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身前后名

大汉的彷徨——刘庄:雷霆反腐,四夷宾服

历史大观园 身前后名 2020-06-25 20:59:23 0


聪明的皇子

王莽之后,天下大乱,各地豪杰风起云涌,相互争伐,最后刘秀胜出,再续汉统,史称东汉。

刘秀在位三十年,于中元二年(57)去世,太子刘庄继位,是为东汉明帝。

刘庄并不是刘秀的长子,而他当太子之前,是他的哥哥刘疆当太子。后来,刘秀废掉第一任皇后郭氏,让阴丽华当皇后。按照皇后的儿子就是太子的潜规则,刘庄就成为太子。

刘庄当太子之前,名字叫刘阳,先封东海公。这个小帅哥从小就是一个好学而聪明的好学生。

建武十五年(39年),刘秀因为全国的耕地面积都是由各地自报上来的,数据很不准确,而且各地的户口增减不一,于是下令各州郡对这些情况都进行一次普查、核实。便于准确地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限制豪强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情况。

西汉中期,士族势力开始看涨,到处兼并土地,形成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央政权产生威胁。汉武帝为了消除这些威胁,就曾下了个《迁茂陵令》,把全国的土豪都迁到茂陵,算是解决了一次中央政令不出长安的危机。可到刘奭时,把刘彻的这些禁令都宣布作废。于是,士族集团重新抬头。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庞大,不但皇帝被架空,老百姓更加苦不堪言。王莽虽然搞了个改制,要抑制这些豪强的扩张。可王莽是个空头政治家,搞了很多方针政策,最后也只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贯彻会议,虽然运动之后,大家都在欢呼改制取得了全面的成功,但其实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动作。最后,导致了全国性的动乱,这也是王莽政权快速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秀在基层长大,当然知道这个原因,因此在统一全国第三年之后,开始对土地户口进行清查,以便抑制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的膨胀。刘秀是拿着大刀打天下的皇帝,固然很威武,平时那些豪强也觉得他很威武。可一到触动他们利益的时候,他们仍然不管你威不威武,先保住自己的利益要紧。于是,各地第一把手们仍然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以丈量土地为名,把农民们都集中到田里,然后连房屋、村落也一并丈量。而自己霸占的土地就少报甚至隐瞒不报了。这样的结果是,所有赋税都由没有多少田的农民去承担,而土豪们却享受着免税的幸福生活。老百姓当然不干了,纷纷跑出来,哭着上访。

即使刘秀亲自过问,官员们仍然敢于糊弄皇帝。

当时诸郡的文件都必须上报刘秀。有一次,刘秀发现陈留郡上来的简牍上有一行字:“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刘秀觉得奇怪,就问来人:“这是怎么回事?”

那个官员说:“这是在长寿街上捡到的。”

刘秀一听就火了,你这个家伙太看低朕的智商了吧!街上捡到的垃圾也夹在奏本上?这时,刘阳(后改名刘庄)就在幄后,对刘秀说:“这是他们上级领导教他作弊的。”

刘秀问:“为什么说河南、南阳不可问?”

刘阳说:“河南是首都所在地,有很多皇亲国戚和大臣;南阳是陛下的家乡,他们的田地住宅都超过规定,不能当作标准。”

刘秀立刻把陈留的官员叫过来问,果然跟刘阳的说法一模一样。刘秀觉得这个孩子太聪明了,当时,刘阳只有12岁。刘秀的度田事件,有人说很成功,但有的人说并没有成功,但他在这个事件中发现这个孩子,是他最大的成功。

刘秀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让他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讨论。

建武十九年(43),单臣、傅镇等人啸聚了一批民众进入原武城。两人自称将军,宣布与汉朝为敌。

刘秀下令太中大夫臧宫带兵去围剿。哪知,打了很多仗,却没有把这群看似乌合之众的武装力量消灭,而且政府军的伤亡很惨重。

刘秀也坐不住了,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商量怎么办。

大家都倾向于“宜重其购赏”。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提高拿下那两个“将军”脑袋的价格。

刘阳却反对这样做,说:“这几个人利用妖师、巫师的鬼话,骗老百姓跟他们一起造反。这样的队伍是不能长久的。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加入以后,很多人都后悔了。只是我们攻得太急了,他们没有办法逃出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放松对他们的进攻,让他们有逃亡的机会。只要他们逃亡出来,一个亭长就可以把他们搞定。”

刘秀一听,真是好办法,下令臧宫撤围。那些“造反”分子果然四散而逃。最后,政府军攻入原武城,两个“将军”全部被斩。

当时,虽然刘疆是太子,但刘秀并不怎么看重他,他看重的是刘阳。

而两年前,刘秀就废掉了刘疆的老妈郭圣通。郭圣通能成为刘秀的第一夫人,完全是一桩政治婚姻,而刘秀喜欢的始终是阴丽华。当年需要郭家为他出钱出力,现在这个天下是他的了,郭家的利用价值已经归零。于是,他一纸诏书就把郭圣通废掉,立阴丽华为皇后。

老妈被废掉后,刘疆就不安起来,但又没有办法。

郅恽看到他超级郁闷,就对他说:“老是这样下去,以后你会被郁闷死的。不如打个辞职报告,回家跟老妈一起过算了。”

刘疆觉得也对,与其以后被废掉,不如现在主动让位。

刘疆虽然不比刘阳聪明,但并没做过什么坏事,也是个好孩子,所以刘秀看到刘疆的辞职报告后,也有些不忍,几次推辞,直到两年后才批复答应了他的请求,然后任刘阳为太子,同时改名刘庄。

刘庄就这样成为法定接班人,一点波折也没有。

但当刘庄即位之时,却差点出现一次重大事故。

刘秀于中元二年二月初五驾崩,刘庄一边治丧一边即帝位。

他的兄弟们当然都来奔丧。他的弟弟山阳王刘荆不服刘庄为帝,写了一封匿名信,派仆人送给前太子刘疆,劝刘疆起来谋反,夺取帝位。刘疆向来小心谨慎,接到这个信后,便把那个仆人抓了起来,连同那封信一起交给刘庄。刘庄一查,原来是老弟干的好事。只得把这件事隐而不发,然后命令刘荆离开首都,到河南行宫去住。

窦氏家族的兴衰

汉朝有一个传统,就是豪强势力太过强大,刘彻深知其害,刘秀也深知其害,一直在想办法削弱这些豪强的势力,但效果都不佳。刘秀的度田事件,主要目的就是打击这些豪强,效果也不理想。刘庄同样知道这个弊端。

他即位后,就开始了整治豪强的行动。

刘庄很快就找到了个典型。

这个典型就是窦融。

窦融算起来绝对是东汉老一辈人。据说他是汉景帝老妈窦太后弟弟窦广国第七代子孙,说是贵族也不算过分,但到了他这一代,家道已经有些没落了。直到后来,他的妹妹嫁给王邑为小老婆,他们全家这才迁入长安,过上了幸福的贵族生活。

这一段时期,他是王氏集团的死党。直到王莽时代,他仍然紧密团结在王家周围。当赤眉、绿林起事,王莽派王匡出战时,王匡就叫他跟随过去打樊崇。

后来,他又跟妹夫王邑去打刘秀。昆阳一战,刘秀把王邑打得满地找牙,他只得跟王邑逃回长安。后来,王邑又推荐他当了波水将军,让他带兵到新丰,但被打了个大败。

王莽玩完后,他投靠了更始皇帝,被安排在赵萌手下当喽啰,很对赵萌的脾气。赵萌就推荐他去当巨鹿太守,可他却不想去巨鹿,而是想去河西。原因是,他家几代人都曾在河西当官,在当地的人脉很广。他对他的兄弟们说:“现在全国乱得要命,谁也不知道最后会乱到什么地步。现在河西一带很富足,又有黄河做天险。张掖那里还有一万精骑,如果有什么变化,咱们只要切断黄河渡口,就完全可以守得住。这才是安身的好地方。”

赵萌的脑袋当然不会想得这么复杂,窦融说要去河西,就很爽快地答应了,改任他为河西都尉。

这哥们儿是带着目的来到河西的,所以一到任就开展笼络人心的工作。不光他管辖的地盘上大家都喜欢他,连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库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这些人都被他拉进了朋友圈,而且这些人都把他当成老大。

更始皇帝被摘牌后,窦融把梁统等人找来开了个会,说现在天下更乱了,我们都不知道投靠谁才最靠谱。我们首先要联合起来,推选一个人当老大,统一管理,守好我们的地盘。否则,再这样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地盘,最后就会被别人各个击破。

大家都说有理,然后就搞推举工作。因为当时只有梁统是太守,官阶最高,所以大家都推举梁统。但梁统死活不愿当这个带头大哥。最后,就让窦融出来领衔。于是,窦融就成了代理五郡大将军,带领一帮兄弟,把五郡治理得很好,连内地的很多老百姓都跑到那里归顺他。

后来,刘秀称帝,势头很猛,窦融一看,就知道刘秀一定能一统天下。于是,在建武六年,派他的弟弟窦友带着他的信去洛阳向刘秀表达归顺的愿望。

当时刘秀正在想办法对付隗嚣和公孙述,得到窦融的归顺,大喜过望,将他大大地表扬了一把。窦融又给隗嚣写了一封信,把当前形势分析了一遍,劝他归顺刘秀。但隗嚣能听吗?

窦融也知道隗嚣是不会听的,于是跟五郡联合起来,作好准备,然后上书刘秀,请刘秀确定进攻日期。

刘秀更加高兴了,派人送了一封信,再次大大地表扬了窦融一次。

窦融他们更意气风发,立即带兵进入金城,把隗嚣的盟军羌兵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再沿着黄河下来,高调宣称“恭迎圣驾”。

哪知,窦融搞得轰轰烈烈,刘秀的大军却还没到来,他只得又带着大军掉头回去。

刘秀知道后,更加感激窦融。他知道,这次感激光写信已经没有意思了,便找到窦融老爸的坟墓,派人去认真地修理好,然后用牛羊猪各祭祀一次,活动搞得很隆重。当然,安抚了死人,对活人也得有所表示。他派人带着各地的土特产,快马送到窦融那里。这些待遇,在刘秀其他手下那里是没有的。

当然,隗嚣也在拉拢窦融。可他的使者才到窦融的地盘,梁统怕其他人会听隗嚣的话,干脆一刀把隗嚣的使者张玄干掉,让隗嚣不敢再派使者来了,使得五郡的高层都变成刘秀的铁杆追随者。

到了建武七年(31),隗嚣带兵进攻安定。

刘秀决定亲征,来信约窦融会师。哪知,却碰上大雨天气,而隗嚣又因为打不过冯异而被迫宣布撤军,窦融与刘秀的会师再次没有成功。窦融只得再次上书,请刘秀抓紧时间,跟他一起夹击隗嚣。否则,等久了,会出现意外。

刘秀于次年夏天,再发大军西征隗嚣。

窦融立刻动员五郡太守及周边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部落,前来与刘秀会师。双方终于在高乎县相会。刘秀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宴会,对窦融这么多年来锲而不舍地要归顺他进行了一次盛大的表彰。窦融一投降,不但河西一带可以不战而获,让刘秀的地盘平添了五郡的地皮,更要紧的是,五郡就处于隗嚣的地盘边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让隗嚣或公孙述拿到五郡,刘秀想打败这两个敌人,要花费的气力就大了。因此,刘秀不但礼遇窦融,还把窦融的兄弟们都封了大官。

宴会结束后,大家同时出兵。到了这个时候,隗嚣也只有“大溃”,然后所有地盘归刘秀所有。

之后,刘秀封窦融为安丰侯,食邑有个县,窦融的弟弟窦友也被封为显亲侯,其他河西的将领也得到了封赏。然后,刘秀带着自己的大军东归,而窦融仍然当河西的老大。

窦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觉得自己虽然有大功,但他还是很小心做人。因为他知道,刘秀虽然对他很好,很信任,把河西交给他,让他成为河西王,但他终究无法跟刘秀那些功臣比。那些功臣虽然没有贡献五郡之功,但他们跟在刘秀的屁股后面打打杀杀了这么多年,是刘秀的心腹,个个功劳都很大,现在他们的待遇还不如他。而且他更知道,皇帝的性格里最重的成分就是多疑。一旦哪天刘秀的疑心一来,那些看他不顺眼的功臣再在旁边烧一把火,他的末日立马到来,因此,他觉得很不安,多次上书要求离开河西。但刘秀不同意,叫他继续安心当他的河西王。

不久,陇西和蜀地都平定了,窦融就带着五郡太守到首都述职。

窦融这次进京的排场很隆重,部下的大小喽啰都跟着他一路而来,车队就有一千多辆,还跟着无数牛羊,浩浩荡荡而来。到了洛阳后,刘秀再一次大大地赏赐他。这次赏赐的规模也十分巨大,史书的记载是“倾动京师”,无与伦比。当然,这只是搞一下排场,最后他也只是个土豪而已。刘秀接着任命他为冀州牧,继续当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才过10天,刘秀再提拔窦融为大司空,成为三公之一,位于群臣之右。

此时,窦融仍然很小心。因为他始终觉得自己是半路投奔的,比不上刘秀的那些故旧,因此,一直都低调做人,看到同事们,都夹着尾巴,态度十分卑谦。刘秀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好,他却不断地向刘秀辞职,把位子让给别人。刘秀就是不同意,后来,他也不敢再请辞了。

虽然后来,因为戴涉案的牵连,被免了大司空之位,但刘秀仍然十分优待他。可以说,如果他和他的家人都这么继续低调下去,他们窦家也还会继续过着幸福的权贵生活。

然而,当刘秀死去,当他们觉得低调得要淡出鸟来时,作为东汉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的窦家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窦融虽然一贯政治正确,在天下大乱之时,能作出最佳的选择,投靠了刘秀,成功地把窦家打造成当时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窦家最为鼎盛的时期,一门之中,“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然而,他家族中的二代们却没有像他一样,保持夹着尾巴做人的态度。他们仗着手中的权势,常做违法乱纪之事。他堂哥的儿子窦林官居护羌校尉,却狂傲到连汉明帝也不放在眼里,做出“欺罔”之事来,被刘庄抓了个正着。

如果只是别的把柄,还真不好下手,可“欺罔”之罪是大罪,不抓还真说不过去。刘庄抓住窦林之后,立刻判了个死刑。刘庄知道,窦林之所以敢于这么大手笔犯罪,根子全在窦融那里。于是,他多次给窦融下诏,问责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加大。最后,居然把“窦婴、田蚡”的故事也写了出来。

窦融一看,吓得两手发抖,只得要求退休。

刘庄不再像他的爸爸那样,挽留窦融,而是直接批了个同意,既然有病,就请回去养病。

当然,如果窦氏家族就这样老实下去,那也没有什么。偏生窦融自己很老实,但却管教不好自己的下一代,叫他们都向自己看齐,不要那么嚣张。窦林就是因为太嚣张而被下狱死的。他的长子窦穆在他交出卫尉的大印后,仍然像以前那样,到处做违法之事,而且胆子比他的堂哥窦林更大。这哥们觉得六安侯刘盰很合胃口,想让他成为自己的女婿,又怕人家不答应,居然伪造了太后的诏书,说是太后命令刘盰马上办理离婚手续,然后娶他的女儿做老婆。刘盰居然被假诏书吓着,不得不按他的意思去办。哪知,两年后,即永平五年(62),刘盰前妻家人把这件事告了上去。

刘庄一看,差点大暴粗口,连太后的诏书都敢伪造,下一步恐怕连皇帝的诏书也会造出来了。当场把窦穆免了官,然后下诏一路追责。窦家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牵扯进来,然后集体遣送回原籍,只留大功臣窦融一个人在首都。此时,窦融已经七十多岁,老态龙钟,虽然衣食无忧,仍然可以过着富豪生活,但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人。不久,窦融就郁闷地死去。

再过几年,窦穆又犯了法,被刘庄抓了个正着。于是,窦穆及其子窦勋、窦宣全部被“下狱死”。经过刘庄的连续几次打击,终于使这个曾经的权贵窦家彻底破落。再过几年,刘庄才下诏,让窦融的夫人和一个孙子回来,居住在洛阳,算是对窦融当年功劳的认可。

国舅又如何

当然,只拿窦家开刀,刘庄仍然不能服众。

刘秀给他留下的功臣太多,这些功臣中很多人就跟窦融一样,没有跟随刘秀之前,就是垄断一方的豪强,成为大功臣后,就更加嚣张了。刘秀活着时,他们还有点收敛,现在刘秀死了,刘庄这个小字辈,他们就不怎么在意了。刘庄收拾窦氏家族,其实就是做给这些豪强看的。当然,如果你只搞了个窦家,其他人仍然是不会收手的。

他们仍然以为,窦融跟刘家渊源不大,刘庄是看他不顺眼,这才搞个选择性反腐。于是,窦家就成了倒霉鬼。而他们跟刘秀渊源深得很,刘庄这小子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的。

刘庄打完窦家之后,又把反腐的眼睛盯向另一个家族。

这个家族比窦家更牛。

因为,这个家族就是阴氏家族,也就是他妈妈的家族。

大家都知道,刘秀还在年轻时候,就十分喜欢阴丽华,曾经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感叹。他一扫天下之后,就废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后,而刘庄正是阴丽华的儿子。阴家在当时也出现了几个有水平的人,比如阴识,他是阴丽华的哥哥。在刘秀兄弟宣布起兵的时候,他就丢掉学业,从长安返回老家,跟刘氏兄弟打天下,被刘縯任命为校尉。

而更始皇帝的时候,阴识居然还很得刘玄赏识,让他代行大将军之职。

当刘秀派人去新野接阴丽华时,也把阴识征召过来,封为阴乡侯。

当时不但刘秀认为阴识很有水平,人品也很优秀,就是同朝中的很多人也这么认为。于是,刘秀就任命阴识为执金吾,跟他的弟弟阴兴一起当刘庄的老师。阴兴也是个人才,长期跟随刘秀到处征战,其口碑也不比哥哥差。刘秀定都之后,出征时,常常让阴识当首都的留守。阴识虽然在上朝时,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什么话都敢说,可是退朝之后,在跟大家一起热聊时,从不谈论国事。因此,刘秀更赏识他。而阴兴比阴识更谦虚,刘秀准备封他为关内侯时,他坚决推辞,说自己并没有战功,不能封侯。他姐姐阴丽华问他为什么辞封,他直接就回答:“如果外戚老是牛皮哄哄的,嫁女只想嫁给王侯,娶媳妇只想娶公主,这不是好事啊。富贵是不能过头的,人应当知足一点才对。否则,不但会被人家笑话,后果也会很严重。”阴丽华听到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因此这个皇后娘娘很少为阴家谋取什么利益。

阴兴也有一帮朋友,但他只跟这些朋友在一起聊天喝酒,他觉得这些人喝酒热聊是很有水平的,但别的能力很有限,所以,从没有帮他们讨过一官半职,只让他们跟自己永远保持在聊友的程度上。

有这样的外戚,刘秀觉得很高兴。他虽然很优待功臣,但那颗皇帝的心里仍然会顽强地生出疑心来。他觉得他百年之后,还是要把接班人托付给阴家兄弟,这才可以放心地死去。

有一次,刘秀病重起来,连他都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于是紧急把阴兴召来,想让他当大司马。

阴兴立刻趴在地上,不断地磕头,“流涕固让”,坚决不接受这个任命,刘秀只得作罢。

刘秀老担心自己死去,想让阴家兄弟当托孤之臣,哪知他自己重病了几次,最后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倒是阴兴比他还死得早,只活了39岁。

刘秀看到这两个小舅子实在太好了,常常号召外戚成员都向他们学习。

后来,刘秀又想任阴识为太子太傅。张铁坚决反对,说:“陛下立太子,是为阴家还是为天下呢?如果是为阴家,那么可以把大权交给阴识。如果是为天下,那么就要任用天下的贤才,而不仅仅把目光放在阴家上面。”刘秀一听,只得作罢。

阴兴死得早,阴识也活得不长。

刘庄即位才两年,阴识就去世了。

在汉朝的这些外戚当中,阴氏兄弟堪称其中的楷模。

然而,阴家也跟窦家一样,虽然窦融很小心谨慎,走路都不敢大踏步,但窦家二代却不知天高地厚,敢于胡来。阴家的阴兴和阴识虽然时刻记住知足常乐的信条,可他们却没有把这个信条有效地传递给他们的第二代。

阴丽华还有个弟弟叫阴就。这哥们儿也很有水平,口才尤其了得,一有什么论题出来,满朝文武都辩不过他。但在做人这方面,他就比阴识和阴兴差多了,老是觉得自己是国舅,对刘家有功劳,而且水平不一般,因此就特别傲慢,一天到晚老是板着不可一世的脸,让别人看得很不顺眼。而他的儿子阴丰就更不用说了。当年刘秀对阴家实在太喜欢了,就玩了个亲上加亲,把自己的女儿郦邑公主刘绶嫁给他。于是,阴丰就成了外戚加驸马。

哪知,这个公主的性格更牛,一发起火来,谁也挡不住。阴丰是个花花公子,这个花花公子跟所有的花花公子一样,除了贪财到处炫富做违法乱纪之事外,还好色。你去贪财,老娘不管,你去违法乱纪,老娘同样不过问——反正这个天下是俺老爸的天下,这个法也是俺老爸的法,可你要是天天在外面混女人,老娘就愤怒了。

公主一愤怒,就启动家族问责机制,找来阴丰破口大骂。

阴丰当然不服软,同样用破口大骂来应对。双方的火气越来越大,最后,公主也跟所有的女人一样,在那里寻死觅活。阴丰当然也跟着奉陪,说你以为公主就了不起了,老子同样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公主一听,哭声就更大了,说你敢杀老娘?老娘的哥哥是现任皇帝。他绝对不会放过你。

哪知,阴丰正在气头上,看老子敢不敢杀你?当场找来杀人工具,真的把公主一刀砍死。

眼看自己的老婆从一个破口大骂的泼妇变成横在地板上的死尸,阴丰的脑袋也回归了原位,知道自己真的闯祸了。以前他到处打打杀杀,那是一点事也没有的,可现在杀的人却是皇帝的妹妹啊。

他傻着眼在那里发抖,但他还有什么办法?他像所有的花花公子一样,在干违法乱纪之事时,表现得很疯狂,好像这个天下是老子的天下,谁也拿他没有办法。可一旦事情败露,立马就软了。

刘庄听说妹妹的性命被这个表弟一刀结果了,立刻暴跳如雷。老子正要找人当典型,你却跳了出来。而且阴就家这些年干的坏事也不少,正想找个机会敲打一把,现在你居然连老子的妹妹也敢杀,恐怕哪天跟老子在一起,一言不合,也要举起大刀朝老子的头上砍了。如果犯了别的罪,碍着老妈的脸,倒不好治罪。现在杀了公主,老妈还有什么话说?

刘庄其实在看到阴家的势力越来越膨胀肘,心里也很不安稳,尤其是阴就,那一脸的骄横,谁也不放在眼里,仗着是太后的弟弟,什么财都敢要,什么话都敢说,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只怕比窦家更牛。刘庄立刻在太后面前,直接满脸怒容地下令,判处阴丰死刑,立即执行。

刘庄在把阴丰押赴刑场之后,并没有放过阴就。他不断地敲打着这个国舅。阴就没有办法,最后跟自己的老婆一起自己结果了自己。这还是刘庄看在他是国舅的面子上,把自杀的权利下放给他们,而没有让他们被处以极刑。

正蒸蒸日上的权贵家族阴家就这样倒了下去。

刘庄通过阴家事件,再次向外界宣告,谁触犯法律,谁都得承担犯法的后果。而且,这哥们儿性格很猛,一旦执法起来,绝对没有宽大这个术语。

打虎,也打亲兄弟

在中国历史上,刘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较为宽大的皇帝。但刘庄在性格方面跟刘秀区别太大。这哥们儿的脾气很火暴,而且对腐败分子更是十分痛恨,一经发现就坚决从严从重,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敢于挑战他,他就绝对不手软。如果说窦家只是外姓功臣、阴家只是外婆家的人,算不了什么,那么,且看他亲兄弟犯事起来,他同样毫不留情。

还记得刘荆吧?这哥们儿在刘庄即位时,曾动员废太子刘疆搞政变,被刘疆举报后,刘庄因为刚刚即位,又念在兄弟份上,放了他一马。哪知,这哥们儿老是觉得自己有造反天赋,又看到刘庄这些年大力反腐,大臣们都有些怨言,觉得造反环境大好,时机已经成熟。当然,如果他觉得时机成熟,就着手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反上京城,倒也算是个干实事的人。可这哥们儿除了在贪腐这事上有实干精神外,其他事都是玩虚的。就连造反这事,他同样没有脚踏实地地干。当年鼓动刘疆,也只是用心去伪造一封毫无技术含量的信,这时想自己举起大旗,同样只是请来几个看相的江湖骗子,问他们:“我的相貌很像先帝。先帝三十岁取得天下,我现在也三十岁了,是不是可以起兵了?”

看相的本来就是凭着胡言乱语,靠在人前装高深骗人家的钱财,从来不敢做造反这样的大事业。这时听说刘荆居然要造反,而且还要让他们提供造反依据,一下就慌了神。他们没有回答刘荆的话,告辞之后,第一时间就去向有关部门进行实名举报。

刘荆也怕了起来。这哥们儿虽然天天照镜子,觉得自己不管转哪个角度看,都跟老爸刘秀很相像。可胆子却远没有刘秀的大,智商更没有刘秀的高。他听说看相的告发了他,二话不说,立即找来一条质量过硬的绳子,把自己五花大绑起来,然后步行到大牢里,等刘庄兄弟的判决。

刘庄看在兄弟的面子上,再次放他一马,不追究他的刑责,只是下诏不许他统治封国的官员和人民,但其他待遇一律保留。当然,还派相国和中尉对他进行严密的监控。

如果刘荆就这样老老实实地过着他的王爷生活,那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可这家伙硬是不老实,从监狱里出来不久,脑后的反骨又活跃起来。这次,他没有把希望寄托在相士的身上,却把希望放在那些搞巫术的人身上。他请来巫师,让他们通过祭祀活动,然后发几个恶毒的咒语,把刘庄诅咒死,然后让他坐这个天下。

这事好像动静不大,而且干得十分隐秘,完全可以在暗处进行,把刘庄搞死,然后自己鬼使神差地坐上皇帝宝座。哪知,还是让刘庄知道了。结果,鬼神还没有把刘庄搞死,他倒先被刘庄抓了起来。

刘庄这次不再放他,下令长水校尉樊鯈组织有关部门对他进行审讯。

樊鯈很快就结案,并建议对刘荆判处死刑。

案子报到刘庄那里。刘庄大怒(肯定是在装),大声说:“诸卿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卿等敢尔邪?”你们明明知道他是我的弟弟,都还要杀他。如果是我的儿子,你们还敢吗?

樊鯈说:“这个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不是陛下的天下。根据《春秋》里的说法,君王至亲也不能搞谋反啊。谁搞谋反,就杀谁。我们因为刘荆是陛下的兄弟,这才上报皇上,请示一下。如果是陛下的儿子,我们的工作职责就是专断诛杀而已。”

刘庄一听,心里哈哈大笑,老樊真有水平,帮他找到了理论根据,当场表扬了樊鯈一通。

樊鯈一被大力表扬,刘荆就必死无疑了。

刘荆那颗脑袋里的水分虽然很多,但也不是真正的傻子。他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最后还真给刘庄哥哥脸面,没有让刘庄派人来把他五花大绑,押赴刑场,而是自己解决了自己的性命。

刘庄在处理这件事上,还是很有策略的。反复让刘荆犯法,然后自己还装了一把仁慈,最后借樊鯈的嘴,让刘荆死得很合乎《春秋》之义。呵呵,兄弟啊,不是我要杀你的,是《春秋》要求你去死的。

功臣杀了,外戚也杀了,亲兄弟也没有放过,应该没有人敢再犯事了吧?

但仍然有。

而且又是刘庄的兄弟。

这次是刘英。

刘英是刘秀与许美人生的儿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封楚王,而且跟刘庄的关系也不错。这哥们儿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佛教徒。刘英的封国就在淮南一带,这说明佛教当时已经在当地流行。

刘庄当皇帝以来执法严苛,为了表示自己其实是很宽大的,就在永平七年下了个诏书,要求把全国的死刑犯都送往度辽营,然后下诏叫那些逃亡的罪犯可以用生绢来赎罪。这本来跟刘英无关。谁知,这个家伙平时肯定心里都在做着图谋不轨的梦,看到这个文件之后,居然心虚起来,扛着黄缣、白执跑到相国那里,对相国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剖析:“我身在藩国,积累了很多罪行。现在朝廷让我有重新做人的机会,我很高兴。现在送上这些缣帛,以赎我罪。”

相国把这事向朝廷进行了汇报。刘庄什么也不说,只是下了个诏书:“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洁齐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这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楚王刘英向来精通黄老的理论,又崇尚佛家的慈悲仁爱,曾经斋戒三个月,对佛立过誓言。现在还有什么嫌疑,需要悔恨到这个地步?把他送过来赎罪的那些东西全部返还给他,算是赞助他信仰的佛门弟子。据说这个诏书是中国第一次对佛教的记载,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当然,刘庄下这个文件时绝对没有考虑到什么文献价值,而是因为确实找不到刘英的把柄,与其把他大骂一顿,不如让他继续玩下去,等把柄露出来再行动不迟。作为兄弟,刘庄肯定知道刘英有多少斤两,更知道刘英不会无缘无故地向他赎罪。如果他真的以为刘英是神经系统发生混乱才搞这个赎罪动作,只能说明他自己的神经系统发生了障碍。

果然五年之后,对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作出巨大贡献的刘英真的露出了本相。

这哥们儿也跟刘荆一样,觉得造反有理,而且手法几乎雷同。刘荆先请相士鉴定自己的相貌,然后再请巫师来诅咒刘庄,要把刘庄诅咒死去,玩的是虚招。刘英玩的也是虚招。这哥们儿大概汲取了刘荆的教训,没有请相士和巫师,而是请来几个方士,帮他制作了金龟和玉鹤,然后在这些东西上面刻上文字,表示天老爷经过研究,决定让他当皇帝。

结果也跟刘荆一样,被人告发上去,说他蓄意谋反。

刘庄当然大怒,老子当皇帝到现在,别人都不敢谋反,倒是兄弟们要反来反去,立即进行取证调查。最后证据确凿,有关部门上了个奏折,“请诛之”。但刘庄仍然表示不忍杀掉兄弟,只是废了他的爵位,然后“徙丹阳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

刘英到丹阳后,便自杀了事。

至此,不管是功臣还是外戚、宗亲,刘庄都找到其中的代表人物,然后抓住把柄,进行强力打击,把豪强、贵权们狠狠地修理了一把。

威镇西域

刘庄性格火暴,对犯罪分子动则大刑伺候,甚至有时还自己动手。据说,有一次他亲自查账,发现内朝一个小吏误记了西域属国的贡品,立刻把犯错的尚书郎叫来,然后自己举着木杖对尚书郎进行责打。那些官僚对刘庄都感到很害怕,是以在明帝一朝,官场算是比较清明。

这哥们儿对当官的很严厉,但对老百姓却十分宽松。

他在当皇帝时,多次下诏减免田税和徭役,还出台政策,劝督农桑。他自己很节俭,在修建自己的坟墓时,就下令不得搞大工程,而且专门下了个诏书:“令流水而已……无得起坟。万年之后,扫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过百日,唯四时设奠。置吏卒数人,供给洒扫……敢有所兴作者,以擅议宗庙法从事。”但在兴修水利时,他却是大手笔。汉平帝年间,黄河和汴水曾经大决,没有人修整。刘秀当皇帝时,曾经打算修一修,可是当时的浚仪县令上书,说现在战争刚刚结束,不宜征发徭役。刘秀只得作罢。

可后来,决口越来越大,汴渠不断向东泛滥,黄泛区越来越大,“兖、豫百姓怨叹”,认为朝廷只是用心去做其他工程,没有优先解决黄河决口之事。刘庄也很着急。正好有人向他推了个水利人才。这个人才叫王景,是个水利专家。他马上下令王景和建设部门的官员王吴负责修筑汴渠的防洪堤岸。这个工程十分巨大,从荥阳开始向东,直到千乘入海口,共一千多里,每隔10里修建一个水闸,使水闸之间的水流相互调节,彻底消除了决堤和漏水的隐患,从而使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王景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大力节省,但最后耗费仍然“以百亿计”。

刘庄严以治吏,宽以治民,使得大汉王朝的元气得到迅速的恢复。

于是,在国富民强之后,他也把目光投到匈奴那里。

汉朝立国至今,最大的边患就是匈奴。西汉时,匈奴被刘彻几次猛打,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嚣张,但这些年来,仍然不断地制造着麻烦,让汉朝很头痛。

刘秀时代,因为天下初定,没有力量向匈奴开战。

经过刘庄十多年的经营,国库已经大为充盈,于是,决定启动惩罚匈奴的战争。

永平十五年十二月,刘庄令窦固等率兵屯驻凉州,作好进攻匈奴的准备。

次年春天,刘庄下令四路大军出塞,讨伐匈奴。

窦固和耿忠一路直达天山,向北匈奴呼衍王进攻,一战斩杀匈奴一千多人,再追至蒲类海,之后在这里设置了宜禾都尉,并组建了一支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开荒屯垦。其他三路基本都像当年的李广一样,白白跑了一趟,没有抓到立功的机会。

窦固派班超跟着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以便与他们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匈奴。

班超他们很快就来到了鄯善国。

鄯善国的老大听说汉朝的使者来了,马上高规格接待了一番。可没过几天,这个国王的态度突然又变了起来,对班超他们的笑容显得很僵硬。班超一见,就觉得不对劲,对他的同伙说:“你们看出这个家伙对咱们冷淡了吗?”

他的那些下属一点不在意,都说,胡人就是这个样子,一群没有文化的人,咱不能要求太高啊。

班超说:“你们错了。我认为肯定是北匈奴的使者也到了。他现在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咱可以试一试他。”

于是,他把鄯善国的侍者叫了进来,突然问道:“匈奴的使者来几天了?他现在在哪里?”

这个侍者哪知道班超在玩他,只是老实地回答:“他们来三天了,驻地离此三十里。”

班超立马把这个侍者关了起来,然后把手下36人都召集起来,请他们喝酒。喝到酣畅之时,他突然大声说:“咱们远在西域,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才来了几天,鄯善国的国王就开始不理咱们了。如果北匈奴使者叫他把咱们都捆了起来,送到匈奴那里去,不用几天,咱们都会成为狼嘴里的快餐。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大家都齐声说:“兄弟们只听班司马的。”

班超再次大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连夜火攻匈奴人,让对方不知道咱们到底有多少人马。趁他们慌乱之际,把他们消灭掉,鄯善国王就容易搞定了,咱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有人说:“这事很大,还是去向郭从事汇报一下。”

班超面色一端,道:“咱们的生死现在必须作出决定。郭从事是个文官,如果听到咱们的想法,肯定怕得要命,如此一来,咱们的计划就会泄露。泄露计划就等于没命,到时我们就会死得很难看。”

大家一听,真有道理,于是一致同意班超的意见。

到了夜里,班超就带着这36人跑到匈奴使者的驻地。

当时,大风呼啸,刮得脸面生疼。但班超很高兴,真是夜袭的大好机会啊。他下令10人拿着鼓,躲到匈奴人帐后,说:“看到火起,就一齐擂鼓大喊。”其他人都拿着大刀和弓箭埋伏在帐门的两边。一切准备停当,班超自己去当纵火者。

大火一起,匈奴人帐前帐后都是鼓声大震,杀声连天,匈奴人正在酣睡,被这个阵势一惊而醒,无不惊慌失措,乱成一片,到处乱窜。班超挥刀上前,亲自杀了三个人。他的手下也奋力杀敌,一口气杀了三十几个人。其余一百多人都被大火烧死。

班超得胜归来,这才把事情经过告诉了郭恂。郭恂吓了一跳之后,随着脸色一变。

班超很聪明,知道这家伙的心理素质并没有那么差,而是怕自己没有功劳,于是笑着说:“老兄虽然没有前去参与行动,但这个功劳里也有老兄的一份。”郭恂这才把大喜的神态挂到脸上。

班超立刻把鄯善国王叫来,然后把匈奴使者的脑袋丢在地板上,让他仔细验收。鄯善国王一看,当场吓尿了。

班超当场把汉朝对西域的政策向他宣布,要求他不得再跟匈奴来往。鄯善国王磕头说:“以后再也不敢有二心了。”当然,口头表态是不能算数的,他还派王子到首都洛阳去当人质。

班超回来向窦固报告。窦固很高兴,将班超的功劳向刘庄进行了汇报,并请求再选派使者出使西域。

刘庄一看就笑了,说:“有班超这样的人才,还用再选派他人做什么?现在任命班超为军司马,继续去完成他的任务。”

窦固又派班超出使于阗,并想给他多派些兵。可班超却摆了摆手,表示只带原来的36人,理由是:“于阗国很大,也很远。现在就是多带几百个人,对比起来力量也没有多强大。如果出什么意外,人多反而是累赘。”

于阗国虽然很大,向来是西域南道的老大,可仍然被匈奴使者控制着。班超来到于阗后,于阗国王广德并没有用很高的规格接待他。而且这个国家的人都很信巫术,一碰到什么问题,从不肯费自己的脑子去想办法解决,而是都去问巫师。这次巫师大声说:“现在天上的神仙已经很生气,问我们为什么要倒向汉朝?汉朝外交代表团里有一匹黑唇黄马,你们快过去拉过来当我的祭品。”

广德立刻派他的宰相私来比过来跟班超要马。

班超是什么人?早已查出此事的来龙去脉,一跟私来比见面,二话不说,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有个要求,就是让巫师亲自来取马。

不一会儿,巫师就牛皮哄哄到来。

班超连话也不让他多说一句,大刀一砍,就把巫师的脑袋砍掉。私来比一看,正想说什么,班超却率先把他捆起来,用皮鞭把他打了几百下,然后自己拿着巫师的脑袋去见广德,把广德也狠狠地骂了一顿。广德虽然在西域很牛,但看到班超这个样子,也害怕起来,只得听从班超的吩咐,把匈奴使者杀了,断绝了与匈奴的交往。

如此一来,西域各国都派出王子到汉朝充当人质。西域跟中原的关系中断了整整65年,到现在才全面恢复交往。大汉天威这才重新在西域那里得到体现。

如果刘庄不能拿出雷霆手段,把豪强、外戚、宗亲狠狠地打压一顿,肃清整个大汉官场,解放生产力,使得人口大幅度增加,国库大为充盈,大汉朝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强大起来,只怕此时他就会在这些传统权贵势力的掣肘之下,弄得灰头土脸,谈何富国强兵、民乐其业、远近畏服?

这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最后只活了48岁,便在永平十八年的秋天,于东宫前殿驾崩。

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曹丕的评语:明帝察察,章帝长者。

范晔的评语: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

曹范两人的评语是很中肯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hm/1313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