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三国英雄记——兵进傥骆道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6-24 17:21:46 0


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正月,由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曹爽亲自挂帅,出征蜀汉。

伐蜀大计确定后,夏侯玄以西部战区司令(征西将军)的身份先到了长安进行准备,待各项准备完成后曹爽才到的长安,曹爽亲自来只是象征性的,主要军事部署都由夏侯玄操作。

远在寿春的太傅司马懿听到消息立即上表劝阻,但未能奏效,曹爽执意伐蜀(止之,不可)

曹魏的西线战场过去由司马懿指挥,司马懿走后西线战场军职最高的将领是郭淮、牛金和胡遵,郭淮此时的职务是前将军兼雍州刺史,牛金的职务是后将军,胡遵此时的职务没有记载,随司马懿平定辽东后他的军职应与牛金相当,可能是镇西将军、平西将军之类。

这三位将领都久经战阵,特别能打,但也要看谁来指挥了。郭淮是司马懿的老部下,可以视为司马懿的嫡系。牛金多年来一直跟随司马懿,由荆州到关中,再到平辽东,他与司马懿的关系别人更不能比。胡遵也是司马懿的狂热崇拜者之一。

若司马懿来指挥,这三位都没的说。而面对夏侯玄、夏侯霸之流,他们更多地保持了沉默。

让干啥就干啥,不说,不议论。

曹爽心里也明白,他不着急,这一仗不仅要打赢,还要打得漂亮,你们几个不想露这个脸,那刚好。

曹爽从洛阳带来了几万人马,又从关中驻军里挑了几万人马,组成了一支约八万人的伐蜀兵团。

在夏侯玄的谋划下,郭淮担任辅攻,牛金和胡遵负责后援,主攻方向由曹爽、夏侯玄和夏侯霸直接掌握,李胜被夏侯玄聘为自己的秘书长(征西将军长史),负责出谋划策,相当于伐蜀兵团的参谋长。

李胜同样没打过一天仗,竟然也当了参谋长。

就这样一支队伍,也敢直奔汉中!

看来,曹爽、夏侯玄已经疯了。

不过,他们此刻根本意识不到,他们正被建大功、立大业的激情所刺激着,内心里充满了狂热。

大概是李参谋长出的主意,此次进军汉中所走的路线也别出心裁,跟前人都不太一样。

之前多次提到,在关中与汉中之间横亘着秦岭山脉,沿中央山脉南北两侧有大大小小的河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山谷,关中通往汉中的主要通道就在这些山谷中,这些道路重要的有三条,自东向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

前人用兵多走褒斜道,因为相对最好走,开通得也最早,尽管路线有点长,但把握相对最大。

子午道次于褒斜道,它更为险峻,但是出子午道后离长安最近,这条道路适合于由南向北攻,只要能顺利地从山谷中杀出来,防守的一方由于没有战略纵深,想阻挡就非常困难了。

而傥骆道开通的时间最晚,大概就在东汉末年,这条道路北端是骆谷,南端是傥水,因而得名,全长600里,在3条古道中它的距离最短,而且出南端谷口后,离汉中的中心城市南郑最近。

按照现在的地名,这条道的大致走向是:由西安向西南,经户县至周至县,从周至西南30里入西骆谷口,越骆谷关,沿陈家河上游南行,越老君岭、八斗河、大蟒河河谷、黑河至都督门,向西南翻越兴隆山,过华阳镇,折向东南沿酉水经茅坪过八里关,再越贯岭梁、白草驿,出傥谷口。

但是,这条道却不适合曹爽、夏侯玄等人走,因为他们不是几个人,身后带的也不是一群驴友,他们身后跟着八万人的一支大军。

傥骆道的优点是路程短,缺点是既窄又险,人不能并行,更不要说马和运输粮草的车辆了。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沟,行进困难,行军速度也很慢,几乎是蠕动。

还有一点,在三条道路中,数傥骆道没有水源的路段最长,在秦岭山中进行大兵团运动,这一点也很致命。

走得慢倒还不要紧,大不了晚几天到,但逃跑时如果路太窄的话,那麻烦更大。

李参谋长出这个主意,不知是想省时间早点到汉中,早日传来胜利的捷报,还是想出其不意,偏走那最难走的路,让敌人猜不着?

搞不清楚,反正就这么定了。

魏军八万将士进入傥骆道,崇山峻岭,前路茫茫。

但毕竟是八万人马,几乎与蜀汉全国可调动兵员的总数相当,所以消息传到汉中时引起了一阵恐慌。当时蜀军在汉中的守军还不到三万人,蜀汉的将领们听说曹魏大军来犯,无不惊愕(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

此时蜀军在汉中的最高将领是北部战区副司令(镇北将军)王平,之前已多次说到过他,比如在街亭之战中。如果再补充几点的话,关于他还有几点与众不同:一是他本不姓王,而姓何,长大后改姓王;二是他当初是曹魏的一员战将,并且曾是名将徐晃的副将,在魏军也不算无名之辈;三是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他却是个文盲,平生常在戎旅,所识不超过十个字,但重要文书经他口授即可成文,条理通顺,思路清晰(皆有意理)

王平不识字,却喜欢听历史故事,常让人读史书给他听,尤其喜欢听汉代以来的名人传记。

街亭之战后王平没有受到处罚,反而晋升为军长(讨寇将军)。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对王平更加欣赏和倚重,晋升王平为镇北将军,总领蜀汉在汉中一带的军政事务。

王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多数将领认为,敌兵有近十万之众,汉中人马仅三万左右,众寡悬殊,不可力战,应固守汉、乐二城,把敌人放进来打(遇贼令入),只要能守住,后方涪陵的援军就会开到,魏军可退。

汉、乐二城,就是诸葛亮当年在汉中时修建的汉城、乐城两座军事要塞。

王平不同意这种固守待援的观点,他认为汉中距涪陵有1000里之遥,援军何时可到,能不能在援军到达之前守住,这些都是问题。

左护军、扬威将军刘敏支持王平的看法,他认为出傥骆谷后即一马平川,汉、乐二城虽然坚固,但敌军众多,像开闸的洪水一样瞬间涌入汉中,到那时,援军即使到了也无力回天(男女布野,农谷栖亩,若听敌入,则大事去矣)

刘敏在汉中众将中的地位仅次于王平,得到刘敏的支持,王平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王平把两军交战的地点选择在兴势这个地方。兴势即兴势山,距阳平关不远,位于今陕西省洋县以北,这里是魏军出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咽喉要道。

刘敏率所部抢占兴势,此时魏军主力尚未到达,为了迷惑敌人,刘敏命人插了很多旗子,绵延100多里(多张旗帜,弥亘百余里),摆出了迷魂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199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