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史

为什么称20世纪30、40年代为美国摇摆乐时代?

历史大观园 美国史 2021-09-17 14:28:43 0 迪士尼

在通俗音乐产生前,欣赏音乐还是有等级和壁垒的。比如上流白人喜欢古典音乐,如歌剧和交响乐;下层民众尤其是黑奴喜欢自己唱点儿家乡小曲。爵士乐终于让社会各阶层的品味统一了,音乐只有好坏之分,没有高端和低级的区别。流行音乐似乎是能覆盖多种族各阶层的一种文化氛围,所以在它诞生后,被拿来成为时代的称谓,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爵士乐时代,其后的30~40年代,被称为摇摆乐时代。

爵士乐也分很多种,既然已经出现了现代舞蹈,肢体可以随性而舞,不需要僵化地服从芭蕾或是社交舞的规则,那么伴奏的音乐就需要更律动更解放了。爵士乐中有一种“热爵士”,可以让人跟着音乐扭摆身体。到了30年代,大萧条开始,人们更加需要情绪宣泄。黑白爵士乐者各展所长,开始将一些老爵士曲改编,加入更多的乐器更多的节奏变化,听上去节奏活跃带着点儿挑逗,让人身体忍不住跟着swing的摇摆乐(swing)就出现了。

萧条和大战中的压抑气氛,使摇摆乐迅速风靡全美,打仗不如跳舞,吃饭不如跳舞,谈恋爱不如跳舞,“没有摇摆,生活毫无意义”这是当时的一句著名歌词。

本尼·古德曼的乐团,是摇摆乐时期最红的流行天团,古德曼本人更被称为“摇摆乐之王”。爵士乐成为白人的玩意儿后,总想把黑人排斥在外。古德曼率先启用黑人乐手,让自己的乐队呈现独特的黑白配,而黑人的音乐表现力是怎么遮掩都藏不住的,渐渐地,其他乐队也开始雇用黑人上场。

40年代有首摇摆乐的作品非常红,王家卫在电影《重庆森林》中用来做过插曲,来自格伦·米勒乐队的《In the mood》,网上可以搜到,大家一听就熟悉,《重庆森林》绝对不是唯一借用过的作品。这首曲子在40年代,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神曲,格伦·米勒在慰问军队过程中不幸丧生,更为他的作品增加了特殊意义。

爵士乐风行全国,不仅在酒廊、在舞厅,大家随着音乐摇摆,好莱坞更是要紧跟浪潮,将流行音乐融入电影中。

电影最早诞生时,只有连续的图像。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在1900年的法国巴黎;声音和画面实现同步搭配的有声电影,20世纪20年代后在美国出现,正式开启了有声电影时代。既然有声音了,对电影里的音乐就有要求了。

1944年,一部好莱坞大片问世,让观众大呼过瘾,这部老电影,现在看都绝无过时感,它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出水芙蓉》。

《出水芙蓉》是一部爱情喜剧。流行音乐作曲家史蒂夫被派到加州创作《水上庆典》的音乐,史蒂夫一到加州,就和花样游泳的教师卡罗琳一见钟情并闪婚。史蒂夫的经纪人怕史蒂夫耽误了工作,就让一个过气女演员带着三个孩子自称是史蒂夫的家属,大闹婚礼。卡罗琳气急而去。史蒂夫为了追到卡罗琳跟她解释,进入只有女学员的游泳学校上课,闹出很多笑话,最后两人冰释了误会,《水上庆典》也如期完成,卡罗琳成为主演,电影在一场精美绝伦的盛大水上歌舞中结束。

除了剧情讨喜,画面养眼,《出水芙蓉》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配乐,影片改编了几首世界名曲,与剧情完美契合,相得益彰,很多改编都成为后世的经典,启发了大量的电影音乐人。

对1944年的电影技术来说,能拍摄这样一部大型音乐歌舞片,让所有人惊艳。《出水芙蓉》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几部好莱坞大片之一,90年代前后,我们看到这部电影时,除了上影那些高贵学院派的配音腔,更让我们记住的,是女主角埃斯特·威廉斯的泳装造型,虽然穿得保守(当时还没有比基尼),身材却是完美绝伦,尤其是那个时代流行的小丰满,胖胳膊粗腿正表现出少女健康的活力,一定能让现在以瘦为美的嫩模们相形见绌。

根据统计数据,自电影诞生以来,它受经济危机和社会萧条的影响不大,很多时候,越是经济形势不好,电影产业越能取得显著发展。不光电影,文化产业都有这样一种特征,人在郁闷不得志时,尤其需要娱乐产品的安慰。

从大萧条开始到“二战”结束,好莱坞电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好电影不少,大明星更是如云。老明星比较有优势的是,我们只看到她们留存于影像中惊人美丽的容颜,没看到岁月这把杀猪刀对她们的蹂躏,20年代活跃在好莱坞的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丽塔·海华丝、加里·格兰特到现在依然是毫无争议的“女神”、“男神”。

电影不光是漂亮面孔撑起来的,貌不惊人的演技派更是中枢。在有声电影时代,背景音乐和台词为角色增加了很多魅力,但在无声电影时期,要想表现角色,纯靠演员的肢体和眼神,那才是最见功夫的表演。

1914年,电影《阵雨之间》中的一个角色引起了关注。片中主要人物是个叫夏尔洛的流浪汉,他戴着小礼帽,穿着皱巴巴的短上衣,肥大的裤子,大头皮鞋,拄着拐杖,迈着八字步,明明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流浪汉,还总端着个绅士范儿。

这个形象一说大家都知道,这是卓别林哪。对,这就是卓别林和他的经典形象第一次为美国人民所认识,他是1912年才从他的出生地英国伦敦到了美国,并留在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喜剧大师的事业。

卓别林年幼丧父,母亲还是个精神病患者。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形象生动鲜明,是因为他成长时漂泊潦倒的各种经历。这个流浪汉伴随着卓别林电影的成长,让卓别林的主要喜剧影片成为夏尔洛的系列,也成为永恒的喜剧经典。

1918年,卓别林自己的电影公司落成,卓别林放弃了硬搞笑,他开始为他的电影带入思想,幼年时的遭遇和他看过的人生百态,在他有能力之后,必然是要抱怨一下的,从此他的电影就带着明显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

卓别林是在电影无声到有声时代过渡的重要人物,他的最后一部默片是《摩登时代》,紧接着就是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这两部电影在影史上都有丰碑般的地位。尤其是他最成功的作品《大独裁者》中,卓别林塑造的搞笑版希特勒的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无法超越。而默片演员出身的卓别林,在电影中“开口说话”后,模仿希特勒的口音夸张地表达,让人看到了他天才的表演功力。这部电影诞生在1940年,希特勒势如中天,卓别林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地讽刺,但用了大量显而易见的影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一位有立场和态度的演员,就不再是普通演员了,他必须是艺术大师。

流浪汉夏尔洛很像一个漫画形象,当时的配套产业不发达,卓别林完全可以以夏尔洛为主角开发出漫画系列以飨读者,当时的人可能是觉得,漫画动画啥的,是小孩儿玩意,没价值的。

其实,1927年的好莱坞,有套动画电影挺卖座的,叫《幸运兔子奥斯华》,作者沃尔特·迪斯尼,来自堪萨斯的天才画家。

兔子很幸运,迪斯尼却不幸运,他的发行人见有利可图,就想把兔子据为己有,迫使迪斯尼降低薪酬创作,因为发行人拥有兔子的版权,如果迪斯尼拒绝,他将永远失去这只“幸运兔子”。

迪斯尼被挤兑后,下定决心设计出只属于自己的动画形象。他想到他早年在堪萨斯的卡通设计公司打工时,条件艰苦,经常有老鼠跳上桌子,吃他的东西。他回忆着老鼠的形象,不知不觉就加入了自己的感觉和表情,大家的老朋友米奇老鼠就这样问世了。

以米老鼠为主角的第一部卡通是《飞机迷》,虽然是无声动画,也让米奇一炮而红。有声时代的第一部米老鼠动画,我们都看过,叫《威利汽船》,小时候,每周日傍晚6点,中央电视台会给我们半个小时的幸福时光,《米老鼠唐老鸭》开场的第一幕,米老鼠站在一艘船上转着舵,就是《威利汽船》,不过那时候的米老鼠尖嘴猴腮,没有它“整容”后憨态可掬,亲切可爱。

当时的动画片,都是在正式电影放映前放一小段,纯为暖场消遣。1937年,迪斯尼公司拍摄了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终于将孩子们拉进了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中。

米老鼠带给迪斯尼的事业成功简直不可想象,迪斯尼出品的经典电影更是多不胜数,那些故事、角色、音乐陪伴我们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估计老的时候,还是会去影院追迪斯尼的新电影,在我认为迪斯尼的公主系列电影已经青黄不接的时候,2013年的3D大片《冰雪奇缘》又展现出了迪斯尼公司全新的创意,再造一个辉煌。

1955年7月17日,在加州的阿纳海姆,第一座迪斯尼主题公园落成,此后,迪斯尼乐园就成为大小孩子们的朝思暮想。世界上最辛苦而又甘之如饴的事之一,就是烈日当空下,在迪斯尼乐园各项目门口排长队。新兴的大都市,都希望能在城内拥有一座迪斯尼乐园,以提高城市竞争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mgs/320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