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死后为什么选孙权接班?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1-08-18 16:42:11 0 孙策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文章,在这美好的一天中,遇见您是我的福气,遇见您是我的幸运,希望这篇文章“孙策是怎么死的?孙策死后为什么选孙权接班?”能够给您带来一点生活中的趣味!

袁绍发起的策反行动,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了。

但这时却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孙策准备亲自北上,趁着曹操与袁绍打得难解难分之机偷袭许县!

相关情报被获知,大家都感到非常担心(众闻皆惧)。

如果单独面对,曹操倒不怕孙策,但现在曹操主要应对的敌人是袁绍,已经派不出任何兵力去阻挡孙策了,所以大家才感到紧张。

要不要分兵防范孙策呢?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防与不防都不稳妥,曹操手下的谋士们就此提出了两种不同看法。

这时,郭嘉说了一番话:“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诛杀的都是当地的英雄豪杰,他是个能让人为之效死命的人。但孙策为人轻率,平时不善于防备,即使他率百万之众前来,也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如果遇到刺客的伏击,那他也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

郭嘉做出了一个大胆预言:孙策必定会死于刺客之手(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之所以说这个预言是大胆的,是因为一个人好端端的怎么会死于刺客之手呢?但结果正如郭嘉所预言的那样,孙策还没有正式北上就遭到了刺客的攻击。

更神奇的是,孙策竟不治身亡。

这段时间,孙策在江东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占有了江南的丹阳郡、吴郡、会籍郡等地,势力还发展到江北的庐江郡和庐陵郡。曹操不断接到报告,说孙策又打了胜仗,地盘又在不断地扩张。

听得多了,曹操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话:“难以与这小子再争锋了啊(猘儿难与争锋也)!”

“猘”的意思是狂犬,曹操说这话其实并无贬义,是对孙策的羡慕嫉妒恨。

当前首要的对手是袁绍,所以曹操对孙策的策略是拉拢,通过和亲、任命官职、封爵等手段先把孙策拉到自己这一边。

曹操还给了孙策一个任务,让他打刘表,孙策执行了,不是孙策愿意给曹操当枪使,而是他要报仇。

孙坚死于刘表之手,具体来说死于黄祖之手,黄祖目前担任着荆州刺史部所属江夏郡的太守,守着荆州的东大门,孙策既要报仇,又要向西扩张,所以内部事务理顺之后,即开始了西征黄祖之战。

孙策一举打败了黄祖,他本想乘胜追击,但考虑到庐江郡新下,江东也不稳固,征讨黄祖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回师吴郡。

在江东,孙策还有一个对手,就是曹操任命的广陵郡太守陈登,他不断出击,给孙策制造麻烦,这说明曹操和孙策之间表面和好,下面早已动起了刀兵。

西征黄祖归来,孙策命令二弟孙权率一支人马进攻陈登控制下的匡琦,孙权当时手下的人马不少,是匡琦城内守军的10倍,城里的人感到很害怕,想弃城而走。

陈登厉声阻止道:“我受国命镇守此土,只有以命报国,哪能逃跑?现在有天道相助,必能克敌!”

陈登下令闭城自守,示弱不战。

陈登很有经验,他悄悄到城上观察形势,找出孙权人马的漏洞,命令将士做好准备,趁夜打开南门,直扑孙权的军营。

孙权毫无防备,人数虽占优,但一下子乱了起来,陈登手执军鼓为将士鼓劲,孙权被打得大败,陈登又乘胜追击,孙权所部损失惨重。

孙权这一年18岁,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带兵指挥作战,出师即不利。

孙权不甘心,整顿人马再战,陈登不敌,一面派人向曹操求救,一面悄悄在城外10里的地方另立军营,命令大家多准备柴薪,十步一堆,纵横成行,下令夜里同时起火,然后陈登命人在城上称庆,好像援军到了。

孙权的人马望火而惊,陈登指挥曹军杀出来,孙权再次大败。

这时已经到了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年初,袁曹对决已经拉开序幕。

对形势的判断孙策跟刘表不一样,他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想趁曹军主力北上对抗袁绍之机对许县发动突然袭击,把天子抢到自己的手中(阴欲袭许,迎汉帝)。

还有的记载更具体,说孙策看到曹操在北面脱不开身,便聚集江东所有兵马,自称大司马,准备偷袭许县(悉起江南之众,自号大司马,将北袭许)。

但是,主力北上之前必须先解决后方的问题,要么把陈登消灭,要么把他赶到远远的地方。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春,孙策率军来到丹徒,在这里等待运送军粮,打算军粮运到后就向陈登发起总攻。

孙策喜欢打猎,在等待的几天空闲时间里,他只带着几个随从出去打猎。对于孙策喜欢轻出微行的冒险行为,他手下的名士虞翻曾经规劝过,孙策嘴上表示接受,但总难改老毛病,这一回就出事了。

孙策发现了一只鹿,领人去追。

孙策骑的是好马(所乘马精骏),手下人的马追不上。孙策一个人在前面跑。

正在这时,突然从林中冒出来三个人。

敌方间谍时常在这一带活动,孙策十分警觉,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这几个人回答:“我们是韩当将军的士兵,在此射鹿(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

孙策看了看,不认识:“韩将军手下的人我都认识,从没有见过你们!”

孙策意识到有危险,取弓便射,其中一个人应弦而倒。剩下两个人害怕了,举弓与孙策对射,结果有一箭射中了孙策的面颊。

孙策手下的人随后赶到,把这两个人都杀了。

事后得知,这几个人是前吴郡太守许贡的旧部,等在这里就是为了刺杀孙策。

许贡曾经担任过吴郡太守,一度依附于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孙策消灭了刘繇,许贡内心不满,多次向朝廷秘密上报,反映孙策的恶行,建议朝廷征孙策入京,借以削弱孙氏的势力。许贡的上书被孙策截获,孙策下令把许贡处死。

这几个人是许贡的旧部,他们的暗杀行动已策划了多时。

众人将孙策护送回营帐,请随行军医来看,发现伤势很重(创甚),但这个伤原来还是能治好的,医生叮嘱他必须好好养护,100天之内不能刺激伤口。

孙策忍不住照了镜子,发现自己已经破相。

孙策长得很英俊,走到哪里都有很多粉丝,他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孙策难过地对左右说:“面容毁成这样,还能建功立业吗(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

说完捶胸大愤,伤口崩裂。

孙策自知难过这一劫,于是忍住伤痛,把孙权以及随行的张昭程普等人找来交代后事。

孙策有个儿子叫孙绍,此时年龄不详,但孙策死时只有26岁,想必他才几岁,孙吴正在创业的关键时期,不能让一个小孩接班,所以接班人只能在孙策的兄弟中找。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下面有四个弟弟,孙权是他的二弟,除此之外还有孙翊、孙匡、孙朗,孙权这时18岁,孙匡、孙朗年龄稍小,但孙翊已经16岁了,史书上说他跟孙策的性格相像(性似策),张昭等人认为孙策应当传位给他(当以兵属之)。

但是,受伤后的孙策进行了反思,他杀伐果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几年间横扫江东没有对手,但由于杀伐过盛,在江东也树敌过多,此次遇刺是当年种下的苦果。

在孙策看来,正是因为孙翊的性格太像自己,才不能把位子传给他,孙策不愿意让自己的悲剧在他身上重演。

相比而言,孙权的战绩虽然不突出,之前带兵还连打败仗,但他的优点是气度更大,更为仁爱,大事面前又有果断的一面(性度弘朗,仁而多断),还能亲贤贵士,会团结人,如果让他接班,更能以相对柔性的姿态协调江东内部,弥补之前的裂痕。

所以孙策决定传位给孙权,他指着孙权对众人说:“现在天下大乱,我们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成就大业,希望诸位能善待我的弟弟(公等善相吾弟)!”

孙策还对张昭说:“如果仲谋不堪大任,请先生取代他自任。”

这大概是孙吴版的“白帝城托孤”,时间比刘备托孤早了23年。

孙策让人取来自己的印绶亲手交给孙权,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策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你呀(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四日孙策死了,年仅26岁。

孙策死于许贡门客之手,这一点史书有明确记载,问题是,这是一场由几个仆从为主人报仇的自发行动,还是另有隐情?

从各方面史料综合去分析,前一种可能性更大些,但后一种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没有,毕竟孙策死得太突然,而时间点又太敏感了。

如果大胆推测一下的话,也许整个事件幕后有一个策划者,那就是曹操,其具体执行人是郭嘉和陈登。

首先,许贡一直与曹操控制的朝廷保持秘密来往,许贡死后曹操不会就此罢休。许贡生前是吴郡太守,他接替的是盛宪,盛宪是朝廷任命的郡太守,推测一下,许贡的郡太守可能也是朝廷任命的,正因为如此一心独占江东的孙策才视之为眼中钉,将其赶下台。

许贡想夺回吴郡,他所依赖的还是曹操控制下的朝廷,许贡向朝廷上表,说放任孙策势力继续坐大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曹操都是大患,许贡给曹操出主意把孙策征调到许县,如果曹操真要这么做,孙策将面临棘手选择,但这封奏表落入了孙策之手,许贡因此丧命。

曹操虽然没能看到这封奏表,但许贡不可能只上过这一封奏表,吴郡的情况曹操是掌握的,而曹操密切联络许贡也是要派大用场,许贡被杀对曹操来说是损失,曹操不会不管不问。

其次,郭嘉对孙策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显示他在江东有一套有效的情报系统,官渡之战前夕,袁曹对峙正在紧要关头,曹操忽然“听说”孙策要秘密率军北上偷袭许县,这件事也比较蹊跷。

偷袭这种事是非常机密的,事先就昭告天下那就不叫偷袭了。孙策还没起兵,曹操为何就能侦知如此绝密的情报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在江东有一套情报系统。

之后,为打消众人顾虑郭嘉对孙策有了一段分析,可谓精准万分,孙策是什么性格,有什么弱点都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郭嘉还给孙策安排了被刺客杀死的结局。

这不是郭嘉瞎吹,而是相关计划已经在进行中,郭嘉时任军师祭酒,相当于参谋长,情报系统归他管,他就是相关计划的幕后策划者。

还有,孙策被杀前曹操曾指令陈登与江东的山匪进行联络,而这些山匪与许贡关系也很密切。陈登奉曹操指令联络江东的山匪严白虎余党,想在孙策背后搞点儿事(以印绶与严白虎余党,图为后害),而许贡被孙策击败后投奔的正是严白虎。

这说明陈登与许贡之间也极有可能有交集,曹操的策划要想成功还得有人去执行,前线的陈登最了解情况,他可以通过严白虎及其余部与许贡及其门客建立长期联系,条件成熟后随时实施相关计划。

而且,从效果看曹操借许贡门客之手除掉孙策比自己直接动手更有利。对曹操来说,必欲除孙策而后快,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解除东南之忧,让他放心地与袁绍决战官渡。

这个目的如果能达到,而且曹操又不亲自出面,那效果就更好了,因为这样曹操可不必与江东孙氏马上撕破脸。试想一下,如果是曹操派人找机会把孙策刺死的,江东无论谁接班,都要兴兵找曹操报仇,那样江东问题依然没解决。

最后的结果对曹操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孙策死了,危机解除,曹操一脸无辜的样子,江东可以消停好几年了。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推测。

从孙坚到孙策,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基因,结局也很相似。史学家评论孙坚勇挚刚毅,评论孙策英气杰济,都不是一般人物。但同时也指出,他们父子二人做事不够谨慎(轻佻果躁),这是他们殒身致败的原因。

这或许与他们的出身有关。说到底,孙氏出于社会的底层,也可以说是草根和寒门,与儒学世族崇尚礼法、家教严正不同,寒门较少受拘束,所以他们好驰猎,喜欢滑稽与酗酒。有时候这些是他们的魅力和凝聚部下的特长,有时候又成了致命的缺点。

曹操得知孙策死了,兴奋之情难以言表。相对于眼前的刘表,孙策才是只猛虎,现在孙策死了,短时间内江东难以对他构成威胁。

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郡太守,指定他屯驻于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最近真是多事之秋,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相继发生了公孙瓒自杀、吕布被绞死、袁术忧愤而死、刘备投降曹操又叛乱、张绣投降曹操、孙策遇袭身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当这些尘埃落定之时,配角退场了,天下的目光完全聚焦到了袁绍和曹操这两大主角的身上。

接下来,一场双雄对决,即将上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229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