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身前后名

鲁肃——武力豪族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历史大观园 身前后名 2020-06-24 23:39:04 0


在《三国演义》里,鲁肃是一个政治暖男的形象。从联刘抗曹开始就被诸葛亮一路当猴耍,又被周瑜当跟班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虽然一直在大家眼前晃来晃去,但存在感实在是弱得不行,单刀赴会时还被关羽玩弄,最后去世时是管辂占卜得知,都没有露把脸的机会。这样一个人物真难说是喜剧人物还是悲剧人物,总之是憋屈无比。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鲁肃的形象与演义中判若两人。他本身是一代豪侠,文武双全,赤壁之战前主动促成孙刘联盟,诸葛亮在其中也不过是陪衬;跟周瑜是知音、是兄弟,深受周瑜敬重;单刀赴会是鲁肃说得关羽哑口无言而不是相反。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真实的鲁肃跟《三国演义》中那货简直是两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三国演义》为了凸显诸葛亮的神奇,需要一个陪衬的角色,根据情节就派给了鲁肃,另一方面也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汉末的社会结构不甚熟悉,不知道武力豪族的进化路线和演变脉络,以为有文化的人必然手无缚鸡之力。

“凡品”背后的奥秘

《三国演义》中鲁肃那不多的存在感,基本集中在赤壁之战前力主抗曹一事上。曹操席卷荆州,准备攻打东吴,东吴文臣一律主降,武将一律主战,身为文官的鲁肃却也主战,显得十分与众不同。不过,鲁肃为什么要跟他的文官同僚唱反调,一力主战,《三国演义》却没说明白。这是因为《三国演义》是一本文学书,并不打算详细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甚至会为了文学效果而篡改史实。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曹丕篡位后,东吴使臣赵咨的一番话,道明了个中原因,及其背后的深厚背景。

当时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大军伐吴,孙权为免两面受敌,向曹丕称臣。而曹丕这时刚刚篡汉,自信不足,急需重量级人物来站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曹丕为此甚至放弃了趁势消灭东吴的利好。这时东吴赵咨出使魏国,正事办妥后,曹丕胸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起,同时也为了考较一下使者,问道:孙权是什么样的主公?(吴王乃何如主也?)赵咨也不含糊,说孙权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并且详细说明了一番:

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凡品”这个词,真的道尽了汉末三国许多事件背后的奥秘,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显示的是东汉豪族政治的演变终局。鲁肃正是豪族的一员,而豪族里面又分三六九等,上等的是儒学士族,中等的鲁肃这种就只能是“凡品”了,当然“凡品”比下等的没见过世面的土豪劣绅又要强一些。要弄清楚豪族政治的这些门道,必须先回溯一下豪族的发展史。

战国时代,山东六国的社会是很活跃的,原来社会固有的阶层藩篱被打破之后,社会重组的力量汹涌澎湃,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各种职业都得到发展空间,家声不坠的贵族、心灵手巧的工匠、嗅觉灵敏的商人、持家有方的农民、孔武有力的游侠,都是具有一定财富、地位的社会中坚力量,是最早的豪族,社会在多种成分的交织下显得异彩纷呈,活力四射。但是与此相对的,僻处西陲的秦国却实现了按政府意愿规划的社会,居民不是打仗,就是种地给打仗提供粮食。秦国理论上不需要这两种人以外的人,秦国的社会就像一台机器,效率极高却全无活力,而正是这样“心无杂念”的国家能够在兼并战争中胜出,统一中国。秦国一旦统一,就要把所有人平均化,不是平均富裕而是平均贫穷,因为按照秦政设计者商鞅的说法,人民穷才愿意被国家驱使,富了国家就驱使不动了。这下社会中层倒了血霉,在秦王朝的屠杀和强制迁徙下,许多豪族破产、死亡,社会正在朝秦朝构想的方向滑落。

好在这样的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被全社会愤怒地推翻了。汉朝虽然全盘继承了秦朝法令,但是汉初并没认真执行,反而刻意减轻政府的存在感,虽然仍会把家产在某个数量以上的豪族迁往关中监视居住,但对社会的控制与秦朝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诸多豪族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与原来幸存的豪族一起,在政府控制之外,形成了强大的豪族阶层。只是好景不长,汉武帝上台后对豪族进行了比秦朝更凶猛的打击。汉武帝的目的是取消豪族对政权说不的权力,不论政权是好是坏都不可以,对豪族一边杀还一边驯化,只要肯做国家的官就任你贪腐,游离于政权之外就满门杀绝。在酷吏政治的腥风血雨之下,不服的豪族基本全灭,剩下的乖乖地来做国家的官,伺候皇帝。但很快,进入国家政权的豪族尝到了甜头,有了权比在野时强多了,经过秦汉高度集权的体制对社会的塑形,有权是一切事业的前提,这些豪族很快就利用在朝堂上的权力逼迫汉元帝放弃了迁豪等打击豪族的政策。豪族从此逞几何级数发展,到东汉成了国家政治的主角,甚至东汉王朝都是他们帮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

也正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开始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其实不准确,汉武帝并没有禁止诸子百家的言论,只是从官方设立的博士官里去除了儒家以外的内容,只保留了儒家博士,并且规定博士弟子有机会当官而已。不过随着汉武帝打造的官本位社会逐渐成型,权力在社会上的重要性胜过一切,民间对能够当官的儒家趋之若鹜。另外,儒家在被官方尊崇以前本来就是显学,孔子、孟子在民间的声望一向崇高,民间对儒学有广泛的认同基础。两个因素合起来,儒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就迅速扩散,成了主流世界观。当然,政策对社会的影响总是滞后于对政治的影响,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经过上百年,直到东汉,儒学才获得社会上多数人的认同。

儒学既然已经取得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儒学水平的高低和践行儒学价值观的力度就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儒学本身是讲究克己复礼的,自我比较克制的人总是能够更好地处理亲戚和邻里关系;儒学又是主张民本主义的,同情平民的人能够团结平民对抗土豪劣绅的压迫,甚至土豪劣绅勾结了官府他们也不怕。所以信奉儒学的人在家乡一般会有很高的声誉,当汹涌的民意倒逼政府的选官系统的时候,儒学水平和家乡声誉就成了选官的新标准,而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重合的。选官的新标准使得地方豪族也有不少信奉了儒学,妥善地处理家族关系,跟以东汉政府为首的黑恶势力作斗争,全社会显示出一种向善的风气。到东汉中后期,许多儒学有成的人做到了高官,出现了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那样四世三公的高门士族。在他们之间还产生了名士认证系统,由知名士人品评人物,比如品这个是“天下俊秀”,品那个是“天下楷模”,得到好的品题即“高品”的人就成为名士,往往身价暴涨,立取高官,儒学名士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没有及时转型儒学的武力豪族就比较尴尬了,上面说的品题活动一般只在士大夫圈子里玩,武力豪族一般是没什么人去品的,所以他们相对于“高品”来说,就是“凡品”,至于平头老百姓,那更是连品都没有。武力豪族是豪族的初始形态,很多发家了的人都用金钱的力量聚集起本宗族的人员和来投奔的宾客、奴仆,形成地方上土生土长的力量。这些人又分为土豪劣绅和豪侠之士,土豪劣绅凭借武力横行乡里,有时候平民团结在有勇气的人周围跟他们对抗,他们不能取胜,就贿赂官府(主要是贿赂宦官在地方的亲党),利用官府的力量来压制反抗。这些人就是汉末所谓的“浊流”,名声奇差无比,即便在汉末乱世中浑水摸鱼,占了块地盘,也会因为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而毫无前途,很快就会被人干掉,比如泾县大帅祖郎、巢湖水寇郑宝之类。另一种豪侠之士跟土豪劣绅做法相反,他们未必研究过儒家经学,但是有基本的正义感,所作所为跟儒学名士大同小异。灾荒之年他们也会赈济宗族,收留走投无路的人做自己的宾客、僮仆,帮这些人躲避国家的苛政。他们也会团结乡民跟土豪劣绅针锋相对,有时候他们也会得到儒学名士的品题,只不过机会较少而且越往后越少。为了仕官他们也会读书,向文化士族的方向转型。只是两汉的儒家经学十分烦琐,解释“曰若稽古”四个字就能解释几万字,要学习这种经学,一方面要有超强的悟性和记忆力,一方面也必须有名师指点,两样一样也少不了。所以能够儒学有成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有心读书的武力豪族刚转型时会先读有助于实际政治的兵法、历史方面的书籍,等到家族有一定学术积累后再去学习儒家经典。这样的武力豪族,地位处于儒学士族和土豪劣绅之间,与两者都有相似的一面,用“凡品”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有品第,但品第不高。而鲁肃就是一个“凡品”的武力豪族。

土豪的世界你不懂

鲁肃出生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属于淮河流域。汉末豪族发达程度、文化程度是跟地域相匹配的,当时最发达的是关中和中原,江淮流域属于较偏远落后的地区,儒学覆盖程度不算高。鲁肃家里虽然非常有钱,但在儒学上也没什么成就,也就没什么人来品他,所以社会地位不算多高。鲁肃身材高大,也跟其他土豪一样,击剑骑射,招揽宾客,后来看见天下将乱,就在山中隐秘地讲习兵法,把这些宾客当部队训练。这样的所作所为,跟造反前的项梁、项羽一模一样,又怎么会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呢!

乱世之中,很多人能生存下来也多亏这样的豪族。汉武帝几十年的暴政弄得“天下户口减半”,并不是人真死了一半,而是很多人脱离了国家的控制,投靠豪族去了。豪族虽然从他们身上收的田租比国家定的租税要高不少,但能保证确实就收这么多,相比于国家因为吏治腐败而层层加码收的钱可能还要少些。除此之外还能帮他们逃脱政治腐败时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那才是真要人命的东西。到了战乱之世,由豪族牵头,组建坞堡,聚集几百几千的宗族和乡民固守,也能保全不少乡民免遭盗匪和乱兵的杀害,像许褚、李典都是这样的坞堡首领。所以说豪族是社会的中坚完全没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汉唐灭亡后汉族政权还能依靠地方豪族或藩镇的支持得以延续,而宋明灭亡后由于民间权力已经全部被国家收走,国家一旦崩溃地方上就再无有组织的抵抗力量,只能一溃千里,难以复兴了。

鲁肃的生活富裕、武艺高强,所以性格也十分豪爽、侠气。汉末乱世各郡县普遍饥荒,部队也经常乏粮,没东西吃的时候,河北袁绍的部队吃过桑葚,淮南袁术的部队吃过花蛤,刘备在徐州时部队连这些都没得吃就只能自己吃自己,人相食了,反而乡间的武力豪族因为组织乡民防御、生产,囤积了不少粮食。一次周瑜带部队路过鲁肃的家乡,粮食不足,听说鲁肃家富裕,就来找鲁肃借粮,这种借粮说是借但是还不还就不好说了,很多豪族不愿意借,有时候需要把豪族的坞堡打下来才能得到粮食。当时鲁肃家有两囷米,每囷三千斛(大概几万斤),鲁肃看周瑜很顺眼,直接送一囷给周瑜,把周瑜感动得不行,两个人当场定交,从此周瑜就成了鲁肃的后台,对鲁肃在东吴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后来果然天下大乱,鲁肃因为淮河流域是战场,决定带宾客、家小避祸江东。这时因为战乱,人民锐减,人口成为各割据势力的宝贵资源,怎能轻易放走。州里派兵来追,鲁肃令部下拉弓搭箭,严阵以待,自己在阵前露了一手绝活立威:他把盾牌立在阵前,连连发箭,每一箭都把盾牌射穿,追兵一看鲁肃这么猛,屁都没放一个就回去了。这哪里还是文士,这都跟锦帆贼甘宁那样的猛男差不多了。

因为武力豪族的底色,鲁肃对其他的武力豪族也比较有好感,能说到一起去,比如对明显不能成事的巢湖郑宝也有一定认同,差点投入郑宝麾下。到了江东以后,因为孙策、孙权也是武力豪族出身,鲁肃跟他们都很谈得很来,大家很有共同语言。

比如在是否忠于汉朝的问题上,鲁肃就表现得很通达。东汉后期,各地的名士通过串联,在中原形成了全国性的名士俱乐部,由天下名士如太原郭林宗、汝南许子将等人来对各地知名人物进行名士认证,要得到这些人的好评才能成为名士。这些名士经历党锢之祸仍然不屈服于皇帝和宦官的淫威之下,得到民间的一致拥戴,所以从黄巾之乱爆发,汉灵帝解除党禁后,各地的名士就成了预备高官。也就是说汉朝的高官大部分从名士阶层里产生,像鲁肃这样的武力豪族顶多吃点残汤剩菜,对汉朝的忠诚度自然有限。所以鲁肃一见孙权,直接就说: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朝必亡,而且必亡于曹操,救是救不了的。当然孙权本来也没打算救,不过谈到国家大事的时候为了政治正确总要表现一下忧国忧民,鲁肃先把这一重伪装摘掉才好说实话。紧接着他又说: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建议孙权不如去打下长江以南,将来自己称帝好了,还拿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来做对比。这就是有名的“榻上策”,鲁肃说出了孙权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孙权虽然嘴上说自己“尽力——方”,是“冀以辅汉”,鲁肃“此言非所及也”,但从此将鲁肃引为知己,欣赏得不行。无独有偶,另一个出身巴蜀的武力豪族甘宁,一见孙权也是这个调调:

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一破(黄)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意思跟鲁肃一样,汉朝必亡,而且必亡于曹操,建议孙权打下包括巴蜀在内的整个长江以南,将来想怎么搞再说,因此甘宁也被欣赏得不行。

在豪侠这一点上,同为武力豪族的鲁肃跟甘宁是差不多的,他两人喜欢的是江湖上豪杰的勾当,对于恪守儒家礼仪的士大夫不太感冒,所以两个人对士大夫的代表张昭都不怎么礼貌。鲁肃对张昭不怎么谦虚,甘宁建议孙权攻打荆州的对策被张昭反对的时候还反唇相讥。当然,张昭对这两个人也不怎么看得上。

赤壁之战是这样打起来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一点,鲁肃不是什么文官、儒生,而是一个土豪、大侠,他身边还站着甘宁以及老将程普、黄盖、韩当等一帮武力豪族(甚至是连武力豪族都不如的平民),这些人就是陈寅恪先生归纳的“淮泗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以淮河、泗水流域的人为主干,有些人如甘宁虽然不是淮泗流域的人,但与淮泗武将抱团,也被视为这个集团的一分子。

吕思勉先生论及周瑜、鲁肃劝孙权抗曹,认为这是南方的一股傲狠之气不肯屈服,好乱行险而已,但为什么会有这股气,却语焉不详。其实周瑜虽然出自名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到过三公中的太尉,但他父亲周异这一支是名族里面的二流房支,周异只当到了洛阳令,跟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出身差不多,武力豪族的色彩还是有一些的。周瑜虽然在中原有点名声,但他儒学上没什么成就,最多勉强当个地方名士,想做海内名士是没指望的,所以在中原的前途相当有限。相比之下周瑜跟孙策是发小,与孙家关系极深,最好的选择自然还是把注下在孙权身上。鲁肃却纯粹是因为武力豪族的身份,对重视名士的汉朝不感冒,对汉朝的代表曹操也不感冒。

但士大夫不一样,士大夫既在汉朝的政治序列里面有优先仕官权,又从小受到儒家价值观的熏陶,对汉朝正统的认同度很高。孙家刚过江的时候,身份是伪帝袁术的部将,江东的士大夫抵抗得那叫一个惨烈,各家各户死伤惨重,被灭门绝户的也不在少数。虽然孙家后来拼命洗白,但再洗白也没法洗得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那样白。所以淮泗流域的士大夫如沛国刘馥、淮南刘晔早早地投靠了曹操,流寓江东的外地士大夫如华歆、王朗,也弃孙家如弊履,一找到机会就投奔曹操,江东本地的士大夫如“吴四姓”的顾陆朱张、“会稽四姓”的虞魏孔贺,那说不定是在盼着曹操来解放来的,就连深受孙家信任的张昭也抵御不了归汉的诱惑,因为降曹以后以他天下名士的级别可以轻松地当上三公九卿之类的高官,于是大家一力敦促孙权降曹。曹操对这点心里也有数,所以派蒋干去劝降跟士大夫沾点边的周瑜,对鲁肃、甘宁这些武力豪族则完全没想法。

对鲁肃这些武力豪族来说,降曹就不是什么利好了。鲁肃追到厕所里对孙权说“我回去还能做下曹从事,将来能当州郡长官”,那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从这往后走就是九品中正制,士大夫垄断高官,武力豪族只能做些打下手的职位。按鲁肃的出身,当个武猛从事已经差不多到顶了,治中、别驾那些州里的高官基本上是没戏的,还不如在孙权这里搏个高官显爵。孙权也是武力豪族,心里更是这么想,虽然像荆州刘琮那样投降曹操是能混个不错的待遇,锦衣玉食没问题,但终身受监视,权力更不要想,这是充分品尝了权力的美味的孙权不能接受的。不过他的想法没人支持,被士大夫们逼得说不出话。现在发现手下有一帮武力豪族跟自己想法差不多,底气顿生,再加上在军中威望崇高的周瑜也支持抗曹,孙权终于敢出一口恶气,对着士大夫们砍掉桌案一角,说再有言降曹者有如此案了。赤壁之战也就这样成了定局。

战胜之后,孙权带领诸将,以极高的规格迎接鲁肃,自己也下马等候,还问鲁肃:怎么样,规格够高,给你面子吧?鲁肃豪气顿生,说还不够,等你当了皇帝,用安车来迎接我,让我享受一下高级士大夫的待遇,那才有面子。称帝的目标终于不用时刻藏着掖着了,孙权也豪性大发,乐得不行。这叫英雄惜英雄,土豪识土豪。

不过,鲁肃如果只是这样一个凡事讲打的武力豪族,那跟甘宁他们就没啥区别了,跟文官的形象完全不沾边,《三国演义》为什么会把他写成一个文官呢?那是因为,他虽然不以儒学见长,但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识度过人,目光长远,在战略上不但敢打,还知道收。《射雕英雄传》里面洪七公教郭靖使亢龙有悔,说打出去一分力,得留着十分力,才能收放自如。能收比敢打更需要勇气,能克制住自己的勇气。

超越土豪的土豪

这就牵涉到另一桩公案借荆州了。赤壁之战后,周瑜与刘备合作,花一年多时间,艰难攻克南郡。刘备向孙权讨南郡,但江东没什么人理会他,唯有鲁肃劝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一起抗曹,这件事比较难以理解。而事后刘备夺益州、取汉中,有了自己的地盘,却怎么也不肯归还南郡,最后孙权只好自己去取,两边大打出手,费心费力。孙权后来跟陆逊聊天,也说“榻上对”和力主抗曹是鲁肃的大功,但借荆州给刘备,是他失策之处。这么看起来,鲁肃是出了一个昏招。

但这真未必是一个昏招,那时东吴的状况可并不怎么好。就在周瑜打南郡的同时,孙权在合肥铩羽而归,可见东吴的实力有限,何况南边还有几十万山越,时不时来犯个境杀个人,扩张过快的话,崩盘也不是没可能。更重要的是,鲁肃深知曹操占据中原菁华之地,战争潜力十分恐怖,唯有孙刘携手共进,才有战胜曹操的可能。让刘备承担荆州方面曹军的压力,东吴专心经营淮南,对东吴来说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选择。刘备那边的诸葛亮也深明此理,所以赤壁之战前就跟鲁肃一起运作孙刘联盟,而在鲁肃死后,诸葛亮特意为他发哀,就是感觉此后孙刘联盟要维持不下去了。

事情的演变也一如鲁肃的预料,刘备夺取益州后,又攻克汉中,紧接着关羽围攻襄阳、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担心樊城陷落,几乎打算迁都邺城。曹操在孙刘的打击下,终于渐见颓势了。周瑜虽然一直想灭了刘备,攻略巴蜀汉中,与曹操平分天下,跟鲁肃的想法不一样,但临终时却推荐鲁肃接替自己。这说明他承认鲁肃的方针至少也是一种选择,自己死后,东吴走这条路也不是不可以。鲁肃对自己的眼光也比较自信,所以面对吕蒙这样段位较低的武力豪族,容易豪情满满,自信过度。不料吕蒙在孙权劝学后也勤修苦练,读了很多书,慢慢地跟了上来,虽然离鲁肃还有差距,但也时不时地刺鲁肃一下,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类。可见鲁肃作为一个高瞻远瞩、雄才远略的武力豪族,跟一般的武力豪族在认识上已经有了代差。

但是,鲁肃这种豪侠的性子,能料大势,却料不了细节。他并不能料到孙权折腾那么多年,连个合肥城都攻不下,设想的淮南攻略彻底破产。鲁肃又是一个乔峰一样光明磊落的豪侠,对鬼蜮伎俩不太在行,他也料不到刘备、关羽会在荆州问题上耍无赖,连诸葛亮都说不上话。鲁肃比东吴其他武力豪族站得高看得远,他也不会想到这些以前的同志们包括孙权在内,会不理解他、针对他。于是悲剧发生了,刘备夺益州后耍赖,孙权不能容忍,两军在荆州对峙,大战一触即发。鲁肃虽然单刀赴会,豪气干云地责备关羽,尽显豪侠风范,最终把事情摆平。但孙权的信任从此转移到吕蒙身上,鲁肃没什么出场机会了。

事实上在借荆州这事上东吴就算不偷袭关羽也没怎么吃亏。前期刘备帮东吴分担了曹家在荆州方向的压力,后来刘备入川确实是借了占领荆州的便利。但是当孙权摆出架势与刘备争荆州,孙刘率大军对垒于荆州前线,战争一触即发时,因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恐益州有失,与东吴谈和,将长沙、桂阳两郡交割给孙权。荆南四郡原本是赤壁之战后刘备打下的地盘,刘备用其中的两郡交换东吴借给他的南郡,虽然这两郡人口加起来也比南郡差些,但大体上也可以交代了。只是东吴当时在合肥一带连连受挫,哪怕通过战略优势聚集了十万大军也被张辽不足万人打得大败而归,北进战略因缺乏骑兵和江东士族不用命,实际上已经破产,这时要加强实力只能西进,夺取荆州有利于保障扬州上游,更好地防御江东,江东士族也愿意出力,而且攻打水网密布的荆州,水军的角色也更重要,成功率远大于北进。刘备的诓骗、关羽的骄横导致了孙权的愤怒、吕蒙的仇视,这促使东吴的战略越来越转向“西进”。吴蜀双方最有远见的外交家鲁肃、诸葛亮为了大局只能竭力弥缝。

两年之后,鲁肃病故。东吴随即战略转向,终于袭取荆州,斩杀关羽,与刘备决裂。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和报关羽之仇,用压箱底的精锐发动夷陵之战,结果惨败而归,元气大伤,东吴的损失也不小。孙刘内耗掉了大量实力,此后虽然恢复联盟,但已经有了隔阂,不能像当初那样通力合作,终于被占据中原的魏、晋逐一消灭。

王船山先生读《资治通鉴》至此,论曰:

欲合孙氏于昭烈以共图中原者,鲁肃也;欲合昭烈于孙氏以共拒曹操者,诸葛孔明也;二子者守之终身而不易。子敬以借荆资先主,被仲谋之责而不辞;诸葛欲谏先主之东伐,难于尽谏,而叹法正之死。盖吴则周瑜、吕蒙乱子敬之谋,蜀则关羽、张飞破诸葛之策,使相信之主未免相疑。……其不内溃以折入于曹操也不能。则鲁、葛定交合力以与操争存亡,一时之大计无有出于此者。

将鲁肃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评价极高。鲁肃不但外交才能与诸葛亮差相仿佛,军事才能也不差,少年时挡追兵的时候就有所表现,后来又能得到周瑜肯定,守夏口时“威恩大行”,只是前期没多少仗可打,后期孙权又主要靠吕蒙指挥,所以没太多表现机会。但就其经历看,与同出于武力豪族的甘宁等人应该差相仿佛,否则周瑜跟鲁肃虽有私恩,若是鲁肃能力不足的话,周瑜也不至于因私废公,举荐鲁肃接替自己。

武力豪族的历史归宿

身为豪侠而又超越了豪侠,超越了豪侠却依然豪侠,智勇兼备,文武双全,战略眼光上尤其无人能及,这就是鲁肃的一生,与好人卡专业户、政治暖男、白痴之类的形象基本上没什么关系。鲁肃的遗腹子鲁淑,在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时代曾经统帅十万大军打到过豫州境内,这是孙权想办而没办成的事,也给鲁肃的豪侠生涯添上了一个耀眼的收尾。

鲁肃这样追求上进、勤于读书的武力豪族,到子孙这一辈没有转型儒学,没能在即将到来的两晋南北朝取得士族资格,是一个遗憾。从曹丕颁布九品中正制开始,规定由汉末的名士阶层出任中正官,决定哪些人有当官资格,名士阶层在选官上的发言权大增。司马懿谋求篡权的时候,对九品中正制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一制度劣化,他把原来按家乡舆论任命的中正官,改为由中央任命,专门拿来任命一些党附自己的人士,而这些中正因为不用家乡舆论推举,在家乡选官时就不再顾及乡里舆论,专门选跟自己友好的家族的子弟为官,等到对方家族当上中正官后,又反过来投桃报李,选恩主的家族子弟为官,一来二去,若干家族就把持了高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高官子弟也形成了正式的士族阶层。

这个士族阶层有很强的自我认同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他们一般会在某种特有的文化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作为士族阶层的标签。其他人就算凭借军功、政绩当上了高官,如果不能精通这种士族专有文化,也进入不了士族的圈子,自己的子孙也就不能像士族那样拥有仕官优先权。士族专有文化,在汉末魏初是儒家经学;儒家经学因汉末的多次翻天覆地的变故而逐渐破产后,士族专有文化转变为新兴的玄学;当佛教传播到东晋以后,佛学这种与玄学有一定共同点,但理论博大精深远胜于玄学的新学问征服了南渡衣冠,士族专有文化又转变为佛学;到了南朝,随着文学的自我觉醒,雕章琢句非常适合清闲无事的文化贵族在沙龙里交流,士族专有文化又转变为文学。如果在魏晋不能精通儒家经学、在西晋不能精通玄学、在东晋不能精通佛学、在南朝不能精通文学,那么纵然功高盖世,纵然权势熏天,也进入不了士族阶层。

不能进入士族阶层的武力豪族,在魏晋的地位是一直下降的,其命运越来越被士族掌握。首先,士族政治兴起后,大的军事行动一般会委任士族担任主帅,武力豪族就是再能打也只能担任副将或者先锋。其次,士族对武力豪族拥有生杀予夺之权,有时甚至可以因为私愤将武力豪族杀死、罢免,如士族司马懿因为恼恨武力豪族张郃在上邽之战中不给自己面子,明知诸葛亮退兵时会预设埋伏,依然强令张郃追击,导致张郃被飞箭射死;又如士族王浑与武力豪族王濬争灭吴之功的大小,王濬的功劳明显更大,负责裁定的士族刘颂却偏袒王浑,王濬闹到晋武帝那里才得到公道,但此后王濬害怕王浑报复,出门一直带很多士兵自卫;东晋初年,有蛮族色彩的武力豪族陶侃在平定张昌、杜弢、杜曾等叛乱中崭露头角,威震一时,士族王敦猜忌陶侃,一度想杀了陶侃,最后因为考虑到大局才作罢,但他真要杀陶侃的话,即便陶侃功勋卓著,也是完全能办到的。

到东晋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有消灭东晋之意。为了抵御强敌,东晋用江淮流民组建了北府军。当时士族对军事的鄙视日益加重,不愿意再担任与军事相关的官职,北府军作为一个武人集团逐渐掌握了东晋政权,其首领刘裕最终篡夺了东晋的皇位,建立了南朝的第一个王朝刘宋。之后萧道成用青徐流民建立了齐朝,萧衍用荆州流民建立了梁朝,陈霸先用岭南越人建立了陈朝。南朝宋、齐、梁、陈可以说都是武力豪族建立的王朝。虽然士族的社会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但实权已经被武人皇帝和他们信任的寒门商人、武人臣僚掌握,士族对武力豪族虽然仍有地位上的优越感,但已经不能生杀予夺。

在北方胡人建立的北朝,虽然也颁布过类似士族政治的制度,但是武力雄强的部落首领在政权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由武力豪族建立的关陇集团对北周、隋、唐政治影响尤其巨大。以关陇集团为核心力量的北周和隋朝,消灭了东方的北齐与南方的陈朝,实现了西晋以降中国两百多年来的第一次统一,武力豪族重新对文化士族取得优势,并且在尚武的大唐王朝取得了宾服四夷的奇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hm/1233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