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史

保持“中立”的美国为什么最后还是参加了“二战”?

历史大观园 美国史 2021-09-16 15:11:09 0 罗斯福

历史上,天灾人祸总是并肩接踵而行。在美国大萧条的这几年里,先是西部粗放的耕植破坏了水土,遇上1930年的干旱,就演变成漫天的风沙。1934年的沙尘暴,几亿吨的黄土被一路风卷,从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州一带蔓延到了美国东部的纽约华盛顿,甚至连海上的货轮都沾上了内陆的沙尘。

整个30年代,几百次的沙尘暴,让大量中部农民走上了向加州谋生逃荒之路(美国版走西口),在那个经济大萧条的年代,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1938年9月,就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希特勒把英法请去开会,通知他们德意志想要对捷克下手的关键时间点,一场飓风袭击了美国东部长岛、纽约和新英格兰地区。

后来被命名为“长岛特快”的飓风,最高时速达到了近300公里,海面上卷起9~15米高的海浪,几乎是正面袭击了纽约。好在有长岛这个屏障稍微阻挡了一下,让这个新兴的大都会逃过一劫。风灾造成了700多人死亡,6万多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按现在的物价算,大约是450亿美元。

到1939年,总算有点好事,美国同时开了两个世界博览会,一个在旧金山,一个在芝加哥。罗斯福总统陪着来自英国的贵宾到处转悠,这位英国贵宾出身高贵气质优雅,就是说话不利索,是个结巴,但谁也不好笑他,因为他来自伦敦的白金汉宫,他是大不列颠的国王—乔治六世。

罗斯福1933年进入白宫,也就是这同一年,希特勒成为了德意志至高无上的元首。同样是面对国内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抓破了头皮也没找到解决办法,而希特勒则是用一个快捷有效的办法解决了德国的问题,那就是大力扩军而后一统欧洲。

“一战”后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孤立主义随时提醒美国人:美国之外的世界,就算闹翻了天,美国人也只是围观,绝不掺和,不结盟也别结仇,中立加孤立,遗世而独立。但同时,威尔逊时代的进取,也让美国政府偶尔也会想想,自己是不是应该提升在国际上的说话分量。把这两个意思综合起来看,就是美国的外交态度了:绝对不惹麻烦上身,但在重大事务上,美国人也不能置身事外。当然最好是光捡便宜不担责任。

从2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最热衷的事,就是把世界几大国招呼在一起开裁军会议。各种军备,如果削减到最低配置,大家自然就相亲相爱不打架了。可惜这些家伙都不给美国人面子,罗斯福上台后不久,先是德、意,而后日本都陆续退出了裁军会议。

退出裁军会议,其实就等于说,坚持战争不放弃。美国人一看,不好哇,这帮人可能会随时开打哦,怎么办?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随后的1936年、1937年,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换,意大利入侵了阿比西尼亚、西班牙内战,罗马—柏林轴心成立,日军大规模侵华,美国人拍拍心口:“好怕好怕,幸好我们中立的!”

不光美国人怕,英、法也怕,希特勒把英、法两家叫去开会,当元首谦逊地说出,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是“我在欧洲需要的最后一片领土”时,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眼泪都差点流出来,元首太客气了,只要他拿回苏台德地区,他将赐予全欧洲和平和安宁!

当慕尼黑协议这个绥靖政策的耻辱文件正式出台后,远在华盛顿的罗斯福也欢欣鼓舞啊,战争威胁终于消除了!

第二年的3月,希特勒全取了捷克并威胁波兰,在与苏联达成了邪恶的“合伙”协议后,发动了对波兰的全面进攻,英法被迫宣战,不管美国人愿意不愿意,世界大战在1939年底,正式开打了!

这次必须是真正中立!“一战”的时候,就因为美国人想发战争财想疯了,凑得太前,所以稀里糊涂被裹挟进了战场,这一次看戏或者卖东西都不准到前排去。

但无论如何,生意还是要做吧,尤其是英国参战了,罗斯福总统说:“国家保持中立,但我不要求每个美国人在思想上保持中立。”意思很明确,从总统到平民,大部分的美国人还都是喜欢盟国,还是倾向于,能帮就帮人家一把。

1939年,中立法稍微改改,美国船不要进入战区,军备物质的贸易必须是“现金 自运”,就是要买美国人的军火,带现金和自己的船来提货。

开战后没有美国人想得那么吓人,战争压力似乎不大。到1939年底,虽然英、法两国哆哆嗦嗦咬着牙跟德意志宣战,可并没有真的战。波兰沦陷英、法也不敢上去帮忙,希特勒顺便扫清了丹麦和挪威,而苏联借此机会一举占领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小国。美国人表示了愤慨,号称要对苏联采取某些“禁运”。

英、法、美的态度一点都不重要了,元首淡定地从北欧转向了西欧。1940年的初夏,几个星期的时间,德意志就轻松占领了法兰西,并将这个曾经的欧洲霸主一分为二,切割统治。

法国沦陷给美国的刺激大了,不管多好的想象力,战前他们都预计不到那个叫希特勒的家伙这么悍!从收音机里天天听到德国军队在欧洲大陆上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美国人终于兔死狐悲了,大多数人开始担忧,那个说话咬牙切齿的德国人(美国人从收音机里听过希特勒演讲)要是统治了欧洲,大有可能打到美国来呀!

未雨绸缪的美国人开始呼吁美国政府,赶紧帮忙吧,不能让英国也亡国了。

到1940年,战与不战的争论似乎有点儿势均力敌了,而这一年,又是大选年。

美国人不傻,这个节骨眼上,随便给白宫换人,祸福难料,还不如让罗斯福继续顶着,总要等欧洲的战事打出个眉目再说吧。

虽然前任的美国总统们仿佛是暗中立下了约定,两个任期后就不再竞选,罗斯福还是勇敢地挑战了这个暗约,他再次参选,并第三次获胜。

而此时,美国的立场已经有了鲜明的转变,虽然打不打还在犹豫,但希特勒是条毒蛇,美国人应该站在同盟国一边拯救欧洲大陆这个思路是统一了。美国现在能做的,就是增加对盟国的援助。

1940年底,英国虽然没有沦陷,但已然破产,现金 自运这种采购形式,他家是实在负担不起了。这时美国政府想出了一个慷慨的援助办法—“租借法”,所有的军备,主要是武器,英国没钱买,就先租借,先用着,打完了还给美国就行。1939年6月,德意志突然对苏联动了手。美国人原来是对苏联颇为嫌弃的,可面对吓人的德国军队,这个不招人待见的国家居然选择了死磕不降,而且几乎是凭一己之力牵住了整个德军!美国人立时被感动,苏联是同盟国的战友,也是需要援助的国家了,也适用“租借法”。

办法固然好,可这些东西运到英国也是个大工程啊,如今大西洋底到处是德意志的潜艇,狼群战术,野狼密集出没。罗斯福认为,好事做到底,送货送到家。美国就应该用舰队护送军需物质上欧洲大陆。

这么大张旗鼓地用武装商船发送军备物资到同盟国,还坚持说自己是中立的,德国人表示很受伤很气愤,所以在海上,美国旗号的商船也成了德军目标,美国的船只当然不会挨打不还手,大西洋上,虽然没有宣战,但美国和德国已经动了手。

美国的“帕奈”号被日军炸沉,那段时间,被日军轰炸的战舰不光只有美国的,英国战舰也没有幸免。事后,虽然美国人号称是原谅了日本,但私下开始和英国军方接触,双方都认为,小日本是疯了,英、美两个正常国家应该理性地合作,保障自家在太平洋上的权益。

这次私下接触,打开了英、美军事合作之门,后来谈了几次,越谈越热乎,越谈越亲密。如今太西洋上又出了个疯子,为了保障英、美两家在大西洋的利益和安全,更要谈谈了。

1941年8月,在加拿大纽芬兰岛的一艘英国军舰上,英、美两国首脑,罗斯福和丘吉尔秘密会面了,此时的丘吉尔,只揣着一个强烈的盼望,就是美国人再组远征军,重上欧洲大陆,帮着抵抗希特勒。罗斯福没松口,不敢给予这个英国“远亲”任何军事上的承诺,不过他答应一起谴责法西斯,并与丘吉尔联合发表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摧毁法西斯暴政,重建和平。

这篇宣言一发布,对希特勒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他知道,这份东西就是通知他,美国或早或晚一定会加入战团,就差一个入场的契机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mgs/320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