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合肥包公家族墓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7-06 17:27:32 0

1973年春天,合肥钢铁二厂要扩建厂房,在大兴集的黄泥坎见到被毁的那座包公墓,认为这片空地可以利用,于是登报声明,要征用这片土地。当地文博部门得知消息,赶紧向安徽省文化局请示,请求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1973年4月11日,一支由安徽省博物馆、合肥市文化局、合肥市公安局、合肥钢铁二厂以及包公后人等组成的“包拯墓清理小组”开始工作,历时四个月,清理了那座被毁的包公墓,以及周边的另外十一座古墓。

这十二座古墓散布在一片北高南低的坡地上,其中四座是石室墓,八座是土墓。清理小组从这片墓群里总共发掘出五十多件文物和十一箱残朽的人骨。文物中包括六盒墓志铭,以及若干随葬的瓷器、银器、铜器和陶器。

我们都知道,要想鉴定古墓的真伪与墓主的身份,墓志铭是最珍贵的凭据。考古人员根据那六盒墓志铭进行推测,认为墓主包括包公、包公的夫人董氏、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孙包永年。至于墓志铭上具体刻着什么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本书附录三《包公家族墓志铭》。这些墓志铭是我们后人研究包公及其家属生平的重要资料,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资料。

清理小组根据墓志铭、残余墓碑、封土规模、墓室结构、随葬器物以及残朽的遗骨进行判断,确定了一些墓主的身份,包括包公、包公夫人董氏、包公长子包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合肥包公家族墓、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孙包永年。换句话说,这十二座古墓应该是包公的家族墓,至少其中一大部分确定属于包公及其子孙的家族墓。

到底哪座墓是包公自己的墓呢?

清理发掘之前,差不多所有人都认为,包公在这片家族墓中辈分最高,官衔也最大,封土肯定也是最高的,所以墓群中轴线上偏北位置那座高达五米(被毁之前的高度)的大墓,肯定是包公墓。而且据群众反映的情况和包公的一些后人回忆,该墓四周原有石人、石虎、石羊和包公墓碑,这些都符合包公的身份。

但是清理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在墓室里发现包公的墓志铭,更没有发现人骨残骸,甚至连棺木的残骸都没有找到,仅仅在墓道底部一米多深的填土中找到了一块墓志铭的铭盖的残角,而那块残角刚好与此后在另一座古墓中发掘出的包公夫人董氏墓志铭的铭盖相合。

发掘出董氏墓志铭的那座古墓在哪儿呢?就在这座被捣毁的所谓包公墓的西南侧,封土高约三米,是一座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墓室内有一座楠木棺材,棺材内有零碎的肢骨和头盖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其中一片头盖骨进行鉴定,证明那是男性骨骼,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最关键的是,清理小组还在墓室里发现了两块墓志铭,一南一北竖立在墓室内,南边那块是包公的墓志铭,北边那块是董氏的墓志铭。由此可以判断,这座古墓是包公夫妇的合葬墓。

原先人们认为的那座包公墓,编号M6;后来发现的这座包公夫妇合葬墓,编号M1。M6不是包公墓,而是包公夫人董氏的原葬墓。M1才是包公墓,但只是包公夫妇的迁葬墓。

从墓志铭可以判断,包公比董氏死得早,包公先葬,董氏后葬,最后夫妇二人被迁葬到一个墓里。董氏原葬墓已经找到,包公原葬墓在哪里呢?

清理小组发掘董氏原葬墓的时候,在墓室北墙以外的土层断面上又发现了另一座古墓的墓道,但那座古墓的封土已经荡然无存,上面建了一条公路。清理小组申请将公路暂时改道,从董氏原葬墓向北钻探,挖出了一条长达十几米的墓道,这条墓道连接着一个南北长约五米、东西超过五米的石室,那是整个墓群中最大的一座石室墓。

可惜的是,该墓早已被盗,封土没了,墓顶没了,随葬品没了,连当初修建墓室的大部分条石都被偷走了,只剩下墓室偏北处一段残留的石墙,以及墓室西北角填土底下的一尊一尺多高的木雕男俑。男佣头戴道观状帽,帽子正面刻着一个“王”字。清理小组判定,这才是真正的包公原葬墓,并将该墓编号为M8。

M8(包公原葬墓)在墓群中轴线最北处,M6(董氏原葬墓)紧邻其南,M1(包公夫妇迁葬墓)则在M6的西南方向。在墓群中轴线东侧,在M1的东北方向,也就是M6的东南方向,是包公次子包绶夫妇的合葬墓,编号为M5。

在包绶夫妇墓的东南侧,是包公长孙包永年之墓,编号为M4。在M4的西南侧,是包公长子包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合肥包公家族墓夫妇的合葬墓,编号为M7。

M1、M4、M5、M7,均有墓志铭可以确认墓主身份。M6和M8没有墓志铭,但可以根据墓室结构和遗物来推测墓主身份。剩下六座墓是谁的墓呢?暂时还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有的学者认为,墓群中应该有四座无名墓,分别是包绶儿子包康年、包耆年、包彭年、包景年的墓。

行文至此,我估计有不少读者朋友已经被前面的说明性文字搞糊涂了,分不清哪座墓是包公原葬墓,哪座墓是包公迁葬墓,哪座墓是包公子孙的墓。不要紧,我画了一张墓群方位示意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读。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合肥包公家族墓

合肥包公家族墓群方位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974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