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制度构成

  • 蒙元制度——金泰和律徒刑附加决杖考[1]:——附论元初的刑政

    《金史·刑志》序言称:“金法以杖折徒,累及二百。”这段话对后来学者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几乎掩盖了金代刑制中的另一个有关事实,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包括泰和律有关五刑之制的规定,对徒刑犯都另科决杖,作为附加刑。...

    制度构成 2020-06-20 552 0
  • 蒙元制度——蒙元时代西域文献中的“因朱”问题

    13世纪上半叶,被成吉思汗家族统一的蒙古民族,以震撼欧亚的武功,征服了从华北经过内陆亚洲、西至南俄草原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广大地域。蒙古的征服,很自然地把产生在漠北高原的某些基本制度成分,以及反映这些制度的观念意识带到他们的马蹄所至之处。另一方面,几乎与征服者开始致力于在各占领地区确立他们的持久统治同时,这种统治本身就不可抗拒地被推入一个不断“地方化”的过程。蒙古人带到各征服地区的那些制度的及其观念的成分,于是便在各地方本土制度文化的背景下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异和演化。因此,对同一种蒙古制度或观念成分在不同地区...

    制度构成 2020-06-20 600 0
  • 蒙元制度——元仁宗与中元政治

    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元武宗病死。越二日,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以皇太子废前行政中枢尚书省,旋即对几乎所有尚书省宰执或诛或流
    [1] 。三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于大都,是为仁宗。...

    制度构成 2020-06-20 717 0
  • 蒙元制度——金末元初理学在北方的传播

    实际上,说赵复以前北方对程朱理学懵然未知,并不符合史实
    [3] 。但就理学在华北传播的规模而言,1235年前后,则确实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又不能同日而语。所以,我们恰好可以1235年为界,把理学从金末到元灭南宋之前在北方地区的传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是本文准备阐述的主要观点。...

    制度构成 2020-06-20 1483 0
  • 蒙元制度——乃颜之乱杂考

    正如屠寄所说,乃颜“虽败不旋踵,然骚动已半天下矣”
    [1] 。可惜因为史书记载过于简略,有关元初政治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的若干基本史实,还不甚清楚。本文拟对其中几个问题,做一些粗陋的考订和分析。...

    制度构成 2020-06-20 696 0
  • 蒙元制度——关于元朝“东诸侯”的几个考释

    被概指为东诸侯的这些蒙古贵族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别是很大的。其中有“可兀惕”,有“古列格惕”,也有一般的万户、千户“那牙惕”。元代蒙语中的可兀惕(k?’üd,k?’ün的复数形式)、古列格惕(küreged,küregen的复数形式),作为普通名词分别译言儿子、女婿,惟当时亦分别用于专指黄金家族的男性直系后裔和黄金家族的门婿。所谓那牙惕(noyad,noyan的复数形式)在元代汉译作“官人”;他们本身既是黄金家族的“哈剌出”(qarachu,元译“下民”),又是为黄金家族成员管领普通哈剌出(“白身人”)的世...

    制度构成 2020-06-20 1910 0
  • 蒙元制度——元辽阳行省各族的分布

    创建辽、金二朝的契丹族和女真族,都发祥于东北地区。因此,辽金时期中央政府对东北的统治,与隋唐时代相比,获得进一步的加强。它为元朝和明朝前期对辽东的强有力统治奠定了基础。...

    制度构成 2020-06-20 1759 0
  • 蒙元制度——“混一图”与元代域外地理知识

    “混一图”对黄河流域以南中国疆域、尤其是山东半岛以南海岸线轮廓的绘制,或许可以说已经相当准确了(见图1)。图内的中国部分,生动地反映出元代江南社会对当日国家幅员的了解。此时他们已经改变了其南宋先辈无视女真“贼区”的存在、仍据旧日的北宋政区建制来表现华北地域的做法
    [3] 。尽管绘图者对漠北地理形势所知甚少,但他还是把元帝国的版图一直画到和林北的忽里·秃马惕之地。...

    制度构成 2020-06-20 1019 0
  • 晚清变局——清廷政治权威之形成

    长期以来,清王朝的政治权威是建立在军事镇压与传统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秩序基础之上的。依靠军事统治和传统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秩序,清王朝成功地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权威。...

    制度构成 2020-06-20 584 0
  • 晚清变局——清前期行政权力之配置

    清代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的基本表现有三:第一,总督、巡抚封疆而治。在行政上,总督、巡抚有权节制并指挥一省或数省的布、按二司、道、府、州、县等官员。...

    制度构成 2020-06-20 836 0
  • 晚清变局——清前期军事权力之划分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之前,对于清王朝而言,国家经制兵无论八旗、绿营,其军权都是直接属于中央而不是将帅或地方督抚所得而私有。清朝初年,清政府为了彻底消灭国内各种抵抗势力,不得不容忍三藩地方势力的存在,让三藩握有兵权。但到了康熙初年,全国底定,康熙就力持撤藩之意,不惜动用全国之力进行讨伐,最终把兵权收归中央。...

    制度构成 2020-06-20 419 0
  • 晚清变局——清前期财政权力之分配

    清初,与清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中央专制主义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相适应,在财政管理制度上也实行高度集权于中央的作法。基层政府,毫无财权可言。每年所得赋税,“一丝一粒,无不陆续解送京师”,省府州县,除规定留用的少数存留外,“无纤毫余剩可以动支”。

    [1]但是,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没有任何一点财政权力。毕竟,赋税的征收要靠地方政府才能完成。清初、中期,中央和地方关于财政权力的分配主要体现在州县赋税收入的分配问题上,包括田赋、丁银、盐课、关税及杂赋等项目。其中,田赋、丁银属“正赋”,也是税收之大宗。康熙帝实行“摊丁...

    制度构成 2020-06-20 1832 0
  • 晚清变局——清前期司法运作之模式

    中央和地方在司法制度方面的加强和完备,也是清初、中期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督、臬、道、府、县逐级复审,“一切恩威皆出其上”可以说是清初、中期中央和地方在司法权力分配上的基本内容。据《清史稿·刑法志三》中记载:“凡审级直省以州县正印官为初审。不服,控府、控道、控司、控院。”由此可以推见,五级审判制当是清代地方司法权力分配上的主要特征。...

    制度构成 2020-06-20 1285 0
  • 晚清变局——清前期中央与地方之博弈

    清初,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权虽已确立,但部分地区一直未能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处理上,南方数省有三藩的割据势力,台湾岛屿有郑氏的反清集团,他们一直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向清政府发起挑战。削平三藩,消灭郑氏集团,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央理顺与地方关系的首要问题。康熙帝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消除了地方企图割据、分裂的力量,从而为清中期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为清初、中期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处理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制度构成 2020-06-20 867 0
  • 晚清变局——西方列强之冲击

    传统的中国是个家族取向的社会,人们对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对外界的认识,不超过一定家族或地域的范围。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并没有近代国家的概念,而只是在宗法和地域基础上形成的“天下”观念。清人对世界秩序的看法,特别强调“华夷之辨”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层级序列。中国自称天朝大国,中国以外是蛮夷之邦,是落后的地区和民族。天朝上国,尽善尽美,无所不有,无求于人的自满自傲观念,是深入人心的。从最高统治者到整个知识界,都不把外国的事放在心上。的确,这种世界观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根源。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东亚唯一大国又为东亚政治文...

    制度构成 2020-06-20 1460 0
页次:7/37 每页15 总数54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