昭和周瑜这样级别的大佬俯首帖耳地给孙权当牛做马。孙权不奢望统一中夏,但至少要鼎足一方,以待天时有变。

早在几年前,鲁肃就给孙权提出了著名的《榻上对》,对孙吴集团的长远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鲁肃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孙权计,当保守江东,横踞荆州,“竟长江所极”,然后在此基础上与曹操争衡天下。

所以无论是从鲁肃的战略角度,还是从孙权的战术角度,荆州都是必须划到户头上的。孙权也一直奉行“荆州至上”的西线战略,经常对刘表治下的荆州零敲碎打,占了不少便宜。

这次刘表病亡,二子争嫡,东吴统治集团就看到了夺取荆州的好机会,孙权和鲁肃认为曹操即将南征荆州,他们应该趁早下手。按鲁肃的意思,荆州人事的变动,对寄居樊城的刘备影响最大,所以东吴应该联合刘备,一起对抗曹操,然后再图荆州。

鲁肃确实很有战略远见,他对荆州形势的分析果然不久后就得到了验证,刘备被曹操满世界地追杀。好在鲁肃下手快,见到了刘备,提出了孙刘(包括刘琦)联合共同抗曹的战略构想。

鲁肃此来,对陷入绝境中的刘备来说,实在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形势是瞬间变化的,刘备不敢打包票孙权一定会抗曹,就派诸葛亮去柴桑,说服孙权下定决心抗曹。

刘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自从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说自己大举水军八十万,即将水陆并下后,对是否武力抗击曹操,江东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巨大的争议,一派主和,一派主战。

劝孙权投降的主要是江东的士大夫阶层,代表人物是张昭。张昭的理由是曹操新收荆州,并得到了荆州水军,我们(江东)所持的长江地利之险,曹操也同样拥有。所以我们不能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不如投降以保全性命。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江东士大夫阶层的潜意识当中,跟着曹操混,做个中原名流,显然要比做偏安的江东名流更光彩。至于孙权,他们也是无奈之下的二选一,和曹操相比,孙权的人格魅力欠缺得太多。

而劝孙权迎战的主要是江东庞大的武人阶层(见《三国志·卷55》),代表人物是鲁肃和周瑜。武人和清流不一样,清流们到哪都能领到高薪,武人如果降曹,就会从孙权的嫡系变成曹操的杂牌军,身价将大幅度地下降。“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道理,他们当然懂。

鲁肃堪称攻心高手,他从孙权本人的利益角度分析孙权为什么不能降曹。鲁肃告诉孙权:我这个给将军跑腿打杂的可以降曹,唯独将军不可。以我的本事,降曹后待遇不会比现在低。但如果将军降曹,“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鲁肃的话果然让孙权动了心,还有一层考虑,孙权可能没有明说。孙权真的降曹,以孙权的能力,曹操会不会对他下黑手,斩草除根?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因为孙权要降,刘备必死。曹操最怵的两大对手都消失了,就没必要再怕什么“杀一人以沮天下人归来之心了”。

当然鲁肃这是从孙权个人利益的角度来劝战的,但对从军事角度来说,孙权未必有多少抗曹成功的信心,毕竟双方实力的差距明摆着。周瑜是江东军事首脑,他最有资格从军事角度坚定孙权的抗曹决心。

针对曹军八十万的说法,周瑜认为这是曹操的攻心之术,纯属吓唬人的。周瑜的分析综合起来有四点:

一、曹操在兼并袁绍集团后,所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即使加上刘表的七八万,总数也不过二十多万,哪来的八十万?

二、曹军主力从北方远涉而来,而且荆州水军新附曹操,战斗力并没有纸面上的那么强大。

三、曹操虽得长江水利,但曹军主力不擅水战,曹操舍长就短,不足为惧。

四、马腾的西凉兵随时有可能在曹操南征时下黑手,曹操腹背受敌,此兵家大忌。

周瑜和鲁肃的轮番苦劝,再加上诸葛亮在旁边煽阴风点鬼火,将孙权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年轻气盛的孙权下定决心,和曹操决一死战。不说什么避免江东生灵涂炭这样的假大空话,孙权为了维护自己江东霸主的地位,他也不可能降曹。

江东的士大夫们之所以没有像荆州士大夫那样成功献地,主要原因是江东士林明显不如江东武人集团强势。刘表的荆州牧是东汉朝廷任命的,而孙权的江山是江东武人集团铁血打下来的,说话的分量就不一样。张昭等人都被孙权当成清客养着,真正办大事的,还是看周瑜、鲁肃、黄盖这些军界精英。

虽然孙权铁了心要和曹操玩命,但他不可能不清楚双方实力的差距,曹军哪怕只有周瑜说的二十万,也远远强过几万江东兵。而孙权的盟友刘备和刘琦手上也没多少兵,水陆兵合在一起,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万人。

对孙权来说,大话已经吹出去了,硬着头皮也要和曹操死扛到底,没有退路是孙权唯一的出路。战争的胜负与军队数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正负比。

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大战都是以少胜多,比如昆阳之战、淝水之战、钟离之战、采石之战。曹操本人几年前就在官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也许这是孙权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地方:曹操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蕴藏无限能量的小宇宙,但这个小宇宙通常只有在被逼上绝境的时候,才会猛烈地爆发。说一个咱们最熟悉的成语:哀兵必胜!行军打仗有个讲究,就是对敌方来说,哀兵不可战;对己方来说,忿兵不能战。

孙权和刘备都是哀兵,他们都已经无路可退,要么战胜曹操,鼎足而立;要么人头落地,成为历史的笑柄。一切都准备好了,孙刘联军和曹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相遇,双方三派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命运大决战。

孙刘联军(主要是孙权的水军)驻扎在长江南岸,曹军驻扎在长江北岸,但双方的水军却在大江上剑拔弩张地对峙。从曹操的角度讲,完全和孙权拼水军并不现实。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利用荆州水军突破吴军的江上防线,让自己的陆军渡到南岸,包围南岸的吴军,一举将其击溃。

对于吴军前线主帅周瑜来说,曹操的步兵野战部队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旦让曹军主力过江,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周瑜也不必太担心,毕竟曹操虽有荆州水军,但曹操本人并不熟悉水战,这也许是周瑜能否战胜曹操最关键的原因。

形势的发展也证明了曹操确实不擅长水战,双方水军在长江上试探性地打了一回,“操军不利”,只好退回北岸。曹操似乎也发现了自己对水战的驾驭能力有待提高,其实不只是曹操本人,以北方人为主的曹军也普遍对水战不适应。

陆战和水战是两种完全没有可比性的战争方式,曹军是《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而吴军就是“浪里白条”张顺。要在地面上打,十个张顺也被李逵给收拾了。要在水里打,虽然李逵也稍识点水性,但张顺是个水鬼,水性极好,李逵哪里是张顺的对手,被灌了一肚子的水。

水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大,说得具体一点,就是风向的变化。历史上的水面作战,大多数胜利方都是靠放火结束比赛的,原因就在于有风。古代舰船都是木制的,最怕火烧,只要水面上大风一起,顺势添几把火,多少舰船都能给烧掉。

这次吴军对抗曹操水军,首先想到的也是火攻。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把提出火攻的功劳送给了诸葛亮和周瑜,实际上首先提出火攻的是东吴老将黄盖。

不知道是吴军的水上侦察兵的发现,还是黄盖自己在江上侦察,他发现曹军舰船都用大铁链串连起来。曹操这么做,本意应该是曹军不擅水上作战,在船上站不稳,东摇西晃的没法打仗。所以曹操想出这个办法,将舰队固定起来,这样曹军士兵就可以在船上行走如平地了。

看来曹操对水战的特性确实很陌生,他这么做表面上是方便了弟兄们,实际上给吴军提供了火攻的最有利条件。吴军要想实行火攻,除了江上要起东南风之外,还要符合一个条件,就是曹军舰船必须要固定起来。这样烧起来才方便,不然大火一起,曹军舰船四处逃窜,火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战争中的那些输家之所以失败,未必是对手有多么强大,而是自己犯下一个又一个的战略错误,这些错误被对手敏锐地发现并抓住,一举获得胜利。黄盖就从曹操固定舰船的行动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无论是商场还是战场,机会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黄盖给周瑜出主意,说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放火。周瑜是名将,从谏如流,何况他长年生活战斗在江边,对水战的习性也了如指掌。这时已经到了年底,冬季的气候普遍比较干燥,利于纵火,所谓“干柴烈火,一点就着”。

得到周瑜的同意后,黄盖又是准备膏油木柴,又是给曹操写诈降书。吴军虽然得到了火攻的两大有利条件,但如果不能靠近曹军舰船,一切都是空欢喜。

罗贯中在演义中把这段写得极为精彩,什么黄盖献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不过全是子虚乌有。不知道曹操大脑是不是突然短了路,也不多加考虑就相信了黄盖的诈降计,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军将士们听说黄盖过江投降,都挤在船上看热闹,哪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一场震撼历史的焰火表演。

为了节省篇幅,具体的赤壁之战就不多费笔墨了,摘录《资治通鉴·卷六十五》相关史料如下:

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艨艟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擂鼓大进,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

不过对于发生在公元208年年底的这场赤壁之战,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曹操并不是被吴军用火攻烧跑的,而是曹军因为得了一种疾病,死伤很多。曹操无奈之下,自己烧掉舰船北撤的。事见《三国志·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

陈寿在《三国志·魏武纪》中也只是简单地提到了曹操因“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但陈寿在写曹操的时候,存在着一个为曹操“回护”的问题。

比如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曹操诛灭皇后伏氏一族,杀害了两个皇子,但在《魏武纪》中却只字不提杀皇子的事情。随后刘备在蜀中听说伏后被害,为伏后发丧,说明曹操干的这件事情早已传遍天下。陈寿为尊者讳,替曹操在赤壁战败涂脂抹粉,是可以说得通的。

同样出自陈寿的手笔,在《三国志·刘备传》中,陈寿实话实说:“(先主刘备)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这个事情就讲到这里。

再说说孙权和刘备这两个胜利者,对于在赤壁之战谁的作用更大,各种说法不一。先看看当事双方的态度,诸葛亮在说服孙权抗曹的时候,提到了刘备还有“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而鲁肃后来邀请关羽“单刀赴会”时,却说刘备“众不过一校”,意思是说刘备手下就那几杆破枪,赤壁之战的功劳应该完全归于孙权。其实双方的话都不完全可信,他们这么说无非是想抬高自己的身价,或者贬低对方的功劳,给自己脸上贴金。

孙权自认为赤壁之战是他的功劳,可在《三国志·魏武纪》却说是“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甚至在同卷附载的《山羊公载记》说是刘备放火烧跑了曹操。“公舰船为备所烧。”黄盖快要哭鼻子了,真够冤的。而在《三国志·关羽传》中,陈寿留下了这么一句:“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抗曹的主角成了刘备,孙权倒成了跑龙套的。

且不论赤壁之战是谁的功劳,但赤壁这个地方不但改写了历史的走向,“三足鼎立之势已成”,还有幸成为三国历史上一道伟大的坐标,星光之灿烂,名声之显赫,史无其二。

其实赤壁之所以能从历史上数不清的大战中脱颖而出,从某个角度看,主要归功于两个人。浪漫一点说,归功于一首伟大的宋词、一部伟大的小说。

小说肯定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用巨长的篇幅替赤壁打了一个超级广告,赤壁想不出名都难。至于宋词,宋朝有许多描写赤壁的佳词,但要说代表作,相信绝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想到一代词雄苏轼的那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可以说是苏轼词人生涯中的巅峰之作。甚至肉麻地说,是整个北宋词史上扛大旗的极品之作,至于南宋词史上的扛鼎之作,也许是另一位词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的这首词格局宏大,气势磅礴,行文高雅,一唱三叹,让人爱不释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4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