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史

美国的“标准化”生产是怎么诞生的?

1851年,伦敦的万国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开幕。史上第一届世博会的重要内容,就是东道主向全世界炫耀他家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目的达到了,世人都为不列颠的新技术新设备感到振奋。有个叫卡尔·马克思的德国中年男人,在会场转了一圈后,敏锐地感觉到,来自美利坚的工业产品更让人讶异,毕竟,那只是个成立了不到一百年的新国家。马克思因此断言,早晚,欧洲经济发展中心的地位,将向美国转移。

建国后的头一百年里,不断收获西部大片土地,对主流美国人来说,认定了自己是一个农业国家,只要勤恳老实地在土地上耕耘,就能建设自己的乐土。

发展农业,美国有几个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欧洲,他们人口多土地少,所以充分利用土地是头等大事,美国则相反,人口少土地多,如何最大限度使用劳力是重点考虑;再比较中国这样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的农业国,美国佬大都不算是文盲乡民,很多种地务农的,有文化有头脑。综合这两个条件,可以预计到,美国农业发展一定是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为基础的。

美国人随时要面对新土地的垦荒,他们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水文等情况,华盛顿配套的史密森学会成立了,它是一家专门为农业生产提供历史资料和基础数据的科学研究机构。

19世纪之前,美国的农民手工劳动居多,1800年后,从金属犁开始,美国的种地设备就络绎不绝地涌现出来。

30年代,收割机出现,一天能收割15英亩的土地。到50年代,巴黎世博会时,一台美国收割机,收割一英亩燕麦只用21分钟,而欧洲的同时代产品,需要花费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就在这段时间,美国农民已经开始使用联合收割机,将打谷和扬场两个工序结合完成。也是美国人,率先将蒸汽动力使用在土地的机械化耕作上。总之是到了50年代,虽然英国还是地球第一的工业老大,但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美国已经赶上并超过了它。

这个阶段,美国人在农业科技上的发明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不仅对农业发展,甚至对历史的进程都产生了影响。

介绍大家认识一位美国著名发明家,他叫伊莱·惠特尼。

说到惠特尼,要先说到棉花。英国的工业革命,第一个全产业实现了机械化的行业就是棉纺业,英国的棉纺业发达,当然也就带旺了种棉花的。美国的一些南方种植园,就靠着给英国人提供棉花,共同致富了。

英国要供应全世界的棉纺织品,南方种植园使劲种也跟不上需要。因为美国南方地区气候所限,只能种植“高地棉”。高地棉的特点就是棉绒的纤维短,和棉籽纠缠在一起很难分离。另一种叫“海岛棉”的棉花,因为纤维长,可以被欧洲现有的轧棉设备分离,而高地棉只能靠黑人奴隶用手指头剥。手工剥离棉绒棉籽,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效率是多么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明棉花的市场更加好,南方地主也只能重点种烟草。

出生于马萨诸塞,对棉花没什么了解的工程师惠特尼不知怎么的,就被南方种植园主看中,被邀请制造新型的,能对付高地棉的轧棉机。

惠特尼不懂棉花,可他是机械天才,10天他就造出了模型机,6个月后,大型的轧棉机就问世了。

轧棉机的问世,改变了整个美国南部的格局。其实,美国南方是很适合种棉花的,就是这个棉籽纠结的问题不好解决,如今突破了瓶颈,南方骤然一片开朗。

所有烟草、稻谷、靛蓝的种植都为棉田让路,这种可爱的作物有很长的生长期,采摘时,又不需要特别的技术,随便拉一船啥也不懂的黑奴,丢进棉花地里,就能产生经济效益。

于是,美国南部渐渐形成了棉花帝国,必须以大量黑人劳作为基础的棉花帝国。黑人成了南方必不可少的资源和财富,南方的蓄奴州会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顽固,大家也都知道,南北方终究会因为奴隶的问题而翻脸。要是惠特尼没有捣鼓出这么一部机器,水稻靛蓝这些低收益产品负担不了大量黑奴的费用,烟草种多了又搞坏土地,南方的奴隶自然也就慢慢少了,那时候,谁知道美国历史会怎么样呢。

惠特尼发明出一部改写了历史的机器,按当时的影响,跟乔布斯发明苹果电脑一样神奇,他应该轻松进入某个富豪榜才对。然而他没有,机器太轰动了,吸引五里八乡所有人都来参观,设备也没那么精密复杂,好多人现场就能学会原理,并山寨出一模一样的。19世纪之前,美国的专利保护不算完善,轧棉机挣的钱,全被惠特尼用来打官司诉讼,保护自己的权益,最后,这么重大的发明,带给发明家的居然是负债。

有手艺的人是饿不死的,惠特尼的天才很快被用在其他方面。19世纪初,美国人跟欧洲有点战争风险,打不打的,国会感觉要先解决武备,找工厂生产点枪支备用,预备生产4万支滑膛枪。

4万支枪,当时可是个大工程。那个时候的生产工艺是很笨的,一支枪,从头到尾在一个工人手里完成,磨具、定型、打磨、抛光、装配都是一个人,高级定制,每把和每把都不一样。一支枪损坏了,找不到相同的零件更换,要临时对应着实物加工,才能生产出换修的零部件来。所以,4万支枪,当时大型的军工厂也不敢说能按期交货。

惠特尼有信心,他毛遂自荐要接这个订单。当时的情况比较着急,首都的官员也有点病急乱投医,就给他一万订单,其余的分给20多个承包商去完成。

2年的合同期转眼而至,惠特尼根本拿不出成品交工。但他一点不郁闷,他背着10支枪到了华盛顿,给当时的总统杰斐逊表演了一个绝活:他将10支滑膛枪拆开分解成零件,混乱地摆放在一起,而后蒙上自己的眼睛,从零件中随手抓取,很快组合成一支完好的滑膛枪。所有人一看就明白了,不是惠特尼有最强大脑,记住了所有零件的搭配,而是,他生产的,都是标准件,任何一个部位的零件都能跟其他零件组合。

杰斐逊总统更明白,他不仅看懂了惠特尼的展示,他马上想到,惠特尼是为工业生产开启了一片新天地。原来,生产枪支必须是非常熟手全能的技师才能完成;现在不需要了,任何产品,任何工人都只需要熟悉一个部分的加工工艺,然后由这些标准化组件任意组合成产品,且能完美地解决零部件维修的问题,这将极大地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这不是普通的工业革新,这是一场工业生产的革命啊。

国会不再追究惠特尼延误了工期,还追加拨款帮他继续研发。这种“标准化”方式启发了很多人,不少发明家开始投身研究生产“标准化”件的机床。

惠特尼的生产“标准化件”,而后组装的生产方式,对世界工业甚至人类发展产生的影响肯定是要大于他让美国南部种满了棉花。这种方式刚传到欧洲时,一直以工业老大自居的英国人是不以为然的,直到他们听说,美国普通工人,一天能装50支枪,而英国工人,熟练技师累死了一天装两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mgs/3196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