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文化简史——募兵制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17 15:14:07 0


府兵制的破坏

唐初,府兵番上,戍边大抵能按时轮换,勋赏也较聿厚,有些富人将当兵作为猎取功名利禄的途径之一。从高宗、武后起,由于同突厥、吐蕃、奚、契丹的频繁战争,始有久戍之卒,以致“壮龄应募,华首未归”,勋赏不行,地位下降。应授的勋田也少授或不授,当兵无利而有害,因此富人千方百计逃避兵役,只有穷困者被迫服役。番上制度也遭到破坏。宿卫府兵被卫佐当作奴仆,替其姻戚家干活。百姓耻作“侍官”,为避其役自残手足者常有;边将为侵吞财物,把府兵残酷地折磨致死。

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均田制日趋破坏。府兵之家因不免杂徭,贫弱不堪,大批逃亡,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难以继续实行。于是,唐王朝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资弥补。如先天二年(713)诏令将过去21岁入军、61岁退役,改为25岁以上入军,50岁放归。若频繁被征召,则10年可解除兵役。开元五年(717)诏令碛西诸镇,服役以四年为限,并适当减免其家杂税,其他边军依旧以三、二年为限。愿意留在当地者,赐给一些财物。开元十二年遣使巡视,将边兵中年老病弱者,给粮放还。又一再发布诏令,禁止买卖口分、永业田,抑制土地兼并,检括逃户,但均无济于事。

募兵制的代兴

1.弓广骑

为解决宿卫缺兵,开元十年(722),宰相张说奏请募士。翌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加上潞州长从兵,共有12万人,号“长从宿卫”,每年二番。命尚书左丞萧嵩与州吏共同挑选,州县不得任意驱使。开元十二年更名“弓广骑”。又诏诸州府若缺马,由官府和兵士共同补购,负担不起的,则给牧监中的马。开元十三年,扩骑分隶十二卫,每卫万人,分六番值宿。均选募下户白丁、宗子、品子中体格健壮、身高五尺七寸以上者,不足则取八等户五尺以上者,免其征镇、赋役。其户籍由兵部、州、县和卫分掌。

当时,京兆弓广骑有6.6万人,华州6000人,同州9000人、蒲州1.23万人,绛州3600人,晋州1500人,岐州6000人,河南府3000人,陕、虢、汝、郑、怀、汴六州各600人,内弩手6000人。其编制是:十人为火,五火为团,均置首长。又择材勇双全者为番头。弓广骑必须熟于弩射。凡是伏远弩自能施张,纵矢三百步,四发二中;或擘张弩二百三十步,四发二中;或角弓弩二百步,四发三中;或单弓弩百六十步,四发二中,均算及第。

开元十六年二月,改弓广骑为左右羽林军飞骑。白天宝年间以后,扩骑之法又稍破坏,至天宝八载(749),诸折冲府已无兵可交,宰相李林甫奏请诸军均召募。由于六军宿卫募自市井,缺乏军事训练,当安禄山叛乱之时,两军稍一接战即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弓广骑的产生实际已由征兵制转入募兵制,已具有雇佣兵性质。

2.长征健儿

在宿卫府兵被募兵取代的同时,边军也逐渐实行召募。开元十六年唐王朝规定:长征兵分五番,每年遣一番回家休假。开元二十二年,又把长征健儿中的老弱病残者放还故里。开元二十五年,诏令诸道节度使从征戍者及客户中召募愿作长征健儿的人,除一般待遇外,长年免赋;其家口若愿往,则给田宅。因长征健儿的家用粮和春冬衣由官府供应,故又称官健,官健已具有职业兵的性质。

3.团结兵

团结兵又称团练,为地方军。其兵员从当地丁户殷实、身材强壮者中挑选。享有蠲免征赋的优待。春夏归农,秋冬集中训练,每日供给口粮、酱菜。允许在家练弓习矢,每年差使按期考核。如有战事,则应召出征。

武则天时,团结兵已在一些缘边诸州组建。万岁通天元年(696)九月,令“山东近边诸州置武骑团兵”。圣历元年(698)腊月,“河南、河北置武骑团”,每150户出兵15人,马1匹。唐玄宗时,团结兵进一步扩充。先天二年(713),敕河北诸州加团练兵马,由本州刺史掌管。开元八年(720),唐玄宗以使人不忘争战为由,遣使于两京及诸州组成10万团结兵。其兵务求骠勇骁悍,蕃、汉兼收,蠲免番役差科,专门围伍教练,学习的内容有攻取进退之法,以及封建礼教思想等。

团结兵在各处均有设置,仅名称有所差异:关内有团结兵,蜀中的黎、雅、邛、翼、茂五州有镇防团结兵。剑南节度使统团结营,该营在成都府城内,有兵1.4万人,马1800匹。上元元年(760)九月,改荆州为江陵府作为南都,置永平军团练兵,称万人军。

随着团结兵在全国各地被广泛组建,唐王朝专设团练使以掌管之。至德(756—758)之后,始有团练使之名。乾元元年(758)置团练守捉使、都团练守捉使,大的领十几个州,小的仅领二、三州。安史之乱后,诸州均置团练使,其下设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个,团练使以安民为上考,惩奸为中考,得情为下考。唐代宗时,宰相元载让刺史皆兼团练守捉使。杨绾秉政后,又“罢团练守捉使,惟澧、朗、峡、兴、凤如故”。唐德宗建中以后,行营亦置都团练使,团练使兼治州刺史。在防御突厥、吐蕃和契丹等内扰,平定藩镇叛乱及镇压农民反抗的斗争中,团结兵都是协助正规军作战的重要力量。如开元十五年十二月,唐玄宗命陇右道及诸军团兵5.6万人,河西道及诸军团兵4万人,会同关中、朔方兵,聚集会州御吐蕃。

募兵在宿卫禁军和边兵中完全取代府兵,这是唐朝军制的划时代变革。不过,募兵之法由来已久。早在李渊父子晋阳起兵时,就开始募兵。建唐后,在继行府兵制的同时,辅行募兵之法,用来弥补兵源不足,以适应对内、对外战事的需要。募兵制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在开元、天宝年间完全取代了府兵制。直至唐亡,宿卫禁军和边军等一切兵员均来自于召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天下健儿、团结、弓广骑等已达57.4733万人,宪宗元和年间,达83万,至穆宗长庆时,达99万。实行府兵制的开元之前,每年供边兵的衣粮费不过200万两;改行募兵制的天宝以后,每年军衣用布1020万匹,粮食190万斛,平均三户或二户养一兵。庞大的军费开支成为朝廷和百姓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招募之兵不是土著居民,无宗亲牵累,因而徇利枉法,易被长期握兵的将帅所利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856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