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千古奇冤——魏延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5-24 19:53:27 0 夏侯惇

合适的和喜欢的

接下来的故事,却不能按照史书来写了。诸葛亮死后,魏延的行动,在史书里成了一笔糊涂账。

有一个治疗胃炎的医药广告,专拿魏延做话题来开涮。“军师,魏延他……”(字幕上特别标出“胃炎”二字。)扮军师的人开口了:“魏延不治,必是后患!”“治魏延……”那个建言者拨出宝剑,做杀人状,却见军师拿出一包药:“治魏延(胃炎)要用它”,接下来是“xxx,治胃炎,止胀……”

这个广告还有一个版本。魏延大喊:“我魏延怕谁?”同期字幕:“谁怕我胃炎?”这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超级大药盒,上面写着“xx胃炎消食片”。然后药盒突然缩小,魏延拿在手中说:“xx胃炎消食片,管用!”

广告是面向大众的,在大众印象里,魏延就是反贼。《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临死,料定魏延必反,为此安排好锦囊妙计。诸葛亮死后,魏延图谋投魏。按照箭囊妙计,杨仪忽悠魏延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大笑说:“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于是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未毕,始终假作与魏延一起谋反的马岱,从魏延身后一人厉声回答:“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三国演义》里,魏延之死已被娱乐化,也因此家喻户晓。

史书是如何记载魏延“反叛”的呢?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诸葛亮临终,撇开魏延,安排长史杨仪掌管全军,让其与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安排退军事宜,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安排,大军就抛下魏延,自行出发。(“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这条记载可信吗?

按照级别,诸葛亮死后会确定谁为军事继承人呢?当时,军中各人的官职诸葛亮:丞相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领益州牧,正职;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军事副职 ;杨仪:丞相长史,绥军将军,相当于秘书处长; 费祎:丞相司马,相当于作战处长;姜维:中监军(一说是护军),征西将军,相当于政治部主任。诸葛亮时期蜀汉不设大将军,但是魏延的征西大将军是当时蜀汉最高的军事职务,而且每次北伐都参加,是军事二把手。杨仪和费祎只是丞相属官,不是军事长官,根本没有资格领兵。姜维级别太低。诸葛亮死后,按照级别,安排魏延继掌军事才是正常合理的。定军山之战,夏侯渊突然阵亡,接替夏侯渊的,不是长史或司马等下属官员,而是其副职荡寇将军张郃。

按照权力,诸葛亮死后,当时军中只有魏延一人假节。孤军远征,假节是必需的。只有假节,才有权力杀违反军令者,才能统帅诸将,调度军队,才能军令如山。张郃接任夏侯渊职位。当时没有假节,曹操马上派使者“假郃节””。当时魏延本身假节,是很自然的继任人选。

按照资历,魏延在夺取益州和汉中的战争中战功累累,得到刘备的破格提拔,在“五虎将”死后,魏延已是元老宿将,是诸葛亮时期的首席武将。诸葛亮死于两军阵前,十万蜀汉大军要撤退,撤退路线是艰险狭窄的褒斜道,身后是用兵如神的司马懿和一直养精蓄锐的魏军,一旦指挥不当,十万蜀军将遭遇严重损失。因此,有魏延在,诸葛亮没理由选择其他人来指挥这次撤退。杨仪是文职官员,从未带兵打仗,大致也就是马谡一类的高参或行政官员。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会把带领十万蜀军撤退的重任交给军事菜鸟杨仪吗?其实,魏延指挥撤退,也是民意。魏延虽然同事关系不好,但是诸葛亮死后,“时论必当以代亮”。

前面写了,诸葛亮是器重魏延的,魏延也是信任诸葛亮的,二人只是军事思想不同。他们从荆州时就是浴血奋战的战友,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奋斗,一个是刘备最信任的文臣,一个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长达六年的历次北伐中,他们始终在一起,如果心存龃龉,不会一起走到最后。诸葛亮在最后时刻,不会压制魏延而做出匪夷所思的人事安排的。

有人说,诸葛亮知道魏延一直鄙夷他的谨慎,他担心把军权给了魏延,魏延折腾着带兵去圆多年的“子午谷之梦”,所以,诸葛亮就做出了那样的人事安排。可是,如果诸葛亮真那样安排,诸葛亮才是折腾。按照人情,如果魏延有可能生事或者造反,那么诸葛亮完全可以提前解除魏延的兵权,魏延就不会对大军撤退造成任何损害了。如果诸葛亮不认为魏延有可能生事或者造反,那就不会有《三国志》记载的军事安排了。《三国志》记载的军事安排,是本没有麻烦却故意制造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是莫名其妙地分裂蜀汉军队,是自毁长城。智者诸葛亮,谨慎一生的诸葛亮,有了马谡的教训,在军国大事上能出如此昏招吗?

再就是,即使魏延掌军,根据当时情势,他也不会采取进攻姿态,而是乖乖地按照诸葛亮遗命退兵。据《魏书》记载,诸葛亮是因为粮尽势穷,忧恚呕血,才导致病入膏肓,烧营遁走,半道病逝。这说明,诸葛亮即使不死,也得撤兵了,又得重演以前粮尽退兵的悲剧。诸葛亮把指挥撤退的权力交给魏延,魏延除了撤退,还真别无选择。至于回到汉中之后,诸葛亮早已经安排好接班人:蒋琬,只不过为了稳定局势尚未公布。诸葛亮当时只是安排指挥撤退的人,并不是安排接班人,所以,他没有理由舍弃魏延。

合适的也是喜欢的,是最理想的。但是当合适的在右、喜欢的在左的时候,选择靠右走,无疑是遵守了效益规则。也许诸葛亮不是很喜欢魏延,但是诸葛亮早已“修炼”成效益动物,是非观超越了好恶感。街亭之战,诸葛亮舍魏延而选马谡,是因为他认为马谡最能贯彻他的战略意图。死前安排人指挥撤退,魏延最能实现他的战略意图。 所以,诸葛亮肯定会安排魏延组织撤退,而不是让他早早地出局。

这一点,在《魏略》里得到了验证。《魏略》记载,诸葛亮临死,让魏延代理全军事务(“摄行己事”),密不发丧,悄悄退去。《魏略》的记载,符合情理。因此,《三国志》的记载明显错误。

撒了一个谎,就要再撒一个谎来圆第一个谎。现在还不能说《三国志》撒谎,但是最起码可以说它错了,而且,接下来,它还将继续错下去。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三国志》是这样叙述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的:杨仪让费祎试探魏延对让其断后这一“人事安排”的态度,魏延果真不愿意服从杨仪领导,并让别人回去,他自己留下来对敌,“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并要求费祎留下来,与他联名作书,告示诸将,费祎假意说回去劝说杨仪,驰马离去。

这一处记载,表面看来很符合魏延的性格,但是因为诸葛亮让杨仪督军的前提错了,所以魏延的激烈反应也就成了无本之木,这些记载是否属实,也就很可疑了。

接下来,《三国志》这样叙述:大军撇下魏延回师,魏延恼羞成怒,在杨仪出发前,魏延率领自己所领的部队“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魏延和杨仪都上表朝廷说对方叛逆,他们的奏章,在同一天到了成都(“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杨仪等人紧急修造栈道(“槎山通道”),昼夜兼行,紧跟在魏延后边(“继延后”)。

这里,关于“烧绝阁道”“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槎山通道”的记载,明显违背事理,甚至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了。

狭窄的褒斜谷,两边是高达千米的陡峭直壁,谷底南为褒水,北为斜水,湍急奔流。假设魏延真的是先行南归,烧毁了栈道,那么杨仪军队就被留在了后边。二人的羽檄又怎么会在同一天到达成都?“烧绝阁道”与“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之间,明显相矛盾。杨仪临时修造栈道,居然还能紧跟在魏延后边,这个施工速度,即使在有先进工程机械的今天,那也可以称得上是神速。褒斜道的栈道,曾经在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为断绝魏军通道,烧毁了赤堐以北阁道一百余里,后来诸葛亮费了好大力气才修复,为此还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发牢骚。所以说,“槎山通道”绝非易事,杨仪在魏延烧毁了栈道的情况下还能“继延后”,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根据《晋书》记载,司马懿在蜀汉军队撤退后,派军士两千人,“马步俱进,追到赤岸”,确认了诸葛亮已死的消息,然后返回。

杨仪修造栈道的速度,既能追得上魏延,还能不被司马懿军队追上,真是天神啊!

就事情的发展看,杨仪与魏延的羽檄同一天到达成都,而且他也追上了魏延,也没被司马懿军队追上,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魏延根本没有“烧绝阁道”!

《三国志》接下来的叙述,就是著名的“南谷口事件”了。按照《三国志》的描述,魏延先到达南谷口,然后掉回头去攻打杨仪大军(“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杨仪命令王平等人上前抵抗魏延。王平上前,没有用刀,而是用“狮吼功”,大声斥责魏延的先头部队:“公(诸葛亮)亡,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这样呢!”魏延的士兵就一哄而散。

这个记载匪夷所思。久经战阵的魏延,深谙军机,自会知晓他要干的是“不成功,便成仁”之事,一定会精心筹备,政治动员,战前发动,调兵遣将,一定会拿出全身的本事来,王平等人,岂是对手?王平一声“狮吼”,便让魏延士卒逃散,可见其“狮吼功”可抵千军万马。要真如此,诸葛亮当初派王“狮吼”大侠到司马懿营下吼一句:“曹贼,何不快快投降!”那样,司马懿就会乖乖投降,多好呀!

魏延“善养士卒”,肯定有一大批拥趸。王平当时在军中并没有多少权威,魏延的士卒,不一定认识他,谁会理他呢?王平一声吼,魏延士卒散,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三国志》的记载里,“南谷口事件”接下来的发展,更是离谱。士卒逃散,魏延只好和自己的几个儿子,狼狈逃走,逃的方向居然是汉中!南谷口为褒斜道南端口,距汉中仅有十八公里。多年以来,汉中一直由魏延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魏延的地盘。一杯茶的工夫,魏延就可以回到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了。魏延要是真的动手,选择这个地方是很恰当的。久经战阵的魏延,又怎会在王平面前一触即溃呢?而且,“善养士卒”的魏延,失败后居然只有儿子们相随,身边一个士卒也没有,这可真是奇怪到极点了。动辄就杀身边人的董卓,死的时候还有卫兵要上前保卫他呢!魏延既然挑起了事端,而且落败,肯定会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那他逃走的话,应该是远离蜀汉,不投魏不降吴的话,那他该直奔陇西而去,躲得远远的,最起码避免跨省追捕啊。可是《三国志》记载他逃向蜀汉重镇汉中,莫非他要投案自首吗?

历史的魅力在于没有真相,历史的价值在于还原真相。

“南谷口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魏略》里找到了合理的记载:诸葛亮死后,魏延代行军权。杨仪平素与魏延不合, “惧为所害”,就先下手为强,散布流言说魏延要带军投靠魏国,于是带军攻打魏延。魏延本无反心,自恃脚跟正不怕影子斜,加上看不起杨仪,为维持大局,他就不战而走,没想到杨仪一定要置其于死地。杨仪追上他,杀了他。

这中间,我们还可以根据事理完善一些情节:魏延带军,杨仪不配合,魏延就上表杨仪谋反,于是《魏略》就有了杨仪“惧为所害”的记载,杨仪决定反击,就恶人告状,上表说魏延要带军投靠曹魏。

有了这个推断,《三国志》里其他几处莫名其妙的记载,也变得合情合理了。

首先是《三国志·魏延传》,当魏延和杨仪的羽檄都到的时候,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怎么办,蒋琬、董允都“保仪疑延”,于是魏延就被定了罪。

不调查,不审问,靠类似投票的方式来直接给一个人定罪,这对于蒋琬来说很不可思议,因为蒋琬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而诸葛亮是讲究法治的。是什么原因让蒋琬做出了违背法治思想的决定?很显然蒋琬、董允被杨仪的奏章忽悠了。也许,他们和杨仪都是诸葛亮器重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许,魏延平时人缘太差,但最关键是杨仪“编故事”的水平高,给魏延找了一个“烧毁阁道”的罪名。也许魏延因为和杨仪怄气,真的烧了几小段栈道,但是未给大军撤退带来影响,否则,魏延坐在汉中喝茶的时候,杨仪也许还在山里指挥修造栈道,也许早被司马懿追上了。

《三国志·魏延传》里还有一处记载,蒋琬带领宿卫营去南谷口处理魏延事件,才出成都几十里,魏延的死讯就传来,蒋琬就回去了。死讯就没到褒口来,而是回成都了。

这里的记载表明,蒋琬是去镇压魏延的,因此魏延一死,蒋琬就没有再去的必要,就打道回府了。这说明,在杨仪和魏延的互诉中,官方采信了杨仪的说法,定了魏延谋反之罪。

《三国志·杨仪传》记载,杨仪“平叛”,事后只被拜为中军师,根本没有统兵权,基本是被晾在了一边。这就奇怪了,杨仪可是“平叛”的第一大功臣啊!要是魏延造反的话,那杨仪就是力挽狂澜的人物,事后肯定会高官厚禄,可是他又怎么被弃之不用呢?

这只能说明,当大军完全撤回后,为魏延鸣冤的人多了,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杨仪暴露了。魏延人缘虽然不好,但是诸将仍然议论纷纷,都推断说魏延绝对不会投降魏国了却还要赶回来(“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诸将分析,魏延只是想杀杨仪(“但欲除杀仪等”),但惹火烧身。杨仪暴露了,当然不能给他升官了。

问题出来了,既然杨仪暴露了,那朝廷怎么不为魏延平反,治杨仪的罪呢?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哪位统治者纠正过自己主办的冤假错案?最大的可能,是后代纠正祖宗办的错案,后任纠正前任办的冤案,而且也要费很大力气。曹魏灭蜀功臣邓艾,因钟会构陷,正好司马昭想扫平篡权路上的障碍,就在263年定了邓艾罪,然后邓艾在被押解的路上被杀。后来,邓艾蒙冤已是大白于天下的事实,可是也无人为他平反。直到267年,司马昭死后第二年,议郎段灼上书为邓艾鸣冤,此事才被提起,可是即使是这样,司马炎也是到了273年才下诏为邓艾平反。要不是段灼坚持不懈,要是司马昭还活着,邓艾有可能洗清冤名吗?

定魏延罪的是刘禅、蒋琬,费祎和姜维在中间也起了作用,蜀汉一直是这几个在魏延案件中洗不清的人掌权,魏延案件也就一直没有反过来的可能。所以,杨仪也不会被追究责任。

一些人,为了登上权威的宝座,不惜把真理踩在脚下。

魏延,这个战场上所向无敌的英雄,在自己人的算计里败下阵来。《三国志》以惊心动魄的文字,记载了魏延的结局:魏延逃亡后,杨仪派马岱追上去,马岱斩杀魏延,然后把魏延的首级献给杨仪邀功,杨仪亲自踩在魏延的头上,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这时,杨仪心里肯定是爽极了:看你以后还能不能在老子面前拔刀!小人得志便猖狂,杨仪又派人到汉中,夷灭魏延三族。

可以肯定,《三国志》对这件事的记载,没有出错。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杨仪身上。

可叹魏延,一代豪杰,生里走过死里来过,没死在敌人手里,却被自己人残杀!

可悲魏延,一身豪气,威震汉中,叱咤风云,死后落得了千古“反”名!

魏延啊,当你被杨仪踩住头颅时,为何不再气壮山河地慷慨陈词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良知被挤压得无处可存,但是我们仍然感觉到它的力量。蒋琬,魏延案件的实际拍板者,后来还是通过一个非常隐秘的方式表达了对魏延的忏悔。延熙元年(238年)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凄厉的寒风里,蒋琬望着破碎的山河,想到蜀汉无人,想起在这个地方,二十年前,魏延曾经无比豪迈地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的战场传奇,在蒋琬的记忆里复活。蒋琬叹口气,传令下去,对魏延重新以礼收葬,并在墓前立了石马,以纪念魏延的战功。

可是,蒋琬毕竟没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是通过分析《三国志·魏延传》的错误而知道蒋琬的错误的。以“信史”著称的陈寿,为何在一篇人物传记里犯了这么多错误?魏延事件,就由得他任意打扮吗?

其实,陈寿本来对魏延案件是了如指掌的。 

历史家的难言之隐

陈寿是蜀汉巴西郡安汉县人,出生于蜀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魏延事件发生时,他已经两岁了。陈寿的父亲,参加了街亭之战,在马谡军中担任参军。战后,马谡被斩,陈寿父亲也被株连,受到髡刑的处罚,就剃去头发,这是种极具污辱性的处罚,然后逐出军营,这个时候陈寿的父亲才回到家乡,几年之后结婚生子,得了陈寿。蜀汉灭亡那一年,陈寿三十一岁。蜀汉历史,对于陈寿来说,是当代史。

陈寿在大约在18岁时进入了太学学习,谯周是他的老师。诸葛亮去世后,朝廷派时任益州劝学从事(相当于省教育厅长)谯周第一个去南谷口吊丧。谯周是成都方面第一个亲临“南谷口事件”现场的人,掌握了魏延案件的第一手资料。陈寿与老师谯周的关系格外亲密,谯周不可能不告诉他魏延事件的真相。

既然如此,陈寿又怎么对魏延事件的记载如此漏洞百出?

陈寿写作《三国志》时,距魏延事件只有四五十年,但是蜀汉没有史官,因此陈寿对蜀汉历史的记载,主要依据是蜀汉朝廷的文书、公告等,还有当事人或者相关人的讲述。

陈寿写完《三国志》时刘禅已死,但其“子孙(在晋朝)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余人”,这是一股强大的官场势力!魏延案件的处理,刘禅虽然仅仅起签字盖章的作用,但是名义上是刘禅的行为。刘禅的子孙,允许陈寿揭露真相,为魏延事件翻案吗?陈寿若真如实写刘禅制造了一场三国奇冤,刘禅的子孙可能就会到晋朝皇帝那里控告陈寿诬蔑后主。

陈寿写《三国志》时虽然晋已统一全国,但前三国人物关系犹存。刘禅投降后,蜀人在晋朝做官的很多,许多魏延案件制造者的后人在晋朝为官、为将,他们能允许陈寿揭露真相,为魏延事件翻案吗?那些魏延案件的受害者、被诬者人数众多,其后人见到陈寿揭露魏延案件的真相,能不起来和魏延案件制造者的后人闹事吗?

有时,距离远了,才能真切地把握。

为了“和谐”,为了“稳定”,陈寿只能牺牲真相,按照蜀汉朝公布的信息为魏延立传。陈寿写的历史 ,距离现实很近,反倒难以写出真相来了,因为他不能置身事外。古有假历史,今有假新闻。记录历史的人,和记录现实的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就这样,魏延,作为一个话题人物,留在了历史上。魏延,注定要永远活在人们不尽的话题里。

正始五年(244年)三月,曹魏大将军曹爽带着十万(一说七万)大军杀至汉中。沉寂数年的汉中,重又狼烟滚滚。蜀汉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王平镇守汉中。

当时汉中兵不满三万。面对浩浩荡荡的敌人,诸将惊惶,纷纷找到王平,强烈要求放弃险要,退缩到汉、乐两城待援。

这时,谁还会想起,二十五年前,魏延当着文武重臣的面,铿锵有力地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镇守汉中时,曹魏未踏入汉中半步,也就没有检验他这句话的机会。现在,曹爽真的带十万之众而来,魏延能“吞之”吗?可是,魏延早就被自己人“吞之”了!

王平,这个南谷口事件中第一个向魏延举起刀的人,却反对诸将的建议,他说就按照魏延镇守关中时的办法对敌:实兵诸围,以御外敌。

王平采取魏延的做法,坚守各个要塞,立即派人先占据了兴势这一要地,左右扎营一百里抗拒曹爽,居然以不足三万人挡住了十万人的步伐。

一个月后,费袆带援军来到汉中,诸将摩拳擦掌,纷纷请战。费祎慢慢悠悠地说了八个字:“实兵诸围,以御外敌。”

费祎把带来的军队补充到各个要塞,拍拍手,对王平说:“手谈一局?”识字不过十个的王平,尴尬地摇摇头,转身视察防务去了。费祎长叹:“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弈。”随军前来的光禄大夫来敏对费祎说:“向你请教一局?”费祎大喜,立即拉着来敏坐下,摆出棋盘。当时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待发,可是费袆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似乎他来汉中就是为了下棋的。最后来敏说:“我邀请你下棋,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

费祎清楚,魏延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和王平所做的,只不过是在抄袭魏延罢了。蜀汉按照魏延的策略布防,曹爽竟然毫无办法,最后无奈撤兵。

延熙二十年(257年),姜维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屡次北伐,一无所成,蜀汉国力衰微,姜维不再轻易对外用兵,转而致力于加强汉中的守御。他给朝廷写了一封奏章,又提起了魏延。

他说魏延的“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但是只能御敌,不会取得大胜。姜维推出了“敛兵聚谷”来代替魏延的“错守诸围”,诸围兵退,固守汉、乐二城,有敌来犯,就让游击队伍寻找机会进攻,敌人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无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击队伍并力出击。

魏延的“错守诸围”,保卫了汉中几十年。姜维的“敛军聚谷”,在景耀六年(263年)夏天,遇到了邓艾十余万大军的考验。由于姜维未对咽喉险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严加防守,钟会大军几路并进,串门子一样地直入汉中,然后,钟会留二万人围汉、乐二城,自率主力长驱南下,姜维节节败退,退守剑阁。冬天,刘禅向邓艾投降,蜀汉王朝告别历史舞台。

蜀汉结束了,魏延的话题还未结束。

陕西省汉中市的石马乡有魏延墓,据说墓前曾立有一文官石像,手拿汉中地图低头向魏延将军做忏悔状,指诸葛亮不听子午谷计划后悔终生。关于子午谷奇谋的话题,在今天仍没有答案。古代名人的坟墓向来不止一处。湖南益阳市有魏家巷,巷内有魏延墓,民国初年,魏延墓新立墓碑,碑阴刻有前清举人罗德源的碑文。碑文里,罗德源感慨地写道“嗟嗟此人,生则才不能用于当年,死则复含冤于地下,又不见谅于后世,天之厄之者亦云至矣!”

湮没了子午古道,荒芜了汉中边城。墓中人,已与一个个的话题无关。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只剩下了关于英雄的话题,成功的话题,失败的话题。

声明:本节部分观点借鉴《探寻魏延事件真相》(作者“燕京晓林”)和《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作者“闻所欲闻”),特此致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2219.html

上一篇:奇谋难算魏延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