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史

巴顿将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如何?为什么会意外身亡?

历史大观园 美国史 2021-09-17 09:52:51 0 巴顿

为了不沉闷无聊,不如我们就跟随电影《巴顿将军》的情节,从美国人的角度重温一次吧。作为一部老电影,《巴顿将军》除了节奏过于舒缓,场面不够壮观(不能跟现在的好莱坞大片比),其他各方面看,至今还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电影从上篇说的,突尼斯卡塞林山口的美军第一个败仗开始,然后是巴顿在摩洛哥花里胡哨的仪仗队表演中,成为摩洛哥总督。他说,他更愿意去突尼斯打德国人。

如他所愿,巴顿接手了惨败后的第二军,雷厉风行地整饬军纪,通过阅读隆美尔的著作,战胜了隆美尔留在非洲的军队。然后,盟军就要考虑如何越过地中海,进入意大利了。

丘吉尔的说法,整个欧洲的德军是甲壳坚硬的鳄鱼,但它的下腹部却是柔软的,下腹部就是指意大利和希腊南部这个区域。盟军内部有同感,纳粹是不可战胜的,意大利是可以轻易收拾的。

成功登陆西西里岛,是因为盟军完美的“肉馅计划”(参看《德意志是铁打的》)。英、美两个集团军分别在西西里岛东南和西南登陆,遭到岛上的德、意联军顽强抵抗。

出发前说好,由蒙哥马利的第七集团军登陆后就一路北上,占领西西里岛东北端的墨西拿,预备直接进攻意大利;巴顿的工作是从南到北将守军分割,并消灭西北部的敌人。这个作战剧本显然蒙哥马利是男一号,巴顿沦为男二号,这让巴顿相当不爽。正好德国人也收到这个剧本,所以火力的焦点对准了蒙哥马利的军队。

巴顿一看蒙哥马利被陷住,马上就开始图谋墨西拿,抢这个头功。都说巴顿是个古典军人,所谓古典的军事统帅,如同在冷兵器时代作战,见血就亢奋。这伙计是道地战争狂,他自己不怕死,手下的将士们就不能惜命,他在战场上一直保持兴奋,带出来的兵也像打了鸡血。同样遭遇德军阻拦,巴顿的军团更舍得拼命,所以在这场目标为墨西拿的赛跑中,巴顿赢了,提前入城,收获了他希冀的各种虚荣。

盟军西西里岛登陆导致墨索里尼倒台,新政府与英美秘密谈判,愿意弃暗投明加入盟军。双方在谈判条件上都比较磨叽,盟军也客气,不说好绝对不动手,以至于从西西里岛登陆的1943年7月足足谈到9月才算谈妥投降方案,此时再进入意大利,当地的德军已经获得了增援。

美军在意大利登陆后,希特勒就第一时间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并占领了罗马。不久后,他又救出被监禁的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一个傀儡政府,继续跟盟军作战。美军在意大利的征途上,吃尽了苦头,一直不能攻克,也许是因为,带领美国大兵作战的,不是巴顿。

巴顿被闲置了,因为进入墨西拿后,他在视察医院时,打了一个疑似装病躲在医院的士兵。用手套抽耳光,这在美国可成了大事了,又加上巴顿为人张扬,嘴上没把门的,喜欢说些极端的言论,作为惩罚,他失去了领导军队登陆意大利作战的机会。

1944年6月,盟军千辛万苦收复罗马,再过一年,盟军对德国本土发动攻击后,意大利战役才算结束。传说中间战事不利时,意大利美军想找巴顿帮忙,一想到这厮的性格人品,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宁可和德军胶着消耗。

巴顿是美军不可多得的悍将,盟军知道,德军更知道。德军的指挥部里,有专人研究巴顿,而巴顿的行踪,也成为德军重点打探的情报,因为在他们看来,巴顿的位置,就是美军主力的运动方位。电影中,巴顿赋闲的岁月,经常带一帮子美国访客参观地中海沿岸,像个导游地陪,其实就是为了迷惑德国人。巴顿虽然满嘴粗话,可的确是个酷爱读书的人,涉猎甚广,他在地中海一带做导游,如果安心本职工作,能挣好多小费。

1943年8月,美、英两国政府首脑终于善心大发决定第二年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分担斯大林的压力,同年底德黑兰会议,面对忍无可忍的斯大林,罗斯福保证,第二年一定会启动名为“霸王”行动的登陆计划,这次说话算数,绝不黄牛!会后,盟军最高领导层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这一重大行动的总指挥。

巴顿听说,高兴坏了。之前作战,巴顿总是要听命于英国上级,如今自家的长官说了算,终于熬出头了!巴顿也通人情世故的,他立即从西西里给艾森豪威尔送去两只火鸡,火鸡带去的信息是:老大,巴顿还在当导游呢,给换个工种吧!

艾森豪威尔的确想给巴顿换个工种,但是绝对不是集团军群司令,领导登陆战,而是继续给德军当向导。

诺曼底登陆前,最复杂的工作就是迷惑德国人,让他们认为盟军的登陆地点是加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种戏都演全了,巴顿也是这场大戏的重要角色。德国人认定,登陆战必是血战,盟军方面定会选择作风最硬朗的巴顿领兵。巴顿的动向,很有可能是准确的登陆地点。

巴顿被解除西西里岛的职务调到伦敦,给他“虚拟”配置了几个师的兵力,假办公室、假电台、假情报,做戏做到十足,一切都指向加莱。巴顿只能郁闷地履行他的新职务,并更郁闷地看着,他曾经的下级,一直跟随他作战的布莱德利成为司令,领导巴顿一辈子都在等待的,浩大而壮观的诺曼底登陆。

德国人预计应该由巴顿领导登陆战,但因为巴顿狂躁冲动如同一把利剑,艾森豪威尔不敢选择他,诺曼底行动实在是太重大了,不容有失,谨慎淡定的布雷德利似乎更妥当。布雷德利的上位,跟他一直在巴顿手下很有关系,他看熟了巴顿的战法,算是巴顿的嫡传弟子。

艾森豪威尔知人善任,他知道,比起穿越海峡风暴,建立滩头阵地,与德军近距离血战,巴顿留在英国的价值更高。后来巴顿还真就让德国的主力十五集团军被钉在加莱不敢妄动,给诺曼底的登陆部队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压力。

巴顿是一流的军人,服从命令从不犹疑。诺曼底登陆后,艾森豪威尔终于答应巴顿上战场了,他将到法国,领导布雷德利麾下的第三集团军。以前的手下变成自己的上司,一般人都会尴尬,可对巴顿来说,能重上战场,让他当排长都行,他兴高采烈地去了,倒是布雷德利知道自己老上司的能耐,怕自己的位子坐得不够名正言顺,经常防备着巴顿。

新组建的第三集团军大部分是来自美国的新兵,巴顿从头教导,在最短的时间内,训出了一支精兵。

如果要评价“二战”所有参战国的军队素质,精锐当然是德军和日军,英军也还勉强及格,而美国大兵,他们最得意的是自家财大气粗,装备充裕,至于军人自身的素质,大家就不屑于评价了。

“二战”进入后期,一流的德军和日军都死绝了,英军也打疲了,倒是美军在战争中学会了作战,素质明显提高。到“二战”末期,能算是精兵的美国军队,不光是巴顿指挥的那一群,还有一支部队获得了极高的赞赏,他们是一支空降部队,胳膊上有一只嚎叫的老鹰标志,他们是一○一空降师。

空降部队是挺危险的,其他军队至少还是一群人协同作战,空降部队被从空中丢在敌后,很多时候,能把所有的队员找齐就不错了。

一○一空降师在“二战”中组建,完成训练后就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的登陆部队在几个滩头分头登陆,需要进入法国后找个安全的地方会合,一○一空降师就提前占领并死守了这个会合地,进行了不少著名的苦战。

接手第三集团军的巴顿,作为第二梯队冲上欧洲大陆后,像是终于被放归荒野的猎豹,撒着欢儿预备大干一场。可是,登陆后的盟军日子并不好过,这么大的军队上岸,补给成了重要的问题,好多作战计划都因为物资匮乏,不得不延后。有限的物资无法公平分配,蒙哥马利、巴顿、布雷德利为了补给还要经常钩心斗角。

1944年的希特勒,日子更难过,登陆后的6个月,德军似乎只有退败,虽然很多德军将领已经看到了帝国的末日,可元首不甘心哪,他要组织他最强悍的装甲战队,对盟军发动一次大战,重新夺回西线战场的优势。

比利时的阿登山区,不管这个地方如何被两次大战德军的闪电突袭关照,盟军还是不放在心上。此时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是盟军物资补给的重要港口,支撑着欧洲大陆这么大的战场,不容有失。比利时阿登山区这一线,以美军为主驻守,恰恰是整个东进战线里最薄弱的,兵力少,装备差,新兵蛋子一大堆。

1944年12月16日,经过希特勒煞费苦心的前期准备(参看《德意志是铁打的》),他最精锐的党卫军所属的装甲部队开动了。低地海边的冬日,酷寒,暴风雪肆虐。这样的天气,正好进攻,因为盟军的飞机不能起飞照应。

美国菜鸟大兵们,蜷缩在睡袋里睡眼惺忪地受到了攻击,轰隆隆碾碎了一切杀奔过来的,就是传说中的虎式坦克吗?跟这个庞大的神器相比,美国的谢尔曼坦克竟是如此弱不禁风。

轻易穿透了美军防线的德国装甲部队,突进了60多公里,相对于德国防线,形成了一个突出部,所以,这场“二战”中最大的阵地反击战,又被称为突出部战役。

这是一场恶战,也是史上最著名的几次坦克大战之一,既然两边的坦克性能高下悬殊,战场环境可想而知了。

为了增援,美军部队从四面八方赶来,最快到达的,自然是空降师。12月17日,一○一空降师奉命进入战场,并强占了阿登东部公路网的中心,巴斯通。为了拿回这个要塞,德军不断增兵,将此地切断封锁,最多的时候,有5个师围攻,都被守军打退。一○一空降师经历了美军整个“二战”最血腥最惨烈的战斗。

德军打烦了,干脆劝降,一○一空降师的代理师长麦考利夫收到劝降信后,就回了一个字“Nuts”,这个词就此大火,不仅这封信因为字数最少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研究这个词的意思,也成了课题。

英汉字典的基础解释是:胡说、发疯、狂乱的、狂热的,或者干脆利落就一个字“呸”。考虑到麦考利夫当时的处境,更多人认为,他的意思应该是:“去你妈的!”

这个解释巴顿将军最喜欢,因为他自己就喜欢暴粗口。血战不降,还能暴这么帅的粗口,深得巴顿的欣赏。所以巴顿自告奋勇驰援一○一空降师,而且承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两天,雪地行军100多英里,还要与遭遇的德军作战,到达目的地后,没有休整,直接参战。

所有人都不信,巴顿实现了,这是急行军史上的一个纪录。行军途中,巴顿的小吉普在十几万人的漫长行军路线中来回穿行为大兵们鼓劲,有时他下车踩着没膝的积雪跟战士们共同跋涉,长官的精神力量是美第三集团军能演绎出这场进军传奇的重要因素。

1944年12月26日,美军杀进了巴斯通,救出了一○一空降师,巴顿乘胜追击,向德军的进攻基地发动攻击。12月31日,眼看就是1945年的新年,杀得兴起的巴顿在当晚的午夜12点整,指挥第三军所有火炮,整齐地向德国阵地开炮20分钟,以一个巴顿的方式送走了残酷的1944年。

巴顿自己评价,这一战中,他的第三军比历史上任何国家的任何军队都前进得更远、速度更快,且在最短的时间投入更多的兵力。实际上,在当时整个欧洲战场,巴顿的军队的确是跑得快跑得远的主力,不可否认还是战斗成绩最好的部队。

一○一空降师也名垂青史,因为对巴斯通的死守,整个空降师获得了“优异部队嘉奖令”,在美国陆军史上,第一次整个师获得这项殊荣。

突出部战役几乎是“二战”最后一场大战,战场的主力是美国人,他们收获了最后的荣光,这让丘吉尔都有点酸溜溜的。

既然时间已经来到1945年,欧洲战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一篇结束,主角也跟着结束吧。

年底,巴顿将军在一场车祸中,死于德国。这场离奇的车祸,因为疑点颇多,当时就引发暗杀的猜测。而且,熬过这么多血战,死于车祸,真不给巴顿面子呀!直到2008年,一本名为《目标:巴顿—刺杀乔治·巴顿将军的密谋》的书出版,证实了猜测,巴顿果然是死于被军方的灭口,据说是因为他掌握了艾森豪威尔在指挥上的重大失误,而且以他大嘴巴的性格,铁定会爆料。

不管是布莱德利还是艾森豪威尔,他们脱下军装,依然可以在办公室里玩心眼。巴顿不行,他只能为战场而活,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军队,他就可以离去了。他坚信轮回,他坚信自己在轮回的每一生都是最优秀的战士和统帅。下一世轮回,不知道他会出现在哪个战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mgs/3201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