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两子夺嫡,曹操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1-11-25 21:47:00 0 曹操

真实的历史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求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目标,历史文献只是参考;历史又是生动活泼的,一起来研究下“两子夺嫡,曹操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的话题,感受历史的魅力。

两子夺嫡,曹操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一个让大家久久期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曹操发布《立太子令》,明确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正式确定了继承人。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欣喜异常,直到此前他仍然没有取胜的把握,不知道父亲究竟做何打算。

现在,曹丕心里充满了喜悦。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刚好丞相府秘书长(长史)辛毗在场,曹丕激动得抱住辛毗。

曹丕高兴地说:“辛先生,您知道吗,我今天好高兴啊!”

辛毗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女儿辛宪英。与张春华一样,辛宪英也是三国正史中仅有的几位有名有姓的女性之一,她的名气更大,古代常把她与孟姜女、花木兰、苏若兰等人并称。如果评三国十大杰出女性,她和张春华肯定榜上有名;如果评中国古代十大杰出女性,张春华将落榜,而辛宪英仍然会位列其中。

两子夺嫡,曹操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

辛宪英的名气不是因为她的父亲是辛毗,也不是因为她的丈夫很有名,她的丈夫名叫羊耽,最大的职务只是郡太守。辛宪英的知名度来自她的睿智,对世事、政治的惊人洞察和每言必中的判断力。

比如这一次,听父亲说起曹丕激动的情形,她叹息道:“太子的责任是代君主主持宗庙、管理国家,代替君主不可以不忧虑责任重大,管理国家不可以不担心治理困难。现在正是应该胸怀忧戚、谨慎小心的时候,反而大喜若狂,何以长久?魏国国运恐怕难以兴隆啊(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如果对照历史发展的轨迹,不由得不佩服辛宪英这个家庭妇女能把世事看得那么透彻。

与此同时,有人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卞氏,并且向她讨赏钱。

卞氏听后很平静,她说:“魏王只不过因为曹丕年龄最长而把他立为继承人,我只要没有教子无方就万幸了,怎么还能大发赏钱呢?”

有人把卞氏的话报告了曹操,曹操相当满意。曹操对卞氏的评价是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两子夺嫡,曹操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

在两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卞氏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哪个儿子最终胜利,都将意味着另一个儿子的失败,也意味着残酷的清算活动即将开始。作为母亲,她的心里又能好受到哪里去?

这场夺嫡之争就此尘埃落定,但它已经大伤曹魏的元气。面对正在不断崛起的孙权刘备等集团,曹魏花了太大的精力和代价搞内耗,放慢了对外扩张的节奏。

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曹操多次领兵出征,但收获甚微,仅有的战绩也是靠运气和敌人的失误得来的,与汉献帝建安初年纵横天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情况完全不同。究其原因,内部不稳定是最重要的方面。

曹操是个很精明的人,又有袁绍、刘表现成的教训摆在那边,本来不应该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糊涂,但偏偏就出了问题。某种意义上,这场斗争是由他引起的,如果一开始他的态度就旗帜鲜明,下面即使有人想兴风作浪也形成不了气候。

曹操的另一个失误在判断继承人的标准上,他喜欢曹植很大程度上缘于曹植的文采,以及反应敏捷,但是选曹魏的接班人不是选作协主席,其标准应该更加全面。以曹植的性格、才能和作为来判断,他未必能成为曹魏帝国称职的领袖。

所以,假如曹操从一开始就指定曹丕为接班人,曹植以及拥戴曹植的人也就没有了想法,内部无从斗起,可以专心对外,无论对曹魏,对曹丕还是曹植,这都是最好的结果。可惜历史并未按照这一步骤前行。

惊心动魄的夺嫡之战以曹丕的最终胜出宣告结束。对于曹植及其一党来说,这是一场惨败,但对于曹丕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惨胜。而受伤最深的,还是刚刚建立起来的曹魏帝国。

在一个集团内部,任何时候都有派系的存在,当派系斗争发展成大面积的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斗争,就是一种内伤了。曹操开始大概没有预料到这种内伤的严重程度,他自信地以为所有的事都在他控制之中,当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曹丕和曹植这两派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手段越来越狠时,他赶紧收手,毅然中止了这场流血游戏,而被他看好的曹植只能成为牺牲品。

两子夺嫡,曹操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继承人?

这件事由曹操本人引起,曹丕和曹植配合演出,众多大臣推波助澜。整个曹魏阵营都被搅动,陷入空前的内部危机之中。让曹操略感庆幸的是,在夺嫡斗争中表现最活跃的是一帮士人,他手下的主要将领们基本上没有掺和进来,不然的话局面就更复杂了。

曹操终于明白,政治就是政治,不以个人好恶为前提,他偏爱曹植是私,立曹丕为继承人却是公,公私必须分明。

所以曹丕一派胜出后,无论曹操是否愿意,培养这个接班人,让他顺利接好班,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20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