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周瑜的人品到底如何?《三国演义》真的对周瑜人品歪曲了吗?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6-13 20:00:15 0 周瑜

周瑜的人品,是否真的是“两小无良”?既然是罗贯中这样写,那么破解谜团,就从他的《三国演义》入手好了。“演义”这个词,早在三国之前的东汉就已经出现,那时候是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和发挥。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初全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意思是对陈寿《三国志》的通俗化推广。

周瑜的人品到底如何?《三国演义》真的对周瑜人品歪曲了吗?

陈寿是西晋的史学家,早年在蜀汉当官。蜀汉灭亡,他下岗在家待业。后来再度上岗,到西晋王朝的京城洛阳,担任撰写史书的史官。西晋统一天下,他开始撰写三国历史,完成《三国志》六十五卷。这本书优点很多,因而流传至今,列入正史“二十四史”,成为研究三国的首选史书。这部书是用文言文写成,不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到了千年之后的元代末期,罗贯中使用当时的白话来改写。因为属于通俗化的推广,所以取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在韩国和日本,直接就叫《三国志》。

既然罗贯中的书,号称是在对陈寿《三国志》进行通俗化的推广,那么要破解周瑜的人品究竟如何的谜团,直接去查《三国志》不就行了吗?好,彻查《三国志》,从头查到尾,得到如下两点结果:一、周瑜人品“两小无良”的具体情节,包括心眼小,容不下孔明;气量小,“三气周瑜”,他被活活气死;还有无良心,恩将仇报,孔明帮他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他却派人杀孔明等等,这些在《三国志》中,全都没有记载。二、周瑜的死因,《周瑜传》中明确记载是在出差途中“病卒”。《鲁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所记周瑜临终前给孙权的报告,也说是“道遇暴疾”,即途中突发急病。所以他的死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

再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所有现存其他史书,如范晔的《后汉书》、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许嵩的《建康实录》等等,依然是同样的结果。

查证的结果很清楚:《三国演义》中与周瑜人品心眼小、气量小、无良心等相关的情节描写,在传世的正规史书中,全都没有记载,纯属虚构,不可当真。既然纯属虚构,那么周瑜的人品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依然还是从《三国志》来考察。陈寿《三国志》笔下的周瑜的人品,归纳起来是三个“大”:大方、大义、大度,可以称为“三大天王”。

先看第一个大,大方。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氏,当时的舒县,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关于周瑜的籍贯,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舒城县,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正史明确记载,东汉的庐江郡之下,只有舒县,而没有舒城县;舒城县最早出现,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已经是周瑜去世五百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了。

《周瑜传》中记载,他出身高官名门,家中极为富有,年轻时又“长壮有姿貌”,即身高体壮,外貌英俊。总之,他是典型的“高高富帅”一个,比现今大家说的“高富帅”,还多了一个高,高官名门的高。

但是,当时这位高高富帅,在平时干些什么事儿呢?他并没有胡作非为到处干荒唐事,而是认认真真在干正经事。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虚岁才十六的周瑜,前往北面不远的寿县(今安徽省寿县),去拜访一位叫孙策的非凡人物。不料这一去,就与孙氏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市)人氏,是孙权的大哥。当时他父亲孙坚,因为在中原讨伐董卓,就将家眷带到接近前方的寿县。周瑜与孙策一见面,彼此就觉得十分投缘。一是志趣相投,都有远大抱负;二是话语相投,双方都十六岁,孙策只大一个月,于是二人结为生死之交。在这里插一句,当时人们计算年龄,都是按照虚岁,而不是实岁来算,史书里面都是这样。

五年之后的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二十一岁,父亲已经去世,他决心从江北打回老家江东,自创一番事业。他所经过的历阳县乌江渡,是长江的重要渡口,据说当初楚霸王项羽就在此处自刎。现今孙策要从这儿打过江东去创业,他能成功吗?

老实说,事情很悬。因为江东地域广大,而他力量很小。江东,也就是当时扬州的江南部分,有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四郡,共计六十四县,大体相当于现今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再加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全部,在册人口多达三百四十多万。而他才有一千多步兵,几十名骑兵,要吞下这么大一块地盘,你说悬不悬?

但是,他从乌江渡口上船时,队伍却陡然变成五六千人马,什么原因呢?原来,早已得到孙策通报的周瑜,千方百计筹措巨资,在此招募军队打造船只,预先做好准备,单等孙大哥的到来。《孙策传》说孙策最初“兵才千余,骑数十匹。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从一千多猛增到五六千,这多出来的四五千,正是周瑜无偿奉献给孙策的超级大礼包。孙策也正是凭借这支兵马横扫江东,打下了孙吴的基业。你说周瑜大方不大方?

后世有人认为,周瑜的伯父周尚,在丹阳郡当太守,当时周瑜曾到丹阳郡探亲,所以这批军队,不是他自己招募来的,而是从周尚的郡政府带过来的,完全是借花献佛。这一说法,是因为不熟悉当时丹阳郡的地理和政局而产生的误解。周尚当过丹阳郡太守,的确是事实。但是,扬州的丹阳郡,位于长江南岸,正是孙策打过江东时,最先要登陆的地方。更为关键的是,孙策渡江之时,丹阳郡的沿江一线,早就已经被东汉朝廷委任的扬州刺史刘繇占据,并且严密封锁了南岸的沿江渡口,目的是要阻止袁术的势力打过江南。而当时还属于袁术部下的孙策,正是刘繇防备的主要对象;孙策渡江之后,首先攻击的敌对目标也正是刘繇。所以刘繇预先就把手下的两个得力下属——吴景、孙贲强行驱逐出境,因为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堂兄。在这种情况下,刘繇会允许周瑜从自己手中的丹阳郡,随便带走一大批军队,而且顺利通过自己的封锁线,前往北岸去资助自己的死对头孙策吗?只要去看一下《三国志》中《吴书》的相关传记,再翻查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会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再说第二个大,大义。大义是伦理道德上的重要道理和基本原则。当时儒家思想盛行,最看重的是君臣大义。那么周瑜深明君臣大义吗?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初,孙策被仇家刺杀,年仅二十六岁。他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匆忙接了班。突发巨变,使得江东的政局顿时严峻起来。

在外部趁火打劫的,有西面上游的军事小强人黄祖。黄祖与孙家是世仇,孙坚九年前就死在他部下之手。黄祖一听孙策丢了命,马上顺流而下,进攻对方的边境重镇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

在内部动手作对的,还有山越。当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的交界,也就是现今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区,有大量被称为“山越”的山民。孙策曾严厉镇压山越,他一死,山越马上加强了武装反抗,成为孙氏政权的心腹之患。

内外形势严峻,仓促上台的接班人又太年轻,孙吴的政局就开始波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中就说:“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这一段话,以往多次有人提及,但是多半都没有解释到位。此处的“天下英豪”“宾旅寄寓之士”,都不是泛指,而是各自有特定的含义。孙吴的统治基础,主要由三大力量组成,即孙氏宗族、从江北前来投奔的士大夫以及江东的土著大家族。此处的天下英豪,是指江东本地土著家族的英雄豪杰,他们分布在扬州江南各郡;而宾旅寄寓之士,则是指此前从江北投奔过来的人。这两大类人物,都在观望政局的安危,以便决定去留,动摇不定,没有同孙权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这“未有君臣之固”一句,可谓完全点中了当时政局的要害。

危急时刻,幸好有人站出来,起了关键性的维稳作用,他就是周瑜。

孙策突然死亡时,周瑜还远在庐陵郡的巴丘县(今江西省峡江县),镇守西部边境。当他点起精兵,风尘仆仆赶回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时候,正是政局动荡的紧急关头。周瑜一到,立即采取了行动。什么行动呢?《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说是孙权刚刚继承权位,身份上只是将军称号,所以手下的将领和宾客,对他的礼节还很简略随便;唯独周瑜带头向孙权尽心尊敬,履行臣僚的谦卑礼节,比如见面要行跪拜大礼,孙权在座时要肃立两旁,等等。

周瑜此举,实在是当时维护稳定的有力措施。你想,为何人心会浮动?因为孙权这根主心骨没有立起来。怎样立起来?先就要树立他的君主权威。怎样树立权威?关键是要使臣僚充分尊敬他。怎样尊敬他?必须在朝堂之上建立起严格的君臣尊卑礼仪秩序,不能自由散漫,目无君主。那么由谁来带头最好?自然非周瑜莫属:功劳最大,当初孙策创业,主要兵力就是由他提供;威信最高,是首席将领,战功卓著;实力最强,此番随身就带回一支精锐兵马,作为稳定政权局势的坚强后盾;身份关系最特殊,十年前就与孙策亲如兄弟,孙权的母亲将他当作亲生儿子,小他七岁的孙权也将他视为兄长。

周瑜这样毕恭毕敬一带头,孙吴朝堂之上,那种君不君臣不臣、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很快消失干净。孙权高坐在上,威严庄重,发号施令,像模像样地当起君主来。抵抗黄祖,解决山越,一切有序进行。主心骨立起来了,人心安定了,危机也就自然消除了。这算不算周瑜深明大义的证据?当然算。

最后说第三个大,大度。周瑜的性格度量,《周瑜传》也有记载:“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性格度量恢宏开朗,大体上说很得人心,只是与程普关系不和睦。《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眼很小,难以与人相处,就是从他与程普关系不好这一句生发出来的。那么他与程普关系不好,又是为何呢?

孙吴的将领群体,按年资分为三期:孙坚时加入的,可以称为黄埔一期,孙策时加入的是二期,孙权时加入的是三期。周瑜是二期的佼佼者,而程普则是一期的老资格。关于两人的矛盾,《孙皎传》中也有档案:“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赤壁大战,孙权出兵三万,分为左、右部分,任命周瑜、程普分别担任主将;虽然全军的指挥权属于周瑜,但是程普认为自己资格比周瑜老,职务又是平级,就与周瑜闹矛盾,闹意气,差点坏了国家抗御强敌的大事,造成严重后果。

周瑜又是如何对待程普的呢?《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说:“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仗恃年纪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总是放下身段容忍对方,始终不与之计较。程普后来认识到自己不对,对周瑜敬重佩服之至,告诉别人说:“我与周公瑾交往呀,就好像饮用醇厚的醪糟酒,不知不觉自己就被他感化醉倒了!”那时候,还没有经过蒸馏的高度数白酒,人们饮用的是米酒。米酒连带米糟,叫做“醪”,又称“浊酒”,酒味更醇厚。去除了米糟,则称清酒。

将上面的档案对照起来看,就真相大白了。原来周瑜和程普不和睦,只是出现在赤壁大战的短时间内,后来就完全化解了。而且起因在程普,与周瑜无关。周瑜气量大,始终不计较,结果不仅使程普惭愧佩服,更重要的是顾全了赤壁之战的大局。

史书中周瑜真实的人品,是大方、大义和大度。陈寿笔下的“陈三点”,与罗贯中“两小无良”的“罗三点”,显然有天渊之别。问题就来了,罗贯中为何要把周瑜的人品,写成与真实情况绝然不同的模样呢?

谜团也要从陈寿《三国志》开始破解。这部书为纪传体正史,是以皇帝的本纪,即正统皇朝的编年大事为经线,人物的列传为纬线,编织起历史的全貌。但是三国分立,大家都称皇帝,选取哪家做本纪,也就是作为正统呢?两个原因使陈寿必须选曹魏。一是事理。曹魏最先称帝,而且皇冠直接从东汉献帝手中得来,用古玩收藏家的话来说,属于传承有自。二是处境。陈寿的书写于西晋,而西晋的皇冠又从曹魏得来;不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不以西晋为正统。果真如此,陈寿不仅书写不成,小命都可能不保。于是,本纪就放在记载曹魏历史的《魏书》中,比如《武帝纪》《文帝纪》等;而记载其他两国历史的《蜀书》和《吴书》中,其君主则被当作割据的诸侯来对待,君主编年大事被称为传,如《先主传》《吴主传》等。

陈寿此举,后来引起“尊刘抑曹”人士的抵制。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就都改以蜀汉为正统来写三国历史。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汉族王朝灭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处境与蜀汉类似,所以会有如此反应。习凿齿的影响小,儒学泰斗朱熹的影响却很大。《三国演义》恰好产生于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所以有浓厚的“尊刘抑曹”倾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清代初年,毛宗岗全面整理《三国演义》,又在朱熹《通鉴纲目》的影响之下,再度加重了这方面的倾向。比如开篇第一回,就是美化蜀汉君臣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全书的正面形象中,君主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刘备,文臣群体的第一主角是诸葛亮,武将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关羽;另外,蜀汉的人物,在全书中占据的文字分量也很大。

要“尊刘”,就必须大力增添蜀汉人物的光辉,特别是孔明的光辉。孔明出山第二年,就碰上赤壁大战,这正是增添他光辉的大好机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陪衬法,挑选著名的精英来陪衬。陪衬者的人品和人才,处处都比他差一大截,处处都不是他的对手,孔明不就大放光芒了吗?不幸被选中的著名精英,第一位就是周瑜,另外还有鲁肃。于是,“陈三点”就变成了“罗三点”。

周瑜和鲁肃,两人还各有分工。在人品方面做陪衬的活儿,主要安排周瑜去干,心眼小,气量小,再加无良心,不是两小无猜,而是成了“两小无良”。在人才方面做陪衬的任务,则主要安排鲁肃去干。历史上真正的鲁肃,其实是一位志向远大、善于策划的大能人。孙吴的发展规划,或者说孙吴版的“隆中对”,就出自他之手,这在《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当中,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却是一个迂腐得有点呆傻的人,就像一个没有智商的玩具木偶,被孔明支配得团团转,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陪衬法之外,还有另外的手段来为孔明增添光辉,比如无中生有法、移花接木法,等等。

你会问,这样一来,周瑜的人品就严重失真了,罗贯中能这样做吗?回答是:能。因为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民间文艺作品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元代《三国志平话》就说,赤壁之战时,孙权任命周瑜去抗击曹操,周瑜舍不得自己的娇妻小乔,不想上任去为国家效力,亏得诸葛亮来劝他,给他做思想工作,说要是不去,曹操打过江东,定会把你的宝贝娇妻抢了去,周瑜这才赶紧上了前线。又如元代杂剧中,就有《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赤壁鏖兵》《诸葛亮火烧战船》的剧目。只要吸收类似的民间素材,再经过自己的深加工,“两小无良”的“罗三点”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陈寿的《三国志》,并非完全如他原来书名所标示的那样,是对于原著的通俗性推广,而是有重大的改写。一是主题倾向,从“尊曹”变成“尊刘”;二是内容成分,加入了大量的虚构和移植。作为文学范畴内的小说,书中这种做法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把它作为艺术作品来尽情欣赏,也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正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无中生有和移花接木,所以它已经不再是正规的史书了,也就不能当作完全真实可信的历史来加以引用、阐述和借鉴。换句话说,罗贯中打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把这本书作为史书来写,而后世的我们,要是把它当作史书来看,不是一个大误区吗?打个比方来说,这有点像是艺术品收藏中,后代高级仿品与当时文物真品的区别。青花瓷的后代高级仿品,古雅漂亮,赏心悦目,放在家中作为艺术品欣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哪天认了真,拿去找专家鉴宝,硬要说它是当年的官窑真品,就不合适了。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屈原的《怀沙》中有“怀瑾握瑜”的诗句。古人以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孔子就说:“君子比德于玉。”周郎完美的品德,正如他的名字,闪耀着美玉一般亮丽的光辉,完全可以给他一个最佳品德的金奖。

三国是典型的竞争时代。当时究竟靠什么竞争?答案是靠才能,也要靠品德。人品高下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从周瑜深明君臣大义,从而稳定孙吴政局,大度对待程普,从而取得赤壁的完胜中,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但是,才能容易外露,品德却比较隐蔽,如果不留心观察,往往会将三国说成是一个完全依仗才干,尔虞我诈,欺弱凌小,毫无正能量可取的阴暗时代。今天开宗明义讲周瑜的人品,就是想强调:品德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的例证,对于现今正在各种场合参与竞争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这正是:竞争不仅凭才干,美玉周郎有丽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675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