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晚清幕府——社会背景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20 12:38:01 0


晚清幕府是从明清幕府萌蘖而出的一种新的幕府形态,它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也就是说是由清王朝的衰落及随之而来的内忧外患所造成的。当康雍乾百年盛世过去之后,尽管据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经济仍名列世界前茅,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但清王朝金玉其外的表皮业已脱落,露出了内里的蛀洞和朽烂,具体表现为嘉道时期吏治、漕运、河工、盐法、度支、兵政等国计民生百弊丛生。其中的“切身之患,不得不言有三端:曰盐,曰河,曰漕”,号称三大政。可是,当时的嘉庆、道光两朝皇帝均是守成之主,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意识,无力解决这些时弊和时病。

不幸的是,他们所选用的枢臣也以因循守旧、老成持重著称。董诰是嘉庆朝任职时间最长的枢臣,他只知迎合皇帝,明哲保身,在任内并无什么建树。林清发动禁门之变后,侍郎桂芳“拟奏稿数条”,请他过目,董说:“公言虽是,恐不能合上意。”桂当即反驳说:“此何等时,尚以迎合为言耶?”董诰这样,其他枢臣也大抵如此。他们想不出什么治国良方,干脆就不动声色,逃避责任,事无巨细均往皇帝身上推。上行下效,自然就出现了“诸臣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者多,直言陈事者少”的现象。道光帝所重用的枢臣如曹振镛、潘世恩等人同嘉庆朝的枢臣一样,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曹振镛最大的本事就是三缄其口,不轻易发表政治见解。他晚年向门生透露他的做官秘诀是“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潘世恩凡事顺从,明明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愿说出来,成为“恪恭保位者”。对此《清史稿》论曰:“振敝举衰,非拘守绳墨者所克任也。况运会平陂相乘,非常之变,往往当承平既久,萌蘖蠢兆于其间,驭之无术,措置张皇,而庸佞之辈,转以弥缝迎合售其欺,其召乱可幸免哉?”诚然,答案是否定的。嘉道君臣的墨守成规、统驭无术召乱在旦夕,清王朝不仅在衰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国势一天不如一天,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外患内忧又接踵而至。

外患就是来自西方的侵略。自15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掀起了一股寻求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其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为寻求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欧殖民者比任何时候都更“急于找寻殖民地,也就是找寻一些工业很不发达,还多少保留着父权制特点的国家”。他们将侵略和掠夺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残暴的扩张和野蛮的奴役,在不预付一先令的情况下,攫取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奴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生产力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迅猛发展。中国这一古老的东方大国自《马可·波罗游记》问世起,就成为西方羡慕、憧憬和向往的宝地。因此,当西方殖民者挟着利器所向披靡,“首次开创世界历史”的时候,中国自然成为其最富吸引力的猎取目标。自16世纪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殖民国家接踵而来,先后占据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并开始在中国沿海通商。

在西方殖民国家通过大量掠夺和原始积累完成工业革命,相继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它们把商业扩张作为第一要义,并要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一个新世界,即迫使其他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方式。结果引起清廷的警觉,对西方人的防范越来越严密,并将原来的四口通商改为只许广州一口交易。这种限制让孜孜求利的西方商人难以接受和容忍,矛盾日益尖锐,终在清王朝进入衰世阶段,“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随后美、法两国跟踪而至,分别与之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这四个条约相互补充完善,各国互惠共享,全面体现了当时侵略者的最高意志,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但为了确保今后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获得利益,侵略者还在条约中加了一条:“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这别有用心的一条埋下了无穷的后患。《南京条约》签订12年后,英、法、美三国要求修约,在遭到清政府的抵制后,英、法两国借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攫取更多的权益。战后,清朝面临诸国环伺、华洋杂处的局面,此起彼伏的中西冲突,不仅使清政府疲于应付,而且也让中华民族蒙受极大的灾难。

内忧相对外患而言,是指清王朝内部的不安定局面。从乾隆后期起,就民变不断,“历嘉庆道光两朝,中国几无日无内乱,最初有湖北、四川、陕西三省白莲教徒的叛乱,后有西北回教徒之乱,西南苗傜之乱,同时东南沿海的海盗亦甚猖獗”。然而,真正给清王朝带来严重威胁的是后来居上的太平天国起义。刚开始,新登基的咸丰帝对远在广西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还浑然不知。后来,随着广西地方不靖的奏疏越来越多,他才重视起来,调兵遣将前往镇压。可撤换了几位领兵大臣,仍未见起色。于是,咸丰帝重拳出击,命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办军务,临行前还特赐予遏必隆神锋必胜刀,希望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赛尚阿走马上任不久,太平军便给他一个下马威,攻克了永安,这是太平天国起义以来夺取的第一个城市。随后太平军出广西,向北挺进,由湖南进入湖北,连破湖北重镇汉阳、汉口,围攻省城武昌。咸丰二年十二月四日(1853年1月12日),武昌被攻陷,湖北巡抚常大淳等文武官员殉命。这是太平军首次攻占省城,军威大振。在此度过天历的新年后,太平军作出了沿长江东下的战略决策,人数已由金田起义的1万多人增加到50万之众,浩浩荡荡,征帆满江,直奔他们心目中的“小天堂”南京而去。攻破南京后,太平天国即定都于此,形成与清王朝南北对峙的另一个政权。

距金田起义仅两年,太平军就如兕虎出柙,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涌入南京,建立自己的统治。这令咸丰帝既震惊,又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兴师动众、挥金如土,却落得这般下场。他只能怪自己所用非人,于是频频走马换将,可仍无济于事。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思想水平最高的农民起义。受外来观念和教义的影响,太平天国刚开始是有理想和主义的,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满足了底层民众的生活愿望和社会期盼,吸引了很多贫苦劳动者加入。他们富有朝气,敢于拼命,敢于牺牲,战斗力很强。另一方面与太平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军的腐化和堕落。清军分八旗、绿营两种。清初,它们四处征伐,统一中原,平定内乱,抵抗侵略,为清王朝攘外安内、拓疆扩土,稳固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随着大规模用兵的结束和清朝军制的确立,便暮气沉沉,弊端丛生了。八旗入关后,清政府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不仅粮饷额高于绿营兵,而且每人另有30亩的旗地。可是,生活上的特殊照顾,反使他们养尊处优,骄奢淫逸。一方面,他们挥霍无度,不知节俭,日益穷困;另一方面,他们“习尚日漓,往往竟繁文而轻骑射”,致使朝廷招募八旗兵丁时,更多的是从解决他们的生计出发。“各都统等于挑选披甲时,往往计及兵丁家口,并不视弓箭之优劣为去取”,这就造成八旗军的素质下降,战斗力大为削弱。三藩叛乱时,驻守荆州的八旗军一听到吴三桂进军的消息,就胆战心惊,埋大炮于土中,先行退却,全无以前那种强悍勇猛的威风。而京营八旗就更为腐败,他们“三五成群,手提雀笼雀架,终日闲游,甚或相聚赌博”,一副公子哥儿作派,完全不像当兵的。嘉庆四年(1799),经略勒保就上奏批评说:“健锐、火器两营,不习劳苦,不受约束,征剿多不得力,距达州七十里地,行二日方至”,要求将他们全撤回京,以免“为绿营所轻视”。

其实,绿营兵也好不到哪里去。它们虽在三藩乱后代八旗而兴,但到乾隆后期兵将腐化、作战能力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两次金川战役中更是暴露无遗。领兵大臣在军营中饮酒作乐,指挥不力,连吃败仗。而士兵们一触即溃,望风而逃,毫无斗志可言。因此,嘉庆以后,为镇压农民和会党起义,就不得不招募乡勇。遇有战斗,往往乡勇在前,绿营兵则龟缩其后,完全丧失了冲锋陷阵的勇气。绿营的孱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王尔敏先生综合前人诸说,认为有七方面:

就制度本身言,缺失有三:其一,饷薄不足以赡身家,兵丁则另谋兼业,多营商贩以活口,自不专心于兵事;其二,分汛太多,兵员分防汛地,以致兵力单弱而不能集中,在营时间减少,遂乏训练与监督,形同游散;其三,出征应敌,例由各省各标杂乱抽调,凑成一军,以致将与兵不相属,兵与兵不相习,意志不齐,难收指挥之效。就平时积习而言,缺失有四:其一,虚伍缺额,将弁于兵士出缺,不加补募,干没其饷,或以杂役挂名支薪,形成风气,以致军伍不实;其二,油滑偷惰,绿营兵丁分于营汛,多应差使,养成衙门习气,平时钻营取巧,遇战则趑趄退避,实难使之效命疆场;其三,顶替征操,绿营兵丁既多兼营小贩,又滑巧为习,凡遇征调,自然不舍故居,常转雇乞丐流氓,顶替应召,以图偷免;其四,虚应操练,绿营兵丁往往久不操练,即使集中演习阵式,多用相沿已久的花式空架,徒饰外观,不能临阵实用,等于不练,自无战力可言。

正是由于军制的缺陷以及积习甚深,平时不事训练,所以绿营战斗力极差,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势力还不算大的时候,尽管其兵力占压倒性优势却弹压不住。有如曾国藩所揭露的那样,“自军兴以来二年有余,时日不为不久,糜饷不为不多,调集大兵不为不众,而往往见贼逃溃,未闻有与之鏖战一场者;往往从后尾追,未闻有与之拦头一战者;其所用兵器,皆以大炮、鸟枪远远轰击,未闻有短兵相接以枪靶与之交锋者”,甚至还闹出了“千兵不敌七贼”的大笑话。咸丰元年(1851)五月,在广西象州战役中,7名太平军进攻绿营威宁营,该营千名清兵竟吓破了胆,集体弃营而逃。事后,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不得不向咸丰帝自请治罪。可见,绿营同八旗一样,已经腐朽不堪,根本靠不住。

这就是嘉道时期的社会现实,国势江河日下,可贪庸当道,政风颓废,军备废弛,于是内忧外患相逼而来,思想家龚自珍感受到当时的衰世景象,敏锐地指出:“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确实,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面临改朝换代之局,但之所以没有立即重演这历史上常见的一幕,应该说与晚清幕府的出现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989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