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李严权力博弈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5-24 20:12:34 0 孙膑 庞涓

总有第三方要牺牲

蜀汉章武三年五月,在诸葛亮主持下,十七岁的刘禅登基为帝。

刘禅没在龙椅上坐热乎屁股,刘备给儿子安排的“亮正严副”的双保险辅政班子就遇到了第一次考验。

益州郡太守正昂迎来了郡里大姓雍闿。雍闿是带着人拿着刀虎着脸来的。太守正昂质问道:“造反吗?”雍闿夸奖正昂:“你太聪明了!”

正昂死了,诸葛亮并没有把雍闿放在心上,又派了张裔去担任太守。张裔的运气比正昂好一点,雍闿没把他杀掉,而是把他绑起来,当作礼物送到了孙权那里。孙权大喜,让雍闿遥领永昌太守,派刘璋的儿子刘阐担任益州刺史。

刘备新丧,诸葛亮不想动武,就派益州从事常房去益州郡巡行。和平解决叛乱,是最理想的。

常房见到雍闿,给他一封信。雍闿一边拆信,一边冷嘲热讽地说:感觉这信挺沉的,诸葛丞相挺清闲啊,写这么长的信!

雍闿猜对了一般,信的确写得不少,足足有六页信纸,但不是诸葛亮而是李严写的。

雍闿没李严这么啰嗦,只写了几行回信:“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年号就有三个,我们这些小地方的感到困惑,不知所归。”其实雍闿当时已经“归”了孙权。

常房带着雍闿的一页纸的回信,灰溜溜告别而去。常房听说牂牁郡(今贵州省大部及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太守朱褒将要造反。好小子,造反也赶潮流吗?常房当即逮捕了朱褒的主簿,审问后将其处死。

朱褒大喜:正想找茬造反呢!朱褒率军杀了常房,然后上奏朝廷,说常房造反,要诸葛亮给个说法。

诸葛亮一反对雍闿的隐忍,派人把常房的儿子们抓起来,杀了个一干二净。这样,诸葛亮还不解气,又把常房的四弟流放到偏远的越隽。

众人目瞪口呆,就连刘禅也看出来了,朱褒这是贼喊捉贼,智商天下无双的诸葛亮,怎么会听信诬言而杀无辜呢?

也许,诸葛亮这样对待常房,是为了安抚朱褒,善良的人们这样想。李严不这样想,他知道了诸葛亮是在杀鸡骇猴,是在给他脸色看。

整个事件有一个环节很奇怪:诸葛亮的从事常房去巡行,宣示疆土,带去的不是诸葛亮而是李严的信。

是诸葛亮要李严写的吗?这个猜测讲不通,诸葛亮以文笔见长,又是《隆中对》,又是《出师表》,没有理由要李严写信。有人分析说李严在南中一带有威信,所以诸葛亮要他写信劝喻造反派。可是,就朱褒的反应看,李严在南中毫无威信,善打政治牌的诸葛亮,不可能不知晓这一点。

李严试图渗透进军国大事,就自作主张又郑重其事地地写了六页信,交给常房。常房呢,一看李严的信写得在理,也没和诸葛亮汇报,直接把“李严精神”带到了南中。诸葛亮火了:吃里爬外的家伙!正好朱褒举报常房“造反”,诸葛亮就顺势杀了他的儿子,流放了他的弟弟。

这样解释,诸葛亮在常房事件中的“弱智”表现才符合其智慧形象。

两口子吵架,孩子往往要成为出气筒。常房,很可能就是诸葛亮与李严斗争的牺牲品。总有第三方需要牺牲。

事实上,最先成为牺牲品的是已经死了的刘备。刘备死于章武元年三年四月,五月份刘禅即位,立即改年号为建兴。这样一来,儿子就占了老子的年号,这在以孝治国的汉魏时代来说,无疑是对社会伦理的挑战。陈寿曾专门批评道:“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陈寿把这账算在未心理断乳的刘禅身上。这个有违法度的举动,其实是出自诸葛亮,最起码是他拍板的。号称最遵守法度的诸葛亮,怎么辅政后第一件事就是破坏法度,而且带着明显示威的意味?

诸葛亮对刘备安排李严与自己同为顾命大臣心怀不满?诸葛亮用改元来摆脱刘备的影子,树立权威?群臣之中,他最想在谁面前树立权威?这一些,历史并没有记载,我们只能在言之不详的历史记载里小心翼翼地探索真相了。

有一点是真相大白的:诸葛亮并没有遵照刘备遗嘱吧李严吸收为顾命搭档,而是把李严排挤出了权力核心。

刘备让李严“统内外军事”,并不是一些人分析的那样为了稳定刘璋旧部。第一,李严并不能代表刘璋旧部;第二,即使是刘备非把李严视为刘璋旧部代表不可,那也得真的授予他“统内外军事”的实际权力,搞口惠而实不至的大忽悠,只会起反作用。毕竟,大家都是出来“混”了多年的,谁也骗不了谁。

事实上刘备安排李严“统内外军事”,是为了弥补诸葛亮军事才能与军事经验的不足。刘备死之前,诸葛亮没有任何出彩的军事行动,刘备看出了诸葛亮善于治军(“治戎为长”),但是适合蜀汉作战的能力欠缺,“奇谋为短”。当时蜀汉国力微弱,要想在曹魏和孙吴的夹缝中生存乃至发展,必须用“奇”。后来所谓的“六次北伐”,在最需要改变局面的关键时刻,诸葛亮总显得无计可施,就证明了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欠缺。李严先前以五千人退十万叛军的奇举征服了刘备。

因此,刘备肯定是要诸葛亮把李严作为军事主政的。诸葛亮这样做了吗?看一下诸葛亮对他与李严之间的权力分配就能得出答案:诸葛亮违背了刘备的遗嘱。

李严与诸葛亮是怎样分配权力的呢?李严:光禄勋、中都护、尚书令;诸葛亮:丞相、司隶校尉、录尚书事、益州牧。

丞相集三公之大成,光禄勋相当于皇宫卫队长,位列九卿之一,比丞相低。似乎,这个安排符合“亮正严副“的格局,但是,李严这个光禄勋,本来该在皇宫里,却镇守边疆永安。如此一来,对于李严来说,光禄勋也就是一个虚拟身份。“亮正严副”成了“亮实严虚”。

李严的尚书令本该掌管皇帝诰命文书,但是诸葛亮的录尚书事则超越尚书台,而且刘禅是在诸葛亮而不是在李严身边。“亮正严副”成了“亮全严无”。

诸葛亮还领益州牧。当时蜀汉惟益州而已,诸葛亮控制了益州所有的官员,也包括永安一带的地方官。李严无法渗透进诸葛亮的势力,诸葛亮却可以操控李严的势力。“亮正严副”成了“亮进严退”。

按汉制,中都护是临战授命,全国进入战备状态时才拥有三军帅权,可是刘禅即位后两三年内,蜀汉没有对外战争。司隶校尉有监察之权,可以统领卫戍部队。当时蜀汉军事版图分为三大块:汉中的魏延军团,成都的卫戍军团,永安的李严军团。李严有权控制的,只有永安军团。中都护成了边关守将,这就像是把董事长当作部门经理使用。李严的“统内外军事”从来没有成为现实,反而是最后李严被废,“亮正严副”成了“亮主严废”。

刘备死的时候,给了李严中都护的权力,却没格外再给诸葛亮更多的权力。刘备要诸葛亮“到此止步”,但是诸葛亮却在后主即位后,获得了开府治事和领益州牧两大项实权。李严的中都护,却始终在文件上,没有落到实处。

刘备精心设计的辅政局面,瞬间崩溃。这个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是李严留守永安,远离权力源头成都。

是李严不愿意回成都吗?不排除李严想坐稳永安建立独立王国的可能。他知道回到成都,也是被架空,还不如留在永安呢,最起码他在永安是有发言权的。

是诸葛亮不愿意让李严回成都吗?这个可能性也有。李严要求回成都:先主让我“统内外军事”,我得回成都啊,在永安无法开展工作啊。诸葛亮说:先主让你留守永安,你就老老实实呆在那里吧。两个人都拿先主遗命来说话,其实都是自说自话:李严说他有权力回成都主政,诸葛亮说不要他回来添堵。

不能肯定地说诸葛亮在抢食李严的权力蛋糕,我们还是愿意选择性地相信诸葛亮是过度敬业,把刘禅看作自己的孩子,交给外人监管他不放心,再苦再累,他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李严能心甘情愿地被诸葛亮任意摆布吗?可是,满朝文武,绝大部分都是诸葛亮任用的,谁会听李严的?偶尔也有不识趣的,站在了李严一边,例如常房,结果立马成了“叛贼”,被“和谐”了。

李严,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切吗?

透明玻璃房子里的鸟

诸葛亮按照朱褒的“举报”处理了常房,朱褒丝毫不领情,也许他看穿了诸葛亮治罪常房是为了压制李严。朱褒依然高举造反大旗,与雍闿勾结在一起,搅得南中鸡飞狗跳。再不把这几个人杀掉,蜀汉就要失去南中了。

建安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决定征讨南中。

机会来了,“统内外军事”的李严摩拳擦掌,等着诸葛亮调他去南中。从春寒料峭,到草长莺飞,再到鸟语花香,诸葛亮的调令始终未到,李严等得有点儿烦了:这效率,对得起先主的托孤吗?

可是,这时诸葛亮已经踏进了南中大开杀戒了。李严愤怒了:奶奶的,先主是安排谁“统内外军事”的!

可是,李严还不敢爆发,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现在,诸葛亮一打喷嚏,就是蜀汉感冒了,诸葛亮一闹肚子,就是蜀汉肠胃炎了,诸葛亮一皱眉,就是蜀汉抑郁了。

孟达降魏后,给刘封写信劝降,刘封虽然在益州不舒心,可也仍然选择了忠于刘备,没有听孟达的。但是诸葛亮不喜欢刘封,对刘备说刘封刚猛,刘禅即位后恐怕难以控制,刘备就杀了刘封。

庞统十分推崇的彭羕,刘备“亦以为奇”,但是诸葛亮不喜欢他,向刘备打小报告(“密言先主”),说彭羕有野心,是个不安定因素,刘备就把他贬官了。彭羕想不通,对马超说刘备老糊涂了(“老革荒悖”),又说了几句偏激的话,结果被定了死罪。彭羕知道是诸葛亮搞的鬼,就写信给诸葛亮而不是向刘备求饶,诸葛亮把他的信踩在脚底下,暗暗地说:你说刘备“老革荒悖”,不就是说他被我控制吗?诸葛亮没给三十七岁的彭羕活路。

廖立,诸葛亮本来很看得起,曾对孙权使者说廖立是与庞统并驾齐驱的“楚之良才”。刘禅即位,廖立拜为长水校尉。廖立对此不满,找到丞相掾李邵、蒋琬诉苦,大大批评诸葛亮的用人。李邵、蒋琬马上汇报给了自己的主子,诸葛亮毫不客气,将廖立开除公职,流放到汶山郡(今四川茂县、广柔一带)。

一个个悲剧,让李严感到触目惊心。精明的李严,不会选择与诸葛亮正面冲突。何况,他想先主遗命让他“统内外军事”, 诸葛亮不会公然违背的。

也许,讨伐南中是制止群众暴力性事件,诸葛亮认为用不着中都护出马,杀鸡焉用带牛刀,好钢用在刀刃上,李严这样幻想。

李严的眼里,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十二月,诸葛亮平定南中,回到成都。然后,诸葛亮做了一次几乎不被人察觉的人事调动:任命中都护李严为前将军。有人向李严贺喜:前将军,是关羽担任的官职,丞相给足了你面子!

李严铁青着脸:这是剥夺军权呢!

李严被拜为前将军之后,就自动免除了中都护一职。中都护虽然是个应急的角色,战备状态时才拥有三军帅权,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有极大权重。诸葛亮以极其高明的手法,拿掉了李严的全国军事主宰权。

人们都说诸葛亮忠于先主,但是往往忽视了诸葛亮完全背叛了“亮正严副”和李严“统内外军事”的遗命。

彻底拿掉李严“统内外军事”的权力后,诸葛亮马上筹备他主政以来的第一次北伐。先前几乎没指挥过考验性战斗的诸葛亮,一出手就是调集十万大军。十万大军几乎是蜀汉的所有家底。这就像一个股市菜鸟,把称盐打油的钱都拿去,一头扎进交易大厅,虽然发家心切,但是也足以让人扼腕叹息。

如果,诸葛亮忠诚地遵守刘备的政治遗嘱,放心地把兵权交给军事奇才李严,然后他本人集中精力治国,发展国力,也许能改写历史。

诸葛亮知道李严对兵权被剥夺感到不满,善于玩平衡的他,让李严转移到江州(今重庆),让护军陈到驻守永安,永安、江州一线,都归李严管辖。

虽然丢了兵权,但是换来了镇守后方的权力,这笔交易,也不算怎么赔本。

李严大喜,顾不上考虑诸葛亮为何不让他回到成都,只想着江州也是蜀汉重镇,以为诸葛亮真的要他“知后事”。李严又看到了光明,就像关在一间密室里的鸟儿,直奔光亮而去。他兴冲冲地移屯江州,把江州作为了自己的大本营。李严可能这时还产生了一个把蜀汉的权力中心转移到江州来的幻觉。

他开始精心经营江州,他的土建特长有了用武之地。早在做牛建为太守时,李严就显示出了这一特长。武阳县的安汉桥,长约一里半,每年涨水时,都会冲坏此桥。每年,防汛抗旱指挥部都要修桥,当然少不了征夫募资。百姓暗地里给这座桥改名为“劳民桥”。李严到任后,率领老百姓开凿天社山(今四川新津县境内老君山),“寻江信道,此桥遂废”(《水经注》)。“寻江信道”既能替代桥梁通行,还能开闸放水,蓄洪防灾,可谓一举多得。

李严进驻江州后,就把土建特长发挥到极致,开始打造“新江州”。他在江州城北圈定了方圆十六里的地方,亲自铲下了第一锹土,算是领导奠基了。李严是这样规划新城的:凿穿城后山,将嘉陵江水引入,挖断鹅项颈,创造一个易守难攻的“江心洲”,修建多处城门,利于以后扩建。这个规划引起了轰动,人们把这个未来之城命名为“李严大城”。

虽然诸葛亮不让他干预国政,但是李严到达江州后,却以朝廷代言人行动了。他给降魏的孟达写了一封信,想把他劝回来,说他和孔明一起受刘备托付,“忧深责重”,要孟达回来加入他和孔明的组合。

看来,李严是真的打算在江州干出点动静来了。

可是,这还要问问诸葛亮是否答应。

建兴五年(227年)春,诸葛亮留下一道千古《出师表》,离开成都,屯兵汉中,北伐进入倒计时,李严“知后事”的时候到了。李严眼前满是光明,他踌躇满志,甚至都盘算好了施政纲要。

可是,鸟儿本着光明飞过去了,扑通一下,却被撞落到地上原来是玻璃。李严就遇到了这样的“玻璃”。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对刘禅说:你爸当年出来混,半道上就给挂了,你得听亮叔我的了。诸葛亮要刘禅听他什么呢?

《出师表》一半的内容,是在告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谁是“贤臣”?诸葛亮说得明白:文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良实”之辈,武是向宠。

文武各方面,唯独少了刘备钦定的顾命大臣李严!

谁是“小人”? 为了维护同事关系,诸葛亮没直接点明。每个庸君背后都至少有一个奸佞小人,黄皓算是刘禅身边最知名的“小人”。可是,黄皓是在诸葛亮死后才渐渐崛起的,甚至在蒋琬、费祎为宰时还没成气候。所以,《出师表》里的“小人”,不会是黄皓。

并非所有人都有做小人的资格。能在美国总统身边做小人的,美国之大,有几人呢?诸葛亮出师北伐,最有能力影响到刘禅的,就是李严了。永安托孤,刘备确定“亮正严副”的格局,刘禅是在场的。李严完全能以顾命大臣的身份来到刘禅身边:你爹生前就让你听我和你亮叔的,现在亮叔出远门了,你该听李叔的了。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要刘禅疏远的小人,很可能就是李严。

当然,这只是猜测。可是,有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实:诸葛亮出征前,任命丞相府参军的蒋琬与丞相府长史张裔留守丞相府,统理后方军国事务。

蒋琬,不就是那个酒后上班诸葛亮讲情才没被治罪的小子吗?张裔,不就是那个刚到益州郡守任上就被雍闿绑起来送到东吴去的家伙吗?

李严在江州骂娘: 老子是先主钦定的辅政大臣,你们这些东西,以为胳肢窝下夹两根鸡毛,就是鸟人了吗?

李鳞甲就这么好欺负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222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