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文丑是怎么死的?文丑是被关羽斩杀的吗?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1-09-15 15:18:15 0 文丑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文章,在这美好的一天中,遇见您是我的福气,遇见您是我的幸运,希望这篇文章“文丑是怎么死的?文丑是被关羽斩杀的吗?”能够给您带来一点生活中的趣味!

虽然解了白马之围,但袁绍的大军想必随后就会杀向这里,曹操决定从白马撤军。

在黎阳,袁绍听到颜良阵亡、所部全军覆没的消息,果然既痛又怒,立即指挥主力渡河,沮授又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沮授建议,现在不应该去考虑什么白马,而应先拿下已经唾手可得的延津,凭借这里的渡口优势,将主力源源不断运过黄河,之后巩固延津,使其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进可以直取许县,退可以从容撤回黄河以北。

沮授建议稳扎稳打,不要被对手激怒,但袁绍特别不爱听这样的话,袁绍丢了面子,必须马上找回来,而且“哪里跌倒,一定要在哪里爬起来”,并且此行压根没有战败撤回这样的选项。袁绍执意进攻白马,找回失去的面子。

沮授无奈,站在黄河边上叹息说:“黄河啊黄河,我知道这一去就回不来了(悠悠黄河,吾其不反乎)!”

沮授以身体原因请辞,袁绍更生气了,马上批准,把沮授所部交由郭图来统率。

袁绍的执着与任性,曹操是比较了解的,他们是多年的好朋友了,曹操料定袁绍会命主力来攻白马。

曹操下令白马军民全部随军撤离,但向哪个方向撤退却颇费思量。白马属兖州刺史部的东郡,沿黄河向东不远就是另一个军事要地濮阳,此时还在曹军手中,再往东就是曹操在兖州刺史部的中心城市鄄城。

防守鄄城的是程昱,他手下只有700人,当初为了保证中路的安全,曹军分散在各地的人马已经尽可能地都抽调到中线,战役开始前曹操想给鄄城增派2000人,程昱不同意。

程昱认为增兵弊大于利,理由是:“袁绍手里有10万人,自以为所向无前。他如果看见这里兵少,不会轻易来攻。如果增加了士兵,就必然会来进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

程昱建议不要管鄄城,曹操接受了这个建议,袁绍听说鄄城没有多少人马,果然放弃对这里的进攻,曹操对程昱的胆识和准确判断大加赞赏,认为程昱胆识过人。

程昱的建议似乎没错,从保全鄄城来看,示弱也是一种战术,类似于空城计,鄄城得以保全,多亏了没有增兵。

但从全局战略考虑,袁绍如果分兵来攻鄄城,也会减轻中路主战场的压力,通常攻城的一方会数倍于守城的一方,袁绍不攻鄄城,更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决战于主战场,程昱的想法也算有得有失吧。

现在,鉴于东部防守的薄弱,曹操不可能向东撤退。

但也不能轻易撤往官渡的第三道防线,那样就太被动了。

曹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沿黄河向西撤,并且带上白马的所有辎重和百姓。

沿黄河向西就是延津,这里被袁绍刚刚占领,曹操向西撤退,出乎袁绍的意料。

袁绍此时的战略应该是弃曹操于不顾,直接向南进攻,这里才是中心战场,但袁绍急于找着曹操本人打一仗,找回失去的面子,于是命令已渡过黄河的主力部队,一部分由郭图率领守白马,一部人由文丑率领顺着曹军撤退的方向追击。

刘备也参加了追击曹操的行动,虽然他的军职很高,但他仍然是配合文丑的行动,这是因为刘备现在手里的人马不会太多。

这是刘备投奔袁绍后的首次行动,袁绍可能鉴于刘备和曹操打过很多交道,对曹操比较了解,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可能是刘备主动请缨。

关羽在阵前亲斩颜良,这个情况瞒不住任何人,这让刘备又喜又惊,喜的是知道了关羽的下落,惊的是此举恐怕将加深袁绍对自己的疑虑,所以他主动请战,表明自己和曹操势不两立的态度,打消袁绍的疑虑。

文丑、刘备率部追到延津之南,在这里遇到了曹操亲自率领的部队,此时袁军的兵力大约有6000人,而曹操只有600人(骑不满六百),形势十分危险。

但即使这样,曹操仍然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看到袁军杀来,曹操不慌不忙,下令扎营。

曹操让人登上高处侦察,不一会儿侦察兵报告:“敌兵来了,有五六百人!”

曹操没有动,让继续侦察。

过了一会儿,侦察兵又报告:“骑兵更多了,步兵不计其数。”

曹操并不着急,只是说了声:“知道了,不用再报告了(勿复白)!”

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曹操没有下令撤退,反而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他让大家出营解鞍下马,同时把从白马带来的辎重摆在道路上。

随行的将领们都认为敌人骑兵多,不如退到营寨里坚守,待援军到来,面对众人的疑问,曹操把目光移向他的副参谋长荀攸。

荀攸会意,微微一笑说:“这正可以作为诱饵,怎么能撤呢?”

荀攸说出了曹操心里的秘密。

敌兵眼看快到了,诸将都说该上马了。

曹操仍然不慌不忙,对众将说:“别急!”

又过了一会儿,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看到路上的辎重,有一部分人开始忙着清理这些战利品。

曹操对大家说:“可以了!”

曹军全部上马,纵兵杀出,袁军没有防备,大败。

此战文丑被杀,没有战死的也全部成了俘虏。

仅以区区600人能一举打败6000人,并斩敌方主将于阵前,让人不解。

表面上看,是曹操以辎重为诱饵先使敌军大乱再趁乱出击所以取胜,但这只是一方面,它改变不了敌我兵力悬殊的态势。

即使敌兵开始有些慌乱,但对一支训练有素的劲旅而言,临阵应变是基本能力,他们很快便可以组织起有效反击,到那时兵力众寡才是胜负的决定因素。

袁军是追击而来,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也许6000人并不是它的全部,曹军的600人退到营寨里打败敌人的几次进攻尚可以理解,将敌兵全歼,并将没有打死的敌兵全部俘虏那就不可思议了。

分析一下,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曹操为什么非要向已被敌兵占领的延津撤退?二是为什么曹操身边只有600人?三是随曹操撤退的辎重都在,而老百姓上哪里去了?

如果把这些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似乎可以看出曹操撤向延津是一个精心构思的计划,带上辎重和老百姓也是特意安排,袁军看到辎重下来抢占而没有提防后面的曹军,是因为辎重里混着大量老百姓,场面很混乱,像是赶大集。做诱饵的不仅是这些辎重,还有老百姓。

曹操向延津撤退的路上应该有时间进行兵力部署,调集周围的部队向预设的战场机动。曹军趁袁军抢占辎重突然发起进攻时,投入的兵力绝不是600人,而要多得多,如果短时间内能全歼袁军,人数至少比袁军还要多。

史书之所以没有这些方面的详细记载,是因为它不便回答随军行进的老百姓在此战中的作用,所以炮制出600人全歼6000人,并且临阵斩杀名将文丑的神话。

当然,曹操此计有很大的风险,那就是袁绍变得聪明起来,他不向西追,而直接进军正前方的官渡。

但曹操对袁绍太了解了,他们自青年时代便相识、相惜,如今在战场上相见,曹操知道袁绍首战挫败后急于报复的心情,所以只带600人亲自当诱饵,把袁军主力吸引到延津一带,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将其歼灭。

颜良、文丑都是名将,短短几天内被曹军打败并战死,这极大地鼓舞了曹军士气,也深深震撼了袁军士兵(良、丑皆绍名将也,绍军大震)。

不过,袁绍依然强大,所以曹操不敢冒进,而是命令张辽、关羽等部迅速回防,准备迎接袁军的下一轮进攻。

而袁绍再一次被激怒了,他亲自率主力推进到阳武县,此地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

曹操率主力由第二道防线迅速回撤,退守到官渡。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187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