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文人墨客

大唐诗人往事——刘希夷·著作权的代价

历史大观园 文人墨客 2020-06-21 00:00:23 0


关键词:

不合时宜

警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

刘希夷堪称生活多面手:仪表堂堂,多才多艺,可以谈笑风生,可以豪饮不醉,弹得一首好琵琶,写得一手好诗。更要紧的是,他在二十五岁那年就考中了进士科,家庭背景又好,有个大名鼎鼎的舅舅宋之问。

负责任地讲,刘希夷是所有怀春少女的梦中情人,是所有歌宴酒会里最受欢迎的客人,是所有同龄人羡慕嫉妒恨的青年俊彦,是所有长辈想要收为女婿的第一人选。但是,刘希夷这辈子都不曾风光起来,原因只有一点:他是个不合时宜的人。

唐代极重诗歌,无论仕途、交游、爱情,优秀的诗才往往不仅是锦上添花的闲事,而且是雪中送炭的必需品。刘希夷的确写得一手好诗,但不幸的是,他的诗歌风格过于古雅,大大有悖于流行风尚。

倘若采取跳脱出来的眼光,那么古雅也好,流行也罢,各有所长,并不能从体裁与风格上简单断定孰优孰劣,但现实生活并不采用这样的逻辑。在长裙流行的时候你偏偏爱穿T恤和牛仔裤,在网络语言流行的时候你偏偏爱写书面语,在笑贫不笑娼的时候你偏偏不肯食嗟来之食,一个人力量再强,又怎么拗得过时代大势呢?正如律体诗我自己也可以写得不错,但只是闲来无事时自娱自乐罢了,倘若我想要因此获得社会的认可,就必然落到刘希夷的下场。我比刘希夷市侩一些,所以这种事是从来不肯做的。

刘希夷坚守古雅诗风,瞧不上那些光鲜靓丽的流行腔调,时代自然也瞧不上他,使这样一位青年俊彦只能在落落寡欢里优游卒岁。

求仁得仁,诗人也不应对此有任何抱怨。

2.

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作品的流行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趣味才决定着一位诗人是当红还是寂寥。好在刘希夷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对自己被主流诗坛的边缘化并不介怀,照旧饮美酒,弹琵琶。

正因为刘希夷在诗坛的边缘地位,所以他写出来的佳句几乎被舅舅宋之问窃夺了去。刘希夷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著作权,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交易,不知道有几个人会觉得划算?

《代白头吟》,又名《代悲白头翁》,是刘希夷最为传世的作品。

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有点灵异:当刘希夷写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后,感叹这两句是不祥的谶语,匆匆将之删掉,但当他随后又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时候,发觉仍是不祥的句子,于是感慨道:“死生有命,难道这些虚言就可以定人生死吗?”便将这两联一起保留了下来。

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也是一个有名的诗人,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诗爱不释手。宋之问知道刘希夷还不曾把这两句诗告诉别人,便大言不惭地请他割爱。大约是因为深谙舅舅的人品,刘希夷竟然答应了下来,但宋之问还没有得意多久,却发现这个貌似温顺的外甥竟然“厚颜无耻”地照原样公布了新作!无人知晓其中的原委,也许是刘希夷醉酒忘事所致吧。怒不可遏之下,宋之问派家丁用土囊压死了这个出尔反尔、险些让自己难堪的外甥。刘希夷死时还不到而立之年,果然应了诗谶。

有人怀疑过这则故事的真实性,毕竟宋之问臭名昭著,以至于人们很乐于将无主的丑闻编派到他的头上。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出于人们对宋之问品行的了解,只要有人说这件事是他做的,大家就不会再怀疑什么。而刘希夷,这位过早陨命的诗才,也终于因为这则悲伤的故事得到了人们的同情和关注——当然,关注才是最重要的——人们发现这首古雅风格的诗歌竟然也很精彩,魅力不减于时下的流行篇章。

刘希夷泉下有知,或许也会因此欣慰一二吧。

3.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朵完全一样的花。

假如我自己是一朵花,我一定会发觉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相貌,我会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们,绝对不会搞混;但是,在我看来,人类为什么长得都差不多呢?是的,在一朵花看来,实在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啊。

刘希夷之所以会觉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只是人类天生的认知结构所致。越是陌生的东西,我们分辨起来就越是困难。年纪稍大的读者都会有这样的记忆:二三十年前,在国内能见到的西方人简直称得上凤毛麟角,那时候人们常有这样的感觉:

外国人长得都差不多。而随着我们接触到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看过的西方电影越来越多,我们才渐渐能够分辨出这个人和那个人了。

当然,如此以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诗歌,多少有点焚琴煮鹤的感觉。

在诗人眼里,花朵是自然界的缩影,自然界永恒不变,反衬出人生的短促、青春的易逝。我们常常以为中国哲学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然而在诗人的眼里,天与人往往是二元对立的:岁月改变不了天地万物,却忙不迭给人的额头增添皱纹,所以诗人们常有“物是人非”的唏嘘。

刘希夷这首诗,也是“物是人非”这个大主题当中的一员罢了。

倘若真的以天人合一的眼光来看,人类也无非是自然界里的一分子,随着四季的更迭而生老病死,生命的长度与丰富性哪里是一朵花能够相比的呢?之所以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非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而已,这才是一种最为本质的自恋。

而这样的自恋,我们每个人都有。

刘希夷名字考刘希夷,字庭芝(也作廷芝)。“希夷”出自《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是一种玄而又玄的微妙境界,这样的名字正是受唐代盛行道教风气影响所致。“庭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谢安有一次问子侄们说:“子侄们又何须过问政事,人们为什么都想将子侄培养成优秀人才呢?”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谢玄答道:“这就好比芝兰玉树,人们都希望它们能生长在自家庭院里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wrmk/1020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